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動機及學 習成效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動機及學 習成效之影響 "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動機及學 習成效之影響

研 究 生: 陳怡華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五 年 七 月

(2)

II

(3)

III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動機及學 習成效之影響

研 究 生: 陳怡華 撰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中華民國一○五年七月

(4)

IV

謝 誌

一路走來,論文能如期地完成,要感謝許多貴人的相助,因為有您們,才有 今日收成的我!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鄭燿男老師的費心指導,教授總不厭其煩地為我 指點迷津,令學生受益匪淺,感恩之情溢於言表!也要謝謝兩位論文口試委員——

孫國華院長與程鈺雄老師,在百忙之中勞心地為學生提點,學生難以忘懷!感謝 教育學系所有的師長們的教導,讓學生在這兩年滿載而歸。

除了上述師長們的春風化雨,還有好多天使們的相挺,想當年(兩年前),謝 謝劉正鳴校長為我寫推薦函,在撰寫論文的過程當中,非常感謝兩位個案研究之 教師(主任)接受深度訪談,感謝陳薇先老師總能及時且耐心地為我解惑,感謝 詹永名主任、曹仲宇主任犧牲假日地傾囊相授,也要謝謝必武老師、雅琇老師、

謝豪老師幫我完成專家效度的懇託,感謝游數珠校長的支持,謝謝尤淑貞主任、

范秀琴主任總陪伴著蠟燭多頭燒的我、謝謝研究所同學們的時相勉勵,謝謝亞芝、

鴻毅、承懿、詩瑜、素梅、可凡、豔秋的相助,謝謝親友們時常捎來加油打氣之 話語,謝謝中琪老師、李老師、郭老師、老爹老師、文淑老師、惠玲老師、履芳 老師不時地鼓勵,謝謝家人們的力挺,還有許許多多幫助怡華的好朋友及好同事 們,您們都是怡華的天使,讓我沒齒難忘!

要衷心致謝的人實在太多了,怡華在此深深地一鞠躬,再次致敬!謹以此論 文獻給所有天使好友們!因為有您們,讓怡華的生命更添風華!

怡華 謹誌 2016/7/27

(5)

V

(6)

VI

(7)

VII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動機及學 習成效之影響

作者:陳怡華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摘要

古人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可見合作學習所扮演之關鍵角色。

本研究旨在探討二位教育現場的國中教師,將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s,以下簡稱 STAD)之合作學習教學策略運用於國民中學教 學活動中,探討其方法對國中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影響。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研究者透過深度訪談及文件分析等質 性資料分析,得到結論如下:STAD 合作學習法對國中生學習動機,整體而言,具 有顯著性。STAD 合作學習法能提升學習動機的「學習及互動氣氛」、「投入課程及 探討」。STAD 合作學習法能提升學習動機的「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但這兩者 相較之下,提升學習動機的「課前預習」優於「課後複習」。

STAD 合作學習法對國中生學習成效,整體而言,具有顯著性。STAD 合作學 習法能提升學習成效之「學業成績表現」、「對數學好感及友善感」及「學業成績 表現」以外之能力,如:口語表達、思辨及互助、良善的傳遞、人生思考等之能 力。綜合而言,個案教師對 STAD 合作學習法融入教學活動中持正面及適合推廣 之態度。

關鍵字:STAD、合作學習、學習動機、學習成效

(8)

VIII

Influence of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EN, I - HUA

Abstract

As the saying goes that those who learn alone without friends will be ignorant. Thus, the key role played by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be known.

This research aime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en two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education field applied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to teaching activi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is research adopted case study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researchers applied in-depth interview, document analysis and other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to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As a whole,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has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earning mo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erm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can improve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 atmosphere” and “curriculum involvement and discussion”. In term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can improve “preview before class” and “review after class”.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preview before clas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is superior to “review after class”.

As a whole,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has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n terms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improv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good feeling and sense of kindness to

mathematics” as well as the abilities other than “academic performance”,

(9)

IX

such as oral expression, speculation and mutual help, friendly transmission, reflection on life, etc. Case teachers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integration of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into teaching activity and they think that it is suitable to promote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Keywords: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10)

X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 1

第二節 重要名詞解釋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合作學習相關研究探討... 9

第二節 合作學習與學習動機之關係 ... 16

第三節 合作學習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 18

第三章 研究與方法 ... 23

第一節 研究場域... 23

第二節 個案學校 STAD 合作學習實施概況... 27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1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 ... 3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36

第七節 資料編碼與分析方法 ... 38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 41

第一節 應用 STAD 合作學習法之歷程 ... 41

第二節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動機之影響 ... 46

第三節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 5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4

參考文獻 ... 67

附錄一:第一次訪談大綱 ... 71

附錄二:第二次訪談大綱 ... 72

附錄三:訪談同意書 ... 73

(11)

XI

附錄四:訪談逐字稿 ... 74

(12)

XII

表 次

表 2-1-1 個人進步積分之換算...11

表 2-1-2 合作學習法之類型及其教學流程...13

表 2-1-3 各縣市 104 學年度參與「分組合作學習計畫」之校數...15

表 2-2-1 STAD 合作學習對於學習動機之影響...18

表 2-3-1 STAD 合作學習對於學習成效之影響...20

(13)

XIII

圖 次

圖 3-3-1 研究流程圖...30

(14)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s,以下簡稱 STAD)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本 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介紹研究動機與問題;第二節為本研究相關重要名詞釋義;

第三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正值教育改革的年代,升學管道的多元、課程內容之創新、教學方法當然也 需隨之更新改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讓從事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再 只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是享受「教學相長」的樂趣。把學習的主動權 還給學生們,讓學生習得帶得走的能力,讓學生樂在學習中,「帶好每一位學生」

不應只是口號,而是落實在教育現場中。近年,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愈來愈受到 青睞,研究者有鑑於此,對於實施合作學習,尤其採 STAD 教學方法是否能提昇 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引發研究者欲探究之動機,並期能對其他教師在實施合作 學習之 STAD 法時,提供參考之方向。

壹、研究動機

傳統的教學主要是由教師口述及示範(單向的模式),學生經由模仿或反覆練 習來達到學習效果。此種教學法往往流於僵化,以致於學生的多元智能常受到侷 限或無法被發掘,甚或埋沒其潛能或亮點。「合作學習」比「個別學習」或是「競 爭學習」更能夠促進學習效益,小組之間的合作與協商、小組活動的設計均能提 升各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意願和成就(Johnson & Johnson, 1994)研究者有感於此,

深覺跳脫單一講述教學法之急迫性,尤在前兩年又觀察、接觸到研究對象將 STAD 合作教學法融入教學中,整個教學場域的學習氛圍熱絡、學生的眼睛發亮且聚精 會神、沒有一位孩子放棄這門課、各組成員腦力激盪、互相激勵,營造出教學殿 堂裡最美麗的風景……,令曾在現場的研究者深受感動及震撼!進而領悟到多元 的教學方法之妙效,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進而實踐在教學的第一現場,無論是自 身課堂上的經驗或同事間的交流中皆可發掘分組合作學習之寶藏多多,令教育工 作者躍躍欲試,且從受教者的有口皆碑、學子們在分組合作學習中那閃閃發亮、

全神貫注的眼神及態度,皆讓實施分組合作教學法的教師們信心大增,口耳相傳,

(15)

2

連在共同備課時間亦針對此教學法探討相關之活動設計,如此開枝散葉,相信終 有開花結果之日!

103 學年度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來,適性揚才、多元進路等之理 念核心,讓從事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以往的傳統教學,如:傳統的教學者講述法 是否能因應這波教育新浪潮,單一的紙筆測驗是否能達到測驗學生的多元學習成 效,因此,尋求多元且有效能的教學方法,是刻不容緩的。

教學是一種多元化的歷程,教師在多元的教學歷程中,所採取的教學方法會 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而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研究者感於合作學 習,尤 STAD 的教學方法的教學效益,例如:學生從 STAD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 到了主動學習、互助合作、享受學習的樂趣。

古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可見合作學習之重要性。聯合國教育、

科學及文化組織曾提出終身學習的五大支柱,分別為: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追求 知識、學會做事、學會發展、學會改變,其中的「學會與人相處」即可窺見,此 乃國際之趨勢,學習不再只是關在自己的象牙塔裡,而是要習得與他人協力合作、

精進學習(邱易萍,2014)。又「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正可以成為合作學 習成效之佐證,透過分組合作學習,可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中透過互 助合作,有助於人際互動之能力培養及應對進退之能力,互相切磋的情況下,能 有效地提升學習之成效。

「上課一直聽老師講,好無聊哦!」、「這道題目好難哪!我要放棄了。」教 學一開始最重要的不外乎就是要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最終目的就是要獲得學習 成效,但一般教師往往將低成就學生所謂的「缺乏學習動機」、「學習成效低落」

歸因於學生本身的問題或者家庭社經背景等,使得教師在改善教學的意願偏低,

但身肩教育使命的教育工作者,是否應潛心想想,在教育現場的某個環節是否已 經不符潮流、不合學子們所需呢?

然而,並非將學生進行分組就是所謂的合作學習,真正的合作學習過程裡,

小組成員互相依賴、為了目標一起努力、互助合作,以團體榮譽為優先的小組,

無論是哪一種的合作學習法,都應包含合作學習的特質,如此方為理想的合作學 習小組(方冠中、朱耀明、吳承翰,2009)。合作教學策略有別於傳統的只強調個 別競爭、在分數上錙銖必較地被迫吸收教師單向式的灌輸,學生們可從分組合作 學習中習得與團體分工合作、參與討論、人際互動、和諧友善的學習環境,學生 當學習的主人,不僅提升了學習動機,連同學習成效也是可預見的。

有幸地,研究者曾參與由教育部指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的「教室教學

(16)

3

的春天~分組合作學習專業培訓工作坊」,在兩日共十二小時的初階研習裡,不僅 了解合作學習的主要特色,且在實務案例分享與體驗式學習中,參加研習的老師 們透過小組共同備課,協同研討出具體且可行的分組合作學習活動設計,研究者 蒙組員的肯定,代表本組上臺分享活動設計內容,那合作學習時的討論熱絡、腦 力激盪、互助合作、各組專注地討論及回饋等,這教室裡美好的學習歷程,至今 仍令人印象深刻。

翻轉吧!從教學方法轉變起,讓富變化的分組合作學習之教學方法激發學生 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STAD 之合作學習法如神奇魔法棒一般,揮 灑出學子們的一片豔陽天!

本研究為了解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影響,其研 究結果與發現將提供改善教學、運用合作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的教師 參考。研究之目的如下:探討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探討 STAD 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實施合作學習 之建議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STAD 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於國中學生學習動機是否有影響?

二、STAD 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於國中學生學習成效是否有影響?

三、研究對象(即個案教師)對 STAD 合作學習法融入教學活動中之看法為何?

第二節 重要名詞解釋

本研究的重要名詞解釋,包含以下四要項: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s,以下簡稱 STAD)、合作學習、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成 效。

壹、STAD

即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是一種有結構有系統的教學策略,以班級單位為活 動之基礎,教師在教學之前會先舉行前測,再將不同能力、特質之學生採異質分 組,讓學生在小組中與同儕相互幫忙,以達成團體之共同目標,最後分享呈現的 成果(高俊傑,2012)。

(17)

4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s, STAD)1978 年 由 Slavin 所發展出來的,它是最容易實施的一種方法,它的應用範圍最廣,實施 效果顯著(陳長振、陳文慶,2007)。STAD 合作學習教學法為各種或學習模式中,

應用最廣泛、最易於實施、且師生最易接受。

貳、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結構、有系統的教學策略,它能適用於大部分的教學領 域及不同的年級。小組成員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有一種積極互賴的關係,彼此分 享著學習經驗,傾聽他人的想法,共同達成小組的任務,使學習達成良好的效果

(黃淑玲、張簡坤明,2008)。

此種教學方法著重於學習者的參與,以學習者為中心,提供學生主動思考、

共同討論分享或進行小組練習的機會,讓教學活動不再囿於老師的直接、單向式 教學。合作學習採異質分組的方式,安排合作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學 習(汪慧玲、沈佳生,2013)。

本研究對於合作學習的定義為學生係採異質分組,依據教師所指定的任務,

在學習的過程中,彼此依賴、幫忙、傾聽、鼓勵、分享,每位學習者不但要對自 己的學習負責,也要幫助同組的成員學習,共同合作以完成學習任務。本研究運 用的合作學習策略,主要係採取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為主要教學之策 略。

參、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乃是介於環境(刺激)與個人行為(反應)之間的一個中介歷程。

意指學習動機一事,乃是學習者個人對學習事物的一種看法,因看法而產生求知 的需求(張春興,1998)。

「學習動機」是所有教學者都相當重視的層面,學習動機的強弱是學習效果 的重要關鍵,學習動機強,教學的成效便事半功倍,許多教學方式都會以學習動 機為檢驗成效的指標之一(鄭麗媛、邱文信、曾德明,2014)。

本研究著重於引導學生對小組成員的表現給予社會性增強,如:讚美、鼓勵 等,組員在榮辱與共的激勵下,形成內在成就之歸因,如「學習氣氛」、「投入探 討」等,共同為該組的任務進行互助合作,完成共同目標。

(18)

5

肆、學習成效

歐盟認為所謂的「學習成效」是「對一學習者在經過一段學習過程後,期待 他學些什麼、了解什麼,以及能夠做些什麼的描述。」,將學生學習成效定義為「在 完成一段期間的學習後,學生被期望具有的資格及能力」(楊瑩,2011)。

學習成效是在整體學習之後,以紙筆測驗來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汪慧玲、

沈佳生,2013)。本研究所指之學習成效為受試學生之一○四學年度下學期數學 領域定期評量成績,亦即學生在學習數學後所進行之紙筆測驗及口語能力測驗所 得到的成績。如果成績愈高,代表學習成效愈好。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文利用個案研究法,藉由 STAD 合作學習法融入數學教學的活動,評量學 生在學習動機及成效之影響。在研究工具等有其限制,茲分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有關本研究的研究範圍,分為研究地區、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來說明之。

一、研究地區方面

基於研究目的,以臺東縣為考量研究的方便性與效率,僅以本文研究者曾任 教的臺東縣立某國民中學為個案來源,七年級、八年級各一個班級學生,有個案 的自我選擇限制。在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推論時,亦受到地域因素之限制。

二、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是就兩位任教於臺東縣立某國中之兩位數學老師進行深度訪談,期從 其教學豐富、實施合作學習法多年的兩位資深教師的現身說法,能提供教學工作 者在進行合作學習中有跡可循,成為教學法寶之一!其實施 STAD 合作學習的班 級,編號 T1 老師是以其任教班級之一,即一○四學年度八年級的學生為研究之 班級;編號 T2 老師則是以一○四學年度七年級的一個任教班級學生為實施合作 學習法之對象。探討在數學教師使用 STAD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下,對學生之學 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為何會懇請這兩位教師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呢?源於研究者與這兩位研究

(19)

6

對象曾在同一間學校共事一年,其教學專業、恪盡教師責任及教職生涯之豐富,

自不在話下,此外,兩位教師雖各兼行政職位,公務繁重,尤二位皆是主任,每 日忙於公務,但不忘教學也需隨之精進,兩位主任在活化教學及實施合作學習法 之創意教學上更是具領頭羊之指標。如編號 T1 教師曾經上過國內某些電視媒體 的節目,現身說法地傳達活化教學之妙效!也有報章雜誌刊登此位老師是如何地

「拔尖扶弱」,甚或有知名的媒體工作者親自帶著工作團隊,不辭辛勞地由臺北來 到臺東,至編號 T1 教師服務之學校,入班觀課並採訪師生,報導 T1 教師為偏鄉 學子奉獻的希望工程。細數其教職生涯中感人肺腑故事及獲獎無數,透過媒體鏡 頭、主持人的介紹、平面媒體的報導和轉載,讓研究者更想從中如挖寶般,藉由 個案研究,一窺其活化教學及活用 STAD 合作學習之堂奧。

編號 T2 教師的教學實力亦有其兩把刷子,曾拍攝教育部所策畫之活化教學 列車之教學影帶,並揮軍北上,與教學團隊及學生至臺北出席記者會,進行合作 學習法之呈果發表,並至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分享這活化教學之錦囊妙方。其活潑 多元的教學方式、專業又不失詼諧的素養、自製九宮格的數學遊戲方式,果然打 通了學生們的「數學任督二脈」,不只讓學生從「做中學」,且樂在學習數學中,

讓學生愛上數學!

三、研究方法方面

以個案分析法為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個案研究之特性在於研究對象為一個或 多個範圍確定之系統,研究者通常從多方面蒐集資料,如觀察、訪談、視聽資料、

文件報告以及物品等,據以深入描述案例以及核心議題(引自陳玉潔,2014)。本 研究係以個案分析法中之深度訪談及文件分析等為主要的研究方法,期從深度的 訪談之第一手資料中能探尋出本研究之主題及發現,以達研究目的。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旨在了解 STAD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對於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 之影響,但因時間、人力、經濟狀況等之諸多限制,雖然在研究過程中力求嚴謹 及完備,但仍難免有未臻周延之處,茲就研究範圍、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研究 方法等四個面向之限制加以說明。

一、研究範圍限制

本研究區域以位於臺東縣鄉鎮地區的一所小型國民中學,無法得知其他類型

(20)

7

學校(大型或中型學校)、其他地區學校(市區或偏鄉)或其他年級,是否有相 同之結果。

二、研究對象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研究者之個人時間、物力、財力等因素,僅以臺東縣立一所國 民中學的二位教師為研究對象,無法涵蓋台灣各縣市學校,故研究結果將受限於 地區性因素。

三、研究時間限制

進行本研究時,因為研究期程為一學期,考量數學教學單元的多樣性及兼顧 學生學習,故研究的時間受限制,無法進行整學期的實驗教學,僅能規劃每週進 行兩節,共進行六週的教學活動。

四、研究方法限制

本研究之進行,宥於研究範圍、對象、時間等之限制,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 之深度訪談之方式,而非文獻等資料多採用的問卷、統計等量化的研究方式,期 由個案研究中深入探究之,但無法進行普查式或推論統計。

(21)

8

(22)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研究主題與研究內容,本研究之文獻探討分成三節,分別為:合作學習 相關研究探討;合作學習與學習動機之關係;合作學習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合作學習相關研究探討

在 1970 年以前,幾乎所有關於合作學習的研究報告都聚焦於大學教育,但從 1970 年代初期開始,合作學習的正向效果吸引了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於是 形勢大轉變,中小學層級的研究量大增(廖惠娟,2009)。透過合作的學習活動,

學生彼此依賴、合作,以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

壹、 合作學習之定義

合作學習源自美國 1964 年民權法案通過後,教育學者們認為合作學習可以有 效地廢除種族隔離的學校,並消除其對非裔美人之差別待遇。60 年代教育學者專 家開始教導教師使用合作學習方式來增強學生課業成就之表現。國內研究與推行 合作學習則於 80 年代才逐漸普遍(張仁家、范素梅,2010)。

所謂合作學習,黃芳進、黃清雲(2010)認為主要是根據學生在前測時技能 得分能力的高低來進行分組,各組成員分派一職務,小組成員各司其職,高能力 者協助低能力者,共同完成小組的任務目標。合作學習是教師引導教學設計一個 積極互賴的合作學習情境,讓學生分工合作以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

(汪慧玲、沈佳生,2013)。合作學習是經由設計的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 策略,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將不同能力、性別背景特質的學生分配於同一組,透過 團體互動的歷程彼此互相合作與幫助,發揮個人最大的學習效果,達成學習目標

(鄭金昌、王宗進,2003)。

合作學習,姚幸君(2002)指出係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 資源,相互支援進行學習,並利用小組本位的評核及組間的競賽,製造團隊比賽 的社會心理氣氛,以增進學習的成效。合作學習是一種活動的歷程,小組成員共 同分擔責任,合力完成目標,彼此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有一種積極互賴的關係,

小組成員能彼此分享學習經驗,傾聽他人的想法,共同達成小組的任務(黃台珠、

李嘉祥,2000)。

(23)

10

在學習的過程中,彼此依賴、幫忙、分享,每位學習者不但要對自己的學習 負責,也要幫助同組的成員學習。本研究以採用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為主要教學 策略。

近年來,「合作學習」受到相當熱烈之研討,雖然學者們對合作學習的定義不 盡相同,可是在教學的過程、教學結果皆極為相似。希望能把分組合作學習落實 於教學情境,藉此讓不同背景與特質的學生,都能在國民教育階段適性地發展,

以達成分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標:「教師活化教學,學生熱烈參與學習,交織成教 室教學的春天」(分組合作學習百寶箱,2015)。目前合作學習不只是在理論紙上 談兵,在研究上更是發展為一種廣泛而且獲得眾多支持的教學方法(Jacobs, Ward, 2000)。綜觀以上敘述,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 4

~5 人的異質小組中,能相互學習、切磋,經由團體互動、鼓勵、合作的依存關 係中去完成個人和團體的共同任務,提升學習動機及成效。

貳、 合作學習的類型

合作學習教學法是將學生組成小組或團隊,然後透過組員間的互動以促進彼 此學習的一種教學法(Ellis,2001)。自 1970 年以來,已發展出許多方法,就目 前而言,分組合作學習的策略多達數十種,依照適用的教學情境,大致上可以分 為「精熟」、「分享與討論」、「探究」三大取向,而每一種取向又各有不同的類型,

茲分別撮舉說明。

一、精熟取向

(一)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s),簡稱 STAD。

將學生進行異質分組,每組人數 4~5 人。教學流程:全班授課(教師先講解呈現 單元內容,向學生介紹教材重點和學習目標)→分組學習(讓組員共同討論、互 相問答和比較作業答案、訂正錯誤,共同完成學習目標)→測驗(以小考來評估 各組學生的學習表現)→表揚獎勵(將個人進步的成績轉化為小組的表現分數,

並給予表揚)→評分方式(個人的進步分數和小組整體表現加以評鑑)(張如瑩、

郎亞琴,2011)。

採計個人進步積分如下:首先計算出採用合作學習之前,個別學生的基本分 數(如:個人至少前三次小考的平均分數,或一次段考期間的平均分數)。其次是 每次合作學習小考分數減基本分數。再者,進步積分計分。最後,計算小組成績

(24)

11

(小組成績=小組進步積分的總合÷小組人數)。

由上述可知,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可使學生精熟於教師所教導之 範疇,是教師先對全班進行教學,再讓學生異質性分組、合作學習,接著由平時 測驗或小考去計算學生的個人進步積分,並由個人進步積分計算出小組得分,以 利了解學生的個別表現及小組的整體學習成效。

本研究運用 STAD 合作學習法於數學領域,教師透過講述、遊戲等方式進行 全班授課,再依照學生的前兩次小考及上一次定期數學成就測驗卷分數將學生進 行異質性分組,每組 4~5 人,讓各小組經由九宮格遊戲、討論等合作學習,接著 進行個別測驗,再算出個人進步積分,最後計算各組進步積分,並給予獎勵及回 饋,勉勵學生為自己及該組保持學習的續航力。

表 2-1-1 個人進步積分之換算

條 件 進步積分

退步>10 0

退步≦10 10

0≦進步<10 20

進步≧10 30

小考分數=100 30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可依據班級的情形作彈性調整 資料來源:Slavin(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P.80

(二)拼圖法第二式

簡稱 jigsaw-II。將教材分成五個小題,全班學生分組,每組六人,每個人被 指定一個單元進行研究,而不同組中負責相同單元的同學集中一起,成立「專家 組」,共同精研該單元至精熟。然後回歸各組後,再負責將該單元的內容教導組 中的其他同學(黃寶園、林世華,2002)。

本學習方法可精熟學習的材料,亦學習溝通表達,強調的是分工合作與個別 享有個人努力的結果。第二代修正其成績計算,學生接受評量後,個別分數採取 STAD 方式轉換來核計其小組分數,再做小組間的比較。

二、分享與討論取向

(一)配對學習

是一種由「兩人配對」進行練習、分享、討論、探究等活動的合作學習型態。

每小組成員為兩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練習或發表(教 育部,2013)。

(25)

12

配對學習法也可增進學習樂趣、截長補短,提升溝通及表達能力,快速地完 成學習目標(教育部,2013)。此法可再予變化,洐生為配對兩兩練習、配對重 述重點、配對分享經驗、配對討論多元方式,教學者可視教學情境進而靈活運用。

(二)六六討論

又稱嗡嗡法,意謂一旦開始,氣氛熱鬧非凡。這是以腦力激盪法為基礎,在 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人人參與、集思廣益的方法(教育部,2013)。

原意為六人一組,每人發言一分鐘,最後由主席歸納出最好的意見。在實際 操作上,可以視實際的需求去做變通,每一組人數的略增或略減,得增列自由討 論之時間。

三、探究取向

(一)團體探究法

簡稱 GI,由 Sharan 等人於 1976 年所提出,將教學內容分為幾個主題,主要 設計是由學生自行決定所要學習的內容,並自行溝通與組織整個工作的進行,最 後向全班其他同學報告(張秀雄、吳美嬌、劉秀嫚,1999),而學生成績的評定 根據小組報告的品質和其他相關的團體表現。此方法和共同學習法極為類似,在 團體探究法中,學習者亦是就他們有興趣之議題,進行調查以及討論(廖惠娟,

2009)。

本學習法不僅可學到教材內容,尚可學習到探究之方法、學習與人合作、所 強調的是分工合作與共同分享團體努力的成果。

(二)學習共同體(學習社群)

「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教育理念。 在主打「學習共同體」理念的學校裡,學 校不僅是一個提供學生相互學習的 地方,同時也是教師彼此交流、成長的 場所。

家長和社區居民則透過參與孩子 的學習成為「學習共同體」中不可或缺 的一份 子(余肇傑,2014)。 換句話說,「學習共同體」(學習社群)渉及的對象包括學 生、教師、家長與社區人士或資源等,教學工作者不再只是唱獨腳戲,而是在這 個專業的學習社群裡有豐富的社會資源,並擁有強而有力的後盾。

分組合作學習法有多種策略,各有巧妙不同,但亦有其共同特色,如:多採 異質性的分組、加強社會(合作)技巧、學習過程重視正向的依賴、每人的成功 機會是均等的、學習結果強調個別負責的。由上述可知,合作學習法之類型各有 千秋,在教育第一現場的教師們需瞭解合作學習方法的特色及異同,依據教學目 標、教學領域、學生程度、課程內容等去選擇適宜之類型,相得益彰!

(26)

13

上述合作學習法的類型,茲整理如表 2-1-2 所示:

表 2-1-2 合作學習法之類型及其教學流程

類型 主要之教學流程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1.全班授課 2.分組學習 3.小考

4.計算個人進步分數 5.小組表揚

拼圖法第二式

1.全班授課 2.分組研讀 3.專家小組學習 4.回原小組教學 5.小考

6.小組表揚

配對學習

1.全班授課 2.配對兩兩練習 3.配對重述重點 4.配對分享經驗 5.配對討論

六六討論

1.界定主題

2.分組(盡量六人一組)

3.各組推舉一位主持人(兼紀錄) 4.共同靜思一分鐘

5.每人發言一分鐘 6.自由交談 3~5 分鐘 7. 主持人歸納大家的意見

團體探究法

1.界定主題

2.小組計畫探究活動 3.小組進行探究

4.善用校內外資源以達成任務

5.小組準備及進行探究、向全班發表成果 6.師生共同評量

學習共同體

1.引起動機,引發學生進行探究 2.開展教學,引發學生實施合作 3.延伸活動,引發學生思考表達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本研究學生學習的學科為數學,這一門屬於學生較頭痛及困擾的學習領域,

需要教師先清楚地講授,以利讓學生精熟教師所傳授的內容知識,適合採用學生 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而且七年級的學生對於合作學習尚不大熟悉,故採用 此改變幅度最小的方法,所以,本研究係採用 STAD 的合作學習方式來進行數學 之教學活動。

(27)

14

參、 教育部合作學習方案之推動概況 一、理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國民教育品質的提升,為讓每位學 生都可順著自己的性向和興趣適性發展,教師更應採用合宜的教學方法。「分組 合作學習」之教學方法不同於傳統教師講、學生聽,只重視紙筆測驗的上課學習 形態,而是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成就、增進學生之學習動機、發展合作及溝通技 巧、有助於適性學習,是一項具備多項功效的教學策略。著重以學習者為中心的 教學設計,提供學生主動思考、共同討論分享或進行小組練習的機會,使教學不 再侷限於老師的直接教導。每位學習者不但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要幫助同組 的成員學習。

二、推動概況

為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育部推動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之「分組 合作學習計畫」,期盼能藉由合作學習,善用學生的差異,降低學生差異造成的不 利影響,使學生都能適性發展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於 101 學年度針對全國國 民中小學實施「分組合作學習試辦計畫」,共計 169 校(國中 133 校、國小 36 校),另有關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目前已規劃與分組合作學習理念、精神相 符之計畫,如:學習共同體、教學基地學校等,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均予以 尊重(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手冊,2013)。

102 學年度已達 850 所國中參加分組合作學習計畫(與分組合作學習理念、

精神相符之計畫,共 86 校),每校至少一個學習領域實施,以有效活化國中教學 現場。

目前實施合作學習的學校,可分為「一校實施」、「跨校合作」、「深耕學 校」等模式。

104 學年度遴選 3 所領航學校及 16 所深耕學校,作為實施分組合作學習的觀 摩學校,名單如下:

(一)領航學校:新北市坪林國中、新北市積穗國中、基隆市南榮國中。

(二)深耕學校:宜蘭縣凱旋國中、新北市福和國中、桃園市龍潭國中、臺中市 日南國中、臺中市公明國中、臺中市崇倫國中、彰化縣鹿鳴國中、嘉義縣義竹國 中、臺南市大成國中、臺南市後壁國中、高雄市文山高中、高雄市青年國中、高 雄市五福國中、高雄市阿蓮國中、屏東縣車城國中、臺東縣鹿野國中。

(28)

15

為使全國國民中小學的校長、教師與主任需充分地去理解分組合作學習之教 學理念與實際效益,以精進教學實務,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亦於 102 年 10 月完成「教師手冊」及「教學影片」,包含基礎篇、技巧篇、策略篇、成功案例 篇,掛載於分組合作學習網站提供全國教師參考,以精進教學(引自分組合作學 習網站)。

教育部國教署自 101 學年度以來,委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推動「活化教學~

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推廣與實踐方案」計畫,邁入第五年的現今,擬定聚焦於遴 選與輔導有積極意願持續發展學校本位教學創新改革之深耕學校,進一步地能夠 深化合作學習之實踐,並據此來發展出適用於我國情境的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及案 例,進一步推廣之。

表 2-1-3 各縣市 104 學年度參與「分組合作學習計畫」之校數

縣市別 參與校數 縣市別 參與校數 臺北市

新北市

50 嘉義市 5

56 嘉義縣 25

65 90

基隆市 13 臺南市

桃園縣 55 高雄市

新竹市 16 屏東縣 39

25 23

新竹縣 25 宜蘭縣

苗栗縣 33 花蓮縣

臺中市 85 臺東縣 18

彰化縣 38 澎湖縣 14

南投縣 32 金門縣 5

雲林縣 32

資料來源:引自教育部合作學習工作坊網站 http://www.coop.ntue.edu.tw/105 學年度「活化教學~

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遴選與輔導深耕學校實施分組合作學習計畫(2015)

由是觀之,無論是北部、南部、東部,甚至是外島地區,「分組合作學習」的 教學模式,可謂遍地開花,參與分組合作學習之學校在穩定中開花結果,分組合 作學習是今日教育革新、活化教學之法寶,從事教育工作者可藉由此活化的教學 方式去翻轉教學,讓學生更能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以俾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 動機及學習成效。「透過分組合作學習,創建學習共同體」不僅是教育部之政策口 號,應是化心動為行動,實踐於教育現場、讓學子們受惠的時刻,相信屆時不只

「教室教學的春天」,在教師們的春風化雨下,學生們都開創自己人生的春天!

(29)

16

第二節 合作學習與學習動機之關係

在這科技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的潮流裡,知識乃最重要之人力資本,亦是無 價之寶,而學習動機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來源,知識的學習以及知識的累積皆有 賴於學習動機之促進,教師們於教學設計時如果能夠運用符合教育新浪潮、適切 之教學方法,相信定能誘發學生之學習動機,讓學子們不僅沉浸在積極的學習動 機中樂此不疲,那伴隨而來的學習成效相信亦如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而且是 可觀的。

合作學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性,黃永和(2013)認為實施分組合作學習之後,

學生在「學習動機與態度」上面有顯著提升,上課更有趣了,學生更專心且主動 地投入時間去學習,也讓學習效果變得更好、更有信心。學生們覺得上課更有興 味、能在同儕互動中學到更多東西,那麼打盹兒、自顧著聊天的機率也大大地降 低了。

而黃政傑、林佩璇(1996)則認為合作學習比一般教學活動更能增加學習動 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學生經由學業成就的滿足中增強了自尊並肯定 自我而自主地投入學習。

可見,合作學習之模式相較於其他的教學策略而言,可提昇更高層次的學習 動機,因為那互動及互助的學習型態能夠鼓勵並且支持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

大家都是課堂上的主人,沒有人閒著,大家都願意為了達成目標全力以赴、盡最 大的努力。

而黃台珠、李嘉祥(1999)在探討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研究結 果發現,學生普遍地認同合作學習能夠增進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效果,並指出 身為一名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覺、運用適切的教學策略以增進學生之學習 動機。

合作學習融入理解式教學法比理解式教學法在學習上更有效益且更具正面的 學習動機表現(陳榮章,2012)。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可以改善學生學習能力差 異及學習動機較低之問題(歐文亮,2011)。合作學習之教學策略,不僅能提高學 生的學習動機,且可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為課堂上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何樂 而不為呢?

既然合作學習的運用能讓學生們的眼睛為之一亮,那麼在學習動機方面,教 學策略與能力水準間有顯著之交互作用,在不同教學策略因子中,低能力學生組 別呈現實驗組顯著優於控制組。在能力水準的因子當中,其中實驗組的高能力組

(30)

17

別顯著優於中能力組,低能力組顯著優於中能力組(高俊傑,2012)。合作學習的 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動機,增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度,同時改變了學生數學 學習的態度。透過教學方式的改變,不僅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同時讓研究者更喜 歡教學的工作,它不再是例行工作,是一項藝術及希望的工程(范聖佳、郭重吉,

2007)。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之教學設計,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於籃球策略認知的 能力,而且對於高能力學生與低能力學生在學習動機方面之提升亦是有明顯幫助

(高俊傑,2012)。合作學習法係藉由小組成員們的分工合作,互相支援並進行學 習,利用小組比賽,製造團隊比賽的心理氛圍,可使學習動機更為強烈(汪慧玲,

沈佳生,2013)。

由此可見,教師若能善用 STAD 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將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 學習渴望,引發學生尋求知識之欲望,一旦那求知欲上身,那麼學習動機亦隨之 水漲船高,只要那學習動機增強,那麼課堂間的活絡光景不再只是夢想,是可以 實現的。

實施教學前,先對全體樣本進行專業的基礎能力測驗,其目的是在瞭解實施 教學前,學生在基本能力上的差異。在實施過程中,實驗組採用合作學習的教學 法,控制組則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實施後會發現到,在學習態度上,例如:學 習動機、整體態度等表現明顯地優於傳統的教學方法,亦即具有顯著性(陳長振、

陳文慶,2007)。

合作學習法對提升國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之「學習的自我效能」、「學習的制 控信念」、「外在目標導向」及整體表現之成效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法(呂孟宜,

2009)。結果顯示合作學習組同學在「學習動機」各分量表以及總分均顯著優於傳 統教學組,顯現合作學習的確能夠提升學生學習體操動機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合 作學習的過程當中,充分運用個人績效責任及小組獎勵,在學習態度上較為積極

(鄭麗媛、邱文信、曾德明,2014)。

社會學習領域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法之後,可以提升社會學習領域之學習動機

(張如瑩、郎亞琴,2011)。精熟學習結合了合作學習,比精熟學習與傳統學習在 學習動機上達顯著效果……,精熟學習與合作學習結合之後,在學習目標、內在 價值、自我效能、成就動機及期望成功上有顯著高於傳統學習(林百也、黃清雲,

2011)。由上可知,STAD 合作學習對於學習動機之影響力,不只在主要學科上具 顯著性,就其他學科而言,亦能提昇學習動機。

(31)

18

表 2-2-1 STAD 合作學習對於學習動機之影響

研究者 年份 年級 實驗期程 科目 動機

鄭麗媛、邱文

信、曾德明 2014 平均年齡 12 歲 8 週 體育 + 汪慧玲、沈佳生 2013 二專一年級 4 週 兒童發展評量

與輔導 +

陳榮章 2012 國中二年級 8 週 體育 +

高俊傑 2012 大學三年級 8 週 體育 +

張如瑩、郎亞琴 2011 國小三年級 6 週 社會 + 林百也、黃清雲 2011 二專二年級

四技一、二年級 10 週 體育 +

呂孟宜 2009 國中八年級 8 週 英語 +

陳長振、陳文慶 2007 高職一年級 12 週 動力機械概論 + 范聖佳、郭重吉 2007 國中七年級 6 個月 數學 +

黃台珠、李嘉祥 2000 國中一年級 生物 +

註:(+)表示顯著優於控制組。(-)表示控制組效果較好。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有關 STAD 合作教學方法對於學習動機之影響,綜觀各位學者所探討的文獻 可發現,STAD 合作教學方法多能有效地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但相較於學習成 效而言,文獻資料明顯較少,又研究者在參考文獻中發現,若欲研究提昇學生學 習動機之合作學習方法,有些專家學者係採小組遊戲競賽法來研究其與學習動機 之相關性。

如前面章節所言,畢竟 STAD 合作教學方法是屬精熟類別之合作教學法,因 此學者專家在研究學生學習動機時,不再只鎖定 STAD 合作教學方法,而是採更 具活動性質之小組遊戲競賽法,話雖如此,但是 STAD 合作教學能提升學生之學 習動機,這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節 合作學習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合作學習在有結構性的教學設計與訓練之下確實能夠提昇學習的效益,在學 習成就方面也顯著地高於未接受合作訓練者,而且高能力組的成就較低能力組顯 著(薛堯舜,2010)。歐文亮(2011)認為教師適時運用合作學習法來融入或輔助 教學,能夠創造更佳的教學品質,進而提升教學者的教學成效以及學習者的學習 成就。

STAD 合作學習教學法能顯著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學習興趣,並有 效地減少學生對數學的「厭惡」,但未能全面有效性地減低學童對於數學的焦慮程 度(張新仁,許桂英,2004)。利用合作學習之小組成就區分法來進行教學,的確 可以讓中、低組學生,能經由小組成員幫助而逐漸理解及熟悉授課內容,且高分

(32)

19

組的學生為了爭取小組的榮譽,也會主動協助小組成員理解授課內容,並且重新 思考自己對觀念的理解是否正確……分組合作學習可提升八年級學生在「平方根 與近似值」的學習成效(郭憲仁,2015)。趙沐深(2007)指出 STAD 對五專學 生在電路學學習成就,顯著優於傳統教學策略。五專學生對於合作學習策略的學 後反應,無負面情形。教師採用 STAD 教學的感受是:班級學習氣氛良好,師生、

學生同儕的互動增加,學生個人合作技巧表現有進步。由以上可觀之,不只是國 中、小之國民教育階段,高中職、大專院校等實施 STAD 合作學習教學法亦有其 一定之學習成效。

黃俊程(2011)指出 STAD 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並針對學 生數學週記內容分組討論有助於學生相互學習、同儕互動頻繁與增加自信心。

STAD 對學生之數學成就、數學學習保留效果有顯著差異,可見 STAD 有助於提 升學生在數與量單元的學習成效(張慧淳,林曉芳,2013)。合作學習教學與傳統 教學在大專兒童發展評量與輔導課程上之學習成效測驗的表現有顯著差異,而 且,實施合作學習教學在大專兒童發展評量與輔導課程上之學習態度表現顯著優 於傳統教學(汪慧玲,沈佳生,2013)。由此再次展現,STAD 合作學習之教學法 對於學生之成效,不僅限於十二年國民教育的階段,成效可謂遍地開花,大家有 目共睹啊!

黃永和(2013)認為實施分組合作學習後,因為學生參與程度的增加、同儕 互動、師生互動也增加不少,因此,也帶動學習效果的提升。陳麗珠(2014)指 出實驗班的學習成就測驗成績高於對照班,由此得知實驗班經過「分組合作學習 教學法」後學習成效優於對照組。

合作學習,相較於競爭式的學習或個別學習,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學 習成效及合作技巧的表現,是一項值得教師在教學中採用的教學策略(王金國、

張新仁,2003)。在學習成就方面,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國中八年級學生之學習成就 的提升沒有顯著效果,這結論顯示這群接受合作學習的實驗組學生,在排除起始 能力差異的影響後,並未因 STAD 的教學活動,在數學學習成就上有顯著的提升;

可是從另一觀點看,意味著學生的數學段考並不會因教師採用合作學習而有明顯 下降。但對於數學態度具有中度到高度正向顯著的影響效果(林雅雯、江柏叡、

曾志隆,2015)。

合作學習有助於在職進修學生學習成就的提升(林曉芳,2013)。採用 STAD 合作學習教學法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美姿美儀學習成效,而且與傳統講述 教學法相近而容易實施,所以適合推行於一般課程教學中(張仁家、范素梅,

(33)

20

2010)。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對動力機械概論學習成就有顯著差異。合作學習主要 是透過同學討論過程,讓學生自行去歸納與分析問題,而教師則從旁協助引導學 生,學生對於能主導學習過程,並隨時能與同學討論,甚至和老師溝通交談,師 生關係融洽,此種有別於傳統的單向式學習,亦有顯著之不同,此應也是達顯著 水準之因(陳長振、陳文慶,2007)。

大學體育課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於學生的桌球反手推擋學習成效具有正 面的效果(張紅玉、陳春安、章文英,2009)。合作學習可顯著提升體操教學效能,

教練或教師可多加應用於教學設計上(鄭麗媛、邱文信、曾德明,2014)。

社會學習領域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法之後,可以提升社會學習領域之學習成效

(張如瑩、郎亞琴,2011)。合作學習有助於提昇公民科的學習成就,能增進公民 知識……STAD 能夠提高公民科的學習成就及增進學生的同儕關係,並受學生接 納,是適合於國中公民科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張秀雄、吳美嬌、劉秀嫚,1999)。

可見各大領域之科目皆不妨一試,說不定能擦出令人驚豔的火花!

表 2-3-1 STAD 合作學習對於學習成效之影響

研究者 年份 年級 實驗期程 科目 成效

郭憲仁 2015 國中八年級 5 節課 數學 +

林雅雯、江柏

叡、曾志隆 2015 國中八年級 8 個月 數學 0

陳麗珠 2014 國中七年級 4 週 數學 +

鄭麗媛、邱文

信、曾德明 2014 平均年齡 12 歲 8 週 體育 + 張慧淳、林曉芳 2013 國小五年級 8 週 數學 + 汪慧玲、沈佳生 2013 二專一年級 4 週 兒童發展評量與輔導 +

林曉芳 2013 研究所學生 16 週 教育統計學 +

黃俊程 2011 國中七年級 6 週 數學 +

張如瑩、郎亞琴 2011 國小三年級 6 週 社會 + 張仁家、范素梅 2010 高職三年級 15 週 美姿美儀 +

薛堯舜 2010 國小五年級 14 週 健康與體育 +

張紅玉、陳春

安、章文英 2009 大學二年級 6 週 體育 +

趙沐深 2007 五專三年級 10 週 電路學 +

陳長振、陳文慶 2007 高職一年級 12 週 動力機械概論 + 張新仁、許桂英 2004 國小三年級 11 週 數學 + 張秀雄、吳美

嬌、劉秀嫚 1999 國中八年級 32 週 公民 +

註:(+)表示顯著優於控制組。(0)表示沒有差異。(-)表示控制組效果較好。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4)

21

綜觀,STAD 為所有合作學習法的入門法(張如瑩、郎亞琴,2011)。STAD 合作學習法之模式雖然是眾多合作學習法中屬於較容易實施之教學方法,但教師 們仍須先明瞭此合作學習方法之特色與精神,進而熟悉其實施方式及步驟,而且 亦要考慮到學生的特質、興趣及能力等因素,方能將這 STAD 合作學習方法達到 最大的學習成效。

(35)

22

(36)

23

第三章 研究與方法

本章分為七節,第一節介紹研究場域:第二節說明個案學校 STAD 合作學習 實施概況;第三節為研究流程與步驟;第四節說明研究方法;第五節研究信效度;

第六節為研究倫理;第七節為資料編碼與資料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場域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在個案的選擇上,係屬於「目的性取樣」,主要目的在協 助研究者或參與者在密切接觸中,決定研究參與的個案內容,確定研究個案能提 供足夠之資料,以滿足研究議題之探討(萬華容,2011)。所以,本研究之研究個 案學校不是隨機取樣,其研究個案之對象為兩位數學教師、接受 STAD 教學的兩 個班級學生,上述觀察及訪談人員皆可為本研究提供相關資料,供研究者探索,

確認研究目的中所欲明瞭之現象。此外,有鑑於研究倫理,本研究出現的人物均 以匿名處理。本節就兩方面來探討,一為進入場域;一為研究個案介紹。茲分別 敘述之。

壹、 進入場域

東東國中(化名),班級數九班(不含資優、資源班),學生人數約二百五十位,

研究者曾經任教之學校,很榮幸地在此服務一年,在臺東縣係屬於小型之學校。

東東國中創立於民國五十一年八月,在學校硬體設備方面尚稱完善,每一間教室 都配有單槍設備、投影布幕、電腦、無線資訊網路等現代化之設施,提供學生們 更便捷、溫馨、舒適的友善校園,並可提供老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結合資訊。學 校發展項目多元,在活化教學上有顯著之功效,吸引學生學習之興趣,對於學校 有極高之歸屬感、榮譽感及向心力。由其學校之介紹中可知,為展現學校本位經 營管理之理念,形塑與實現學校願景如下(引自東東國中之學校網站):勤儉樸 實、感恩關懷、超越創新、積極參與、尊重生命、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珍惜資 源、提昇自我、節約自守、溝通分享、運用科技、和諧互動、團隊合作、解決問 題。

雖屬偏鄉之小型學校,但地偏心不偏,這兒的教職員工們為著東東國中學子 們而默默付出,為了讓這裡的孩子不輸給其他城市或地區之學校,結合各種資源,

無論是教育相關單位或在地資源及家長之後援,大家無不卯足全力,為了這學校

(37)

24

好還要更好,讓學子青春不留白!

個案學校之學校特色,以下撮舉說明之(引自東東國中之學校網站)。

一、推動閱讀活動,提昇語文能力

積極地推廣閱讀活動,拓展學生的閱讀素養,以提昇語文之能力,期能與時 俱進地充實圖書設備,進而提昇學生閱讀能力。此外,亦重視語文教學,增進學 生的語文能力。

在實施的層面上,不僅辦理故事協會到校推廣閱讀活動,也利用早自習等時 段,融入班級閱讀指導課程,以啟發學生聆聽、互動和閱讀發表的能力。再者,

發起好書捐贈活動,感謝師生與善心人士捐贈學校圖書儀式,建立更健全之圖書 管理制度,營造開放自主的閱讀風氣。此外,週四朝會辦理學生國文背誦、英語 朗讀活動,培養學生自動學習、欣賞、發表的能力。

二、社團多元特色,適性學習發展

有效地統整各科教學,充實學習內容,增進學生多元之能力。並且適應個別 化之差異,進而發掘興趣及才藝,以豐富學生休閒之能力,豐富多元的社團活動 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增添多彩多姿。

就社團活動之實施概況而言,它融合了學校發展特色、教師專長以及學生的 學習興趣,學校用心地創辦各類社團,靜、動態皆有,提供學生能夠自由地去選 社團活動,並發展才藝和興趣的多元學習機會。開辦之社團,可謂琳瑯滿目,舉 凡:原住民舞蹈社、熱門音樂社、MV 舞蹈社、籃球社、羽球社、書法社、英語 研究社、數學研究社、科學研究社、客家文化社、校刊社、阿美族語社、布農族 語社等社團,提供學生們選擇。不僅如此,每年六月學務處訓育組會辦理社團成 果發表會,這一年一度的社團盛事,精彩可期!學生們趁這次的發表舞臺盡情地 揮灑,大家無不摩拳擦掌,充分地展現學習成果、激勵學生自信心、提升學生成 就感。

三、訓輔合而為一,營造友善校園

此目標在加強學生的生活教育,培養學生守法有禮、重視榮譽的品德情操。

可見,係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營造出互信友善、和諧溫馨 的校園。

就實施的方面而言,積極地推行有禮貌、多說好話、垃圾不落地等運動,並 培養學生能夠尊重人己、愛護環境的生活態度和生活好習慣,做個進取有為的年

(38)

25

輕人。學校並辦理各項教育宣導,適時地機會教育,以輔導來代替處罰,建立以 服務為宗旨的改過銷過辦法,給予孩子革新之機會,激發學生的榮譽心和責任感。

另也定期舉行代議士活動,重視學生表達之意見與問題,亦著重領導才能之培訓,

以利發展學生潛能和培養其民主守法的精神。

四、親師合作雙贏,建立溝通平台

落實親師間之合作,重視學子品格及身心發展,建立良好生活態度和提昇學 習之成效。親師共同協助學子去瞭解自己的能力、性向和興趣等,培養發展自我、

適應環境以及規劃未來的能力,促進自我實現。

實踐面來說,每天各班導師利用家庭聯絡簿與家長溝通聯繫,並不定期進行 電話訪談和家庭訪問,關心學生在家、在校生活與學習之情形。定期辦理親職教 育講座,透過專家學者的理念分享,建立親師對子女教育的共識,增進良好的親 子關係和師生互動,共創雙贏。另外,各年級親師座談會的辦理亦有其功效,它 能促進家長和教師的意見交流與互動,親師溝通無礙,親師攜手、共同關心子女 學習情形。

為了因應社會變遷及教育改革、學齡人口的遽減、社區與學校的共存共榮,

也感受到國際教育課程對於學生的重要性。近年來,東東國中辦理了許多豐富的 活動,如:國際教育課程研修開拓學生的視野、社區資源結合設立數學「小菁英」

班、數學競賽屢獲佳績,每年寒暑假的營隊活動、孔子行腳等團隊駐校陪伴孩子,

不僅活力十足又不失教育意義。另成立了管樂隊及田徑隊,雖然近幾年才成軍,

但尖兵們已過關斬將,為學校締造亮麗成績,尤其管樂隊的優異表現,成績斐然,

令人刮目相看!

這兩年不僅有電視媒體到校採訪教學實錄,去年還獲邀教育部活化教學影片 拍攝,學校老師及學生入鏡,拍攝活化教學示範影片,又北上出席記者會,發表 合作學習運用於數學上之成果。東東國中近年來的校風備受肯定,鄉親們皆極為 推崇,甚或贏得校外人士的好評,東東國中之風評扶搖直上,擺脫早期學習風氣 較差之刻板印象,無論在教師的專業素養、行政團隊的合作無間、學生的有禮守 分、家長的全力支持,佳評如潮。

貳、 研究個案介紹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對象為東東國中的兩位數學教師。以下僅就研究個案逐一 介紹。

(39)

26

一、數學教師

在東東國中擔任數學領域的教師共有四位,皆擁有正式數學認證資格的教 師,本研究對象係兼任行政職的教師,這兩位教師皆深植臺東教育界十餘年,且 皆擔任主任一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式活潑,極受學生們愛戴。茲分別細述 之。

編號 T1(化名)教師,男性,40 歲,教育研究所畢業,數學科專任教師,

教學年資十二年,教學經驗豐富,擔任過總務、學務、教務、輔導主任,導師也 當過,唯專任沒有當過。服務的學校共經歷過三間國民中學,特偏、偏遠、市區 都會型學校的型態皆任教過。大一時,就已投入偏鄉教育工作,每年寒暑假,都 會到臺東來辦理教育生活體驗營,最主要就是關懷偏鄉孩子教育的事工,因為在 當時就看到了問題——偏鄉孩子的程度非常弱,所以就立志要來這邊看看到底學 校都是怎麼教的,或者想來讓這情況有所改變,毅然決然地放棄北部的學校來到 臺東,直至現在。此外,獲獎豐碩,教案比賽、特殊優良教師、菁師獎、臺東優 秀青年、星雲教育獎,還有每年都獲得教育優良的記獎,目前也是臺東縣的教專 輔導員及輔導團數學科的進階輔導員。曾參與教育部的示範教學的影片拍攝,尤 分組合作學習、活化教學、補救教學這些方面皆著力不少。再加上一些媒體的報 導,T1 教師會到國中小學、高中、大學,甚至社會人士的一些基金會,去分享一 些教學經驗,備受肯定。

在相關的研習上,除了分組合作學習的理論部分,最近參加更多的是直接入 班觀察,另有校內辦的,分兩種:一種是互相觀課、搭配教專;一種是請專家學 者實際入班,大家先進行共備,然後觀課、議課,例如:針對如何實施 STAD 的 部分來做建議、批評,所以這類的研習、入班,不僅僅只是看上課而已,包含之 前老師如何規畫及事後如何檢討改進的研習。

「臺北不缺我一個老師,比我厲害的多得是,但是在這裡,他們很需要我,

我在這裡可以發揮能力幫助他們……,所以我留下來,是很有意義的。」就是這 顆熾熱的教育愛心及熱血,照拂偏鄉的孩子,讓偏鄉的孩子亦能同城市的學子發 光發熱!

編號 T2(化名)教師,男性,38 歲,教育研究所畢業,數學科專任教師,

教學年資是私校一年,公立學校十三年左右。一開始在私立學校教書,一年後至 東東國中(化名)任教,大約四年後,調到市區的大型學校,教了五年左右,又 再調回東東國中。特別的是中途為什麼會調到那間大型學校呢?原因是 T2 教師

(40)

27

想要看一下偏鄉的東東國中跟市區的學校差別何在?因為在這偏鄉教的時候,無 論怎麼努力,為何學生的成績總是沒有起色,心想應該調去市區很厲害的學校,

去了解為什麼他們的成績可以這麼好,然後 T2 教師調過去之後就發現:家庭背 景這一塊占了蠻大的部分,此外,在這間大學校也認識了一些資深老師,然後請 教他們一些教學上的問題……,之後,心想:呃~我應該"學成歸國"了,所以 調回東東國中。

在教學生涯中,因為 T2 教師想要學很多東西,所以懇請校長每年都要讓自 己換換職務,因此在這幾年,每一個處室的每一個組長,T2 教師全部都做過了,

就連導師跟專仼也都做過了,正也因為如此,所以 T2 教師收穫滿滿,也將這份 教育熱忱散布出去,不僅擁有豐富的學經歷,不斷地求自我精進、專業的素養、

看重每位孩子的教育理念,造福東東國中的每一位學子!

綜上述可知,兩位研究對象(個案教師),是教育界的中堅成員。這兩位教師 不只是學子的經師,亦是人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這些基本的涵養外,能夠 接近國中生的心、傾聽學生的心聲、發掘學生的亮點,並引導學子開拓出屬於自 己的一片新天地!

二、校內學生

本研究對象為東東國中七、八年級各一個班級的學生,一個班的班級人數為 28 人,男生 16 人,女生 12 人;另一個班級人數為 29 人,男生 16 人,女生 13 人。針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教學。少部分學生家長社經地位及學歷高,多為當 地士紳之子弟;班上家長對學校事務極度關注,經常主動協助校方及導師進行各 項教學活動。兩班學生於數學課時,皆曾發生不願意和同學一組、取笑他人數學 表現、小組競賽時的不公平時發出不平之鳴的偶發事件,進而無法提升數學表現、

學習成效、凝聚班級團結與合作的氣氛。

第二節 個案學校 STAD 合作學習實施概況

臺東縣地形狹長且包含山地、平地、離島;山線、海線等不同類型之學校。

若要對不同類型之學校分別施以實驗研究誠屬不易,因此本研究僅以鄉鎮所在地 之一般學校為研究對象。

個案學校係位於臺東縣某鄉鎮,校地近十二公頃。創立於民國五○年代,時 為初級中學,迄民國五十七年奉令改制為縣立中學,現有九班及特教班一班,教

(41)

28

職員工三十人,學生二六六人。學區內有四所國小。其間歷經十一位校長之用心 辦學及所有教職員的全力付出,加上家長、地方仕紳的支持與配合,得有今日之 規模與績效。

「國中活化教學列車」在這兒繼續啟動了,該校教師採取分組合作學習、共 同備課、入班觀課及議課、設計具有創意的課程等方式,帶領學生探索自我,激 發潛能。

在好山好水的滋養下,學生純樸且天真,家長多以務農及勞工為主,弱勢背 景的學生雖然占全校三分之一以上,家長對於孩子的課業及學習狀況,多半關切,

但難免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之困窘,以致於多數學生較缺乏學習動機,自我 期許亦薄弱。與都會區的孩子相較之下,個案學校孩子們的自信心稍嫌不足,對 於自身之生涯規劃亦缺乏明確方向。

有感於此,個案學校深感活化教學的迫切性與必要性,開啟了一系列的課程 及創意教學工程。個案學校裡,數學、語文(英語)領域的教師團隊透過學校的 教學研究會及專業學習社群,共同研發課程架構、自編教材、共同腦力激盪。透 過分組合作學習(如:STAD、配對學習法)、桌遊,讓孩子們勇於開口說英語等 活化教學方式。一系列翻轉課程實施後,明顯地感受到學生急於求知的眼睛都亮 了起來!

在行政方面,學校對於活化教學多元課程均能給予充分的支持,如舉辦數學 九宮格遊戲、英語趣味桌遊學習、國際教育活動等等,大幅地提高孩子學習動機 及向心力。該校亦因教學的活化、家長的肯定與學生的進步,屢獲臺東縣政府的 頒獎肯定。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本節中,研究者將進一步就本研究之研究流程、進度安排和研究步驟等做概 要介紹。

壹、研究流程

一、歷程規畫

質性研究重視研究過程中之時間序列與社會行為之脈絡關係(潘淑滿,

2013),同時文獻探討在研究歷程是持續不斷的,從尋找研究的主題至撰寫研究報 告,都需要不斷地蒐集、查閱資料、參考文獻,以獲得更多元之思考,有助於研 究之方向更為穩健。本研究主要是欲瞭解 STAD 對國中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

數據

圖  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But,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learning target, and it can measur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s, so it can not being ignored.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typed with

Keywords: Junior high students,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to use, willingnes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aminees’ cognitive response patterns, it is effective to figure out the English learning results on some 7 th junior high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