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探討政府遷臺初期,也就是1950年代以後十年間高等教 育的現況與量擴充的情形;其次是論及當時高教擴展的主要影響因素;繼之討論 了它對高等教育質與量提升的詮釋分析,就高等教育的制定、執行及回應社會需 求,說明了高教政策是國家及經濟重要發展基礎,此時期高教的發展帶給整個社 會建設的目標。

1950年代正值國家內外情勢多變,存在政治、社會、軍事、經濟與文化的情

專    論

勢與結構中(Braudel,1982/1988),觀察臺灣的高等教育政策促使高等教育的

「質」與「量」均有相當的成長,讓有志青年獲得更多機會接受較優質的大專教 育,教育投資投入高等教育,其產出的成果是可見的。

二、啟示

本研究對政府遷臺後十年中的高等教育發展,根據經濟的重建要求,並迅速 提升教育安定成長期,政策規劃目標,係針對時間性與空間性所形成的問題,尋 求具體可行的解決的方案。此期高等教育政策配合國家經濟建設計畫,以開發人 力資源為主要任務。從以上的論述,歸納有二點啟示:

(一)從高教政策的主觀方面

國民政府本著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以建立中華民國為最高指導原則,其處 理教育制度的發展課題,採用的政策,在主觀上是受到三民主義的規範與指導,

實質上是以威權政治。因而教育實踐的「民族精神教育」更能適時地凝聚青年的 共識,培養出積極進取精神、養成刻苦耐勞習慣,成為社會的楷模,引導全國學 生與民眾團結奮鬥,奠定了以後的「臺灣奇蹟」、「經濟奇蹟」(徐南號,2002

)。因而使政府遷臺初期高等教育的擴展,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成效。

(二)從高教政策的客觀性質方面

教育政策為國家公共政策的一環,政策的良窳關係教育的發展,教育政策制 定的目的,在建立一種策略,以解決或發展教育,從政治系統論而言,它也是受 到教育系統內民主的客觀的教育理念,在推動政策中,規劃教育如何進行。臺灣 自光復至國民政府遷臺,處於內憂與外患,高等教育政策儘量配合國家情勢的變 化,以適合國家生存發展,所以面對教育界所關心的教育議題,必須做適切的回 應(吳家瑩,1990)。如前述1950年代高等教育擴張,促使升格、新設與復校的 專科、學院與大學逐年增加,政府積極鼓勵大學提升學術研究水準,同時培養專 業人才,以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其他如軍事、政治、文化等面相,相繼轉化成具 體的制度加以落實,此點也尊重自由教育的精神,以落實此期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學會(1990)。開放社會的教育政策。台北:台灣書店。

田培林(1973)。教育學新論。台北:文景出版社。

伍振鷟(1996)。中國教育史論叢。台北:師大書苑。

汪知亭(1962)。臺灣教育史。台北:台灣書店。

李亦園(1984)。臺灣教育史。台北:台灣書店。

林茂生(2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林玉体(2003)。台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台北:復文。

吳家瑩(1990)。中華民國教育發展史。台北:五南。

徐南號(2002)。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71)。教育法令。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2014)。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同作者。

黃俊傑(1995)。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全國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教 育部及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158-168。

許雪姬、劉妮玲(2001)。高級中學歷史。台北:三民書局。

陳伯璋(2005)。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台北:高等。

陳舜芬(1995)。高等教育研究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

張其昀(1958)。教育發展的根本觀念。載於心教論集,6,45。

張鼎昌(1987)。戰後中共和平民主統一戰線。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張鈿富(1996)。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明貴(1988)。政策分析。台北:五南。

程天放(1952)。我們今日所需要的教育。教育輔導月刊,(2),8,4-13。

傅斯年(1950)。中國學校制度之批評(上)。大陸雜誌,(1),11,9-18。

楊碧川(1996)。臺灣現代史年表。台北:一橋出版社。

臺灣省文獻會主編(1983)。台灣省通誌。南投:同作者。

蔣中正(1984)。教育與革命建國的關係。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鄭世興(1981)。中國現代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

Dunn, W.M.(2002)。公共政策分析(李明寰譯)。臺北:時英。(原著出版於 1994)

Braudel, F.(1988)。論歷史(劉北成譯)。臺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82)。

專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