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錢穆先生對朱子「心學」之推崇

第二節 朱子之言心與理

錢穆先生善體朱子,而將朱子論心之說法,整理出諸多優點,其中有許多近 似陸王心學之說法,值得細究。朱子言心,最容易被批評之處,便是朱子有「析 心與理而為二」之嫌,因此有外心言理、外心言性之弊。而錢穆先生卻認為朱子 不曾外心言性,亦未嘗外心言理,故證明朱子之心學,乃是兼及心與理,這是錢 穆先生之首要論點。

朱子論學,主張格物窮理,便容易使人以為朱子分心與理為二,又朱子說心 乃是形下氣之靈,因此便會認為朱子之心只是認識理、觀照理之工具,而不能生 理。若順此而推之,理不在心中,需要求之於外。故陽明曾批評朱子,其言曰:

朱子所謂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即物窮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 謂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析心與理為二矣。12

陽明此說駁斥朱子格物窮理之說甚為有力,陽明認為此種格物窮理之工夫,並不 能切己實踐,反倒使人求理於心外,不如反躬自身來得真切篤實。且陽明又言:「求 孝之理於其親,則孝之理其果在於吾心邪?亦果在於親之身邪?假而果在於親之 身,則親沒之後,吾心遂無孝之理歟?」13陽明又於此提出有力的駁斥,若求理於 外物,物散則理亦散,因此理當存於己心當中,不可在物上求。

然錢穆先生卻認為,朱子未嘗外心言性,亦未嘗外心言理,朱子曾有言:

原此理之所自,雖極微妙,然其實是人心中許多合當做底道理而已。但推 其本則見其出於人心,而非人力所能爲,故曰天命。雖萬事萬化皆由此中 流出,而實無形象可指,故曰無極。14

朱子此說與陸王相近,亦是站在「天人性命相貫通」之角度來立說。朱子說此天 理雖極為精妙,但都只是人心中合乎道德之常理而已,而從人之道德心推本其源 頭可知是由天所獨賦予人者,故曰天命。由天下貫至人,而人又能盡其心性上達 於天。故天人可以相互貫通感應,因此天與人、心與性、心與理,都是可以經由 人之進德修業後,達到交互融通之理想。且「萬事萬化皆由此中流出」,似乎也能 與陽明所說良知教中「只是非便能盡萬事萬變」之說相通。

既是「天人性命相貫通」,則心與理亦是相通而為一,因此心與理不再是二物,

因此朱子又曰:

12 明.王陽明:《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臺南:大夏出版社,1993 年,頁 68。

13 明.王陽明:《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臺南:大夏出版社,1993 年,頁 68。

14 宋.朱熹:《朱子全書‧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2 年 12 月,頁 2111。

心與理,不是理在前面為一物,理便在心之中。15

此心虛明,萬理具足,外面理會得者,即裡面本來有底,只要自大本而推 之達道耳。16

此處朱子所說,皆有明白指出心即理之意,理不是在外,而是在心中,此說似不 與陸王有二致。又說此心虛明,本來便萬理具足,然此處卻可見朱子稍異於陸王。

陸王言心即理,大抵從己心出發,當下自覺呈現即是。按朱子之說法,理自當存 於心中,而心外亦有理之存在。朱子便是希望藉由通過外在事物之體會省察,使 得此內外之辨得以會通為一。而會通心內之理與心外之理,朱子則是認為須透過 格物窮理之工夫,經過外在理會之後,能得到一真理。朱子認為工夫能達到此境 界,便能知心之廣大、無所不包,萬理具足於心,便是「心之全體大用」,此是朱 子論心之最高境界。

朱子言心與理,並非將兩者分為二事,朱子言心,有許多處可與明道、象山 相呼應。明道於〈識仁篇〉中提到:「識得此體,以誠敬存之而已。」可知明道之 思想中,人苟能得此仁理,只要能常保有誠敬之心,便能使此仁體長存於心中,

不煩再有工夫。而朱子亦說道:

大抵人之一心萬理具備,若能存得,便是聖賢,更有何事?17

人心本萬理具足,然若不能格物窮理,以誠敬涵養之,則不能見道理具足於吾心。

能於工夫之中,存得此心體,便是聖賢,更有何事?人心既已萬理具足,故其工 夫之最高理想,便是復其本心。因此朱子亦曰: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聖賢千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18

此條未嘗與孟子有異,孟子有言:「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19可見朱子 亦明白這個道理。聖賢之千言萬語,都只是在對治吾人之心,人只要能存此本心 而不失,便是聖賢。學問之道貴在能先明得一頭腦,依循此頭腦進學修德,方不 會有所偏失。

朱子明白聖賢之學,皆以心地為本,能把握其道德本心自然成了其為學之首 要宗旨與理想。陽明亦常言需先明白一個頭腦,而此頭腦即是人之道德本心。必

15 宋.朱熹:《朱子全書‧朱子語類卷五》,上海:上海古籍,2002 年 12 月,頁 219。

16 宋.朱熹:《朱子全書‧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四》,上海:上海古籍,2002 年 12 月,頁 3620。

17 宋.朱熹:《朱子全書‧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2 年 12 月,頁 2543。

18 宋.朱熹:《朱子全書‧朱子語類卷十二》,上海:上海古籍,2002 年 12 月,頁 358。

19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注卷十一.告子章句上》,臺北,鵝湖,2005 年,11 月 8 刷,

頁 334。

先明得一個本心,再加以後天工夫擴充之,方能使心廣大而不昧。因此便能如火 始燃、如泉始達,使進德修業如水之就下,無所間斷,直入聖境。而朱子亦有一 段話,更是明白提點明其本心之重要,朱子云:

凡學須要明得一箇心,然後方可學。譬如燒火相似,先吹發了火,然後加 薪,則火明矣。若先加薪而後吹火,則火滅矣。20

朱子此處之比喻可謂極是,為學須循序漸進,須先明得一個頭腦、一個心,方是 立下大本,錢穆先生言:「此可謂即象山之先立乎其大者。」21孔子所言「志於學」, 其實便是「志於道」,而志道貴在人為,人為之動能來源,即在此心之立定。因此 象山所言著實把握儒家為學之大本,而朱子並未嘗忽略之。若以朱子此處之比喻,

套在至其工夫論上來看,亦可見得朱子論學之細密深入。朱子以「涵養主敬」為 其首要工夫,須先於吾心之中涵養,明得一個心,再繼之以格物,此處便如同先 吹火一般。而「格物致知」即是在涵養之後,藉由格物之工使心認知之範圍加深 加廣,此層即如同吹火後的加薪。因此朱子論學不僅要人約禮,更要人繼此而博 學,此為兩端並進之工夫。博學於人事之中,能擴充此心認知之範圍,遇事便自 然能應對合宜,是一種橫向之學習。而約禮亦可使人常思反省,有所為與不為,

反躬自身而安其心,此即縱向之上達。朱子言一旦豁然貫通焉,亦即是下學上達 之一種體證。故孔子喜言仁知並重,又曰:「知及之,仁能守之。」22孔子仁知兼 具,故可以為聖。而錢穆先生亦認為,朱子為孔子之後,發揮仁知並重最為有力 者,錢穆先生言:

朱子重言仁,更勝過其言孝弟。朱子理想中之廣大心知,當與心之仁相配 合,不僅與心之孝弟相配合。《論語》仁智並言,此下儒家中最富重智精神,

能真達到孔子仁智並重之教者,實當推朱子為第一人。23

錢穆先生對於仁之看法,不限於人之一心上,亦不只是盡得孝弟即為仁也。仁乃 是一大公之概念。而求仁當從自身之孝弟做起;然一旦推擴出去,行仁便已包含 孝弟,因此欲求仁而得仁者,不能只限於自家心性之無過,而當以天下之大公為 目標。欲以仁行之天下,則亦須有廣大之心知相配合,方能行之而無礙。而陸王 之學特重視仁之自覺與實踐,其有道德實踐之必然性與主動性,然對知則較少言 之,有仁心而無知心,不如朱子之仁知並重。或許正因錢穆先生深得孔子仁知並 重之教,乃對朱子有極高之推崇。

20 宋.朱熹:《朱子全書‧朱子語類卷十二》,上海:上海古籍,2002 年 12 月,頁 366。

21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朱子心學略》,臺北:東大圖書,1991 年 8 月,頁 133。

22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注卷八》,臺北,鵝湖,2005 年,11 月 8 刷,頁 167。

23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圖書,1991 年 2 月 3 版,頁 121。

既已知之,必當以仁守之,陽明所以主張「知行合一」,曾言:「知是行的主 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箇知,已自有 行在,只說一個行已有知在。」24若只知之,而仁不能守之,可謂非真知,不能達 到儒學實踐於人事之宗旨。因此己心若能存得此道理,則善由心所發,如水之向 下,於人身上必然會產生道德實踐之動能。故只要此心常存天理在,所行亦會依 循天理,則喜怒哀樂之所發皆能和而不亂,言行舉止亦能敬而有理。而陽明之良 知教謂,存此良知至於清明透徹,遇事便能所有感應,而人心自然能產生與事物 相對應之理,其關鍵即在此心常存天理。而朱子亦曾言之,曰:

人只要存得這些在這裏,則事君必會忠,事親必會孝,見孺子入井,則怵 惕之心便發,見穿窬之類則羞惡之心便發,合恭敬處,便自然會恭敬,合 辭遜處,便自然會辭遜。25

人能存得此理,便是聖賢,更有何事。存得此理時,方能謂之心即理,則心之所 向所發皆能中節。且朱子亦有言:

施之君臣,則君臣義;施之父子,則父子親;施之兄弟,則兄弟和;施之 夫婦,則夫婦別。都只由這個心。如今最要先理會此心。26

由上述兩條可見得,朱子言心及其作用,皆與陸王相近,而心學即知即行的精神,

朱子實未忽略之。可知朱子教人,其實亦重視心之重要性,只要能理會此心,則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自然能產生義、親、和、別之應對。陽明亦曾有言: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