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Key words: college choice, early childhood care students, the enrollment willingness, vocational high school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高中職的學生在「生涯教育」目標上有明顯的差異性,高中生涯發展主要在 於鼓勵學生探索科系,雖然高中一年級將面臨到分組選擇,但仍保有彈性,可以 思考未來想要就讀的科系,而高職生在國中畢業時,就必須決定職涯方向與選擇 科系,以便面對就業挑戰,部分學業有成的高職生,雖然可以選擇持續升學作為 個人生涯規劃,但總體而言,高中生與高職生面對的生涯進路是有所不同的(張 治遙,2010)。然而,近期高中職畢業生在經歷科系萎縮與轉型的歷程中,首當 其衝就屬幼保科學生,在面對幼兒園招收人數驟減、刻板印象、自我認定未具專 業素養等因素下,導致幼保科學生不得不繼續升學,作為個人提升未來職場競爭 力的資本(傅秀媚、劉美玉,2012)。

是故,幼保科學生選擇持續升學的原因,可以從學生內在動機與外在誘因 作為區分,內在動機諸如張標堅(2004)指出影響應屆生選擇相關科系持續升 學的原因可能源於學生自認專業能力不足。亦有可能是個人對於所屬科系熱忱所 致(戴正雄,2003)。若以外在誘因來看,臺灣經濟低迷與社會結構的轉變,可 說是幼保科學生選擇持續升學的主因。乃因早期幼保科學生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 響,因此許多應屆畢業生選擇投入職場就業,而近期卻面臨少子化的衝擊,以致 幼兒園收托人數驟減,因而使幼保科學生升學人數遞增(陳怡靖、鄭燿男、鄭進 丁,2010)。然而,不論是內在動機(如:興趣、自我精進等)或是外在誘因

(依照成績填志願、課程編排等)影響應屆畢業生以升學作為個人生涯規劃的考 量,其關鍵應在於中等教育銜接至高等教育時,學生得以發展更高一層的專業知 能,並能保持終身學習之信念。

從家政群幼保類提供給幼保科學生選填志願的科系來看,可以發現幼保科學 生可就讀的科系相當廣泛。諸如幼兒保育系(嬰幼兒保育系、兒童教育暨事業經 營系)、幼兒教育學系、兒童與家庭學系(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幼兒與家 庭教育學系)、家政系(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社會工作系、護理系、老人服 務事業管理系(長期照護學系、老人福利與事業系、老人照顧系、銀髮產業管理 系)、時尚造形設計系(時尚美容應用系)、健康休閒管理系、餐旅管理、觀光 管理系、應用外語系等皆為幼保科學生選擇繼續升學的主要科系(技訊網,2014

)。換言之,社會對於家事工作服務業的需求,常常伴隨社會變遷、科技進步以 及國民生活水平而有所轉變,因此,高職職校的家事職業教育領域應隨著時代潮

經驗傳承

流改變,以達提前因應、充分發展、減少教育資源浪費之效(許美瑞、涂夢俠、

許勝雄、黃馨慧,1989)。

是以,探討高三幼保科學生的升學意願,不但有助於應屆畢業生審視自我內 在想法,引導學生在面對生涯規畫時得以做出理性的抉擇,達到十二年國教「適 性揚才」的教育目標,更能持續培育優秀的學前教育人員,提升臺灣學前教育人 才專業形象,以利帶動學前教育改革之光景。

二、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具體目的如下:

1. 探討升學意願之意涵。

2. 探討幼保科學生升學現況。

3. 探討影響幼保科學生升學意願之因素。

三、名詞釋義

(一)幼保科學生

係指就讀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以及高級中學幼保類科之學生。

(二)升學意願

係指個人嚮往更高階的知識與技術學習,因而有就讀另一更高層級教育階段 學校的欲念傾向,然而為達到該期望通常需經過測驗檢定。

貳、文獻探討

一、升學意願之涵義

Williams(1972)說明意願是指個體為達到某一目標而表現出的一種欲望傾 向,而這種傾向將成為個體未來的行動規範,引導個體朝向實踐為其最終目的。

換言之,意願乃是人類處於抉擇、決定目的以及社會行動常模的立場與所謂自由 意念的表現(柯樹青,1979)。因此,意願可視為個體欲達到某個預設目標的心 理傾向,就本研究而言,具體表現指的便是升學,茲引述各研究者針對升學意願 之名詞釋義,如下所示:

郭秋勳(1981)認為升學意願是個人經由長時間沉浸在具有影響力的參照團 下,感覺對過去與現在的學習有所心得,嚮往更深一層學術或職業技術研究,而 產生於某一階段學校學習結束後,再做深入另一更高級學校系統的決定,並期望

能藉升學之機會,對自己的潛能做更深入的激勵與發揮。

劉修祥、朱瑞淵、洪先進(2001)指出升學意願係指個人為達到求取更高的 知識與技術,以及個人在某方面對自己期許達到成功的目標,進而謀求改進自己 之生活的一種欲念,通常都要透過考試來達到此一目的。

陳劉育(2005)說明升學意願係指個人為達到求取更高的知識與技術的一種 慾念,通常都要透過考試來達到此一目的。

王光輝(2008)提出升學意願是學生為達成其未來接受高等教育目標的一種 慾望傾向。

黃淑冠(2009)指出升學意願係指個人欲達到未來繼續升學的一種志願傾 向,經努力學習相關課程,透過學測或甄試方式,達到升學機會。

本研究擷取上述研究者針對升學意願的詮釋,抽取關鍵字,進而探討升學意 願之定義,其要點如下:

(一)求取更高的知識與技能

升學意願係指個體有感於現有知識以及技能有所缺漏,希冀透過升學的方 式,獲得更為高階或是完整的學習。

(二)是一種精進自我的慾望

升學意願是指個體蘊含著自我期許與改善的慾念,透過升學的機會,達到激 勵潛能與發揮長才之效。

(三)通常以考試作為標準

其具體方針通常是利用學測或是甄試的方式進行,換言之,升學意願必須經 過有條件的資格篩選,才能達到目的。

故本研究將升學意願定義為:「係指個人嚮往更高階的知識與技術學習,因 而有就讀另一更高層級教育階段學校的欲念傾向,然而為達到該期望通常需經過 測驗檢定。」

二、臺灣幼保科學生升學情形

林清江(1980)認為升學意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是種日積月累、複雜 交錯的歷程。然而,臺灣有關幼保科學生升學概況資料並不多見(陳怡靖、鄭燿 男、鄭進丁,2010)。是故,在面對現今社會龐大的就業壓力,加強幼保科學生 專業知能,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已是不可忽視的面向(孫梁,2010)。因此,實 有必要針對臺灣幼保科學生升學概況做進一步分析。

經驗傳承

(一)升學意願相關研究

鄭瑋玲(2006)認為:1.臺東縣高職應屆畢業生有繼續升學的意願,且以參 加升學考試以四技二專本科系為主,而影響其升學意願之最主要人物是自己;2.

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之各層面與升學意願均有顯著正相關;3.不同的 性別、族群、就讀類科、學業成績、家長教育程度與「升學意願」、「個人因 素」及「家庭因素」有顯著差異,其中「家庭因素」尚與家長職業有顯著差異,

而「學校因素」則與性別、就讀類科、學業成績有顯著差異。

張慧慈(2009)說明:1.幼保系學生的人格類型以社會型特質得分最高,而 傳統型特質得分最低;2.幼保系學生的職業選擇以社會認知得分較高,而自我概 念得分最低;3.幼保系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中,以不同年級、家人是否從事幼保 相關行業、父親教育程度及家庭月收入者在人格類型達顯著差異;4.幼保系學生 之個人背景變項中,以不同年級、工作或工讀經驗及家人是否從事幼保相關行 業者在職業選擇上達顯著差異;5.幼保系學生人格類型中以探究型及企業型等構 面,對職業選擇的生涯動機及自我概念等構面有重要影響性。

吳雅玲、羅希哲(2010)提出幼保系學生選擇就讀幼保系之主要歸為「個人 因素」,而其對幼保工作之整體職業認知仍不完整,而在各層面上,其對「工作 能力」與「工作倫理」部分之理解最充分。

陳怡靖、鄭燿男、鄭進丁(2010)發現約三成的高中職幼保科學生不選擇升 學幼保相關學系;如果要促進升學幼保相關學系,應重視國中升學高中職幼保科 時,選擇有興趣幼保教育的國中生,如此最能預測未來升學選擇大學幼保相關學 系;其次應改善學生認為課程規劃不佳的問題,因為課程規劃不佳促使學生不再 選擇幼保相關學系升學。

傅秀媚、劉美玉(2012)說明:1.選擇繼續升學者高達94.5%,其中有31%選 擇升學非幼保科系、學生在學期間有關實習、打工與志工經驗都以與幼保相關居 多,選科動機以喜歡小孩占多數、91.2%的父母期望子女繼續升學、69%的家庭 年收入低於國民平均收入40%;2.影響高職幼保科學生升學群組的因素以父母期 望、實習經驗為主,影響就業群組的主要因素為非幼保實習經驗,這些因素的正 確預測率達61%。

吳珍梅(2013)訪問7名大一幼保系男新生發現其困境包含:與女生互動陌 生不熟悉、男性支持系統與社交不足、被關注的焦點壓力、親友的質疑與不支 持、幼保生涯規劃與發展的不明確、高中職非本科系的學習困難、對本科系的性 別刻板印象。

從上述研究中可發現,臺灣幼保科學生選擇持續升學的比例偏高,但約有

三成左右的學生選擇非本科系持續升學,換言之,在高中職階段,相關課程設計 未來一個新方針(Cooney & Bittner, 2001)。諸如Tsigra(2010)的研究便說明 男性幼教人員有助於幼兒性別建構以及平衡多為女性為主的教育環境。因此,在

三成左右的學生選擇非本科系持續升學,換言之,在高中職階段,相關課程設計 未來一個新方針(Cooney & Bittner, 2001)。諸如Tsigra(2010)的研究便說明 男性幼教人員有助於幼兒性別建構以及平衡多為女性為主的教育環境。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