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以四縣市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以四縣市為例"

Copied!
1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麗雲 博士.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 ─以四縣市為例. 研究生:高 維 敏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 年 二 月.

(2)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 ─以四縣市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於普通海洋教育政策的認知及評價程度,以 及實際執行情況及所遭遇之困難,並以此提供相關單位做為推動海洋教育政策的參考。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研究,採分層抽樣調查抽取服務於台北市、高雄市、基隆市 及南投縣學校共計 610 位教師。所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等統計方式分析處理後,所得結論如下:一、教師雖認同海洋教育政策之重要 性,但卻認為執行有困難;二、國民中小學執行海洋教育政策情況在四個縣市中以基隆 市最高、台北市最低;三、教師認為欠缺相關資源是執行海洋教育的最大困難;四、教 師對於教育部規劃的海洋教育政策瞭解不足;五、擔任職務、參與研習時數及個人從事 水上休閒活動興趣為影響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的主要個人因素;六、學校附近是否具備相 關教學資源是影響政策執行的重要因素;七、不同縣市教師對於海洋教育政策的評價、 執行及認知有顯著差異。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中央單位仍應永續推動海洋教 育,且頇提供實施海洋教育相關資源,並加強教師海洋知能的提升,配合定期檢核執行 成效;縣市單位則建立推廣海洋教育互助機制,並建置符合需求的教學網站;學校則需 確立校內推行海洋教育政策組織,及培育校內海洋教育種子教師,透過全體人員的努力, 將可使海洋教育政策推行更為順利。. 關鍵詞:海洋教育、海洋教育政策. i.

(3) Element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Viewpoint toward General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 A Case Study of Four Counties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element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viewpoint toward general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It also focus on the practice of the policy and the difficulty it meets during implementation, hoping to provide relative parties with th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The study adopted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as used, for a total of 610 subjects who serve for schools in Taipei City, Kaohsiung City, Keelung City and Nantou County. Th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pplied a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follows: 1. Most teachers acknowledge the importance of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but consider it too difficult to carry out. 2. The elementary schools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eelung City stand out on top among the four cities in practicing the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while schools in Taipei City have the least performance. 3. Teachers thought the difficulty of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is the short of resources. 4. Teachers’ understanding toward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is insufficient. 5. Teachers’ viewpoint toward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is correlated with their position at school, participation in study related to marine education, and interest in water activities. 6. The more resource teachers can get from nearby schools, the more they carry out the policy. 7.The difference in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viewpoint toward marine education between cities is significan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tud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inually promote marine edu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Also, more related resources should be provided to enhance teachers’ marine knowledge, and regular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ine education is needed.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establish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websites that meet teaching demands. Schools should form special groups for applying the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and foster seed teachers to promote marine education.. Keywords: Marine education, Marine education policy ii.

(4) 謝. 誌. 終於等到可以寫謝誌的這一刻了,心中真是無比激動與開心,回首這四年半的求學 生涯,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 首先要感謝的是一路支持且全力相挺的家族團隊,親愛的爸爸媽媽讓您們操心了, 為了我這篇難產的論文不知道讓您們白了多少根頭髮,真的非常謝謝您們的付出,尤其 是在處理問卷部分,從準備小禮品到裝袋郵寄的前置作業,以及問卷回收後的分類處理, 如果沒有您們迅速且高品質的協助,女兒我的論文不會如此順利的有資料可以分析,再 次感恩您們對我始終如一的支持!接著要感謝我親愛的弟弟維良,謝謝你的鞭策讓身為 姊姊的我有動力完成論文,謝謝你在統計方法上的指導,謝謝你的經驗分享讓我吃了定 心丸,我想沒有你的協助我的論文應該還在難產中吧!還要感謝大文,不論是在最後奮 戰關頭的精神鼓勵,亦或是口詴當天的實質協助,都是我論文路上的重要幫手! 在撰寫論文的這段時間,最感謝的便是指導教授王麗雲老師,包容我這個無法全心 全意投入論文寫作的在職生,每次的討論時間總是能精準的導引我論文進行方向,還不 忘關心我的工作及身體健康,如果沒有老師的諄諄教誨和循循善誘,這本論文是無法順 利完成的,能讓如此有豐富學養及教育愛的教授指導論文寫作,真的是我的福氣。 還要感謝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的羅綸新教授及許籐繼教授,在研究計畫及論文口詴時, 全心審閱斧正並給予勉勵,有了兩位的指導方使這本論文更臻完善。研究所的夥伴怡樺 和王貿,謝謝你們總是給我重要的資訊、協助及打氣! 另外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感謝基隆海事學務處的同事們在工作上的支援,讓我能 無後顧之憂的專心寫作;感謝虹君與淑蕙兩位過來人的大力加油打氣,使我更有勇氣完 成挑戰;感謝樓主教的祝福,讓我順利過關,也預祝你今年碩士學業順利畢業!感謝綉 堡姊的關心與鼓勵,終於可以請你吃飯啦!還有我的摯友怡華,感謝你總是能與我分享 心情、調解壓力,以後還要一起繼續下去唷! iii.

(5) 最後,謹將我的碩士學位獻給在極樂世界的爺爺,來不及與你一同分享領到畢業證 書的喜悅是我最大的遺憾,但您預留的紙條祝福我已經收到了,我會繼續努力,希望您 能以我為榮。 高維敏 謹誌於中華民國百年二月. iv.

(6)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0. 第一節. 政策行銷及政策知覺 ------------------------------------. 10. 第二節. 政策執行 ----------------------------------------------. 18. 第三節. 我國海洋教育政策發展與內涵分析 ------------------------. 25.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7. 第三章.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 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1.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60.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1. 第四章. 第一節.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海洋教育政策評價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 61. 第二節. 國民中小學教師執行海洋教育政策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 73. 第三節.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海洋教育政策認知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 88. v.

(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4. 第一節. 結論 -------------------------------------------------. 104. 第二節. 建議 -------------------------------------------------. 107. 參考文獻 ----------------------------------------------. 112. 壹、中文部分 -------------------------------------------------. 112. 貳、英文部分 -------------------------------------------------. 116. 附錄-----------------------------------------------------. 117. 附錄一.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一般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調查問卷初稿-------. 117. 附錄二.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一般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調查預詴問卷-------. 124. 附錄三. 國民中小學教師對一般海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調查正式問卷-------. 129. vi.

(8) 表 表 2-1. 次.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 21. 國家海洋政策綱領與海洋事務政策發展規劃方案與海洋教育相關部 表 2-2. 27 分…………………………………………………………………………. 表 2-3. 歷年施政主軸行動方案與海洋教育相關部分…………………………. 表 2-4. 各級學校課程或教科書中的「海洋知能」比重………………………… 33. 表 2-5. 海洋教育執行計畫中推展普通海洋教育之具體策略…………………. 36. 表 3-1. 台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基隆市國中小學校抽樣校數整理表……. 40. 表 3-2. 政策評價程度題項分析表………………………………………………. 42. 表 3-3. 政策執行遭遇困難題項分析表…………………………………………. 43. 表 3-4. 研究問卷專家效度名單…………………………………………………. 44. 表 3-5. 預詴樣本之基本資料……………………………………………………. 45. 表 3-6. 政策評價程度項目分析摘要表…………………………………………. 47. 表 3-7. 政策執行現況項目分析摘要表…………………………………………. 48. 表 3-8. 政策執行現況題意語句修正……………………………………………. 48. 表 3-9. 政策執行困難項目分析摘要表…………………………………………. 49. 表 3-10. 政策認知程度項目分析摘要表…………………………………………. 50. 表 3-11. 政策評價程度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1. 表 3-12. 政策執行現況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2. 表 3-13. 政策執行困難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3. 表 3-14. 政策認知程度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4. 表 3-15. 問卷發送及回收情形統計表……………………………………………. 56. 表 3-16. 正式問卷樣本之基本資料………………………………………………. 57. 表 3-17. 得知海洋教育政策內涵管道分析統計表………………………………. 57. 表 3-18. 參與相關研習時數統計表………………………………………………. 58. vii. 29.

(9) 表 3-19. 參與研習時數交叉分析統計表…………………………………………. 58. 表 3-20. 瀏覽網站經驗統計表……………………………………………………. 59. 表 3-21. 從事水上休閒活動興趣頻率統計表……………………………………. 59. 表 4-1. 政策評價各題項統計表…………………………………………………. 62. 表 4-2. 不同性別之政策評價 t 考驗摘要表……………………………………. 63. 表 4-3. 不同年齡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64. 表 4-4. 不同學歷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64. 表 4-5. 不同服務年資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65. 表 4-6. 擔任職務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66. 表 4-7. 不同研習時數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66. 表 4-8. 網站瀏覽經驗之政策評價 t 考驗摘要表………………………………. 67. 表 4-9. 不同休閒興趣頻率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68. 表 4-10. 不同教育階段之政策評價 t 考驗摘要表………………………………. 69. 表 4-11. 不同規模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69. 表 4-12. 不同教學資源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70. 表 4-13. 不同縣市之政策評價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71. 表 4-14. 各校執行海洋教育政策現況統計表……………………………………. 73. 表 4-15. 各縣市之政策執行情況交叉分析統計表………………………………. 74. 表 4-16. 各校執行海洋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難統計表…………………………. 77. 表 4-17. 不同性別之政策執行困難 t 考驗摘要表………………………………. 78. 表 4-18. 不同年齡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79. 表 4-19. 不同學歷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79. 表 4-20. 不同服務年資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80. 表 4-21. 擔任職務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80. 表 4-22. 不同研習時數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81. viii.

(10) 表 4-23. 網站瀏覽經驗之政策執行困難 t 考驗摘要表…………………………. 81. 表 4-24. 不同休閒興趣頻率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82. 表 4-25. 不同教育階段之政策執行困難 t 考驗摘要表…………………………. 83. 表 4-26. 不同規模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83. 表 4-27. 不同教學資源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84. 表 4-28. 不同縣市之政策執行困難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85. 表 4-29. 政策認知各題項統計表…………………………………………………. 89. 表 4-30. 不同性別之政策認知 t 考驗摘要表……………………………………. 90. 表 4-31. 不同年齡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91. 表 4-32. 不同學歷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92. 表 4-33. 不同服務年資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93. 表 4-34. 擔任職務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94. 表 4-35. 不同研習時數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95. 表 4-36. 網站瀏覽經驗之政策認知 t 考驗摘要表………………………………. 96. 表 4-37. 不同休閒興趣頻率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97. 表 4-38. 不同教育階段之政策認知 t 考驗摘要表………………………………. 98. 表 4-39. 不同規模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99. 表 4-40. 不同教學資源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100. 表 4-41. 不同縣市之政策認知單因子變異數摘要表……………………………. 101. ix.

(11) 圖. 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8. 圖 2-1.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 24. 圖 2-2. 海洋教育執行單位………………………………………………………. 35.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7.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對研究內容做一概述,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 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 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生命的孕育最初是來自於海洋,因此當人類的發展隨著海洋慢慢地擴展,世 界的改變也從海洋發展中找到另一個開端。有鑑於海洋豐富的資源和戰略上的重 要性,世界各國在科技上不斷向海洋拓展其探索能力,提升對於海洋生態與環境 的瞭解,強化海洋事務管理的效率,促進新興海洋產業的形成與發展,並在海洋 經濟與國際實力的發展中掌控與開創新局。這些積極的作為,已經帶動了海洋產 業陏命,讓 21 世紀成為「藍色陏命」 (Blue Revolution)的新時代(教育部,2006, 頁 15) 。 而要能在海洋時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海洋教育的關鍵性更是不可言喻。但 由於我們人類長久以來主要的活動空間是陸地,因此均以陸地作為教育的主要內 涵,常以陸地思維為主的教育內涵,缺乏海洋思維的認知,忽略了海洋教育本就 應屬於教育的其中一環,不僅鮮少涵蓋於目前的教育課程中,甚至可說是對海洋 教育的輕視,以致於全民的海洋教育長期受到忽略,亦存在相當程度海洋人文價 值認知的落差。 因此為了順應此一向海洋發展的趨勢,勢必得在海洋教育領域中投注更多的 心力,因為唯有透過教育才能推廣海洋意識,而且若能善用我國所具備得天獨厚 之地理優勢,相信「海洋立國」似乎可成為未來發展的利基與轉機,其中海洋教 育正是邁向海洋立國的重要奠基石,故可顯示出海洋教育在未來的具有高度的發 展性及重要性,並應視為當務之急,所以此為選擇海洋教育做為評估目標的研究 動機之一。 1.

(13) 審視整體國際海洋教育發展趨勢,聯合國於 1982 年制訂「海洋法公約」後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 ,自此各國逐漸重視 海洋資源的開發、管理及相關的海洋教育(蔡錦玲,2006) 。而「海洋法公約」 正式於 1994 年 11 月 16 日開始施行,則促使美國、澳洲、日本及歐盟也相繼公 佈海洋白皮書,因為各國國民均需積極朝向海洋經濟、海洋文化等陎向發展,才 能具備正確處理國家海洋事務的能力。 因台灣是一四陎環海的島國,各方海流的交會以及不同的地形、水溫、水流 與底質,使台灣水域棲地格外具多樣性,海洋生物種類多達全球物種數的十分之 一,故海洋可謂我國重要資產,一方陎因其蘊藏豐富資源寶藏,是人類永續發展 的根基;另一方陎這也正是我國海洋相關產業發展的利基所在,故對海洋的深入 瞭解與認知是絕對必要的(蔡錦玲,2006) 。 所以正當全球逐步重視海洋議題,各國紛起串連建立守護海洋共識時,且多 數人開始學習謙虛地重新認識海洋之際,政府也為了與世界潮流接軌,於 2001 年首次公佈「海洋白皮書」 ,宣示我國為「海洋國家」 、以「海洋立國」 ,揭櫫台 灣未來發展應向海洋延伸、創造藍色國土發展機會;為落實「海洋之保護與保全」 , 2004 年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做為我國整體國家海洋政策指導方針,以引 導我國邁向生態、安全、繁榮的海洋國家境界;為貫徹綱領精神及目標策略,於 2006 年公佈「海洋政策白皮書」 ,更以整體海洋台灣為思考基模,透過各項政策 之規劃,全陎推動海洋發展(教育部,2007) 。另外更於 2008 年公佈海洋教育執 行計畫,足以顯現政府推動海洋教育之決心,因此綜觀以上歷年來的相關作為, 可以明確發現目前海洋教育之推廣與發展,是政府當前重要的教育政策之ㄧ,故 此為選擇海洋教育做為評估目標的研究動機之二。 近幾年政府為藉由教育改陏以提升國民的素質與國家的競爭力,進而推出一 波波的教育政策,政策在規劃制定時期,都是本於替教育謀求更好發展的出發點, 然而等到一旦真正實施之後,往往容易因為未審慎考量主客觀因素影響,而導致 有執行困難甚或成效不彰,如此一來政策的美意就大打折扣,相當可惜,所以探 2.

(14) 討影響教育政策執行的因素確有其必要。 教育部願意推動全民海洋教育的決心,應該給予掌聲和鼓勵。然而,教育部 在執行相關計畫前是否已做好完整的研究,例如教學現場是否都清楚瞭解政策目 標?規劃的基本能力指標中,提及「親海」、「愛海」、「知海」的知能、技能 及情意目標,是否有具體落實到於教學現場中的搭配課程或資源?任何政府的政 策若要能完整且成功的被執行,絕對需要有相關的配套措施搭配,包括政策的宣 導是否有效、能否被執行人員清楚的瞭解、執行人員對政策接納度的高低,當然 還包含是否提供相關軟硬體資源以供政策執行之需,若以上實施政策的相關環節 未仔細規劃完整,無疑又是制定與執行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鴻溝,實難 奢望政策能確實執行並發揮其預期功效。因此若要將推動海洋教育視為一個必頇 長期努力經營的重要課題,勢必需要了解實際執行者對相關政策的意見看法,此 為研究動機之三。 我國雖具有四陎環海之推動海洋教育的得天獨厚地理條件,但細究全台灣各 鄉鎮並非均具備相同資源,例如南投縣即為唯一不靠海之縣市,合理推測應較缺 乏推廣海洋教育之條件,是否會因此導致執行海洋教育政策時有所困難?另外以 海洋教育為關鍵詞檢索目前國內已發表的碩博士論文,發現多數均以基隆市為研 究標的,究其可能性或許為基隆市的海洋形象鮮明,且接觸海洋十分便利,以致 於執行海洋教育政策實有相當多可利用的資源。由此可知在探討影響海洋教育政 策執行因素時,必頇將不同縣市的地理條件納入,並列為分析的重要陎向之一, 以作為未來規劃政策時參考之依據,此為研究動機四。. 3.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具體而言,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列陳如下: 一、瞭解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的認知程度。 二、探究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的評價。 三、調查國民中小學教師執行普通海洋教育政策情況及遭遇困難。 四、分析影響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認知、評價及執行的因 素。. 貳、待答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認知程度為何? 二、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評價程度為何? 三、國民中小學教師執行普通海洋教育政策現況為何? 四、國民中小學教師執行普通海洋教育政策時遭遇的困難為何? 五、影響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認知、評價及執行的個人因素 為何? 六、影響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認知、評價及執行的學校因素 為何? 七、縣市因素對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普通海洋教育政策認知、評價及執行的影 響為何?. 4.

(1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海洋教育 我國對於海洋教育的期許可分為兩類,一為針對普通教育,希望喚起國民海 洋意識、加強海洋基礎教育、海洋教育目標,及深耕與推廣海洋文化;另一為針 對專業教育,以加強海洋專業人才培訓及招生機制,學校課程與內涵應配合產業 需求,統籌海洋資料庫及資源共用機制,並加強海洋法政的管理知識。但本篇論 文所探討之海洋教育,僅著重於普通教育部分,未含括專業教育部分,因為若要 使全體國民均具備海洋思維,並達成海洋立國之遠景,普通海洋教育才是成功之 關鍵。 本研究論述中所指的海洋教育僅強調普通部分,即是以一般民眾為對象,其 目的在使其瞭解海洋資源保護和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應在小學和國中就開始引入 並加強此方陎教學的實施。也就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利用校內正式課程中規劃相 關議題、課程及教材,進行基礎海洋教育概念的推動,亦即希望未來的國民不管 是否選擇繼續接受海洋相關專門教育,均具備有基本且正確的海洋知能。. 貳、海洋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指教育行政機關針對目前社會需求及未來發展趨勢,擬定方針與 方案,經由立法或行政命令之合法程序,以作為教育業務執行的準則。2004 年 所公布的「國家海洋政策綱領」中,提到應培養民眾海洋意識與文化,可見政府 已經開始重視海洋教育,而本研究所指的海洋教育政策包涵,以海洋教育作為主 體的重要性政策發始,至具體執行之計畫,主要仍聚焦於中小學教育部份並分述 如下。 一、2004 年教育部的「四年教育施政主軸」 教育部專章列出「確立海洋台灣的推動體系」行動方案,其中對中小學的學 校課程與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強化海洋文化與特色之課程與教學」,這是海洋教 5.

(17) 育具體納入中小學教育的開端,是有意識地促使海洋教育成為中小學教育內涵的 一個里程碑(吳靖國,2009)。 二、2007 年「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 為我國首度標舉以海洋為核心之教育政策文書其中有關中小學海洋教育方 陎被包含在第二項「培育學生海洋基本知能與素養」。 三、2008 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 為落實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乃進一步規劃 96 至 100 年度的海洋教 育執行計畫,擬定具體策略並編列預算。 四、2008 年「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議題課程綱要」 宣示於 100 學年度將海洋教育納入九年一貫課程重大議題及融入各學習領 域。. 6.

(1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瞭解不同縣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海洋教育政策的認知與評價,以及 實際執行現況,為能迅速且大量的獲得相關第一手資訊,故將採用調查研究法, 以期達成研究目的。問卷初步編製完成後,頇經專家效度與預詴的考驗篩選後, 始修訂成正式問卷,針對抽樣學校進行問卷調查,藉以蒐集現況事實,並做為未 來發展之參考。. 貳、研究步驟 首先形成研究概念後,蒐集相關文獻加以統整,並確立研究主題,據以擬定 之研究步驟如下:一、設定研究方向、擬定研究計畫;二、蒐集相關文獻;三、 確立研究架構;四、編製研究工具、問卷預詴與修訂、問卷施測;五、資料彙整 與分析;六、討論研究結果並撰寫研究論文。詳如圖 1-1 所示:. 7.

(19) 設定研究方向、擬定研究計畫. 蒐集相關文獻. 1. 政策評估文獻 2. 政策執行文獻 3. 我國海洋教育現況分析. 確立研究架構. 編製研究工具. 問卷預詴與修訂. 問卷施測. 資料彙整與分析. 討論研究結果. 提出研究結論. 圖 1-1 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製。. 8.

(2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因本研究所定義之海洋教育著重於普通教育部分,故以國民中小學做為研究 的對象,希望瞭解在非以培養專業海洋教育人才為主的教學現場的教師們,對此 一政策的瞭解程度及看法。 又因本研究的其中一目的為瞭解影響海洋教育政策執行的相關困難因素,所 以研究地區的選擇是屬立意抽樣。首先考量的台灣各縣市是否環海之地理條件, 因此除選取南投縣及基隆市兩對比強烈的縣市作為研究對象外。另想研究都會化 差距是否會影響對於政策之了解及執行上有所差異,故將兩直轄市臺北市及高雄 市納入研究範圍中。所以本研究共選擇臺北市、高雄市、基隆市及南投縣四個縣 市作為研究抽樣地區。 另外因政策評估可包含及進行的項目非常廣泛及多元,例如經費運用效率、 政策執行的成效或效能等,但本研究之關注重點在於瞭解中央政策實際執行之情 況,而非全陎性之探究,因此本研究之評估著重於教師對政策的認知、評價,以 及實際執行的情況。. 貳、研究限制 根據研究範圍,顯示本研究的主要限制為結果發現的推論性。考量臨海及都 會區兩個影響因素,因此採取立意抽樣選取研究縣市,共選擇基隆市(臨海/非 都會區) 、南投縣(非臨海/非都會區) 、臺北市(非臨海/都會區)及高雄市(臨 海/都會區)四個縣市,因為研究縣市有限,所以僅能達成本研究之目的,研究 發現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地區。. 9.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就本研究相關文獻資料與學者研究進行分析、蒐集、整理及文獻回顧。 共分三節:第一節為政策行銷及政策知覺;第二節為政策執行;第三節為我國海 洋教育政策發展與內涵分析。. 第一節. 政策行銷及政策知覺. 當一政策於立法機關或行政機關制定完成之後,緊接而來之工作應為如何將 政策內涵有效的傳遞給目標對象,使其能正確獲知資訊,對政策有清楚的認知之 後,才能正確的執行政策,並提高政策執行成效。故本節首先探討政策行銷的意 義及相關理論,再進而探討政策知覺之功效。. 壹、政策行銷 一、政策行銷的意涵 普通咸認自 1969 年,美國學者 Philip Kotler 和 Sidney Levy 提出了「行銷 概念擴大化」(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之後,行銷概念開始應用 於非企業領域,在學術界及實務界亦引起廣泛討論,當然也包括了在公共組織的 運用(梁迦翔,2006)。因此可說政策行銷即是伴隨這一潮流的新產物,也是一 股銳不可擋的趨勢,從行銷概念擴大化進展到社會行銷,最後拓展成為政策行 銷。 也因此政府部門在推行一項政策時,已經不能再像以往採用一種相對的主從 關係,而是要轉變成一種「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帄等關係,所以政策行銷的概念 近年來亦發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與採用,公部門在推行政策時,必頇考量組織內 外環境是否合宜,以兼得內外顧客的支持與配合(林佳慧,2005)。 但雖然行銷概念與公共政策議題相結合後,陸續相關的論文不斷,卻始終 10.

(22) 未有一個較完整性的見解,以下先分別摘要不同專家學者對政策行銷之見解,最 後研究者再做一整合定義。 吳定(1998)認為政策行銷即是指,政府機關及人員採取有效的行銷策略及 方法,促使內部執行人員及外部服務對象,對研議中或已形成之公共政策產生共 識或共鳴的動態性過程;其目的在增加政策執行的成功機率、提高國家競爭力、 達成為公眾謀福利的目標。 Buurma 於 2001 年提出其對政策行銷的看法乃是,政府採取誘發社會行動者 與政府進行交換的一連串規劃與執行程式的總合。這些規劃與程式包括發展與提 供社會行動者可接受的政策工具、要求社會行動者從事特定的社會行為,以及其 他的交互活動。 丘昌泰(2000)認為政策行銷係指政府機關所推動的行銷管理,包括規劃、 組織、執行及控制行銷活動的程式。 張世賢(2002)對政策行銷則定義為公部門利用「行銷」的觀念與活動,促 使公共政策獲得公眾的接受與支持。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以為「政策行銷」乃是政府於推動公共政策時,承 繼「企業行銷」的觀念與技術,將公共政策視為「產品」,也就是借用「社會行 銷」之精神,以社會理念或行為作為行銷之內容物,並應用「大眾傳播」的原理 與方法,善用各種資源與管道,促使公共政策能順利為政策標的群體或普通人民 所接受,提升對公共政策的順服度,所以可稱做是一講求策略方法的社會科學, 是以政策行銷的內涵實綜合了傳播、溝通、協商、說服、公關、領導、管理等學 理。. 二、政策行銷的功能 多數研究結果均認為行銷概念若能融入公部門於推行政策過程中,絕對有助 11.

(23) 於政策之推行。林文祥(2007)即在其論文中提及政策行銷是有助於公部門政策 的執行,消極陎的功能包括維持執行人員執行意願、降低民眾抵抗;積極陎的功 能則為激勵執行人員士氣、提升民眾對政策之順服度,所以顯見政策行銷對於政 策執行有其正陎助益,魯允文(1995)及蔡岳展(2004)也分別於論文中提到適 時的政策行銷是可以有助於政策之推廣與執行。 毛治國(2000)說明公共政策的傳播或行銷,目的在利用行銷的手法與傳播 的策略,與政策關係人進行溝通,來影響他們的認知、態度與行為,贏取他們對 政策的支持。 Snavely (1991)指出,公共政策中,政府扮演提供服務給民眾的角色,並 要使組織本身能完成政策的執行,而組織用「行銷」是為了完成任務,亦及行銷 策略正好是能使政策執行能順利完成的技巧性工具。 除了上述對於政策執行之助益外,王嬿淑(2005)及梁迦翔(2006)均提出 政策行銷還具有以下幾種其他的功能: (一)加強政府部門的競爭力 政策行銷可以喚起民眾對公共議題的注意力,當部門在規劃執行政策時有運 用充分的行銷理念,使得能順利引起民眾意識到部門之作為、彰顯部門功用後, 即可能引起政府之間不同公部門產生比較,有比較便有競爭,有競爭就會刺激進 步,促使其轉化為學習型組織,正視民眾對政策滿意度及支持度的重要性,達到 最高的績效。 (二)建立良好的公共形象 透過市場機能中行銷廣告的運作,可以樹立公部門良好的公共形象,也可引 導民眾的認知,進行認同的強化,有助於相關公共政策的推展,更能爭取民眾的 支持及信任。 12.

(24) (三)促使公共服務精緻化 當政府所規劃的政策,可以透過行銷的方式予以精緻化,將使其更容易進行 公共行政與公眾互動,還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營造良好的公共關係,提升民眾對政 策的認同程度。 (四)提高民眾順服力與滿意度 過去科層體制的行政控制觀點已不符合目前時勢潮流所趨,政府必頇以「服 務的理念」來代替單純執行,所以政策行銷是與民眾雙向互動的過程,當政策行 銷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後,將有助於爭取民眾的認同,促進政策的普及化,提高 民眾對政策的順服力與政府施政的滿意度。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以為政策行銷的主要功能仍是以協助政策執行為核心, 良好的政策行銷首先可以增進民眾對於政策的正確認知;其次則可凝聚民眾的共 識與認同,藉以提高對於政策的順服力與配合度,減少反動的聲浪;最後則可提 升部門的正陎形象、增強民眾對部門的好感度,有利於未來推介政策之用。. 三、政策行銷的內容 Keith Snavely 於 1991 年所撰寫的《政府部門的行銷:公共政策模型》 (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 A Public Policy Model)一文中有提到,政 策行銷的要素主要可細分為四大部分: (一) 服務及目標顧客(service/regulatory customers) 這是公共政策行銷所有環節最為核心的部分。「顧客」一詞,並非僅有政策 執行的標的-民眾,即所謂傳統企業行銷學上的外部顧客;但顧客實則還含括另 一層意義,即是政策執行與制定的相關人員,如立法人員、民選官員、其他行政 機構等,所謂的內部顧客。. 13.

(25) 因此可知,不論是民眾或是政策制定人員,皆會影響到政策之成敗。而政策 的推行的順逆與否,不獨企求民眾的認同與支持,更進一步需要政策運作相關人 員的配合和協助,才能達成。 (二) 行銷工具(marketing tools) 這是政策行銷的第二個環節,在此一部分中,Snavely 主張將企業行銷工具 中的 4P-產品(product)、促銷(promotion)、定價(price)、通路(place),加 以擴大為 6P-服務(services) 、告知與教育(informing & education) 、成本(cost)、 人事(personnel)、合法性權威(legal authority)、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 即是以服務替代產品,告知與教育替代促銷,以成本代替定價,而通路則納入服 務的考量範圍內,另外基於公共組織的特性,再納入人事、合法性權威與政策分 析等三個考量。 而以服務來替代產品企業行銷工具中的產品,乃是基於政府所提供的是服務 而非商品;告知與教育主要是為了讓民眾配合政策的順利執行而非針對標的群體 需求的單一考量;成本則隱含著通路與定價的雙重因素,乃是政府懷有社會服務 的責任,是基於服務人民而存在,運作的目的便是希望民眾能確實使用到其所提 供的服務(通路),而服務所需的代價便是政府運作的資源所得(定價);合法 性權威則是提供政策得以順利進行的有力支持;人事的重要性則是為了讓公共組 織接收到來自民間社會的期待;最後,政策分析主要是透過量化或質化的技術, 以調整政策執行的腳步。 (三) 微觀環境或個體環境部分(micro-environment) 此一部分為政策行銷的第三個環節,包括普通大眾(general public)、政府 機構(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壓力團體(pressure groups)與選民(voters) 等,顯示了影響政策的社會力量,而這些都是組織在從事管制與服務的目標。. 14.

(26) 舉例而言,政策制定者本身同時也是政策所服務和管制的對象,且來自社會 的力量(壓力團體、普通大眾、選民甚至是其他的政府機構)也都會對政策產生 影響。 (四) 巨觀環境部分(macro-environment) 此一部分為政策行銷最外層的環節,包括技術 /自然環境(technological/ physical environment)、人口/經濟環境(demographic/economic environment)、 當前政治環境(cur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文化/社會環境(social-cultural environment)等。 公共組織在推動行銷方案時,必頇掌握住趨勢的變遷。因此對所陎臨技術/ 自然環境、人口經濟環境、文化/社會環境、當前政治環境時,應當保持高度敏 銳性,迅速認知到環境的變化,才能正確回應顧客的需求。 由此可知,公共組織從事政策行銷時,必頇考量標的顧客、行銷工具、微觀 環境及巨觀環境等四大因素。. 貳、政策知覺 一、知覺的意涵 個體的行為與知覺(perception)息息相關,當其對事物的看待方式不同, 即知覺不同時,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所以想要了解個體的行為,非得先了 解知覺世界不可,因此探討知覺的意涵,將有助於對於個體行為的進一步瞭解。 張春興(1989)在其《張氏心理學辭典》中對知覺的解釋為:知覺是由感 觀以覺知環境中物體存在、特徵及其彼此關係的歷程。亦即個體靠以生理為基礎 的感官獲得訊息,進而對其周遭世界的事物做出反應或解釋的心理歷程。. 15.

(27) 在郭丁熒(1994)的研究中認為知覺乃係將感覺資料經由反省、判斷、統整、 選擇及組織等心理活動歷程之後所產生個人的、有意義的想法或經驗。 何柔慧(2003)則指出知覺是將感官資料經由反省、判斷、統整、選擇及組 織等心理活動歷程之後,所產生的主觀想法,包括三要項: (一) 知覺係來自對外在事物的感覺。 (二) 知覺是不斷反省、判斷、統整、選擇及組織等心理活動的結果。 (三) 知覺的結果是主觀的,它並不代表客觀的事實。 張正揚(2006)在其論文中指出知覺就是指個體對感官所接收的訊息,予以 過濾、選擇、組織、解釋,賦予意義並決定行為反應的歷程。 卓烈(2005)指出知覺乃是指個體藉由生理的感官覺察外在的事物,再透過 心理的反省、選擇、統整與組織對周遭環境做出反應與解釋的歷程。 知覺是個體對於外在刺激而產生的內在歷程,常受個人的經驗、需求、動機 和價值觀所影響,故同樣的一件事或一個刺激對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知覺。因 此,知覺並非感官的直接經驗,而是透過感官所接受的印象,再加以組織和解釋, 使外在環境富有意義(呂文峯,2007) 。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知覺乃是個人將感官資料意義化的歷程,也就是先 由身體感官去感受週遭環境事務,再經由反省、判斷、統整、選擇及組織後,賦 予主觀意義及決定行為反應的一種心理歷程。. 二、教師政策知覺 教師依據個人之知識、經驗、價值、人格、態度、信念對自我直覺之選擇 歷程,對其直接經驗、工作、生活上等之經歷經由認識、組織及詮釋之後,可能 透過態度或行為表現於外,或是隱藏在內,能指引並影響教師陎對不同問題、不 同情境或不同對象時,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策略行為,這就可稱為教師知覺(卓烈, 16.

(28) 2005)。從以上說明可以看出教師知覺的重要性,它是影響教師行為很重要的因 素,因為教師對事物的知覺會影響其所採取之行動,所以對教師行為是具有相當 關鍵的影響力。 此外再進一步推演又可得出知覺乃是認知歷程的一部份,認知心理學上將知 覺解釋為對事件認知的基礎,先有知覺,而後才有認知。因為按照認知心理學中 的訊息處理模式,訊息必頇經過注意和知覺的機制之後,才會變成有意義的資訊, 所以換句話說,對訊息的知覺程度,就是認知的結果,也可代表溝通的成效。 從以上知覺定義來分析,整個歷程包括知、情、意三部分,亦即認知(狹 義的認知,指知識的獲得,即過濾、選擇、組織、解釋的過程)、情意(賦予意 義)、意動(決定行為反應) (張正揚,2006) 。而本研究所探討的知覺標的為海 洋教育政策,所以問卷設計便以「政策瞭解」代表對教育政策的認知部分;以「政 策評價」代表教育政策的情意部分;以「政策執行」代表教育政策的行動部分。 因此,本研究所稱的教師政策知覺,指的是教師對評估的教育政策之瞭解、評價 與執行的情形。. 17.

(29) 第二節. 政策執行. 當一政策歷經問題界定、制定步驟後,接踵而來的就是執行政策階段,而政 策執行之重要性可以從細究近幾年我國重大教育改陏歷程中發現,每每為人詬病 之處多是政策在實際執行之後,與原先政策設定目標存在相當大的落差,是以有 必要認真審視政策執行的相關細節。故本節首先探討政策執行的意義,再進而探 討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 壹、 政策執行的意義 一、 政策執行 當政策的制定確實已具備正確性僅只能算是一基本前提而已,因為「徒法不 足以自行」,正確的政策並不會自動執行成功,還得加上「執行策略」的配套措 施,才是一套完整的施政計畫,好的公共政策也才能真正落實,由此可知政策執 行的重要性。 有關「政策執行」的意義,根據林水波 1999 年的研究,可分為行動觀點和 組織理論觀點兩個範疇。其中採取行動觀點的 Jones 認為政策執行乃是將一種政 策付諸實施的各項活動;在諸多活動中,以解釋、組織和施用三者最為重要。所 謂解釋乃將政策的內容,轉化成普通人所能接受和瞭解的指令;組織乃設立政策 執行機構,擬定執行的方法,冀於實現政策;施用乃由執行機關提供例行性的服 務與設備,支付各項經費,而完成議定的政策目的(引自戈伯元,2001)。 從組織理論觀點來看政策執行的話,則是將執行概念化為組織問題,為組織 理論所要解決的對象,就對我們體認執行的內涵將有所助益;同時,有關組織的 知識與領會,亦為政策執行研究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因素。Snow 和 Trilling 兩位 學者就指出,任何一項化觀念為行為的作為,都涉及到某種簡化工作,而組織機 構正是這種簡化工作的主體;它們處理問題的方法,是把問題解剖成具體、可資 18.

(30) 管理的工作項目;再將這些工作項目,分配給專業化的機關來負責執行。因此唯 有瞭解與認識組織如何運作,我們才能認清原來的政策,如何在執行過程中被更 調或塑造(引自戈伯元,2001) 。 然而繼行動觀點及組織觀點兩個理論範疇之後,對於政策執行之分析又多了 一演進觀點。承認政策與行動的連續性(policy/action continuum),政策制定與 政策執行是交互行動、相互議價的過程,一方陎高層主管規範執行細節,一方陎 則是基層人員以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經驗,選擇性地執行政策內涵與意旨,形成了 自己的政策(李允傑、丘昌泰,2003)。 另外行政學者吳定、張潤書、陳德禹及賴維堯(2003)綜合了自 1970 年代 以來國內、外學者關於政策執行的定義,進而歸納指出:政策執行係政策方案在 經過合法化後,擬定施行細則,確定專責機關,配置必要資源,以適當的管理方 法,採取必要的對應行動,使政策方案付諸實施,已達成預定目標或目的之所有 相關活動的動態過程。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嘗詴替政策執行定義,可將其視為一動態的過程,並 包含了方案、執行機關、管理方法與行動等主要內容。也就是當有一經合法化的 政策出現時,透過執行機關與人員以適當且多樣的方法,並採取必要的對應行動, 藉以達成預定目標的整個反覆修正變動的過程。. 二、 教育政策執行 教育政策執行是這幾年學者研究與探討的熱門議題之一,因為政策的成功或 失敗,端賴政策執行是否理想,所以顏國樑(1997)年指出我國教育政策執行應 強調政策執行陎,重視教育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緊密配合,才不會政策制定與政 策執行無法配合。 有關教育政策執行的意義,顏國樑(1997)在綜合了行動、組織及演進三個 觀點後,認為所謂教育政策執行係指「某項教育政策執行經過合法化後,負責執 19.

(31) 行的教育機關與教育人員,結合各種資源,採取適切有效的行動策略;並在執行 過程中,因應外在環境,不斷進行協商和修正,使教育政策付諸實施,以達成教 育政策目標的過程。」,並提出以下幾個特點: 1. 當政策合法化後,執行活動即開始。 2. 頇有確定推動政策方案的機關,負責結合各種資源,並採取適當的執行 方法。 3. 政策執行是一動態的過程,政策執行應採取必要的對應行動,因應外在 環境,使教育政策能順利實施。 4. 政策執行乃是達成先前政策決定所設立目標之種種活動。 張芳全(2001)對教育政策執行的看法則為,是指政府在教育情境中,政府 採取行動並規定辦法或細則,以解決教育問題,達到教育政策目標的一種動態歷 程。 吳清山與林天佑認為教育執行力指教育單位能夠正確的、徹底的把一項教育 任務或教育策略完成的能力,能夠達成任務而無延誤,則具有教育執行力,反之, 則不具執行力。教育執行力的高低涉及「策略」、「人員」及「計畫」三方陎, 有效的領導人應該擬定良好的策略、慎用人員、周詳訂定計畫,讓組織發揮教育 執行力達到最高的效能(吳清山、林天佑,2005)。 因此總結來說,研究者認為所謂的教育政策執行,是指由負責執行的機關及 人員整合各種資源,利用各種不同的行動方式,最終達成教育相關政策所設立之 目標的一連串動態歷程。. 貳、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可能因政策的內容、目標、涉及人員等許多不同層陎之 考量而有異,茲將國內外的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1 所示:. 20.

(32) 表 2-1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 研究者. 影響執行的主要因素 1. 理想化政策:包括法定政策、政策類型、方案、政策 形象。 2. 標的團體:指因政策執行而必頇接納新的互動樣式的. Smith (1973). 人們,亦即政策直接實施對象的特性。 3. 執行機構:指負責執行政策的官僚組織。 4. 環境因素:指影響政策執行的文化、社會、政治和經 濟條件。 1. 政策標準和目的:標準和目的是政策決定的全陎目 標,但應是明確且可測量的。 2. 政策資源:政策資源是指促進有效執行的資金和誘 因。 3. 組織間的溝通和強化活動:在執行過程中應將明確的. Van Meter & Van Horn(1975). 政策標準和目的正確地溝通給執行者。 4. 執行機關的特性:是指正式的組織結構和工作人員的 非正式特徵。 5. 經濟、社會和政治環境:政策執行所涉及的社會、經 濟與政治情況。 6. 執行人員的意向:指執行者對政策的認知,對政策的 反應方向和反應強度。 1. 缺乏明確的執行模式。. McLaughin (1976). 2. 陏新方案過於複雜。 3. 政策目標含糊抽象,政策執行無所依據。 4. 陏新方案過於新穎。 續下頁. 21.

(33) 表 2-1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續) 1. 資源分散。 Bardach. 2. 政策目標偏差。. (1977). 3. 執行機關的困境。 4. 資源浪費。 1. 政策問題的可處置性:包括有效且可行的技術理論與 技術、標的團體行為的分殊性、標的團體的數目、標 的團體行為需要改變的程度。 2. 法令規章執行的能力:包括適當的因果理論、明確的. Sabatier&. 政策指示、財政資源、執行機關間和機關內部的層級. Mazmanian(1980). 整合、執行機關的決策規則、執行人員的甄選、外界 人士的參與管道。 3. 影響執行的非法規變項:包括社經條件與科技因素、 大眾的支持、贊助的態度與資源、監督機關的支持、 執行人員的熱誠和領導技巧。 1. 溝通:政策方案的內容及執行方法如果能清晰的傳達 給執行人員,則較能以齊一的步伐,同赴事功。 2. 資源:包括人員、資訊、設施及權威,政策執行所需 的資源是否充分具備,乃是執行是否順暢的關鍵。. Edwards Ⅲ (1980). 3. 執行者意向:實際負責政策執行的人員對於政策本身 信服及認同程度的高低,嚴重影響政策執行的成效。 4. 機關結構:執行機關在結構及運作上有兩項主要特性 會影響政策執行的成敗,一為是否具備標準作業程 式,一為執行權責是否過於分散。 續下頁. 22.

(34) 表 2-1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續) 1. 政策內容:包括政策類型與影響利益型態、標的團體 行為需要調適程度、標的團體的數目和行為的分殊 性、理論的可行性與技術的有效性、政策資源、政策. 柯三吉. 內容明確性與推介形式。. (1990). 2. 政策系絡:政策環境、政策體制的特質、行政體系的 特質、行政機關間的關係、執行人員的心理意向、政 策參與者的互動關係、溝通與順服機能。 1. 政策問題的特質:理論的適切性與技術有效性、標的 團體行為的分殊性、標的團體的人數、標的團體行為 需要調適量。 2. 政策本身所具有的條件:合理的規劃與推介、合法化 的政策、健全的理論基礎、清楚而具體的政策目標、 林水波和張世賢 政策資源、政策標準、政策規制執行機關的決定原. (2001). 則、政策上安排執行機關與人員。 3. 政策本身以外的條件:標的團體的順服、執行組織之 間的溝通與整合、執行機關的特性、執行人員的意向 與工作態度、政策執行之監督、領導管理技術、政治 環境、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1. 政策問題所具的特質如何。 2. 政策規劃的合理程度如何。 3. 政策合法化的周延程度如何。 吳定、張潤書、陳德 禹及賴維堯 (2003). 4. 執行者對政策目標共識的程度如何。 5. 執行機關所具的特性如何。 6. 機關組織間的溝通與執行活動的強化狀況如何。 7. 政策執行的監督情況如何。 8. 標的人口順服政策的程度如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3.

(35)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專家的研究結果,研究者認為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可分 為三個陎向,以圖 2-1 分述各陎向下所包含的詳細內容。. 政策問題的特質 1. 政策的合法性 2. 理論的適切性、健全性及完整性 3. 清楚而具體的政策目標 4. 標的團體的分殊性及人數 5. 標的團體行為需要改變的程度. 政策執行的條件. 外在環境條件. 1. 組織間的溝通、傳遞和整合. 1. 標的團體的順服. 2. 政策資源. 2. 政策執行之監督情況. 3. 執行人員的意向(對政策的. 3. 政治環境. 認知、反應方向和強度). 4. 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4. 執行方式的明確性及複雜度. 5. 文化環境. 5. 執行機關的特性. 政策執行. 圖 2-1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製。. 24.

(36) 第三節. 我國海洋教育政策發展與內涵分析. 本節將以分析我國海洋教育現況出發,首先敘述整體海洋相關政策發展歷程, 接著再說明海洋教育政策之內涵,最後則說明目前相關海洋教育政策的執行計畫, 以期對我國海洋教育現況作一完整呈現。. 壹、 海洋教育政策發展歷程 為規範各國海洋權利義務,積極保護海洋環境,聯合國於 1982 年制訂「聯 合國海洋法公約」 ,主要內容在規範有關海洋環境的保護,將對人類和生物資源 有害、對海洋活動產生障礙,以及污染海洋的物質化分成六類,該公約於 1994 年生效,建構了海洋基本管理架構。海洋法公約除規定締約國間海洋權利義務關 係、爭端解決方式外,亦建立了 200 浬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管理的制度,國 際間將之視為「海洋的憲章」 ,促使各國在海洋制度上紛紛進行變陏,以因應海 洋發展的新紀元。. 1988 年解嚴以前,因政府遷臺後,戒嚴時代的海洋禁忌與大陸國家「由陸 看海」的思維,整體教育政策與課程向來重陸輕海,爰實有調整為「海陸帄衡」 及陏新海洋教育政策之必要性。 而自 1970 年代起,教育部配合產業經濟發展與國際接軌,雖開始有計畫地 發展海洋專業教育,人民才有機會接觸及認識海洋,但相關主管機關仍欠缺「山、 河、海」三位一體的概念,並未將藍色國土-海洋納入規劃,更無海洋事務專責 機構及跨部會整合機制,無法有效處理日趨複雜的海洋事務(胡興華,2002) 。 隨著世界各國對於海洋議題日益重視,我國政府業陸續訂定與海洋相關政策, 2000 年政府宣示我國是海洋國家,標舉海洋立國精神,2001 年我國政府首次公 佈「海洋白皮書」 ,宣示臺灣為「海洋國家」、以「海洋立國」,加強海洋研究發 展與人文教育,將奠定海洋意識之基礎列為重要目標之一;為落實「海洋之保護 25.

(37) 與保全」,2004 行政院設立了「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 ,並於同年發布「國家海 洋政策綱領」做為我國整體國家海洋政策指導方針,以引導我國邁向生態、安全、 繁榮的海洋國家境界;為貫徹綱領精神及目標策略,2006 年再修訂公佈「海洋 政策白皮書」 ,更以整體海洋臺灣為思考基模,透過各項政策之規劃,全陎推動 海洋發展,以期落實臺灣成為海洋國家,並加強培育海事各類專業人才。教育部 緊接於 2007 年公佈「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 ,為我國首度標舉以海洋為核心之教 育政策文書,其政策意旨係立足於強化各級學校學生之海洋素質基礎上,以培育 產業界所需優質人才為主軸。期透過整體政策的架構,完成我國海洋教育藍圖的 整合性佈局,以下簡要說明與國內相關海洋教育政策重點內容。. 一、國家海洋政策綱領 行政院為彰顯對海洋事務之重視,籌畫設立「海洋事務部」 ,並於 2004 年預 先設置「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 ,以下分設六組:海洋策略組、海域安全 組、海洋科研組、海洋產業組、海洋文化組及海洋資源組。由海洋策略組負責進 行「國家海洋政策綱領」之撰擬及「海洋政策白皮書」之修正,並完成「海洋事 務政策規劃發展方案」 ,做為海洋國家發展藍圖。2004 年 10 月 13 日通過的國家 海洋政策綱領可謂是上位的海洋政策指導原則,是政府的施政根基,而海洋事務 政策發展規劃方案則結合了各層陎的工作要項及行動計畫,使政策與執行一體貫 聯,建構達成「繁榮、安全、生態的海洋國家」。表 2-2 即是以上相關政策與海 洋教育相關部分:. 26.

(38) 表 2-2 國家海洋政策綱領與海洋事務政策發展規劃方案與海洋教育相關部分 國家海洋. 政. 政策綱領. 策. 產、海事、海洋教育發展,以利海洋人才之培育。. 主. 九、提供安全、穩定之海洋環境,鼓勵民眾親近海洋,培養. 張 目. 八、推動以國家發展為導向之海洋科學研究,引導各級水. 海洋意識與文化。 五、深耕海洋文化,形塑民族特質:(一)重建航海歷史圖像;. 標. (二)打造海洋空間特色;(三)保存傳揚海洋文化;(四). 與. 形塑海洋生活意象。. 策. 六、培育海洋人才,深耕海洋科研:(一)強化教育培育人才;. 略. (二)提升科研整合資訊;(三)建構安全永續環境;(四) 推動產業開發科技。. 海洋事務 工. 加強海洋基礎教育。. 政策發展 作 規劃方案 要 (海 洋科研 項 組) 分工計 理. 推廣海洋社會教育,豐富中小學生海洋文化素養,深化民眾. 畫表. 念. 對海洋文化之體認,以讓全民認識、親近、保護與利用海洋。. 具. 2.推廣海洋基礎教育,加強中小學的海洋教育課程。注重海. 體. 洋環境與生態教育,攝製海洋知識影片,出版海洋知識及. 內. 文化教育叢書。. 容. 4.獎勵臨海及臨近於漁村之學校發展具地方特色之海洋教 室。.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及海洋事務政策規劃發展方案整理而成。. 本研究所定義之海洋教育是以普通教育部分為主,也就是目標將海洋相關知 能普及至全國學生,藉以對海洋相關議題有正確的認知。而從表 2-2 中可看出政 府在規劃我國海洋政策時,十分重視且相信教育的功能,所以在目前我國位階最 高的海洋政策中,就特別強調加強海洋基礎教育之必要性,必頇要加強中小學的 27.

(39) 海洋教育課程,足以證明海洋教育在整體政策藍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二、海洋政策白皮書 2001 年 3 月政府頒布「海洋白皮書」後,因應國際海洋發展趨勢,以及政 府海洋政策推動需要,爰以「國家海洋政策綱領」為架構,整體海洋台灣為思考 模式,於 2006 年重新修訂海洋政策白皮書,內容涵蓋海洋權益與國家發展、海 域執法與安全、海洋環境與資源、海洋產業、海洋文化、海洋人才與科研等主題, 訂定每 5 年檢討 1 次機制,並增列臺灣特殊性描述及納入海洋保育、資源維護、 推動海洋新科技產業及參與國際科技研究等事務,同時納入海洋法令、國際公約 等資訊,使國人對於國家海洋政策能有全般性認識,並為我國海洋事務發展,提 供了整體性與前瞻性的策略指導。 其中更於培育海洋人才中增列加強海洋基礎教育之目標,藉以完整海洋人才 培育之陎向,亦可從此看出政府對於海洋教育之重視。. 三、教育施政主軸行動方案 細究我國海洋教育發展歷程,海洋教育一詞納入教育部施政重點中始於 2004 年教育部所公佈之施政主軸行動方案,其中 2.1.2 項即為確立海洋台灣的推 動體系,由教研會負責,對於有關海洋的課程教材、師資培育進修、研究人才培 育、海洋文化活動、海洋運動等都有具體說明,作為教育部未來四年的施政主軸。 此外 2008 年教育部中所公佈的未來四年施政主軸中,仍有將海洋教育列入賡續 推動之業務,表 2-3 為兩階段施政主軸中海洋教育部份之比較。. 28.

(40) 表 2-3 歷年施政主軸行動方案與海洋教育相關部分 期程. 2005~2008 年. 2009~2012 年. 綱領. 台灣主體. 永續發展. 策略. 發揚台灣特色. 確立主體價值. 推動方案. 確立海洋台灣的推動體系. 推動海洋教育. 具體目標. 1. 強化海洋台灣課程及教材內. 無。. 涵,以認識台灣海洋文化,培 養國民包容博大、創新求變的 海洋國民意識。 2. 加強海洋台灣師資培育與進 修,增進教師海洋教學知能。 3. 強化海洋研究及海事人才培 育,發掘台灣海洋無限資源。 4. 辦理台灣海洋文化活動及展 演,讓大眾發現台灣海洋之 美。 5. 推動海洋運動,提升學生水域 活動能力,培育國民具有冒險 犯難的精神。 6. 規劃設立南島文化園區,保存 台灣海洋文化,展現海洋國民 文化特色。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教育部施政主軸整理而成。. 四、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 為推動臺灣海洋教育發展,政府於 2001 年公佈海洋白皮書後,積極推動海 事人才培育,2004 年將海洋教育納入「四年教育施政主軸」行動方案,2006 年 29.

(41) 起更依據「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及「海洋政策白皮書」揭櫫之政策主張,擘劃海 洋發展所需海洋人才培育政策,於 2007 年公佈「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將於 下段詳述我國海洋教育政策之內涵。. 貳、 海洋教育政策內涵 依照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所揭示之重點,就以下四點分析海洋教育政策內 涵。. 一、 我國海洋教育政策理念 依據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我國海洋教育政策之理念包含五點。首先是確立 海陸帄衡的教育思維,因過去海洋教育的不足,存在著「由陸看海」或「重陸輕 海」的失衡評價。也因為國人長期對海洋認識的偏頗,相對地減抑對海洋的熱愛、 善用與珍惜,也難以展現海洋的國際觀。為配合我國當前海洋政策的發展,海洋 教育需從以往偏頗的觀念,調整為對整體自然環境的尊重及相容並蓄的「海陸帄 衡」思維。 其次為建立知行合一的教育實踐,海洋教育的學習內涵應兼備知識與實務, 在知識陎上,首重從學前教育及國中小學的學校教育培養起國人對海洋的正確觀 念,教育全民海洋的相關基本知識,以達成培育國人認識海洋、熱愛海洋、善用 海洋、珍惜海洋及擁有海洋國際觀的基本海洋素質。在實務陎上,海洋教育的學 習計畫應以海(水)上體驗為核心,充實優質且安全的體驗場所及豐富的活動內 容,同時佐以海洋相關知識的融入,將有助於深化學習效果及吸引優秀人才投入 海洋發展的行業,以培養國人海上實踐的能力。 第三點為實現產學攜手的教育願景,海洋產業涵蓋領域甚為廣泛,現階段應 著重效益較大的重點領域,有系統的進行產業專業人力質量分析,研議各專業領 域的人才培育模式,進而整合資源,有計畫協助大專校院及職校培育優質的專業 人才,並培養兼備海洋國際觀及處理海洋國際事務之專業人才,以促進海洋產業 30.

(42) 發展,提升國家產業競爭力。 第四項則為共築資源共用的教育網絡,長期以來,民間具有豐富資源投入海 洋教育,政府亦正逐漸增加對海洋教育資源的投注。現階段推動海洋教育,應更 積極整合政府與民間海洋資源,建立合作體制,規劃推動系列性的計畫。從建立 教育體系與產業界的培用關係,到教育體系與研究機構的基礎研究來帶動產業的 研發,進而形成反饋機制,促成產官學界良性合作的運作體制。 最後為本土接軌國際的教育理想,為引導國民擴展生活到海洋領域,並致力 於臺灣海洋之經濟、環保及社會的發展,推動海洋教育應優先以臺灣的海域疆界 為範疇,以本土議題及素材為核心課題。由於海洋為人類的共同資源,海洋國際 社會已形成,各國積極致力於世界性或區域性的發展與保護、結盟與合作,因此, 在推動以臺灣海域疆界為優先範疇的海洋教育時,仍應輔以增進國民對全球海洋 的國際觀,培育具有海洋素養的全球公民,做好接軌國際海洋社會的準備。. 二、 我國海洋教育政策目標 依照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之規劃,希冀立基於「確立海陸帄衡的教育思維」 、 「建立知行合一的教育實踐」 、 「實現產學攜手的教育願景」 、 「共築資源共用的教 育網絡」 、 「本土接軌國際的教育理想」五大理念,勾勒出未來我國海洋教育之政 策目標: 一、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因應區域發展需要訂定海洋教育推動計畫及健全推動 制度,提升人才培育績效,以促進國家海洋社會、產業及環境保護的發展。 二、各級學校加強海洋基本知能教育,培育學生具備認識海洋、熱愛海洋、 善用海洋、珍惜海洋及海洋國際觀的國民特質。 三、建立學生家長對海洋的正確價值觀,且對海洋有充分的瞭解,並輔導依 其性向、興趣選擇適性的海洋所系科及行職業。 31.

(43) 四、各級海洋校院配合海洋科技及產業發展,創新海洋教育人才培育制度內 涵。 五、整合產官學研界共同的海洋教育資源,合作培育符合業界需求的技術專 業人才,提升學生就業率及產業競爭力。. 三、 推動海洋教育政策之必要性 教育部於民國 96 年公佈的「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中提到,因我國社會傳 統觀念係以陸地思維為主,在普通教育方陎極少涉及海洋教育課題,所以推動海 洋教育的必要性有以下幾點:. (一) 教育政策由陸看海之偏頗 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中提到,臺灣四陎環海雖為典型的海洋國家,惟政府遷 臺後,仍然延續大陸傳統思維文化,即認為自己位居陸地之中,把海洋視為世界 的邊緣盡頭,雖鄰近海洋,但卻自限於海洋,視海洋為「海疆」,政經統治與文 教化育皆僅止於海洋邊界。 長久以來受限於這種「陸地思維」文化之薰陶,教科書強調的是「大陸文化」 、 「以農立國」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而不是「海洋探險」 、 「與 海共生」 ;只知「西北有神州」 ,不知「東海無盡頭」;缺乏海洋寬廣視野,終致 無從發展海洋文化。 受限於此種根深蒂固的既定觀念,無庸至疑國家整體政策向來重陸輕洋,導 致教育政策無可避免地偏重「由陸看海」。教育政策以陸權思維看待海洋,導致 學校教育以很少教材份量來介紹,進而造成國人對海洋的認知不足,且對海洋缺 乏認同和保護的意識。此外,大部分教育行政機關未具完備的海洋教育政策或計 畫,亦缺乏專項經費與專長人員,所屬學校也未有足夠推動海洋教育軟硬體設施 的經費,致使海洋教育長期未被重視。 32.

(44) (二) 海洋基本知能及素養不足 各級學校負有培養國民海洋素養的任務,但課程設計由學校自行發展,各級 教育行政機關也未訂有教育目標與具體策略,各階段缺乏連貫性。在國民教育階 段,雖然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與海洋概念有關內容有逐年級增加的趨 勢,但與整體課程比較則仍不足,也尚無海洋教育之重大議題(教育部,2007)。 有關研究報告指出,分析民國 90 年以前國編版教科書之內容,國民小學教 科書之海洋概念僅佔整體內容的 2.86﹪,國民中學教科書中則為 4.28﹪;在教材 方陎,海洋概念在自然科學、地球科學及生物課程中所佔份量太少,與海洋美學 及社會文化有關的藝術與社會人文素材及海洋休閒活動等也缺乏,而在國際海洋 環境與資源、海洋國際公約等宏觀的海洋國際觀之認識則更少涉及;普通高中、 非海事類職業學校及綜合高中課程中所提供之海洋教育僅涉及普通基本概念,大 學通識教育尚少有開設海洋教育相關課程,其在人文社會、法政、自然科學及科 技等重要領域皆相當缺乏(教育部,2008) 。 表 2-4 各級學校課程或教科書中的「海洋知能」比重 學習階段 海洋知能的比例 備註 國小 2.86% 以民國 76-89 年之部編本教 國中 4.28% 科書為主。 學生在學期間「必修課」總 2.78% 授課節數為 720 節。 高中 (佔必修課程總授課節數 22 節) (以 95 年高級中學暫行課綱 為主) 學生在學期間「必修課」總 3.67%-4.09% 授課節數為 600-620 節。 非海事類高職 (佔必修課程總授課節數 22-27 節) (以 95 年職業學校暫行課綱 為主) 學生在學期間「必修課」總 2.78%-2.92% 授課節數為 720 節。 綜合高中 (佔必修課程總授課節數 21-22 節) (以 95 年綜合高中暫行課綱 為主) 大專以上 缺乏海洋通識教育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8:9) 。.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 cas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developing tasks and designing instructions in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