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唐山內公,koh 有西洋外媽:白話字文學 ê 眼界

第四章 差異,對立 kap 對話:台語文學史論 ê 建構 kap 民族想像

第三節 對噤聲到發聲:台語文學史論 ê 建構

三、 有唐山內公,koh 有西洋外媽:白話字文學 ê 眼界

呂興昌〈白話字中的台灣文學資料〉是戰後提示白話字文獻整理,以及

《TÂ I-OÂ N HÚ -SIÂⁿ KÀU-HOĒ-PÒ 》的研究空白,展開台語文學史視野,也預告 台灣文學史改寫 ê 重要論文。不過,台語文學白話字史觀 ê 建構,也一直愛等到 2004 年才算初步完成。咱會當以蔣為文〈羅馬字是台灣新文學 ê 開基祖──台 灣文學史 ê 再詮釋〉,以及方耀乾〈台語白話文學 ê 起源 kah 發展:一個學界疏

186 宋澤萊,〈論台語小說中驚人的前衛性與民族性──試介賴和、黃石輝、宋澤萊、陳雷、王貞 文的台語小說〉,《台灣新文學》10 期,1998.06,頁 263。

187 宋澤萊,〈咱來湊陣用台語念詩〉,《台灣新文化》2 期,1986.10,頁 69。

188 宋澤萊,〈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央敏、黃樹根、黃勁連影響下的兩條台語詩路線──閱 讀「台語詩六家選」有感〉,《台灣新文化》9 期,1997.12,頁 289。

189 台灣新本土社,〈台灣新本土主義宣言〉,《台灣 e 文藝》創刊號,2001.01,頁 69

148

忽去 ê 存在〉這兩篇在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所發表,正式對台灣「新」文學提 出質疑 ê 論文做代表。190

面對學界研究通常將 1920 年代算做是「新」文學受著中國五四運動 kap 日 本現代文學 ê 起點,但是全然忽略白話字文學 ê 文學史認識論,蔣為文主張用羅 馬字書寫 ê「新港文」kap「白話字」才是台灣上早 ê 書面語。因為台灣社會受著

「漢字主宰」ê 社會化影響,誤解「漢語」必然適合用「漢字」來表達,尤其戰 後國民黨嚴禁使用羅馬字 ê 語言政治干涉之下,白話字文學 suah 予「漢字」ê 文 學史觀排斥在外,所以伊對世界文學 ê 角度來強調台灣文學 ê 多元脈絡:

台灣書面語一開始就是受世界文學 ê 影響,tī 歐洲 ê 國民文學 ê 刺激之下 所發展出來 ê。所謂 ê 中國五四運動或者日本現代文學,不過是台灣受世 界文學影響一段時間了,另外 koh 出現 ê 2 個影響台灣文學 ê 支流 niâ。191 究實,基督教將《聖經》ê 歐洲文學經驗傳來東亞、入台開教,對台灣書面語產 生外濟「刺激」是會當討論 ê 問題。至少在台灣社會當中,白話字若無倚靠教會 ê 力量,並毋是一項會當普遍 ê 讀寫能力。但是蔣為文對世界文學 ê 觀點,強調 ê 時間點 kap 影響,提示台灣接受並且實踐語言現代性、追求「言文一致」ê 白 話字文學史實,也印證台灣「新」文學史觀偏倚 ê 所在:擦消各語族使用羅馬字 ê 經驗 kap 可能性。這也是蔣為文強調台灣文學研究必須重視歐洲 ê 母語白話文 學按怎影響台灣 ê 原因。

方耀乾 khah 偏倚直接對台灣 kap 中國 ê 台灣文學史 ê 檢討落手,仝款是就白 話字文學 ê 文字史來反覆(píng-hok)漢字 ê 文言、文化傳統,並且提出台灣 ê 白話 文總共四擺 ê 運動史:第一擺是對 1885 年《TÂ I-OÂ N HÚ -SIÂⁿ KÀU-HOĒ-PÒ 》發 刊,並且舉辦徵文比賽起算;第二擺是進入日本殖民統治了後,台灣知識份子選 擇徙栽(suá-tsai)中國/祖國 ê 五四運動經驗,欲透過北京話漢字來欲提昇文化、

振興民族,但是並無顧慮台灣無通北京話來追求白話文 ê 一擺「轉越」;第三擺 ê 白話文運動是黃石輝所引起 ê 台灣話文論戰,同時也是「回頭」思考台語文 ê 第二擺運動;在戰後國民黨 ê 國語政策當中,第四擺白話文運動跟綴「台灣意識」

ê 成長,對1960、1970 年代 ê 寧靜革命 ta̍uh-ta̍uh-á 轉向狂飆運動,並且引起 1989 年到 1991 年 ê 台語文學論戰,是戰後抵殖民思維 ê 實踐。192另外,李勤岸在〈白 話字小說呈現 ê 台灣人形象 kap 文化面貌〉當中也有回應白話字文學 ê 文學史困

190 蔣為文 kap 方耀乾分別 koh 有〈台灣白話文學 ê 源頭是世界文學〉、〈是意識形態抑是不學無 術?──台語文學 Tī「台灣文學史」缺席的原因探討〉等文,攏是集中在 2004 年發表。

191 蔣為文,〈羅馬字是台灣新文學 ê 開基祖──台灣文學史 ê 再詮釋〉,收錄 tī《語言、認同與 去殖民》(台南:成大,2005.01),頁 35。

192 方耀乾,〈台語白話文學 ê 起源 kah 發展:一個學界疏忽去 ê 存在〉,收錄 tī《2004 台灣羅馬 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頁 9 之 3-9 之 10。

149

境,伊認為無論是伊主張以 1916 年巴克禮出版白話字聖經開始算,或者是像蔣 為文、方耀乾將時間提早到《TÂ I-OÂ N HÚ -SIÂⁿ KÀU-HOĒ-PÒ 》發刊起頭,「若是 台灣文學有包括台語文學,巴克禮影響之下產生 ê 白話字文學應該是上早 ê 台灣 文學,m̄是賴和 ê 漢字華語文學。」193

這幾篇用白話字文學 ê 眼界建構台語文學史,以及強烈展現 kap 主流台灣文 學史對話姿態 ê 論文,在口頭語進入書面語 ê「白話文」文學意義頂面,其實 kap 台灣文學史建構過程中 ê「新」文學意義無仝,咱 tī 第二章著已經針對這 ê 問題 進行開破。但是台語文學 ê 白話字源頭,到底會當呈現啥物款 ê 文化、文學,以 及民族認同 ê 思考?蔣為文 ê「脫漢論」可能會當替咱呈現一 ê khah 完整 ê 論述 圖像:

「脫漢」是指脫離漢字文化共同體的想像以建立政治及文化獨立的台灣民 族國家。脫漢的基本原則是跳脫漢字的迷思以建立在地語言文化的主體性。

譬如,對於台灣母語的書寫方式,要揚棄「漢字本字」的迷思才可能替台 灣母語文學開創出一條寬闊的大道。脫漢並不是排斥所有的中國文化,而 是拒絕以中國為主體的文化思考模式。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歐美文化一 樣,可以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但絕不是她的主體。推廣原住民語、客家 台語、及 Ho-lo 台語就是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最佳方法之一。194 雖然在「蔣黃事件」爆發了後,蔣為文對「台灣語文」kap「中國語」語際關係 ê 想法,以及參考越南經驗主張脫離漢字 ê 思考值得斟酌討論,但是在頂面 ê 引 文當中會當確定 ê 是:台灣文學體制對華語 ê 過份維護,加上白話字文學 ê 抹消,

其實再度暴現台灣文學史論當中以中國文化為中心 ê「漢字」kap「漢文化」認同,

究實猶未去除華語外來 ê、殖民 ê、政治 ê 性格。重點是,白話字文學的意義,

除了干證台灣各語族其實有漢字 kap 漢文化之外 ê 經驗,台語文運動經由多元 ê 語言史觀、日本時代台灣話文 ê 主體性重建,以及白話字所展現 ê 文化關懷,早 著已經超脫漢人內部殖民 ê 問題,甚至觀照著原住民族在全球化視野之下所實踐 ê 在地現代性。所以,若欲起造有台灣民族主體性 ê 國家認同,歐洲透過母語書 寫形成民族國家認同 ê 經驗毋但是一項重要 ê 參照,流傳到今 ê 白話字文學成做 台灣文化經驗 ê 一部分,咱欲按怎看待這種遺產?對照日語文學 ê 情形,台灣文 學面對白話字顯然是熱情不足。

著像論者對蔣為文 ê 善意回應:「後殖民台灣所面對的挑戰不是華語正當化 或合法化為「台灣語言」的一支,而是台灣內部語言平權的問題與如何面對中國

193 李勤岸,〈白話字小說呈現 ê 台灣人形象 kap 文化面貌〉,仝頂註,頁 10 之 1-10 之 2。

194 蔣為文,〈從漢字文化圈看語言文字與國家認同之關係〉,《語言、文學 kap 國家再想像》(台 南:成大,2007.06),頁 348。

150

殖民化壓迫的問題。」195總是台灣華語文學體制欲按怎回應白話字文學 ê 史實?

如何意識著「漢字」、「漢文化」無可能完全適切所有台灣語族文化 ê 現實?若準 講「台語文學是台灣文學」這件代誌根本無需要懷疑,那按呢,台灣文學史論猶 未有任何回應,又 koh 代表啥物?面對新興 ê 華語語系、華文文學,「台灣」文 學 kap「華語」文學之間按怎劃分界線?台灣文學 ê 語言問題,窮實是一項主體 性危機。19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