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越南胡志明市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越南胡志明市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行政組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秦夢群 博士. 治 政 越南胡志明市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 大 立 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 ‧ 國. 學. ‧.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stributed Leadership,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t High Schools in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胡士雄. 中華民國 105 年 5 月.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5) 謝辭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在台將近十年的攻讀,終於在今年溽暑之初, 完成了博士論文,並順利取得了學位。一轉眼間研究所的生涯即將邁入尾 聲,暮然回首,總有些許的不捨。感謝讓我蛻變的一切,感謝許多人的支 持與鼓勵,在我碰到瓶頸,心生放棄之時,又見一道曙光。 首先,由衷感謝的是指導教授秦夢群教授,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從 研究題目的選擇、研究方法的使用到內容的修正,都細心地指導,讓我有. 政 治 大. 清楚的方向,而能順利完成論文並通過考試。. 立. 其次,要感謝諸位口試委員,林邦傑教授、林劭仁教授、蔡進雄教. ‧ 國. 學. 授、郭昭佑教授與謝傳崇教授,在論文口試期間,撥冗審閱並惠賜許多寶 貴意見,使論文內容更近乎完美,研究方法更為確實。在此特別一提,論. ‧. 文撰寫期間,林邦傑教授,因病而故,學生深感悲痛,感念林教授於論文. y. Nat. er. io. 天之靈。. sit. 計畫口試時提出各項寶貴意見,學生已落實於論文中,特以告謝林教授在. al. n. v i n 學習過程中,諸位政大教育學院的師長們,吳政達院長、郭昭佑主 Ch engchi U. 任、湯志民教授、黃炳煌教授、劉興漢教授、董保城教授、王鍾和教授, 將其專業傳承,奠定了我的知識基礎,於此特表謝意。另外,教育系闕金 治助教與教政所莊玉鈴助教,在行政工作上的安排,使我在口試之時,獲 得最大的協助。 再者,與我同甘共苦、一起奮鬥的同學們,徐宗盛、羅昌龍、鍾欣 儒、游焜智、張以希,尤其是滬江高中校長蔡玲玲、瑞芳國小學務主任許 聰顯,無論在修課或撰寫論文過程中,大力協助、鼓勵並不斷關心我的近 況,很高興在人生旅途中,認識了你們,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緣分。. i.

(6) 最後,要感謝的是十方信眾,以及在台灣生活的親朋好友們的支持 與幫助。你們總是無時無刻地給我力量,讓我在黑暗中尋得光亮,在寒冷 中也能感受到溫暖。當我忙著昏頭寫論文時,還能從你們身上找到歡笑, 紓解我的壓力。 這幾年在政大教育學系的日子,就像一艘滿載回憶的船,在這些日 子裡,有太多人給予我非常難得的人生機會,我會用一輩子來珍惜這幾年 建構的一切。博士研究生學習完成之後又將是我另一段新的旅程開始,期 許自己在將來每一件事上,都會努力、精進,不斷地成就更精彩的人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胡士雄 謹誌於 NCCU 中正圖書館 丙申年仲夏.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7) 摘要 本研究指在探討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 行為的關係。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以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 為研究對象。在預試階段,寄發 30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有 275 份, 據以檢視研究工具之信效度。在正式調查階段,寄發 960 份問卷,回收有 效問卷共 908 份。在資料處理方面,本研究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取向之路徑分 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 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 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現況大致良好。. 政 治 大. 二、 教師對校長分布式領導的知覺,會因教師之年齡、服務年資、學歷、. 立. 學校所在地、學校規模與校長於本校服務年資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 國. 學. 三、 教師對組織支持的知覺,會因教師之年齡、學校所在地與學校規模之 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於本校服務年資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 四、 教師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知覺,會因學校所在地、學校規模與校長. Nat. sit. y. 五、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間兩兩具. er. io. 有正向相關。. 六、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三者之間具 a. n. v i l n Ch 有顯著影響關係。 engchi U 七、 校長分布式領導可透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的部分中介效果,間接影響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八、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結構方程 模式適配度良好。 基於上述之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一些建議,作為主管教育行政機 關、學校校長、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公立高級中學,分布式領導、知覺組織支持、組織公民行為. iii.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9)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stributed Leadership,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t High Schools in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Ho Sy Hung.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stributed leadership,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study population is all in-service teachers at public high schools in Ho Chi Minh city. The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to collect data. In the pretest stage, data collected from a sample of 275 teachers at 20 public high schools, and was used to test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by using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In the formal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a sample of 908 teachers at 64 public high schools. Then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EM approach’s path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1. Th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s good.. n. er. io. 2. Six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cluding teachers’ age, year of experience, level of education, school location, school size, and years as principal at a v i current school, showed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ed leadership. n C. hengchi U. 3. Three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cluding teachers’ age, school location, school siz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4. Three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cluding school location, school size, and years as principal at current school,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5.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able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6. Both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showed a positive direct effect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v.

(10) 7.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artially mediated the effect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8. The SEM constructed for the distributed leadership,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showed a goodness of fit.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re are many applications proposed to education authority,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and some recommendations provided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Public high school, Distributed leadership,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1)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9 名詞釋義 ........................................................................................... 11 研究方法與步驟 ................................................................................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分布式領導之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 ................................................. 19 知覺組織支持之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 ............................................. 40 組織公民行為之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 ............................................. 58 分布式領導、知覺組織支持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 .............. 70. 政 治 大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79 立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8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79. ‧. ‧ 國. 學.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8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99 第五節 資料處理 ..........................................................................................10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03.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現況分 析 ......................................................................................................103 第二節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 析 ......................................................................................................110 第三節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分 析 ......................................................................................................144 第四節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結構方 程模式取向的路徑分析 ...................................................................149. Ch. engchi. i n U. v.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65 第一節 結論 ..................................................................................................165 第二節 建議 ..................................................................................................172. 參考文獻 ..................................................................................................... 177 壹、中文部分 ................................................................................................177 貳、外文部分 ................................................................................................189. 附錄 ............................................................................................................. 207 附錄一 附錄二. 中文問卷 ........................................................................................207 越文問卷 ........................................................................................217. vii.

(12) 表次.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sit. n. er. io. 表 4-12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表 4-16 表 4-17 表 4-18. 分布式領導的相關研究 ..................................................................... 35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的相關研究 .......................................................... 51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相關研究 .......................................................... 66 預試樣本基本特性摘要表 ................................................................. 83 正式調查樣本基本特性摘要表 .......................................................... 85 校長分布式領導量表之構面與題目內容 .......................................... 88 校長分布式領導量表第一次因素分析摘要 ...................................... 89 校長分布式領導量表第二次因素分析摘要 ...................................... 90 分布式領導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 .................................................. 91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量表內容 .............................................................. 92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量表第一次因素分析摘要 .................................. 92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量表第二次因素分析摘要 .................................. 93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量表信度分析摘要 .............................................. 94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量表之構面與題目 .............................................. 95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量表第一次因素分析摘要 .................................. 96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量表第二次因素分析摘要 .................................. 97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量表信度分析摘要 .............................................. 98 校長分布式領導之現況 ................................................................... 104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現況 ............................................................... 105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現況 ............................................................... 106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校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 ............. 110 不同「年齡」的教師在校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 ............. 111 al v i 不同「現任職務」的教師在校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 ..... 113 n Ch U engchi 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校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 ..... 114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校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 ............. 115 不同「學校所在地」的教師在校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 116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校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分析摘要 ..... 117 不同「校長於本校服務年資」教師在校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分析 摘要................................................................................................... 118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差異分析摘要 ......... 119 不同「年齡」的教師在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差異分析摘要 ......... 120 不同「現任職務」的教師在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差異分析摘要.. 121 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差異分析摘要.. 121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差異分析摘要 ......... 122 不同「學校所在地」的教師在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差異分析摘要123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差異分析摘要.. 123. Nat. 表 2-1 表 2-2 表 2-3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表 3-5 表 3-6 表 3-7 表 3-8 表 3-9 表 3-10 表 3-11 表 3-12 表 3-13 表 3-14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表 4-9 表 4-10 表 4-11. viii.

(13) 表 4-19 不同「校長於本校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差異 分析摘要 ........................................................................................... 124 表 4-20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摘要 ......... 125 表 4-21 不同「年齡」的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摘要 ......... 126 表 4-22 不同「現任職務」的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摘要.. 127 表 4-23 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摘要.. 128 表 4-24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摘要 ......... 129 表 4-25 不同「學校所在地」的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摘要130 表 4-26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摘要.. 131 表 4-27 不同「校長於本校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 分析摘要 ........................................................................................... 133 表 4-28 校長分布式領導差異分析整體摘要 ................................................ 134 表 4-29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差異分析整體摘要 ............................................ 137 表 4-30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差異分析整體摘要 ............................................ 140 表 4-31 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之相關分析摘要 ................. 144 表 4-32 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分析摘要 ................. 145 表 4-33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分析摘要 ............. 146 表 4-34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 分析摘要 ........................................................................................... 147 表 4-35 觀察變項之描述性統計摘要............................................................ 152 表 4-36 本研究模式觀察變項之相關係數矩陣 ............................................ 153 表 4-37 本研究模式適配度檢驗各指標統計分析結果摘要 ......................... 154 表 4-38 內在適配度指標分析結果摘要 ........................................................ 156 表 4-39 構念區辨力分析結果摘要 ............................................................... 158 al v i 表 4-40 路徑分析的影響效果摘要 ............................................................... 159 n C.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hengchi U. ix.

(14) 圖次 研究步驟圖 ....................................................................................... 16 Spillane 分布式觀點的領導實務 ...................................................... 26 研究架構圖 ........................................................................................ 79 本研究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圖 ........................................................... 150 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結果 .................................................................. 153.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1-1 圖 2-1 圖 3-1 圖 4-1 圖 4-2. Ch. engchi. x. i n U. v.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說明以下議題: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 釋義、研究方法與程序、研究範圍與限制。茲簡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越南位於亞洲東南半島上,人口稠密,長期戰亂,1975 年戰爭結束後, 南北統一,但因受長期戰爭後果之影響,加上政府採取中央集權、計劃經 濟政策治國,導致國家經濟、文化及社會的發展頗受影響,經濟蕭條貧困、. 治 政 大 社會文化下滑(Lê, 1982; Thai, 1982)。越南仍處於中央集權統治的政治體 立 蓬勃發展,但民主風潮的進步仍然有限。. 學. ‧ 國. 制,自 1986 年實施「經濟開放」政策(Doi Moi policy)以來,社會經濟逐漸. ‧. 在教育方面,越南政府也相當重視,並積極提出教育改革政策。1975. sit. y. Nat. 年國家統一後,越南共產黨中央(The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 CPV)與. er. io. 越南政府(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SRV)多次提出教育改革計畫,. n. 譬如:1979 年黨中央提出有關教育改革的第「14/NQ/TW」號決議,主要 a v. i l C n hengchi U 注重國民教育改革,除了將南越所有私立學校改為公立,由政府機關直接. 管理,此次改革也將北越所執行的十年教育體制,改為十二年教育體制, 教育內容強調提升學生德、智、體、美教育(CPV, 1979)。1993 年第六屆第 四次黨中央會議提出「有關繼續改革教育事業」的第「04-NQ/HNTW」號 決議,為因應經濟改革開放的政策,政府繼續提出教育改革策略,將原本 國營教育體制轉為多元化辦學模式,鼓勵社會參與教育事業,開放公辦民 營及民辦的辦學形式,注重技職及高等教育的數量與品質(CPV, 1993)。 2001 年 越 南 政 府 提 出 「 2001-2010 年 教 育 發 展 戰 略 」 的 第 「201/2001/QĐ-TTG」號決定,提出多項改革政策如改良教學目標、內容. 1.

(16) 與課程,期與先進國家同步,並符合就業市場之實際人力需求;培訓師資、 創新教法;改良教育管理系統;持續改良教育體系及學術網絡;強化教育 財政資源、基礎設施;推動社會參與及鼓勵國際合作等(SRV, 2001)。2013 年在第十一屆第八次黨中央會議,提出「有關基本及全面性改革教育與培 訓」的第「29-NQ/TW」號決議,重申教育改革為國家最重要政策,政府 首 次 願 意 給 予 各 教 育 機 構 自 主 權 (CPV, 2013) 。 為 實 施 黨 中 央 的 第 「29-NQ/TW」號決議內容,政府於 2014 年也頒布第「44 NQ/CP」號決議, 具體化此一改革計畫以及其行動方案(SRV, 2014)。. 政 治 大 質仍趕不上先進國家、競爭力較低、教學無法迎合市場需求、教師數量不 立 上述之改革計畫書中,在評估越南教育現況部分都認為,越南教育品. ‧ 國. 學. 足且水準不均、缺乏進修管道、教學設施更新速度較緩慢、課程設計及教 學方法落伍、過於偏重大學文憑而忽視技職教育、教育資源城鄉差距大、. ‧. 學校管理效率不足等。換言之,越南教育體系仍無法跟上經濟快速發展所. sit. y. Nat. 帶來之社會期待與人才需求。其原因甚多,主要涉及政府行政改革速度緩. er. io. 慢、政府財政管理效率低落、勞工薪資制度及行政管理不彰等因素,但最. n. 重要的是,教育行政管理及師資質量問題。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政府部 a v. i l C n hengchi U 門的管理方式不合理、落後,行政人員數量缺乏與素質差,且政府干涉學 校事務過深,學校領導者對學校發展決策沒有足夠的自主決定權,導致學 校管理缺乏效率,無法發揮全校人員的智慧,故未能因應教育發展與改革 的社會需求。因此,政府提出改革辦法中,強調增加學校校長之自主權, 以及推動校園民主等策略(CPV, 2013; SRV, 2014)。在師資質量問題方面, 政府文件與學者都認為,越南教師數量不足,素質偏差(Dạ, 2013; Đỗ, 2013; Hoàng, 2008; Lam, 2011)。時任教育部長的阮善仁(Nguyễn Thiện Nhân)向國 會報告的報告中指出,中小學教師數量不足,素質低落,分布不均衡;教 師仍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因此,無法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 2.

(17) 能力(T. N. Nguyễn, 2006)。另外,教師的薪資給付政策亦不合理,教師的 薪酬待遇微薄,在通貨膨脹與物價高漲的時代,無法保障其生活,導致教 師必須尋求其他謀生之計,如自開補習班,或在補習班兼課或兼任其他工 作等,無法對其教學義務與責任全力以赴,影響學生學習權利及成果 (Hoàng, 2008)。而 Đỗ and Trần (2013)的研究也指出,絕大多數教師都認為, 薪資是影響教育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由此可見,目前越南學校教育品質 低落,其中主要原因是教育行政管理及教師質量問題。 然而,越南社會現今因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這. 政 治 大 受社會體制的影響,仍處於由上而下的傳統集權管理模式,但由於政府的 立. 也促使社會民主改革的聲浪日益提升。越南中小學學校的管理模式,雖然. ‧ 國. 學. 積極推動改革及社會迫使革新的壓力,這幾年中小學校長的領導風格因時 代的變遷也有所改變。各校陸續推動教育改革之行動,應用現代之教育領. ‧. 導模式經營學校,以提高學校效能,進而改善教育品質。另外,越南教育. sit. y. Nat. 培訓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ET)也積極推動改革師資培. er. io. 育體系,陸續頒布有關中小學教師評鑑標準的文件及推動教師評鑑活動,. n. 以提升教師素質(MOET,a2007, 2009, 2010)。因此,本文以越南國民教育為 v. i l C n hengchi U 題,針對越南高級中學學校領導與教師之間的議題,進一步研究,希望能 提出一個有效的模式,能夠促進教師展現其敬業行為,以提升教育品質。 學校行政管理及教師素質對學校教育品質的影響相當大。諸多臺灣及 國外研究指出,行政管理、課程教學、人力素質、資源設備及校園環境等 因素都會影響學校教育品質,但其中校長領導行為及教師素質極為重要 (丁一顧、張德銳,2005;吳宗立,2007;吳政達,2006a;林天祐,1997; Cody, 2012; Frick, 2012; Frick, Chadha, Watson, & Zlatkovska, 2010; Fuller, 1985; Gibbs, 2010; Mortimore, 1998; Reynolds & Cuttance, 1992; Sallis, 2002) 。秦夢群(2011a)亦認為,教育人員的表現則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所. 3.

(18) 在,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基石,行政人員則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要角。Shober (2012)的研究指出,素質差的師資會影響學校教育品質。由此可見,對於 學校教育品質的影響因素,除了校長領導的行為之外,教師的表現也扮演 非常重要角色。 然而,Katz and Kahn (1966)認為,一個有效能的組織,必須喚起組織 成員以下三種類型的貢獻,他們必須: (一)吸引與留住成員在組織中; (二)確保成員展現出可信賴的角色績效,符合與超越最低限定的定 性和定量之標準;. 立. 政 治 大. ‧ 國. 超越組織角色內要求之角色外行為。. 學. (三)喚起成員的創新與自發性行為,亦即為達成組織效能而表現出. ‧. 之後,Smith, Organ, and Near (1983)的研究將上述之第三種角色外行為. Nat. sit. y. 稱之為「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rgan (1988). a. er. io. 將組織公民行為定義為一種自願性的、不會直接或明確受正規獎賞或懲罰. n. 機制左右,而且整體提升組織效率與效能之個人行為。而 Graham (1995) iv l. n U engchi 研究中明確的指出,組織的成功因素取決於組織公民行為的表現,不同的. Ch. 領導風格可能引導出追隨者之間的不同類別的規範性動機,而此規範性動 機將影響組織公民行為。DiPaola and Tschannen-Moran (2001)將組織公民行 為的概念應用於教育領域的研究時,發現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不僅能提升學 校整體效能,與降低行政人員角色的管理組件。而且教師的幫助行為會擴 及到同事、上級以及學生(Somech & Ron, 2007)。諸多實證研究指出,教師 組織公民行為能有效改善教師教學績效、提升學校效能、促進學校發展, 另外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對於學校組織文化及學生學習成就亦有正向影響 (江志軒,2011;吳育新,2010;李玉美,2010;李貞儀,2011;張婉君,. 4.

(19) 2009;許聰顯,2014;鐘啟哲,2014;DiPaola & Tschannen-Moran, 2001; Dussault, 2006; Jimmieson, Hannam, & Yeo, 2010) 。由此可知,若教師能展 現其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會有利於教師教學效能的提升、學校效能的發展 以及學生學習成就的進步,值得持續探究,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 再者,教育領導向來是研究教育行政領域的重鎮。此因即使師生互動 再好,學校資源再豐富,但缺少教育領導者的居中牽線,所產生之成果往 往事倍功半(秦夢群,2010)。校長是學校的領航者與掌舵者,每一個思 考與決定都攸關學校甚巨,校長實乃肩負著學校績效的重任(林文律,. 政 治 大 與學生學習成就都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及影響。國際卓越學校的研究報告指 立. 1999)。諸多實證研究指出,校長的領導風格對學校的效能、教師的表現. ‧ 國. 學. 出,校長的領導往往是間接影響學生學習成就,尤其是要透過教師教學的 中介作用(謝傳崇,2009)。李安明(2009)認為學校的領導者所處的情. ‧. 境複雜且瞬息萬變,必須透過學校內具有專業能力的成員,分別負起不同. sit. y. Nat. 領域的領導責任,共同致力於學校效能的提昇。由此可知,教育領導,尤. er. io. 其是學校校長的領導對學校的效能極為重要。然而,自 1980 年代以來,. n. 許多新興的教育領導類型興起,令人目不暇給,開始挑戰傳統特質論、行 a v. i l C n hengchi U 為論及權變論三大走向的教育領導模式的主張,新興領導理論強調領導者 需要引導組織成員自我發展,使工作動機由交易式的利益交換,提升至自 我實現的內在層次(秦夢群,2010)。檢視近十年來對學校領導模式的研 究發現,其研究重點從過去的集權,由上而下的模式,轉移到將領導功能 分布於組織中各層級,與教師共同分享學校的績效責任(Hallinger, 2003; Spillane, Hallett, & Diamond, 2003)。Gronn (2000)指出以單一個人為主的領 導是有缺陷 的,分布 式領導的 時代已 經 來 臨。分布 式走向(distributed approach)目前是研究教育領導的主要議題,其受到實踐者、專業發展者、 慈善家、決策者及學者的重視。許多國家的中央及地方政府投資經費以促. 5.

(20) 進分布式領導,慈善家捐助金錢來研究與發展較偏向分布式走向,專業發 展者,包含大學,已為學校實踐者建立計畫提升分布式領導的實施,學者 越 來 越 以 分 布 式 走 向 作 為 其 工 作 架 構 (Firestone & Martinez, 2007; Leithwood et al., 2007; MacBeath & McGlynn, 2002; MacBeath, Oduro, & Waterhouse, 2004; Spillane & Diamond, 2007; Timperley, 2005)。賴志峰 (2008a)認為,分布式領導逐漸成為時代趨勢,從獨裁朝向平等,校長將 本身的法定權力分布給學校內的成員,對組織內的效能與效率並不致於形 成不良的影響,更可以促進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感,也激勵學校內的成員 達成組織的目標。由此可見,分布式領導已成為當前教育領導趨勢的研究 重點。.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然而正如張明輝(1991)所指出,單憑行政主管的優異領導智能,已 經很難完成有效的領導行為。過去是由校長一人所主導的學校,現今則更. ‧. 需他人的協助以幫助學校組織的精進及再造。Gronn (2002)亦認為,分布式. sit. y. Nat. 領導不只是校長的領導,而領導的角色由全體教師、學校行政人員所共同. er. io. 執行領導角色,分布式領導是一種團體的活動,透過不同的人際關係來完. n. 成工作,而非個別的行動。分布式領導具有一致性行動與集體合作兩種特 a v. i l C n hengchi U 性,成員間具有共同的承諾、自發性的參與,並能團結、緊密互助的工作 關係。故,Gronn (2008)進一步指出,分布式領導在組織中能影響工作情 境,此種領導能解決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問題。另外,適當的領導行 為對教育系統的改變與轉型是需要的(Hulpia, Devos, & Rosseel, 2009)。且 Hulpia, Devos, and Keer (2009)的研究顯示,分布式領導的支持與合作面向 能 提 升 教 師 的 組 織 承 諾 , 因 此 也 會提 升教 師 角 色 的 重 要 與 績 效 責 任 (Angelle, 2010; Parrish & Lefoe, 2008),教師較渴望參與及貢獻於學校的決 策過程(Harris, 2005, 2012)。王瓊滿(2010)的研究指出,校長分佈式領導 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具有正相關,校長分佈式領導是透過教師組織公民行. 6.

(21) 為為中介作用,間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表現。許聰顯(2014)的研究亦認為, 分享學校領導功能鼓勵組織成員額外付出。換言之,校長分布式領導可促 進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展現。蔡玲玲(2014)的研究結果顯示,校長分布 式領導透過學校組織健康的中介效果可正向影響學校效能。是以,學校領 導者善加運用分布式領導,促進並健全學校組織的健康,便能提升學校的 效能。綜上所述可見,分布式領導不僅是當前的教育領導的走向,而且能 提升學校效能、促進教師展現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及改善學生學習成就,值 得深入探究,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二。. 政 治 大 層次理論極為相近(秦夢群,2011b) 。依據 Maslow (1970)的看法,人類的 立. 最後,中國古語所謂「衣食足而後知榮辱」 ,其意義與 Maslow 的需求. ‧ 國. 學. 需求分為五個層次,首先,人類需要維生的各種需求,如衣食,空氣、水、 睡眠等,此種需求稱為「生理需求」(the physiological needs)。一旦「生理. ‧. 需求」被滿足,才需要第二種需求為「安全需求」(the safety needs),此種. sit. y. Nat. 需求主要偏向心理上的需求,包括工作保障、免於疾病、災難或意外事件. er. io. 等,一般人多在安全需求被滿足後才有冒險的精神。第三種需求為「歸屬. n. 感與感情需求」(the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此種需求包括對公司的 a v. i l C n hengchi U 歸屬感、親人的感情及同事的認同等,若不能滿足此需求,一般人常遇到 不適應的症狀。第四種需求為「尊重需求」(the esteem needs),此種需求分 為兩種, 「為自我尊重」 (self-respect or self-esteem),與「為別人對自己的 尊重」 (the esteem of others)之需求。在現實的社會中,人類不僅需要尊重 自己,也希望他人重視自己,而成為一個有聲譽的人。最後是「自我實現 需求」(the 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是個人為了追求完美,或成為理想 典範而不斷地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的過程。此需求若越滿足,個人越覺得 受到重視,並更加努力精益求精。由此可知,當人類的需求被滿足,可促 使其更加精進,盡其所能為組織效力,進而提升組織效能。. 7.

(22) 學校是教育組織的代表,在運作過程中常試圖移植成功企業的經驗於 學校(秦夢群,2010) 。然而「知覺組織支持」(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OS)的概念盛行於企業組織中。其意義係指為滿足組織成員的被認可、互 信與自尊之需求,並確定組織是否願意為其努力工作而有更多的回報和補 償,成員在組織中對組織形成一種信念,以衡量組織是否重視自己的貢獻 與關切自己的福祉(Eisenberger, Huntington, Hutchison, & Sowa, 1986)。諸多 實證研究指出,當教師知覺學校對於自己的貢獻受到重視,其福祉受到學 校的關懷,教師就會改變工作態度、提升工作表現、組織公民行為及學生 學習成就等(Ahmed, Ismail, Amin, & Islam, 2014; Mauseth, 2008; Miao,. 治 政 2011; Randall, Cropanzano, Bormann, & Birjulin,大 1999)。顏弘欽(2012)的 立. 研究顯示,教師的知覺組織支持,可以透過組織承諾的中介作用,間接對. ‧ 國. 學. 不同形式的組織公民行為產生正向的影響。基於社會交換理論的架構下,. 的展現。. ‧. 情感性承諾顯然比較能反應教師的知覺組織支持,並促進其組織公民行為. sit. y. Nat. er. io. 綜上所述,教師知覺組織支持對於教師組織承諾、教師公民行為、教. n. 師的教學態度以及教師效能皆有相關及影響,並有助於提升學校效能,學 a v. i l C n hengchi U 生學習表現。因此,如何運用此概念於教育組織中,使教師在學校發揮其 能力,提高教師效能,達成學校的教育目的,提升教育品質乃為值得研究 的課題,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8.

(2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有以下研究目的: 一、 探討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 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現況。 二、 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在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 政 治 大. 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情形。. 立. 三、 探析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 ‧ 國. 學. 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間的影響關係。. ‧. 四、 提出建議,作為胡志明市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有以下待答問題: a. iv l C n hengchi U 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 n. 一、. er. io. sit. y. Nat. 貳、待答問題. 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現況為何? (一) 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的現況為何? (二) 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的現況為何? (三) 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現況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在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 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情形為何?. 9.

(24) (一) 不同背景變項在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 的差異情況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在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知覺組織支 持的差異情況為何? (三) 不同背景變項在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的差異情況為何? 三、 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 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間的相關程度為何?. 政 治 大 (一) 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的相關程度為何? 立. ‧ 國. 學. (二) 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相關程度為何?. ‧. (三)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相關程度為何?. a. er. io. 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關係為何?. sit. y. Nat. 四、 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 n. (一) 校長分布式領導對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的影響為何? iv l. n U engchi (二) 校長分布式領導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為何?. Ch. (三)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為何? (四)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對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 中介效果為何? 五、 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結構 方程模式之適配度為何?. 10.

(2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公立高級中學(trung học phổ thông công lập) 一、高級中學:係指越南教育法第 26 條第 1 項第三款所規定,義務教 育之後的教育層級,15 歲以上且持有國中畢業證書者可參與,學習時間為 三年、由第 10 年級至第 12 年級。 二、公立高級中學:係指越南教育法第 48 條第 1 項第 1 款所規定,由. 政 治 大 Assembly of Vietnam, 2005)。 立. 政府機關成立並直接管理,其經費由政府預算支付之高級中學(National. ‧ 國. 學. 本研究所稱之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學校係指越南胡志明市全部公立 高級中學學校,共有 90 所。. sit. y. ‧. Nat. 貳、分布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 a. er. io. 「Distributed Leadership」一詞,臺灣學者翻譯為「分布式領導」 (吳. n. 清山、林天祐,2014;秦夢群,2010) ,亦有學者譯為「分散式領導」 (張 iv l. n U engchi 奕華,2009;黃宗顯,2008) ,另外也有學者譯為「分佈式領導」 (張明輝,. Ch. 2005;賴志峰,2008b;謝傳崇、王瓊滿,2011) 。本研究採用「分布式領 導」的譯詞。 分布式領導係指領導者運用權力從凌駕他人轉為攜手並進,將領導功 能分布於組織中的各個成員,使組織中的所有成員,在互信與合作的氛圍 中,透過溝通協調的策略,提供一個多元溝通管道之環境,使每個組織成 員能夠有機會參與組織運作決定過程,以發揮全體組織成員的智慧與專 業,共同承擔領導責任與達成組織目標,並提升組織效能。. 11.

(26) 分布式領導的構面包括: 一、 參與決定(participative decision making):提供組織成員參與組織 運作決定的機會,建構討論組織運作的制度與程序處理之平台, 並能蒐集充分的資訊建立團隊決定的基礎。 二、 溝通協調(communication & coordination):提供一個多元溝通管 道的環境,有助於成員能將資訊流通、相互溝通與對校務建言, 鼓勵團隊合作發展共創組織績效。 三、 權力運用(power use):能將領導權力由凌駕他人(power over)的形. 治 政 大 式改變成攜手並進(power with)的理念,權力分布於組織成員之 立 間,尊重成員自主決定並負擔績效責任。. ‧ 國. 學. 操作型定義:本研究所稱之「校長分布式領導」係指教師在含有「參. ‧. 與決定」、「溝通協調」及「權力運用」三層面之「校長分布式領導量表」. y. sit er. io. 則越低。. Nat. 填答所得之分數,平均分數越高,表示校長分布式領導的實踐越高,反之. n. a. v. l C 叁、教師知覺組織支持(teacher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ni. hengchi U. 知覺組織支持係指組織員工知覺組織對其之對待,形成一種整體的信 念,用來衡量組織重視員工的貢獻與關心員工福祉之程度。而教師知覺組 織支持係指教師感受學校對待教師的一種知覺,形成一種整體的信念,用 於衡量學校重視教師的貢獻與關心其福祉的程度。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為單 維構面。 操作型定義:本研究所稱之「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係指教師在填答「教 師知覺組織支持量表」所得之分數,平均分數越高,表示教師知覺組織支 持的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 12.

(27) 肆、教師組織公民行為(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是指教師除了角色內規範的工作之外,不求給予獎 賞,而自動自發的幫助他人、投入與奉獻於工作以及做出對學校有利的行 為。教師組織公民行為有以下構面: 一、 利他人行為(OCBs directed to individuals, OCBI):係指教師對特 定個體有直接的幫助,而能間接對組織有貢獻的組織公民行為。 二、 利組織行為(OCBs directed to the organization, OCBO):即為教師. 政 治 大. 對學校有益的組織公民行為。. 立. 學校教師對工作本身的熱忱與額外投入。. 學. ‧ 國. 三、 對工作之投入與奉獻(Job-task citizenship performance, JCP):係指. ‧. 操作型定義:本研究所稱之「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係指教師在含有「利 他人行為」、「利組織行為」及「對工作之投入與奉獻」三層面之「教師組. y. Nat. er. io. sit. 織公民行為量表」填答所得之分數,平均分數越高,表示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的表現越高,反之則越低。. n. al. Ch. engchi. 13. i n U. v.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首先透過文獻探討,收集有關「校長分 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以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臺灣及國 外相關文獻,探討其意涵、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並找出適當的研究工具。 依據此研究工具,針對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進行調查,蒐集資 料後進行分析與討論,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貳、研究步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如圖 1-1 所示,包含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與完成階 段,茲簡單說明如下:. ‧. 一、 準備階段. y. Nat. er. io. sit. (一) 擬定研究計畫. n. 閱讀相關資料,選定研究題目並進行擬定研究計畫。 a v. i l C n U h (二) 文獻蒐集與整理e n g c h i. 蒐集相關資料,進行整理作為研究理論依據,研究架構與 確認研究工具及預試問卷。 (三) 撰寫研究計畫 根據文獻探討,進行撰寫研究計畫。 (四) 研究計畫審查 延請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進行修. 14.

(29) 改。 二、 實施階段 (一) 實施預試 用預試問卷,按照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的比 例,分層隨機抽出 300 位教師,進行測試,並透過因素分 析及信度分析,檢視測量量表之信效度,根據分析結果進 行修正,形成正式問卷。. 政 治 大. (二) 進行正式問卷調查. 立. 以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為母群,依胡志明市行. ‧ 國. 學. 政地區分布比例,分層隨機抽樣 960 位教師,以正式問卷,. 郵寄回越南,進行調查。. ‧. (三) 資料處理. sit. y. Nat. n. a. er. io. 資料回收後,進行編碼並輸入電腦。. (四) 統計分析l. Ch. engchi. i n U. v. 運用 IBM SPSS Statistics 19.0 及 LISREL 8.70 統計軟體, 進行統計。依據統計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 三、 完成階段 (一)撰寫研究結果 依據分析結果,整理資料並寫出研究報告。 (二)學位論文審查 延請指導教授及口試委員進行論文審查,並提出意見。. 15.

(30) (三)完成論文 依據指導教授及口試委員的意見,進行內容修改,並完 成論文。. 擬定研究計畫. 準 備 階 段. 文獻蒐集與整理. 撰寫研究計畫. 學. 進行預試. 正式問卷調查. 資料處理. n. al. er. io. sit. y. Nat. 實 施 階 段. ‧. ‧ 國. 立. 政 治 大 研究計畫審查. Ch. engchi. iv n U 統計分析. 撰寫研究論文. 完 成 階 段. 學位論文審查. 完成論文. 圖 1-1 研究步驟圖. 16.

(3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一、 研究地區 本研究以越南胡志明市為研究地區,包含 19 個郡、5 個縣,共有 24 個行政區。 二、 研究對象. 治 政 大 本研究以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全體教師,包含兼任行政工作, 立. 不包含校長為研究對象。. ‧ 國. 學. 三、 研究內容. ‧. 本研究以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 y. Nat. sit. 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間的關係為題,因此研究內容僅限於探討越南. n. a. i n U. 民行為之現況、差異情形及三者之間的關係。 l. Ch. 貳、 研究限制. engchi. er. io. 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 v. 一、 研究對象方面之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僅限於越南胡志明市地區之公立高級中學教師,不 包括越南其他地區及其他教育階段的教師,因此,研究結果推論僅適用於 越南胡志明市公立高級中學教師,無法推論至其他地區或其他教育階段之 教師。. 17.

(32) 二、 填答問卷方面之限制 本研究僅使用問卷調查量化研究,受試者依據其自身感受及觀察填答 問卷,越南學術研究風氣較為保守,教師對一般學術研究較陌生,也較少 接觸此類調查。加上問卷內容涉及校長與教師或教師與教師間之敏感問 題,因此,教師在填答問卷時可能會因其認知、顧慮而填答不實或應付了 事,導致問卷填答方面有所限制。 三、 研究工具方面之限制 越南國內對於此類研究的資料相當缺乏,因而教育專用名詞在翻譯. 治 政 大 上,不為一般教師所熟悉。由於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必須引用國外之測量量 立 表,因此,在越文翻譯上亦有所限制。. ‧ 國. 學. 四、 語言能力方面之限制. ‧. 中文非研究者之母語,故在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整理及論文報告書寫. y. Nat. sit. 方面,具有相當之難度,需花費較長時間,瞭解文句詞彙表達之涵義,不. n. al. er. io. 及臺灣人士之流暢。. Ch. engchi. 18. i n U. v.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說明分布式領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基 本概念與相關研究,共有四節。第一節瞭解分布式領導的基本概念與相關 研究,第二節探討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瞭解 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校長分布式領導、 教師知覺組織支持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分布式領導之基本概念與相關研究. 政 治 大 為瞭解分布式領導相關議題,本節將分布式領導的源起與背景、意涵、 立. ‧ 國. 學. 構面與相關實證研究簡述如下:. ‧. 壹、分布式領導的源起與發展. sit. y. Nat. 分布式領導的蓬勃發展,其原因在於傳統上的領導理論,對於新時代. er. io. 的教育領導潮流無法因應。傳統的三大主要領導走向,各有其不足之處,. n. 特質走向雖然易懂,但所提出的特質數量確實太大,令人無所適從;行為 a v. i l C n hengchi U 走向則忽略了情境因素,以致造成研究結果難以類化;權變走向卻對於情 境因素的取捨不同而且不夠周延,以致各相關研究並無定論(秦夢群, 2011b) 。Spillane (2006)指出,分布式領導的興起,原因在於英雄式領導的 缺失,領導行為是需要改進的,尤其是當前社會民主均權、平等的制度設 計,更為分布式領導盛行之故。另外,秦夢群(2010)也認為,1990 年代 後,包括學校在內的組織面臨較以往更複雜與多元的挑戰,成員必須不斷 地學習,以增強自身應變的能力。影響所及,即使校長身懷槃槃大才,也 難免神勞形瘁。為迎接挑戰,學校每個成員皆應主動學習,協同校長共理 校政。在此種背景下,分布式領導興起,其主要訴求乃在主張組織運作過. 19.

(34) 程中,領導角色與行為,可隨情境的變化而分享與轉換。基本上,分布式 領導開啟了組織中民主與集體領導的可能性。 馮大鳴(2012)指出,分布式領導在西方教育界興起之背景與整個時 代特點和管理思想的發展、西方國家的教育管理體制變革以及教學領導實 踐的興衰起落有密切關聯,因而促使西方社會與政府對分布式領導充滿了 期待,從而形成了分布式領導研究的繁榮以及分布式領導實踐活躍的局 面。 分布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此一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自 Gibb、. 政 治 大. Platts 和 Miller 於 1951 所撰寫的「參與式團體的動力」(Dynamics of. 立. participative groups)一書中,首度提到四種領導方式:獨裁式、家長式、. ‧ 國. 學. 個人式以及參與式,其中參與式領導具有分布式領導的意味(吳清山、林 天祐,2014;秦夢群,2010;賴志峰,2008a;Leithwood, Mascall, & Strauss,. ‧. 2009a)。. y. Nat. io. sit. Hargreaves and Fink (2006)認為,從 1960 年代以後,分布式領導的概. er. 念 便 以 各 種 形 式 存 在 於 組 織 理 論 與 教 育 行 政 的 理 論 中 ; 1967 年. al. n. v i n Thompson 便主張,領導不只是由上而下發揮其影響力,而是科層體制平 Ch engchi U 行間與組織體系的上下循環;Dewey 更提出公立學校應該組織起來,每 位教師應定期以推派代表的方式,判斷對教育具重要性的事務,並確保這 些判斷可以影響學校組織;Barnard 也於 1968 年指出,領導並不限於管. 理的職位,也可以由組織中的成員來執行。 直到 1990 年代伴隨著校長權力分享、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本位管理的新 浪潮,分布式領導之理念,才能在英美與澳洲等國的教育領導研究中再次 崛起,並在理論發展和實務應用上蓬勃發展(秦夢群,2010)。第一篇以 分布式領導為議題之論文為 Barry 於 1991 所撰寫之「無首長的管理團隊:. 20.

(35) 分布式領導的課題」(Managing the bossless team: Lessons in distributed leadership),主要在探討自我管理團隊(self-managed teams)的領導(Barry, 1991)。Clift and Thurston (1995)所編著的「分布式領導:透過合作改進學 校」(Distributed leadership: school improvement through collaboration)專 書,亦以分布式領導為題,只是內容仍偏向於傳統的論述,處在理念發展 的階段,對於分布式領導理論內涵並未有完整的體系,論述重點在於領導 已從科層體制轉移至分布於組織中。 2001 年 Spillane、Halverson 和 Diamond 於「教育研究者期刊」. 政 治 大 (Investigating school leadership 立 practice: a distributed perspective)一文,開啟. (Educational Researcher)發表「學校領導實務調查研究:分布式觀點」. ‧ 國. 學. 學校分布式領導研究的先河,隨後分布式領導專書不斷出現(吳清山、林 天祐,2014)。. ‧. Spillane (2006)所著之「分布式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一書,為. y. Nat. sit. 探討分布式領導理論較完整的專書,尤其,該書描繪分布式領導之觀點與. a. er. io. 領導實踐之圖像,將分布式領導的理論架構予以具體化及清晰化。書中所. n. 提出之分布式領導包括「多位領導者」(the leader-plus)及「領導實踐」(the iv l. n U engchi leadership practice)兩部分。「多位領導者」係指組織中各種成員皆可配合. Ch. 組織情境的需求,成立領導團隊,擔任領導的角色,以行使職權及領導責 任;而「領導實踐」則指領導者將日常生活的事務,如:學生評量工具、 分析學生的反應,以及因應學生評量結果而決定的教學策略等,與實務中 被拿來表示想法的資料,如學生的學業成績、評鑑老師的教學計畫等,在 實際執行中所產生交互作用的結果。 Spillane and Diamond (2007)主編之「分布式領導的實踐」(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practice)專書,本書以分布式領導的角度為理論基礎,以管 理與領導實踐為中心,從領導功能與人力發展,組織功能與組織發展間之 21.

(36) 關係,在不同學校進行研究,有諸多專家的豐富理論觀點,來檢驗分布式 領導於實務上的意涵,初步形成的領導者,追隨者和情境的交互作用。 Harris (2008a)所著「學校分布式領導:培育明日的領導者」(Distributed school leadership:Developing tomorrow's leaders)。在前言部分,作者以說 明,本書的目的不是為了宣傳或浪漫化(romanticise)分布式領導。因為這 樣做將陷入一種陷阱,太多領導理論已經推動了,卻沒有足夠的監督和詳 細的審議。取而代之,本書的目的旨在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分佈式領導, 博採大量的實證和密切關注的理論和實踐。該書也就現在與新興學校領導. 政 治 大. 實踐舉例與闡明。另外,本書也將回顧關於分布式領導與組織變革之間的 關係及其實證基礎。. 立. ‧ 國. 學. 本書以分布視角看待領導實踐,不是為了顛覆學校校長的角色,而是 探討領導如何被分布,與檢視不同分布模式是正向或負向影響組織成果。. ‧. io. sit. Nat. 論是組織的或個人的,是否產生正向影響。. y. 更重要的是,該書也闡明分布式領導在學校的圖像,並探討其對學習,無. er. Leithwood, Mascall, and Strauss (2009b)所著「依據實證的分布式領導」. al. n. v i n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ccording C h to the evidence)。本書的目的是針對學校 engchi U 分布式領導的特質、成因和影響進行最佳效果的呈現及統整。書中還釐清 對分布式領導的常見誤解,並提出對實行及未來研究的正向建議。. Harris (2009)主編「分布式領導:不同的視角」(Distributed leadership: Different perspectives),本書的目的是提供挑戰、辯論和批判,以及用最 新的實證研究結果來說明分布式領導於組織變革的衝擊和影響。該領域的 主導作家將提供當代的分析及主題性回應,並考慮分布式領導未來的問 題、挑戰和方向。 綜上所述,傳統的領導理論對於新時代的教育領導潮流無法因應。換. 22.

(37) 言之,英雄式領導的模式對現行教育環境變化,無法適用了。為因應此趨 勢,在 50 年代就開始形成了分布式領導的概念,並成為當代教育領導的 主要研究課題。諸多學者已陸續以分布式領導為題進行研究,不僅對分布 式領導理論基礎的發展,或對分布式領導實踐的實證,都有一定的成果, 奠定了分布式領導的理論與實務。. 貳、分布式領導的意涵 「Distributed leadership」一詞,臺灣學者翻譯為「分布式領導」 (吳清 山、林天祐,2014;秦夢群,2010) ,亦有學者翻譯「分散式領導」 (張奕. 治 政 大 華,2009;黃宗顯,2008),另外也有學者譯為「分佈式領導」 (張明輝, 立. 2005;賴志峰,2008b;謝傳崇、王瓊滿,2011) 。據吳清山、林天祐(2014). ‧ 國. 學. 的建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並無「分佈」一詞,只有「分布」. ‧. 一詞,其相似詞為「漫衍、散布」;至於「分散」之相似詞為「分離、渙. y. Nat. 散、散開」 。依此而言, 「distributed leadership」譯為「分布式領導」或「散. er. io. sit. 布式領導」較佳,一則符合字義,二則符合國情。因此,本研究採用「分 布式領導」的譯詞。另外,為尊重研究倫理與精神,本研究中引用研究名. n. al. 詞,都以原研究者所稱之名詞為之。 C. hengchi. i n U. v. 國外學者 Gronn (2000)認為,分布式領導對於處理複雜的問題,可以 發揮更好的效果,其亦是一項分析工具,包含:擴大決策參與、增進組織 目標與策略承諾等意涵。Gronn (2002)進一步指出,分布式領導不只是校 長的領導,而領導的角色是由全體教師、學校行政人員所共同執行領導角 色,分布式領導是一種團體的活動,透過不同的人際關係來工作而非是個 別的行動。由此可知,分布式領導不是一人獨當一面扮演獨角戲,而是由 多元的個人來一起分擔領導責任的。Yukl (2002)亦認為,分布式領導係指 增加個人與團體權力的分享過程,以期有效地完成工作,而領導的功能是. 23.

(38) 分散在團隊或組織中的所有成員身上。過去的研究指出,分布式領導有兩 個重要的概念, 「多位領導者」與「領導實踐」(Spillane, 2006; Spillane & Diamond, 2007; Spillane & Healey, 2010)。 「多位領導者」係指學校的管理與 領導,除了校長之外,其他正式管理或領導職位,如助理校長、輔導教師 以及課程專家,都應負擔學校領導與管理的責任。「領導實踐」強調學校 管理與領導的實踐。解釋領導與管理在實踐方面之意涵,使我們考慮到一 種可能,沒有正式任命領導的人亦可以負擔其責任。從分布的角度來看, 實踐不僅是領導者個人的行為 ,從根本上說也是相互作用的(Spillane, 2006)。學校領導的實踐是建構在學校領導者、追隨者和情境三者共同交互. 治 政 大 & Healey, 2010)。 作用(張奕華、顏弘欽,2012;賴志峰,2008a;Spillane 立 ‧ 國. 學. Spillane, Halverson, and Diamond (2001)表示,分布式領導是校長在特 定的情境,為了完成特定的任務,而把領導職能廣泛分布在組織構面用以. ‧. 增加領導的厚度,並且同時聚集員工的智慧和行為的過程。Harris and. sit. y. Nat. Chapman (2002)提出,分布式領導在實質上,是指組織機構中權力的重新. er. io. 分配,在校長保留終極決策權與承當終極責任的前提下,使教職員工享有. n. 一定的決策權並承擔相對的責任,達到強化教職員工優異表現的過程。 a v. i l C n h e n g(2003)在其研究結論顯示,分布式領 chi U Bennett, Wise, Woods, and Harvey. 導的特性有:(一)領導是人際關係互動的結果,不單是個人行為; (二) 信任與開明是人際關係的基礎; (三)擴展領導的範疇,不限於教學社群, 尚有相關社群,共創團隊文化;(四)專門知識為領導者的基礎,而不是 職位; (五)視領導為流動性(fluid),不屬於特定的職位或角色,領導者和 追隨者角色的界定模糊。MacBeath (2003)指出,分布式領導不僅是權力的 下放,更要創造一個讓組織成員都能成為領導者的環境。 West Chester University (2004)提出,分布式領導的意涵分為以下五個 重點:(一)經由開發專門知識、構思及全員參與的努力,找尋最佳的途 24.

(39) 徑; (二)參與者或可為決策者,兩者皆具備專門知識; (三)建立信任與 合作關係,不是單位與部門的競爭;(四)全員皆賦予彰權益能,使其工 作更有效率、效能和意義;(五)全體成員都很重要。上述說明,將分布 式領導的意義更加精緻化,更清楚瞭解其意涵。 Hulpia and Devos (2010)則認為分布式領導是英雄式領導之後的一種 領導趨勢,在這個領導模式中,領導被視為是一種組級層次(group-level) 的現象,亦即領導分布於整個學校中的每一個成員。Harris (2008a)亦認為, 分布式領導是各個角色和行為的集合,其可被分開、共享、輪替與連續或. 政 治 大. 伴隨運用的,在各種情況下,每個領導者可作為領導者之互補角色,亦可. 立. 同時存在多位領導者。. ‧ 國. 學. Spillane (2006)的研究顯示,分布式領導的觀點有三個重要的成份: (一)領導實踐是中心和關切的支柱;(二)領導實踐是由領導者、追隨. ‧. 者和情境的互動所產生,每一成份對於領導都很重要;(三)情境界定領. y. Nat. sit. 導實踐,也透過領導情境被界定。分布式領導將情境視為實踐的成份,與. a. er. io. 領導者、追隨者互動,再加上時間的因素,形成領導實踐,是分布式領導. n. 最核心的概念。分布式領導是領導現況的描述,領導實踐由三角形表示, iv l. n U engchi 每個角分別代表三種重要的成份,單一的三角形代表領導者、追隨者與情. Ch. 境的交互作用,多個三角形則強調時間的重要性,如圖 2-1 所示:. 25.

(40) 領導者 領導者 領導者 領導者 領導 實務 領導 實務. 領導 實務. 領導 實務. 追隨者 追隨者. 追隨者. 間. 追隨者. 情境. 時. 政 治 大 圖 2-1 Spillane 分布式觀點的領導實務 立 資料來源:Distributed leadership(p.3),by J. P. Spillane, 2006, San Francisco, CA:. ‧ 國. 學. Jossey-Bass.. 對於分布式領導的意涵,臺灣學者都有類似的界定。賴志峰(2008a). ‧. 認為,分布式領導強調組織內並非只有一個領導者,學校的成員具有專門. y. Nat. sit. 知識,領導責任分布於組織的成員中,領導的實踐是由領導者、追隨者和. er. io. 情境三者的互動所構成,領導者與追隨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換的。. al. n. v i n 張奕華(2009)指出分散式領導係屬於後英雄式領導模式的思維,即 Ch engchi U 訴求眾人的合作將勝過領導者個人的力量,其所強調的是分散式的責任、 團隊工作的建立,以及集體責任的概念。 黃宗顯(2008)則認為分散式領導強調在不同領域及情境下,透過領 導者授權及權力責任分享之下,領導者及追隨者可以因專業、問題及任務 不同互換領導角色,創造出多元領導型態,藉以促進人員成長與組織績效。 秦夢群(2010)更清楚地指出,分布式領導係指領導者與組織成員, 依其專業與能力共同承擔任務之領導模式。其作法傾向於集體領導、分享 領導與分權領導的形式。實務上,分布式領導較注重實質之領導,主張即. 26.

(41) 使不具有領導之「職位」 ,也可能因其專業與能力,而成為真正的領導者。 換言之,領導不再只限於具有名分之領導者,而應擴及整個組織成員。領 導的實踐也隨著組織發展需要而更替與轉變。 林忠仁(2010)將校長分佈領導定義為校長透過領導權力可以被分 配,彰權益能給所有學校教職員工,也經由領導權力能被教師專業學習社 群成員自由選任,讓團隊教師提昇專業素養,建立彼此信任和合作的新關 係,而新關係建立後產生領導者、追隨者和情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不同的 領導者結合大家重要的集體價值、目標和責任,實踐了學校的理念結構和. 政 治 大 師自動對社群增加滿意度和表現水準。 立. 共同承諾,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因共同參與而發揮學校最大的功能,獲致教. ‧ 國. 學. 黃敏榮(2013)的研究指出,「分布式領導」係指「在信任和諧的學 校文化中,透過校長的授權,成員以其專業承擔領導權力與責任,在多元. ‧. 領導者的情境中,學校校長的領導及學校其他成員整體的領導行為共同發. y. Nat. er. io. 程。. sit. 揮啟迪激勵人力的能量,促進集體合作,有效能的完成學校目標之實踐過. al. n. v i n 陳建志、鐘巧如(2014)的研究綜合學者的看法後將分布式領導的意 Ch engchi U 涵歸納為在學校領導的過程當中,領導者透過組織成員的反應與回饋修正 領導行為的因果過程。透過人際互動、信任與開放的領導模式,強調由多 人擔任領導者的角色,將權力分享給不同單位與學科的專業人員,領導的 過程強調集體互動、合作與共同參與,在不同的情境中透過不同權力分享 的方式,平衡領導者、追隨者和情境的互動,並與學校組織成員共同創建 組織目標、價值以及學校文化,使學校效能最大化。 蔡玲玲(2014)提出,校長分布式領導係指學校所有成員秉持互信互 惠、正向積極、同舟共濟的精神,全心投入、發揮專業、激發潛能,樂於. 27.

(42) 承接任務與責任,齊心為共同擬定的目標與提升效能而努力,以達學校永 續經營的目的。許聰顯(2014)將分布式領導定義為,校長有意識地將領 導功能分布於組織中各階層,以共同分享的方式來決定組織的目標,及匯 集組織成員智慧與能力,相互影響組織的運作與文化,並共同負擔績效責 任,提升組織效能。 吳清山、林天祐(2014)指出,分布式領導係指在一個組織中領導活 動散布於各個成員,每個成員在其負責領域和「信任與合作」氛圍下,參 與領導實務運作,擔任領導角色並承擔領導責任,以利達成組織任務及提 升組織效能。. 立. 政 治 大.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分布式領導係指領導者運用權力從凌駕他人. ‧ 國. 學. 轉為攜手並進,將領導功能分布於組織中的各個成員,使組織中的所有成 員,在互信與合作的氛圍下,透過溝通協調的策略,提供一個多元溝通管. ‧. 道的環境,使每個組織成員能夠有機會參與組織運作決定過程,以發揮全. y. Nat. n. al. er. io. 織效能。. sit. 體組織成員的智慧與專業,共同承擔領導責任與達成組織目標,並提升組. 叁、分布式領導的構面. Ch. engchi. i n U. v. 對於分布式領導的構面,目前臺灣及國外學者尚未凝聚明確的共識且 皆有不同的界定(張奕華,2009;賴志峰,2009) 。Harris 從過程與活動兩 個取向來界定分布式領導,過程係在瞭解領導如何在組織中發生,活動則 關注領導如何被強化與發展(賴志峰,2009) 。 Leithwood and Jantzi (1998)在其研究中,首次將測量學校分布式領導 之構面分為:(一)願景與目標;(二)文化;(三)學校計畫(四)教學 服務; (五)結構與組織; (六)資訊蒐集與決策; (七)政策與程序。Gordon (2005)依據康乃迪克洲(Connecticut State)的分布式領導量表(DLRS),以因 28.

(43) 素分析法,將分布式領導構面濃縮為四個向度為: (一)學校願景與目標; (二)學校文化;(三)分享責任;(四)領導實踐。 HayGroup (2004)的研究將分布式領導的構面分為:(一)校長的自信 與謙卑、(二)清晰的組織結構與績效責任、 (三)領導能量的投注、 (四) 營造信任的文化,(五)變革時機。 Spillane (2006)的專書中則認為,分布式領導的內涵在於領導實踐,而 領導實踐是學校領導者、追隨者與情境三者交互作用的結果,並將分布式 領導的構面分為:(一)工作集體分布;(二)工作協調分布;(三)工作. 政 治 大. 協同分布。Hulpia, Devos, Rosseel, and Vlerick (2012)在探討中等教育學校. 立. 的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間的影響關係,亦將分布式領導的構面分. ‧ 國. 學. 為: (一)參與決定; (二)領導團隊間的合作; (三)領導團隊支持; (四) 視導功能的分布與品質。Khasawneh (2011)的研究將學校領導的層面分. ‧. 為: (一)參與決定;(二)溝通協調; (三)權力運用。. y. Nat. er. io. sit. 臺灣學者賴志峰(2009)參照 HayGroup 於 2004 年所提之分布式領導 五大支柱,發展出中小學分布式領導風格量表,將分布式領導的構面分. al. n. v i n 為:(一)校長的自信與謙遜; (三) C h(二)清晰的組織結構和績效責任; engchi U 領導能量的投入;(四)營造信任的文化;(五)適當的變革時機。 張奕華(2009)發展《學校分散式領導、教師學術樂觀與學生學習成 就》量表,則提出分散式領導有四構面: (一)領導者的開放; (二)成員 的動力;(三)成員的參與;(四)情境氛圍等四個面向。林忠仁(2010) 的研究提出校長分布領導包括下列五構面: (一)專業素養; (二)集體價 值; (三)合作信任;(四)彰權益能; (五)參與決定。 黃敏榮(2013)的研究所歸納出,分布式領導構面包含(一)「自信 推動變革的領導者」、(二)「清晰的組織結構和績效責任」 、 (三) 「領導能. 29.

(44) 量的投入」、(四)「營造信任的文化」四個向度。 賴志峰、秦夢群(2014)的研究,亦以 HayGroup 的分布式領導五大 支柱,將分布式領導的構面分為: (一)校長專業自信與謙遜; (二)建構 明確的績效責任; (三)提升成員的領導能量; (四)建立信任的學校文化; (五)營造適當的變革時機。 蔡玲玲(2014)的研究則將校長分布式領導的構面分為五構面: (一) 分享領導權力;(二)開發領導潛能;(三)營造信任氛圍;(四)強調組 織績效;(五)掌握變革時機。徐吉春(2014)以質性研究,透過文獻分. 政 治 大. 析、焦點團體訪談及德懷術法,歸納出分散式領導的五個構面如下: (一). 立. 角色多元;(二)賦權當責;(三)信任合作;(四)因應情勢及(五)專. ‧ 國. 學. 業拓展。許聰顯(2014)綜合與歸納了臺灣及國外學者對分布式領導構面 的分類之後,提出分布式領導的構面有以下三個層面: (一)參與決定; (二). ‧. 溝通協調;(三)權力運用。. y. Nat. er. io. sit. 綜上,臺灣及國外學者分布式領導之構面,本研究認為, 「參與決定」 、 「溝通協調」與「權力運用」此三構面較能完整表達分布式領導的內涵,. al. n. v i n 故將其作為本研究分布式領導的構面,以測量越南胡志明市高級中學校長 Ch engchi U 分布式領導,其意義簡述如下:. (一)參與決定(participative decision making):提供學校成員參與組 織運作決定的機會,建構討論組織運作的制度與程序處理之平台,並能蒐 集充分的資訊建立團隊決定的基礎。 (二)溝通協調(communication & coordination):提供一個多元溝通管 道的環境,有助於成員能將資訊流通、相互溝通與對校務建言,鼓勵團隊 合作發展共創組織績效。 (三)權力運用(power use):能將領導權力由凌駕他人(power over)的 30.

(45) 形式改變成攜手並進(power with)的理念,權力分布於組織成員之間,尊重 成員自主決定並負擔績效責任。. 肆、分布式領導的相關實證研究 Spillane and Healey (2010)指出,分布式領導的應用範圍廣泛,有的研 究從理論架構,探究與分析管理和領導的現象,有的將分布式領導視為一 種處方(prescription),用來提高學校效率之策略。另外,也有一些學者從領 導實踐切入,將等同的領導及管理實踐與個人行為一起考慮(Leithwood et al., 2007) , 部 分 學 者 將 領 導 實 踐 視 為 一 種 動 態 系 統 或 相 互 作 用 網 絡. 治 政 大 (Spillane, 2006; Spillane & Diamond, 2007)。 立 ‧ 國. 學. Elmore (2000)的研究指出,分布式領導確保了知識、技能和能力都得 到充分利用的優勢,許多複雜的任務包含大規模學校改革都有可能,該研. ‧. 究亦發現:(一)大型學校的改進及學校的複雜任務是不可能避免;領導. sit. y. Nat. 能力和知識是被分布的;(二)有多樣能力的個人,學校應該要把他們組. er. io. 織起來,以便專門技術可以被掌控,以補充現有的能力,確保分布式領導. n. 個別的技能和知識得到適當利用; (三)分布式領導培養高層次的組織承 a v. i l C n hengchi U 諾和工作滿意度;(四)分布式領導的知識大規模改善、創造了分布式領 導的模式發展; (五)分布式領導的責任應該組合個別的專門知識。 Lucia (2004) 所 撰 的 博 士 論 文 「 分 布 式 領 導 : 一 個 探 索 性 研 究 」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 exploratory study),結合量化的問卷調查與質化 的訪談與觀察方法,進行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分布式領導是有效協調的 關鍵,其能正向影響教學與學習的品質,從而影響學生學習成就。它也是 此一綜合性及關係性的分布模型,會將學校往前推進。 Gordon (2005)探討「分布式領導對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的研究,採 用問卷調查法,調查 1,257 位中小學教師與行政人員。研究結果發現,分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ecause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n job evaluation is not often investigated in the filed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Doe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揪學團分享:台中市立長億高中 王如意

(1996), “Transformational leader behaviors and substitutes for leadership as determinants of employees satisfaction, commitment, trus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The Effect of Work Motivation on Job Satisfaction,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The Moderat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頁數:60

110 年度臺中市推動硬筆書法與美感教育師生硬筆書法比賽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