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九章 結論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

本研究以文學與藝術為考察的範圍,「意象」作為研究的探討核心,並將所 得的經驗作為語文教學的應用,更期許此研究能擴展語文教學的經驗,朝基進創 新方向前進。

文學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敘事文體和抒情性文體。敘事文體包含神話、傳 說、敘事詩(史詩)、傳記、敘事散文、小說、戲劇。而抒情性的文體分為歌謠、

抒情詩、抒情散文。抒情性的文體中的抒情詩有較多意象可供探討,本研究選取 詩歌為例,雖然具有代表性,但是在論說時無法包括一切,會有取證不足的缺憾,

好比敘事文體中小說在情節的鋪陳中就會選取某些具體物作為意象傳達情感。例 如張愛玲小說中月亮就是經常出現的意象,月亮的變化作為人間情愛的意象傳 達,這是心理意象可以繼續探討的地方。同樣電影和戲劇不只靠劇本文字的敘述 來傳達意象,也透過人物的穿著、場景的擺設、動作、對白的語氣、劇場的配樂 傳達意象,這些也可以成為日後增添意象研究的例證。此缺失仍待個人持續努力 發掘和同好一起來增補。

繪畫在藝術上雖然是重要的一部分,表現又多樣化,本研究採取繪畫作為例 證雖然有代表性,但是在其他的藝術表現如雕塑也有意象的美,而且觀看雕塑的 方式又與繪畫有一些差異,以後的研究也應取為例證,從立體觀看的角度作詮 釋,補充繪畫平面表現的不足處。文學與藝術的意象跨域節奏、韻律,音樂傳達 意象的美感也是另一藝術的表現,應該也可以獨立作為探討意象的一項類別,並 和文學中的歌謠一起作分析探求,以求研究更為完整。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採用現象主義的方法,雖然相對都有作品具體的形象可 以提供作探討,但是這些大部分是個人經驗的所得,或是研究的意圖所驅使。美 學的方法、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的運用也都是以主體意識和客觀現象去辯證 融合完成解釋,所以仍逃離不了研究者的意圖,所以仍須自己再反省,以後設檢 驗的態度來檢證,才能維持更有效的論述。

最後研究所得的經驗轉作教學的經驗,期望能提升教學的品質。良好的教學 需靠充實的教材及教師的引導,所以充實的教材需靠平日閱讀、寫作後的經驗整 理而產生,如果能將不同美感經驗的作品蒐集整理,則有助於教學的實施。再者 將教學資料提供給有興趣的教學者,也可以獲得大家不同的經驗回饋,而使得教 學經驗更加充實,此方面也有待自己更加努力。至於教學後的成果是否因此而得 到最佳效果,仍須透過其他人的檢驗才可以確定。而檢驗教學成果的檢測方向可 作為未來研究的另一個面向。此方向可採質性研究進行,其方向為在研究中蒐集

資料,把教學或學生學習的資料豐富的描述,研究的問題可以在資料蒐集中發展 而成,了解行為必須由研究者的內在觀點出發,外在因素僅居次要地位。因此,

可以藉由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書面文件蒐集資料予以建構。其質性研究的模式 約略是經驗→介入設計→發現/資料蒐集→解釋/分析→形成理論→回到經 驗。質性研究看起來不夠嚴謹,有內在信度和外在信度的問題,所以要透過三角 交叉檢查法、參與者的查核,豐富的描述,留下稽核的紀錄和實施反省來確保可 信。(高敬文,1999:85-92)本研究文學意象與藝術意象在語文教學上的應用檢 證,可以朝此方向努力:(一)建立學生教學前測驗資料,教學後建立學生教學 後測驗資料,將二者作為比較,檢證教學的成效。(二)深度訪談教師、協同參 與觀察者、學生後將三者資料做出比對後詮釋說明。(三)將觀察紀錄(教師、

陪同參與觀察者、學生)做交叉比對,發現學生的反應是否如預期改變。(邱耀 平,2009)

意象呈現在作品上,但意象留在創作者的意識層,研究意象自然無法直接研 究意識層,因為那難以確定為何。作品的形式和內容都有意象的影子,研究文學 與藝術只得從作品上的內容上去了解,此內容意義在物理環境中、心理環境中、

社會環境中,乃至文化環境中都有不同蘊含,藉由不同的觀察、辨析,彼此對諍 以發現可能,文學或藝術所帶來的抒情美感才能盡出。意象透視的經驗轉為教學 使用後是否使得學生更進一層改善學習的效果,可靠的方式是紀錄學生的學習,

協同其他人員作教學上的觀察,整理觀察的資料,透過質性研究三角交叉檢測資 料,對學習進步與否做出詮釋,在未來可以依意象分類方式選用教材教學,作出 紀錄,再作出完整的解釋,以發展更佳的教學經驗。(邱耀平,2009)最後期待 自我成長,補足研究缺漏的地方,也期待有豐厚經驗者提出建言,讓這方面的研 究更佳完善。

參考文獻

David Sanmiguel Cuevas Antonio Munoz Tenllada 著,王荔譯(2002),《構圖》,臺北:

三民 。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著,周世箴譯注(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 臺北:聯經。

Herbert Read 著,梁錦鋆譯(2006),《藝術的意義》,臺北:遠流。

Jose M‧Parramon 著,王荔譯(1998),《色彩》,臺北:三民。

Louis Dupré著,傅佩榮譯(1996),《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幼獅。

Richard E.Mayer 著,林清山譯(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遠 流。

Susanne K. Lenger 著,滕守堯、朱疆源譯(1983),《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譯者

Václav Havel 著,貝嶺等譯(2002),《反符碼──哈維爾圖像詩集》,臺北:唐山。

丁旭輝(2000),《臺灣現代詩圖像技巧研究》,高雄:春暉。

中國大百科(2012a),〈文化〉,網址:

http://210.240.175.90/xency/Content.asp?ID=57662,點閱日期:2012.3.19。

中國大百科(2012b),〈世界觀〉,網址:

http://210.240.175.90/xency/Content.asp?ID=57448,點閱日期:2012.3.19。

中國大百科(2012c),〈構圖〉,網址:

http://210.240.175.90/xency/Content.asp?ID=76747,點閱日期:2012.4.4。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臺北:揚智。

尹凡(1998),〈聽雨〉,《普門》,220,90。

互動百科(2012),〈戲劇文學〉,網址:

http://www.hudong.com/wiki/%E6%88%8F%E5%89%A7%E6%96%87%E5%AD%

A6,點閱日期:2012.8.16。

仇小屏(2006),《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臺北:萬卷樓。

方平等譯(2000),《新莎士比亞全集第十二卷˙詩歌》,臺北:貓頭鷹。

王世傳主編(1987),《美學辭典》,臺北:木鐸。

王冬玲等(2009),〈淺譯中西繪畫的節奏之美〉,《美語時代》,2009(1b),49-50。

王永(2007),〈節奏與詩──兼論節奏的起源〉,《貴州大學學報》,25(3), 89-91。

王長俊主編(2000),《詩歌意象學》,合肥:文藝。

王建華(2000),《語用學與語文教學》,杭州,浙江大學。

王萬清(1997),《國語科教學理論與實際》,臺北:師大書苑。

王萬象(2009),《中西詩學的對話──北美華裔學者中國古典詩研究》,臺北:

里仁。

王鼎鈞(2003),《文學種籽》,臺北:爾雅。

王夢鷗(1976),《文學概論》,臺北:藝文。

王懷義(2010),〈紅樓夢意象構成研究論略〉,網址:

http://www.aesthetics.com.cn/s41c789.aspx,點閱日期:2010.5.1。

王鏞(2005),〈禪思與詩境──禪宗思想對中國詩畫的滲透〉,《2005 兩岸當代藝 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18,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史作檉(2008),《水墨十講哲學觀畫》,臺北:典藏。

白春燕(1997),〈新婚三月〉,《臺灣新文藝》,8,49。

白萩(1969),《天空的象徵》,臺北:田園 。 白靈(2000),《世紀詩選》,臺北:爾雅。

白靈(2006a),《一首詩的誕生》,臺北:九歌。

白靈(2006b),《一首詩的誘惑》,臺北:九歌。

左海倫(2003),《詩論》,臺北:商務。

向明(1959),《雨中書》,臺北:藍星詩社。

向明(2003),〈論詩中意象〉,《臺灣詩學學刊二號.詩與意象專輯》,臺北:臺 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朱光潛(1987),《談文學》,臺北:遠流。

朱光潛(1990),《詩論》,臺北:國文天地。

朱光潛(2003),《詩論》,臺北:德華。

朵思(1990),《窗的感覺》,臺北:作者自印。

百度百科(2010a),〈意象派〉,

百度百科(2010b),〈視覺意象構成〉,網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2141361.html990419,點閱日期:2010.4.25

百度百科(2010c),〈美學〉,http://bk.baidu.com/view/18968.htm,點閱日期:2010.4.25 百度百科(2010d),〈望廬山瀑布〉,http://bk.baidu.com/view/18968.htm,點閱日期

2010.4.25

百度百科(2012a),〈賦比興〉,網址:http://baike.baidu.com/view/22505.htm,點閱 日期:2012.5.30。

百度百科(2012b),〈戲劇文學〉,網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798476.htm 點 閱日期:2012.8.16。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臺北:五南。

何三本(1999),《說話教學研究》,臺北:五南。

余光中(1974),《白玉苦瓜》,臺北:大地。

余光中(1986),《紫荊賦》,臺北:洪範。

余我(1993),《文學與寫作技巧》,臺北:國家。

吳大品(Tai P.Ng)著,徐昌明譯(2009),《中西文化互補與前瞻──從思維、

哲學、歷史比較出發》,香港:中華。

吳昊(2011),〈文本語境與複義〉,《大連理工大學學報》,32(3),127-131。

吳晟(2012.8.6),〈雨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臺北。

吳啟禎(2008),《王維詩的意象》,臺北:文津。

吳戰壘(1993),《中國詩學》,臺北:五南。

吳曉(1994),《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臺北:書林。

宋民主編(2008),《藝術欣賞教程》,北京:高等教育。

李元洛(2007),《詩美學》,臺北:東大。

李順興(1999),〈網路文學形式與「讀寫者」的出現〉,《文訊月刊》,162,40-42。

李翠瑛(2006),《細讀新詩的掌紋》,臺北:萬卷樓。

杜潘芳格(1986),《淮山完海》,臺北:笠詩刊。

沈清松(1986),《解除世界的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臺北:時報。

周慶華(1996),《臺灣當代文學理論》,臺北:揚智。

周慶華(1998),《蕪情》,臺北:詩之華。

周慶華(1999a),《思維與寫作》,臺北:五南。

周慶華(1999b),《語言文化學》,臺北:生智 周慶華(2001a),《作文指導》,臺北:五南。

周慶華(2001b,《七行詩》,臺北:文史哲。

周慶華(2004a),《文學理論》,臺北:五南。

周慶華(2004b),《語文研究法》,臺北:洪葉。

周慶華(2004c),《創造性寫作教學》,臺北:萬卷樓。

周慶華(2005),《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

周慶華(2006),《語用符號學》,臺北:唐山。

周慶華(2007a),《語文教學方法》,臺北:里仁。

周慶華(2007b),《紅樓搖夢》,臺北:里仁。

周慶華(2009),《文學詮釋學》,臺北:里仁。

周慶華等(2009)《新詩寫作》,臺北:秀威。

周慶華(2011),《文學概論》,臺北:揚智。

孟樊(1995),《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

林于弘(2003),〈八、九0年代臺灣女性主義詩的寫作特色文學新鑰〉,《文學新 鑰》,31-32、33、37、39。

林瑞明(1993),《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

林靜怡(2011),《中西格律詩與自由詩的審美文化因緣比較》,臺北:秀威。

邱耀平(2009),〈文學與藝術中意象的比較及其在語文教學上的應用〉,周慶華 主編,《語文與語文教育的展望》,227-229,臺北:秀威。

姚一葦(1978),《美的範疇論》,臺北:開明。

姚一葦(1979),《欣賞與批評》,臺北:遠景。

姚一葦(1985),《藝術的奧秘》,臺北:開明。

姚一葦(1985),《藝術的奧秘》,臺北: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