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面引為改造寫作教學的最新經驗

第八章 相關比較成果在語文教學上的應用

第三節 全面引為改造寫作教學的最新經驗

寫作是人類有意識地使用語言和文字來紀錄資訊、表達意向。寫作是人類表 現無窮創作力的方法之一。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稱為文學,而作品的情節可以是虛 構或紀實,也可以表現各式長短的文章、詩詞、歌賦、劇本、書信等(維基百科,

2012h)寫作有現實和理想上的需求,「現實」是緣於人類創造的成果多藉由寫作 呈現,而「理想」則在於每一世的成就都有益於另一世的榮光。寫作可以將現世 的成就世世流轉,這種寫作實踐成為自我提升的志業與促進文化創造的理想。(周 慶華,2004c:9-10)所以寫作教學就成為「促動力」的角色。

以寫作教學在現在的教學現況來說,就教育部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語文實 施的寫作能力分段能力指標合列出二十七項,舉出其中幾項:能認識各種文體的 寫作要點,並練習寫作;能分辨並欣賞作品中的修辭技巧;能認識各種文體,並 練習不同類型的寫作;能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練習寫作;能把握修辭的特性並加以 練習及運用;能靈活運用修辭技巧,讓作品更加精緻感人;能發揮思考及創造的 能力,使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教育部,2003:35-38)這些能力指標大概也是 希望指導學生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等表達技巧,以及練習從審題、立 意、選材、安排短落與組織等步驟習寫作文。教師也會依此發展出一些以認知結

構為主的寫作教學策略,例如教導學生作文的體裁、作文的步驟、作文的開端結 尾、作文的修辭基礎與技巧。並發展出一些輔助寫作的策略,如看圖作文、聽寫 作文、接續寫作、擴寫、縮寫、改寫等,並以引導式寫作與命題式寫作指導學生 把握主旨,了解寫作步驟,並期望能發揮想像與創作的能力。

一般性的寫作教學會依此前進,例如寫前構思、設計、寫作、回顧與修訂。

如果會有不同一般作品的創作出現,是因為不同的經驗介入寫作所造成。這些經 驗包括社會經驗、生活經驗、閱讀經驗、指導者的經驗。先從基本的寫作談起:

寫作在整體上可以比擬工廠的系統化生產,這種系統化的生產,由原料/題材的 輸入,經過製造/寫作的轉換,而有產品/作品的輸出。這所輸出的產品/作品,

還可以有改造/蛻化的二度轉換,而造成新產品/綜合藝術品的二度輸出的事 實。(周慶華,2004c:4-5)當中細微的變化的情況,以圖示說明:

輸入 轉換 輸出 二度轉換 二度輸出

原料/題材 製造/寫作 產品/作品 改造/蛻化 新產品/綜合藝術品 親身經歷的 描述 前現代式的文章 結合其他媒體 相聲

聽聞的 詮釋 現代式的文章 利用現代科技 戲劇 看來的 評價 後現代式的文章 電視 想像的 電影

推理的 再現 抒情性的文章 電腦多媒體 重組 敘事性的文章

添補 新創

圖 8-3-1 寫作輸出(周慶華,2004c:5)

其中原料/題材的輸入是與生活經驗、閱讀經驗相關,閱讀經驗更可以無限擴 充,如果閱讀時能以不同的見地而有不同的層次發覺文本的意涵,則有更好的原 料可以輸入,這也就需要借重閱讀的美感經驗形成效果。製造/寫作的描述、詮 釋、評價,除了生活體驗、社會經驗外,也是首重閱讀作品的經驗分析,對於別 人作品的閱讀經驗可以轉為寫作的經驗。所以寫作教學不可忽視閱讀的經驗。在 作品形成後的前現代文體、現代文體、後現代文體差異性以及西方與非西方等不 同文化所造成的差異性,需要有創造性寫作經驗的人引導,才有局部創新或完全

……

……

…… ……

……

創新的可能。(周慶華,2004c:5)創造性的寫作教學不是教學過程技術的問題,

寫作的過程模式只是一個可用的媒介,能否改造教學得看教學者是否有強烈寫作 志業及理想的目標。如果教學者有相關的創造寫作的「識見」及有踐履寫作的「本 事」,再配合相關的教學方法,則有改造寫作教學經驗的可能。(同上,12-13)

文學作品的體式分為敘事性文體和抒情性文體,敘事性文體包括神話、傳 說、敘事詩、傳記、敘事散文、小說、戲劇等。抒情性文體包括歌謠、抒情詩、

抒情散文。教學寫作也需以此為類型,先決定文體再進行。本研究想強化的寫作 教學經驗在意象美感的呈現,所以教學的文章趨向於抒情性的文體,在形式上注 重意象和韻律的安排;在技巧上注重意象的安置(比喻/象徵)和韻律的經營;

在風格上就有優美、崇高、悲壯、滑稽、怪誕、諧擬、拼貼、多向、互動的區別。

本研究從文學意象的類型、呈現的方式、表義的方式都在此範圍內作分析,相關 獲得的經驗可以提供寫作教學上的參考。了解以文學意象裡的生理意象、心理意 象、社會意象的類型所產生的美感作用,一方面增進學生閱讀體驗,作為創作的 基礎。也就是對於寫作的原料或題材中所需親身經歷的經驗(聽聞的、看來的、

或想像的)有辨析及後設認知作用。一方面在教學寫作時,對於示例的分析,以 作為對學生寫作的原則提示。如果學生能更近一層直接領悟寫出有創意的作品,

教師可以順勢引為範例,作為教學成功的例子。

詩是抒情性文體的大宗,先以寫詩的活動為例。教學詩的寫作,先從閱讀詩 做起,本研究在各類的意象欣賞中舉了一些例子可以作為教學上的參考例子,如 周慶華〈夜釣〉詩中生理意象傳達優美的情感(見第四章第一節),「湖面浮著天 上的淡光」多麼靜止且優美的畫面。教學時不是要學生說出詩中的意思,而是要 去感悟那種純淨的美。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生活體驗,例如夜晚時有哪些景 色、對夜晚的感覺。讀過的文章、句子有哪些是描寫夜晚的景色。同學互相交流 之中會引發對夜晚景色深入的觀察,及互相交換閱讀的經驗。接著討論作品中的 形式與風格,先由學生自由發表看法後再藉由深入的提問引導經驗,目的是教師 先不以自己的經驗強行介入,而由學生直覺的發表以確保創造力存在。爾後的深 入提問是教師對閱讀的經驗本事,藉此引導學生看見沒有發掘的美感,如作者如 何描寫風、淡光、月、釣竿?風和淡光是寫實的描寫嗎?風和淡光有什麼關係?

動(風)與靜(淡光)的對比安排能呈現比較好的美感嗎?強烈(猛抽晃動)與 和緩(微醉)並置引起心理上哪些感受?為什麼用「微醉」形容月光?這首詩使 用哪些修辭的技巧?你怎麼朗讀這首詩?詩人在這夜晚的心情怎樣?以上是閱 讀的體悟,沒有正確的答案,重要的是學生美感的啟發。

對於周遭的事物仔細的觀察和深切的體悟,才有機會產生好的作品。但是產 生好作品一種是直覺的形成好作品,一種是有意識的運用技巧而形成好作品,大 抵「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能生巧是必然的。一開始寫作對於沒有經驗 的人是困難的,需要教學者刺激引發經驗,如果加上「樂趣」就更能持久了。

Hermann Hesse 說:「寫一首壞詩的樂趣甚於讀一首好詩。」他的意思是:作一個 蹩腳的作者勝過當一名高明的讀者。能將自己不滿的情緒抒發,藉詩詞隱藏自己

的情感,加入許多奇特獨創的想像讓創造力「裸露化」,這是夢想也是樂趣,畢 竟讀詩是讀別人的夢,即使有共鳴或洗滌,觸及的也只是自身心靈的一部分。寫 詩則不然,它是自己的夢,是從自己內在出發,是直接的、是痛點的自我內療。

(白靈,2006a:9)學生雖是從個人的生活體驗及閱讀經驗出發,教學者還是有 提升學生的經驗的作用,透過教學的策略及實作提升美感化為作品,例如詩的寫 作教學:

(一)練習一些比喻的遊戲。寫詩要將情感思想加以形象化、具體化,也是 將情感意象化。一開始要學生馬上將心情、感觸以意象顯現是困難的,教學者可 以反過來,先從具體化的物象引學生思考、創作。以「傘」為例子提問學生,看 到「傘」,你怎麼形容「傘」?學生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門、天馬行空。如花傘、

像樹一樣的傘、天空像傘、天空是傘、荷葉傘、傘的眼淚、夏季的大陽傘。為了 擴充學生的經驗,教師可以提示從傘的顏色、傘的形狀、傘的心情、傘的功能去 聯想。答案又會增加許多,如孤獨的傘、沙灘的小陽傘、雷雨打在破傘、小丑是 傘。從意象的類型觀察,以上學生的回答包含了生理的意象(如夏季的大洋傘)、

心理的意象(傘的眼淚)、社會意象(小丑是傘),學生敘述的文字也已經有明喻、

隱喻的用法,如天空是傘、天空像傘、小丑是傘,或是象徵的初步呈現如雷雨打 在破傘(這部分要看後文如何發展)。接著再鼓勵使用奇特或不相干的語詞作連 結,並作擴充。這部分是鼓勵「陌生語」的顯現,如大雨過/枯萎的傘……、陽 光下的女孩傘傘動人……有些句子初看起來不怎樣,但是經過集思廣益可以獲得 不錯的效果。應該鼓勵再從一句詩再開始接續創作。因為每個人的想像力是沒有 一定的順序,不妨讓自己的想法趨於穩定時繼續接寫。改造寫作的新經驗,陌生 語、反義語和矛盾語是教學的重點,例如周慶華〈夜釣〉「一彎微醉的月」,「微 醉的月」隱含什麼情感?作者有他的想法,讀者憑著自己的體驗也有一番滋味。

學生稍微用心就能寫出好句子,例如寧靜的燈、月光跌進心中。一句話還無法表 現出奇情,幾句連續後,就有一番不同的風貎。具有形式變化的詩句,都是奇語

學生稍微用心就能寫出好句子,例如寧靜的燈、月光跌進心中。一句話還無法表 現出奇情,幾句連續後,就有一番不同的風貎。具有形式變化的詩句,都是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