• 沒有找到結果。

〈拔本塞源論〉-陽明學理想社會之建立

第二章 錢穆先生對陽明學之肯定

第六節 〈拔本塞源論〉-陽明學理想社會之建立

〈拔本塞源論〉一文,其原出見於《傳習錄》卷中,乃陽明〈與顧東橋書〉

所闡發其心中一理想社會的原型。錢穆先生謂:

所謂本源,即指功利觀點言。而此種功利觀點,又必與個人主義相引並起。

陽明認為社會一切現象,一切病痛,全由此本源出發。必得拔本塞源以後,

始可有一嶄新的理想社會出現。85

此書成於明嘉靖四年乙酉,乃是陽明正值五十四歲之時,此時陽明的思想、學說 已大致成熟。此時陽明已提出「致良知」之教,而此書信中的內容,大抵是寄託 一中國儒家理想社會的樣貌。陽明從「良知」之學出發,指點後學只要人人皆能 秉持其良知,盡己分內之事,不論大人、小人皆能在其分內盡其性,則人人皆可 為聖人。若人人皆能安分守己,努力行「存天理、去人欲」之工夫,則人人皆可 以適得其所。故大人者,做大聖人之事;而小人者,亦可以在其分內之中,做一 個起碼的聖人。則社會必然相安無事,人人皆可以安放其手足,百姓都能如孔子 所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86「貧而樂,富而好禮」87達到孔子心 中禮樂教化之理想社會。

陽明先生於五十歲之後,專提「致良知」之教,將其原先所立之學說結合為 一,務求簡潔,使學者更加明白陽明學「精一」的精神。融攝「良知」、「知行合 一」與「事上磨練」於「致良知」三字之中,更可見得陽明之用心。至此之後,

陽明的思想已達到成熟,且陽明於晚年所留下的思想,並未發揮透徹便不幸做古。

陽明後學便各執一說,至此陽明學便產生了歧異,而王學之真精神亦在此歧異之 中給流失了,因此談到王學者,更要留心於陽明晚年之思想。

錢穆先生列舉三事,以見陽明晚年之思想,其一為〈拔本塞源論〉一文、二 為〈大學問〉一文、三為有名「四句教」之說。其中錢穆先生特重〈拔本塞源論〉, 此是錢穆先生所異於學者之處,因此特別獨立一小節做闡述。錢穆先生有別於其 他學者,更加側重在「四句教」與《大學問》之討論,尤其是「四句教」到龍谿 的「四無說」顯然是錢穆先生止步之處,且多有批評。因此轉回到重視陽明之〈拔 本塞源論〉,才不會失去王學之真路。

85 錢穆:《中國思想史論叢(七).陽明良知學述評》,臺北,東大圖書,1993 年 12 月三版,頁 76。

86 錢穆:《論語新解.公冶長第五》,臺北:東大圖書,2007 年 5 月三版四刷,頁 144。

87 錢穆:《論語新解.學而第一》,臺北:東大圖書,2007 年 5 月三版四刷,頁 21。

陽明〈拔本塞源論〉之提出,錢穆先生謂:「陽明的〈拔本塞源論〉,從人類 的心性上出發,從教育下手。」88為儒者心中的理想社會給了實踐之可能與方法。

而陽明此〈拔本塞源論〉之提出,並非憑空而來,似乎是受到了朱子的〈大學章 句序〉之影響,乃有此後出轉精之作。朱子〈大學章句序〉在內容上與陽明〈拔 本塞源論〉並無二致,皆從人天生所稟受之善性作為出發,並輔以後天教化,方 能成就一理想之社會,然陽明卻描述得更加明白、更加完備,這是陽明超過朱子 之處。因此筆者欲比較朱子、陽明對於兩篇文章之異同,並從中見得陽明之用心 與良知之學所欲成就理想社會之願景。以下分別以幾點呈現,以見朱子、陽明對 理想社會建立的大同之處。

(一) 、從人類共有之心性出發

陽明〈拔本塞源論〉與朱子〈大學章句序〉二文,皆從人之心同然上出發,

來做一番闡述,然朱子所論並不如陽明來得精要完備。朱子於〈大學章句序〉謂:

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禀,

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89

朱子此處以為,天降生民而人皆稟受著天所賦予之善性也,此善性是人人固有之。

然人之所以會昏昧,只因為受到後天氣質之影響,而不能知其性而全其性也。故 朱子認為,必須藉由後天之學習與教化,方能復其性焉。

而陽明亦是以人心之所同然者出發,進而說明人的此心與聖人之心無異,其 差別只在於人心有私欲障蔽,而聖人之心能夠純乎天理。且聖人之心,又能以天 地萬物為一體,故人只要能此復心體純乎天理,便能與聖人之心相契合,且與天 地萬物無對。故陽明道:

夫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內外遠近,凡有血氣,

皆其昆弟赤子之親,莫不欲安全而教養之,以遂其萬物一體之念。天下之 人心,其始亦非有異於聖人也,特其間於有我之私,隔於有我之蔽,大者 以小,通者以塞。90

此處可見得陽明於朱子之說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朱子在〈大學章句序〉中只提到

88 錢穆:《陽明學述要》,臺北:聯經,1994 年,頁 87。

89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大學章句序》,臺北:鵝湖,2005 年 11 月 8 刷,頁 1。

90 明.王陽明《傳習錄中》,臺南:大夏,1993 年 12 月,頁 78-79。

人因為受氣質之影響而表現出不善,而陽明則直接點明人心被私意給遮蔽,只要 能去其私欲,恢復其善良之心體,便能與聖人之心相同,亦能與天地萬物同體。

這是朱子、陽明所論相同之處。

(二) 、強調後天學習修養之重要

朱子〈大學章句序〉與陽明〈拔本塞源論〉,皆從人之心性上出發,皆認為人 受到後天氣質、私欲之影響而使得天理無從朗現。故朱子、陽明都認為必須從後 天的學習教化下手,方能使人回到最原初之善。朱子主要偏重在後天學習的部分。

且朱子認為的學習,乃是以大人之學做為目標。且朱子亦認為所學有小學與大學 之別。朱子謂:

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 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 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 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91

朱子所認為的「大學」乃是一大人之學,即是一種社會上專門的領袖人才之學,

故能入大學者為少數,並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大道,亦是以培養國家未來 人才為考量的學問。並且希望透過學校之設立,來教導性分、才力不同的人,並 藉此培養社會上不同的人才,使其人民百姓皆能適得其所,達到一理想的社會。

朱子曰:

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由分也。夫以學校之設,其廣如此,教之之術,

其次第節目之詳又如此,而其所以為教,則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

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倫之外。是以當世之人無不學,其學焉者,無不有以 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而各俛焉以盡其力。92

這裡可看到朱子所重視的乃是後天人為的教育與學習,希望透過「學」的過程,

使人人可以盡其性分。朱子此篇文章透過「好學」與《大學》中的「格物」相呼 應,便可看出朱子認為「學」之重要性。這與孔子所強調「好學」之精神相符,

9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大學章句序》,臺北:鵝湖,2005 年 11 月 8 刷,頁 1。

92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大學章句序》,臺北:鵝湖,2005 年 11 月 8 刷,頁 1。

故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乎,不如丘之好學也。」93又言:「發憤忘 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94可知聖人固然可學而至,然眾人與聖人最大之 差別,便在不如聖人之好學也。

而陽明〈拔本塞源論〉中所論,雖與朱子修養論上有出入,然兩者目標則並 無二致,皆是希望理想社會得以實現。只是朱子側重在後天人為的教化學習上,

而陽明則認為必待去除人心之功利私欲,方可實現理想社會。故〈拔本塞源論〉

中便直接點明功利之害已遮蔽聖學久矣,陽明曰:

聖人之學日遠日晦,而功利之習,愈趨愈下。其間雖嘗蠱惑於佛、老,而 佛、老之說,卒亦未能有以勝其功利之心;雖又折衷於群儒,而群儒之論,

終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見。蓋至於今,功利之毒淪浹於人之心髓,而習 以成性也幾千年矣。95

陽明此處說得很明白,功利觀點與個人主義深植於人心之已久,且已成其性矣,

故社會上人心之皆是從其個人功利私欲出發,因此天理不見於人心久已矣。要破 除功利之心,使天理朗然於生命之中,其準則便是自家的良知。故陽明所說「致 良知」亦只是「存天理、去人欲」,只是要復此心體之同然,到時人人皆是聖人,

社會便人人平等,無一分別。故陽明謂:

聖人有憂之,是以推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

去其蔽,以復其心體之同然。其教之大端,則堯、舜、禹之相受,所謂「道 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而其節目,則舜之命契,所謂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唐、

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為教,而學者惟以此為學。96

陽明認為,古聖先賢所以立教,其用心乃是要復其心體之同然,使此心體可以沛 然純乎天理,使人心不受功利、個人主義所蒙蔽。人人皆能復其心體之同然,便 能成就一平等之社會。且陽明認為這樣的社會在以前曾出現過,因此陽明舉堯舜 以來,下至唐於三代之世,都是以此為教,而學者亦是以此為學,百姓生活簡單 純樸,人人皆能盡其性而無私。因此陽明認為學校之設立,便是以成就德性為主。

陽明曰:

學校之中,惟以成德為事,而才能之異,或有長於禮樂,長於政教,長於

93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注》,臺北:鵝湖,2005 年,11 月 8 刷,頁 83。

94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注》,臺北:鵝湖,2005 年,11 月 8 刷,頁 98。

95 明.王陽明《傳習錄中》,臺南:大夏,1993 年 12 月,頁 81。

96 明.王陽明《傳習錄中》,臺南:大夏,1993 年 12 月,頁 79。

水土播植者,則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於學校之中。97

學校之事皆在成就其德為主,可見陽明對外物並非不講求,乃是要先有個頭腦,

學校之事皆在成就其德為主,可見陽明對外物並非不講求,乃是要先有個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