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遷臺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詮釋分析

1950年代政府由大陸撤退至臺灣,幾乎遭逢絕境,政府的任務是要如何維 繫國家生存發展,其首重的是人才培育。因而,教育政策必須著眼於為國育才,

遵照國家社會需求擴張學校功能。過去在大陸上,因為幅員遼闊,再加上戰禍連 連,人民能獲得教育的機會並不多,至於高等教育僅能滿足極少數人的需求,政 府遷臺後,臺灣高等教育兼顧量的擴充與質的提升。以下從擴張之政策制定、政 策執行與回應國家、社會與人民需求三層面來詮釋1950年代臺灣高等教育擴張之 分析。

一、以三民主義為建國的最高指導原則

教育是具有延續性的,1950年代臺灣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皆依1929 年訂定的「中華民國教育宗旨」與1947年公布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日本統 治臺灣50年的教育政策與大陸淪陷等因素對高等教育的直接影響。

中華民國教育宗旨是:「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 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務期民族獨立,民權 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界大同。」並列出八項實施方針(教育部,1971),

是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最重要的依據。

憲法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及第十三章「基本國策」(教育部,1971)

,關於文化教育均列有專門條款;其中第一五八條:「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 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建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規定教育文化 的基本原則,屬於教育宗旨的性質;自一五九條至一六七條則均關於教育的基本 政策(伍振鷟,1996)。憲法中有關教育文化條款所揭示的理念可綜合為:1.發 揚三民主義精神;2.注重教育機會的均等;3.明定國家教育的權責;4.保障教育 經費;5.教育質量並重。這些理念是政府在臺灣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所要呼應的。

其次,由於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地教育政策,極明顯的有四種不平:1.歧視性

的教育制度;2.皇民化的教育內容;3.對臺灣民間興學之壓迫;4.配合南洋政策 之教育措施。在高等教育方面,臺灣人中僅少之又少的青年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 機會,高等教育政策是配合日本的「南進政策」,臺北帝國大學成立時便是以臺 灣、華南及南洋為研究重心(臺灣省文獻會,1983),高等教育內容特別注重熱 帶醫學、商業、農業、資源及語言之研究(汪知亭,1962)。同時,日本在臺灣 的高等教育政策長期限制臺灣青年升學普通中學及大學,造成教育機會不平等,

更因而減少了政治、法律、經濟、外交等方面的人才培育。

再者,中國大陸淪陷於共產黨政權,國民政府檢討其主要原因,在於政治 上,守舊的國民黨元老反對共產黨分享權力,阻撓國共組織聯合政府;同時,政 府主政者又被共產黨「和平民主統一戰線」策略所蒙蔽,因和談而延誤對作亂共 軍的攻擊,喪失制敵的先機,讓共產黨坐大而侵吞了大陸江山(張鼎昌,1987

)。在社會經濟方面,抗戰勝利後政府派至淪陷區接收的官員貪污自肥,幣值 混亂、通貨膨脹、財經措施錯誤,國家財政幾乎崩潰。當然,誠如蔣總統中正

(1984)認為大陸失守係因為教育工作者未能貫徹中國國民黨的教育政策,更沒 有樹立三民主義的中心思想,因而遭逢國破家亡的劇變(張其昀,1958)。

日本統治臺灣50年的歧視奴化教育讓臺灣人民失去民族自尊與自信,以及 過去大陸政治、經濟、軍事與教育失敗的主因在於未能徹底實行三民主義教育的 慘痛經驗,讓1950年代臺灣教育建構出來最重要的核心問題即是「掃除日本統治 的餘毒」、「重整三民主義教育」與「完成反共復國大任」,當時臺灣的高等教 育政策針對此三大核心問題而制定,三民主義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的目標。蔣中 正指出,三民主義的救國教育包括:民族主義教育,注重發揚固有道德,恢復民 族自信,實施文武合一的教育;民權主義教育,注重培養法治精神,改造社會風 氣;民生主義教育,注重提倡科學研究,實施生產訓練,注重生活教育。

二、擴大宣導全面推動教育實施方案

1950年代教育政策確定後,政府透過各種管道,如報紙、雜誌、教育刊物、

廣播、會議、學校集會、軍隊訓練、民眾聚會等,強勢宣導,要求務必貫徹三民 主義救國建國的教育政策。

其後,教育部陸續訂頒各種教育實施方案,與高等教育相關的方案分別 為:1952年4月頒布的「戡亂時期高中以上學生精神軍事體格及技能訓練實施綱 要」;1953年3月公佈的「總動員期間社會教育實施綱要」;1956年1月公佈的

「加強各級學校學生體能訓練實施綱要」;1957年11月公佈的「加強專科以上學 校勞動服務實施綱要」;1959年10月公佈的「專科以上學校三民主義教學改進要

專    論

點」,都是依據三民主義救國及戡亂建國教育政策所訂定的具體實施辦法,各專 科學校、學院與大學立即全面積極推動。學者黃俊傑(1995)曾論及1950年代的 高等教育情形:

「在政策的強勢主導之下,戰後臺灣的高等教育是經濟與國防建設的基礎。

各大學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是執行國家政治及經濟政策的工具。各大學系所的 增設、資源的分配,乃至教育內容的決定,莫不深深地受到政府意志的滲透。

」1950年代臺灣高等教育政策執行中,大專學校扮演的角色是「工具角色」與「

商業角色」,是相當具實用性的。

三、改造教育培養高等人才回應社會需要

1950年代,黨政是一體的,權力是「集中化」的。中國國民黨中常會中先將 教育方針確定,教育部再遵照中央常會決議的教育方針訂定教育政策。蔣中正總 統(1951)指出教育與革命建國的關係,他強調:要復國建國就必須改造教育,

改造教育的重要做法包括恢復師道、樹立師表、以「民主」「科學」「救國」為 口號、確立教育制度、端正教育風氣、恢復固有道德、發揚傳統精神,確實實現 三民主義的救國教育。依據反共抗俄的最高施政決策,以復國建國為中心任務,

教育部於1950年6月訂頒「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教育部,1971),做為反 共復國時期制定其他所有教育政策的準繩。「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共計九 條二十六款,且依照1.加強三民主義教育;2.輔導失學青年;3.修訂各級學校課 程;4.獎進學術研究;5.轉移社會風氣;6.增進國際教育文化合作;7.延致專門人 才;8.推進敵後教育工作;9.準備收復區教育重建等九方面,訂定工作要項,重 點都在於加強民族精神教育,生產勞動教育與文武合一教育。

1950年至1954年間擔任教育部長的程天放(1952)亦指出:改造教育為當 務之急,其五項重要目標是:1.完成健全的國民;2.養成生產份子;3.培植良 好師資;4.培植專門人才;5.配合反共抗俄國策。為達成以上五大教育改造目 標,1950年代臺灣高等教育必須培植出專門人才,特別是為反攻大陸國策培養未 來的領導人才與建設人才。

傅斯年(1950)強調必須使教育成為有良好結果的教育,其建議為:1.每 所學校都自身有一目的;2.將游民教育改為能力教育;3.將資格教育改為求學教 育;4.將階級教育改為機會均等教育;5.將幻想教育改為改為現實教育。詮釋他 的主張,在高等教育方面,專科、學院與大學就應該要有特別的教育目的,並且 培養出學生的厚實能力,真正地學有所長,並且讓有能力的青年獲得接受高等教 育的均等機會。

1950年代的蔣總統中正與歷任教育部長程天放(1950-1954)、張其昀

(1954-1958)梅貽琦(1958-1961)等三位教育掌舵者,均指示高等教育學校教 育必須務實,以培養出社會可用之人才。同時,高等教育必須達成建設復興基地 與完成反攻大陸收復失土的最高國策目標。在社會經濟逐漸穩定,國家積極發展 建設的1950年代,農、工、商各界均需要大量的建設人才,促使高等教育必須大 量擴張。在1950年代的十年之間,高等教育的擴張政策使其學校數增加3.14倍,

班級數增加4.11倍,人數增加4.47倍。根據統計,可以很清楚地確定,1950年代 台灣高等教育的擴張,為回應了國家社會建設與人民積極學習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