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神霄金火天丁大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57 -

較特別應為盧埜,在劉玉的〈金火天丁大法.後序〉和黃公瑾的〈劉清卿事 實〉,在在表示盧埜將歿之時親傳劉玉「金火天丁法」,非是神啟示的傳法,由 此來看,盧埜的年代可能橫跨了徽宗、高宗、孝宗(1162-1189),甚至可能到 光宗或寧宗初期,應是一位相當長壽的道士。

盧埜、劉玉在酆岳之法的譜系中扮演了關鍵的人物,他們所行持的道法包 括「神霄金火天丁大法」、「太一火犀雷府朱將軍考附大法」、「地祇法」、「酆都 法」四種,而盧埜亦曾幫方貧樂謄奏,因此被列為證道祖師,所以下文先依

《道法會元》排列次序討論這五項道法的傳法譜系,而後再討論其中所涉及的 相關問題。

一、神霄金火天丁大法

有關「神霄金火天丁大法」(以下簡稱「金火天丁大法」)的傳法譜系可依 據《道法會元》卷198 劉玉所撰的《金火天丁大法.後序》梳理出基本面貌:6

故宗師秘其道。火師傳與玉真教主林侍宸,林傳與張如晦,後傳陳道 一,下付薛洞真、盧君也,次以神霄派脉付徐必大,徐亦不得其文。盧 君化於劍江,將解而枕中出其書以付玉。法傳盧君,而派繼徐君。在前 所傳此法,與人未嘗盡授,得之者只天丁一符。(198:26b)

在此,劉玉認為他所承接的是「火師汪真君→林靈素→張如晦→陳道一→薛洞 真、盧埜→徐必大」這個譜系,林靈素在宣和二年(1120)登真,而劉玉活動

6 有關盧埜一系的神霄譜系相關研究甚多,可參司馬虛(Michel Strickmann)著,安倍道子譯,

〈宋代の雷儀──神霄運動と道家南宗についての略說〉,《東方宗教》第 46 期(1975),頁 15-28;松本浩一,〈宋代の雷法〉,《社會文化史學》第 17 期(1979),頁 45-65;李豐楙先 生,〈宋元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氏著:《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台 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頁 171-206;李遠國:《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與思想》(四 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三章第二節〈奉行神霄道法的眾多高真〉,頁 93-105;常志 靜(Florian C. Reiter), “Taoist Transcendence and Thunder Magic, As seen in the Great Rituals of Heavenly Ting of Metal and Fire in the Divine Empyrean(神霄金火天丁大法)”, in Zeitschrift der Deustschen Morgenländischen Gesellschaft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11), pp.415-445;

較近期的有李麗涼:《北宋神霄道士林靈素與神霄運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論 文,2006),頁 167-2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58 -

的時間是南宋光宗到理宗期間(1189-1264),就時間次序來看,這個譜系頗為 合理。不過即依照劉玉的說法,徐必大雖然承接了神霄法脈,但似乎未完全學 得盧埜的法門,實際上自己才是真正得到金火天丁大法。在卷 253 黃公瑾所撰 的〈劉清卿事實〉中曾清楚交代這段緣由:

後因養浩盧君伯善來江西,以諸法付度於徐洪季,洪季以所得授清卿。

清卿得法,方從盧遊。伯善歿於洪季家,炁雖絕,體甚溫,無敢封殮。

三日,忽甦,視諸弟子,惟清卿在焉,語之曰:「我以三事當入酆都。一 母死不奔喪;二邪淫敗真,輕慢道法;三改摘呪呪,傳授非人。汝法欲 何階,吾於汝當無隱,却須率諸法友箋天救我,免入酆都。」清卿以神 霄中獨體金火天丁一階為請,盧悉以心章、隱諱、內鍊、秘呪傾囷付 之。筆錄才竟,諸弟子輻輳,則盧復瞑目化去。(10a-11b)

一開始盧埜是先傳徐必大,徐必大再傳劉玉,但劉玉也曾跟盧埜交遊、請教。

不過,依後文來看,盧埜可能有偷改呪訣、未全然地將行持之法傳授給徐必 大,而後因故還陽才將這套法門傳給了劉玉。不過依此說法,劉玉本身也只有 學得獨體天丁一法,未習得全套的金火天丁大法,而這個「獨體天丁」的概念 也充分的表現在目前所見卷198 的金火天丁大法中。(詳本章第三節)但是這套 神霄譜系與張宇初在《道門十規》與《峴泉集》所述的差異甚大:

神霄始於玉清真王……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白、薩、

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道門十規》11a)

神霄則雷霆諸派,始於玉清真王,而火師汪真君闡之,次而侍宸王君、

虛靜真君、西河薩君、伏魔李君、樞相許君;倡其宗者:林靈素、徐神 翁、劉混康、雷默菴、萬五雷、方貧樂、鄧鐵崖,而上官、徐、譚、

楊、陳、唐、莫而下。派亦衍矣。(《峴泉集》1:19a)

兩相對照下,可發現張宇初自身的說法也有不盡相同之處,不過在第一章討論 中已提到,許多宗教內部的聖傳或譜系所代表並非是歷史事實,常常是為了強 化教派意識而建構的神聖譜系。雖然張宇初非是神霄門人,但從其修纂道藏的 身分與立場,以及「神霄則雷霆諸派」、「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的文字來 看,他是以一種廣義式的「神霄」概念來涵括行持雷法的諸派(《道門十規》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59 -

是較為狹義),所列的白玉蟾、薩守堅等祖師非是直線式的師徒傳承,而是代表 發揚或具代表性的神霄高道。當然,也因為他的身分與地位,因此這套譜系所 受的重視遠較上述劉玉的譜系來得高。

對比劉玉的《金火天丁大法.後序》,《道門十規》中的「張」可能是指張 如晦,在宋代趙與時的《賓退錄》就提到:

生前自卜墳于城南山,戒其隨行弟子皇城使張如晦,可掘穴深五尺,見 龜蛇便下棺。7

而元代趙道一所編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HY296)的〈林靈蘁傳〉也提到:

先生頃在京時,……惟虛靜天師至,即開門對話,終日終宵。此外則東 西皇城使張如晦者。舊在通真宮,出則同行,坐則同席,宗師法教獨張 一人得其妙也。……至十五日,旣望,命如晦曰:「吾法門以付,惟汝尚 有六印、九符并六丁妙用,神機盡付與汝,世代只傳一人,無致輕泄。

并七寳素珠一串,如主上來取,即便分付。汝將來當為朝廷全節大忠,

今則別去,他時神宵(霄)再會。」(53:13a-b)

這條資料頗值得注意,在署名林靈素的《金火天丁神霄三炁火鈴歌》中也提 到:「普化天師出蓉城,親荷火師傳妙蘊。火師常時誓侍宸,真科有禁代一 人 。 」(199:3a ) 表 明 這 套 法 門 每 代 僅 傳 一 人 。 此 外 , 林 靈 素 在 宣 和 二 年

(1120)登真,與劉玉等人活動的時間差距將近一百餘年,若一位師傅的傳承 間隔約三十到四十年,相較於張宇初的觀點,劉玉的這套說法反而較為可靠。

雖然依劉玉之說,盧埜的「神霄金火天丁大法」得自陳道一,但傳授他酆 都法的鄭知微可能也是神霄道士,在前引孫覩〈靜素法師鄭君祠堂記〉還提 到:

君字先覺,處州遂昌縣人,鄭姓,知微其名也。……一日,入見內殿,

7 宋.趙與時:《賓退錄》(台北:藝文出版社,1967),卷 1,頁 4-6。此外,張如晦曾任浙江 定海縣令,重建縣學:「熙寧八年,令張懿文初建學於縣東一百步,中為大成殿。……政和六 年(1116),令張如晦重建。」參見宋.胡榘修,宋.方萬里、羅濬纂:《四明志》,《宋元方 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卷 20,「縣令」與「學校條」,頁 5245、5246。相關討論 亦可參李麗涼:《北宋神霄道士林靈素與神霄運動》,頁203-2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60 -

問治道之要,君曰:「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徽宗異其言,賜號沖和靜 素法師,之九成宮。不數年,累遷紫虛大夫、蕋珠殿校籍。之上清保

(寶)籙宮,晨夕燕見,眷禮恩遇,寵絕一時。而君性沖澹,不樂居京 師,故詔營別宮於平江,以便其私。8

文中的上清保籙宮即是寶籙宮,據《宋史》所載:

「上清寶籙宮」,政和五年(1115)作,在景龍門東,對景暉門。既又作 仁濟、輔正二亭於宮前,命道士施民符藥。徽宗時登皇城,下視之。又 開景龍門,城上作複道,通寶籙宮,以便齋醮之路。徽宗數從複道上往 來。9

可知寶籙宮原是因徽宗崇道所建立的朝廷宮觀,提供給道士設醮布道、講經傳 籙 , 之 後 徽 宗 接 受 林 靈 素 的 神 霄 說 、 大 舉 推 行 神 霄 運 動 , 曾 在 政 和 七 年

(1117)詔林靈素集道士二千人於寶籙宮宣諭,宣揚「神霄玉清王,今玉帝就 命人主」之說;重和元年(1118)徽宗以教主的身分到寶籙宮,親自向官僚傳 度《玉清神霄秘籙》;三年(1121),又至寶籙宮神霄殿,親授王黻等《元一六 陽神仙秘籙》及《保仙秘籙》。10

從上述情況,大致可知上清寶籙宮原為官方建立的道觀,因神霄運動的風 行,儼然已成為神霄的總壇,而鄭知微曾入寶籙宮,而後轉歸平江,也是要負 責主持由王兌之故宅改建的神霄宮。就此來看,鄭知微正處於北宋神霄運動的 高峰期,在這樣的氛圍底下,應對神霄法有一定的理解。只是缺乏文獻直接的 證據,特別是盧埜的說法,因此無法了解鄭知微是否有傳盧埜神霄大法,目前 只能先依從劉玉的說法,不過鄭、盧師徒間曾有過討論、參酌,應是合理的推 測。

透過上述討論,「神霄金火天丁大法」的傳承可圖示如下:

玉清真王 火師汪真君 林靈素 → 張如晦 → 陳道一 → 薛洞

8 宋.孫覩,〈靜素法師鄭君祠堂記〉,《鴻慶居士集》,卷 23,頁 238-239。

9 元.脫脫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卷 58〈地理志〉,東京條,頁 2101。

10 有關徽宗崇道、建立各式宮觀及相關的活動可參唐代劍,〈宋徽宗的「崇道夢」〉,氏著:《宋 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3),頁 26-5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61 -

真、盧埜 → 徐必大 → 劉玉 → 黃公瑾(?)(★空箭頭代表為非現實中的 傳法、師徒關係,為教派內所建構的神話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