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藝術中的意象

第一節 構圖意象與文學風格

構圖的英語 composition,源自拉丁文 componere,意為組合、構成。在美術 創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質空間上,安排和處理審美客體的位置和關係,把個 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整體的藝術作品,以表現構思中的預想的形象與審美效果。

構圖是藝術傳達的第一步,也是對構思的檢驗和修正。一般來說,構圖涉及多種 形式法則,是繪畫藝術的基礎,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稱為章法或布局,被認為是

「畫的總要」,極受重視。(中國大百科,2012c)簡單的說,構圖就是畫面「形」

的處理和安排。構圖除了表現作品的內容之外,更體現藝術家的美學主張,其中 美學的主張,也是構圖意象的傳達。

以「形」來說,我們人類的「視覺」,和照相機所映入的「鏡頭」的性質是 不同的,照相機對於外界的物象,可以一覽無遺漏的全部攝入鏡頭,而人類的視 覺則否,如果心不在焉的話,即使物在眼前,也未必能見得到。另外,我們的視 覺對於物象的捕捉,可能只捕捉到物的特徵,譬如毛是一根直線,書本是一個矩 形。知覺的概念影響我們繪畫上的構圖,所以畫家會從想像中去捕捉物象的形,

對於看不到的也能透過想像去描繪。在繪畫上對於形的描寫,雖然有一定的視 點,但是有些繪畫,如立體派的畫家對於繪畫,便沒有上述視點的限制,他們描 寫物象的外觀,也同時對於內在的一切同樣的重視而加以描寫。因而物象在這些 繪畫中,他們的形狀往往和實際的樣子並不一致。(劉其偉編著,2006:165-166)

一些繪畫的構圖法則不外乎均衡。我們看到圖畫時,會根據我們對於物象的 知覺去判斷畫面是否均衡。一般來說,均衡的畫面會給我們內心較為和諧的感 覺。例如動態的物象和靜態的物象,顏色深或淺,線條的粗或細,近處的物體和 遠處的物體都會顯示出畫面的輕重感覺,在構圖時會去思考如何產生均衡的畫 面。

構圖有一些規則可尋。在古希臘時代的學科中(科學、藝術、哲學、政治等 等)都與比例、規則、統一和諧的理念有關。希臘音樂家首先發現透過「數學上」

的和絃創造和諧的可能性:各種音符在同一時間彈奏,勢必有一些確切的相互關 係。當時學者將客觀與數學上的美加以區分,稱數學美為對稱或比例協調。希臘 哲學家致力於尺寸、比例、和諧問題的研究。這些關於和諧與比例協調原則的一 般公式。經過推廣就成為藝術構圖的理念。(David Sanmiguel Cuevas Anonio Munoz Tenllada,1997:56)或許這樣的規則可以幫助我們取得可以依賴的方式去獲取完 美的和諧畫面;但也有人認為沒有所謂的構圖原則,一些看似和諧的畫面是天才

直觀所為。但是不管如何,優秀的構圖技巧創造多樣性的統一的畫面。

西班牙哲學家和藝術批評家 Eugeni D´Ors 更在統一佔優勢或是多樣性佔優勢 的作品上作出區分。他為了論證這種思想,選出兩幅傑作作為這兩種審美選擇的 例證,以兩位當代又是對立的畫家為例:Piero della Francesca 古典主義風格的倡 導者; H.Bosch 巴洛克景觀的優異創造者。在 Piero della Francesca 這幅畫〈聖母 與捐贈者烏爾比諾公爵〉有非常複雜的場景,畫中人物眾多且面貌各異,分布在 成凹形的空間裡,整幅畫並不混亂和分散,多樣性還體現跪在右邊的人物,他的 頭位於水平線下,身體呈側身狀,明顯地凸出於其他正面角度的人物之前。然而,

在這對角線上打破了垂直構圖的單調。H.Bosch 的這幅〈歡樂的花園〉構圖上變 化最大,場景非常繁雜和瑣碎,需要費時間觀察,才能確認人物、姿勢、陌生的 物體、奇異的植物和動物等等。但是這幅畫的構圖也是統一的,分析後有幾條主 要的結構線,較低的下半部採用三角形。底部正好與這幅畫的底邊一致,中景是 一個同心圓,上景也是用三角形將塔定位。這些基本的形式,被不同的生物與物 體掩飾,構成這幅畫堅實的建築形式。(David Sanmiguel Cuevas Anonio Munoz Tenllada,1997:57-58)

文藝復興時期幾何學家和數學家 Luca Paciloli 認為黃金分割的機能性滿足統 一和變化的結合,是所有平衡構圖的關鍵。德國學者 Putsher5 證實 16 世紀上半 葉,義大利文藝復興古典時期的 Raphael 使用黃金分割為作品構圖。Raphael 的作 品〈西斯汀聖母〉,將畫布的高度按黃金比例分割劃分,聖母的形體也使用黃金 比例將頭部到腰部,腰部到腳部作劃分。Georges Seurat 以點描法的技法發明者馳 名,透過畫純色的小點來產生意象,作品《遊行》(Parade)由黃金比例的四個分 割來控制,中央站著人物的平臺完全在黃金比例分割的範圍內。同樣的中景扶手 欄杆與右邊其他人或音樂家頭部,均沿著黃金比例的水平分割分布。(David Sanmiguel Cuevas Anonio Munoz Tenllada,1997:62-63)

印度藝術是佛教藝術,也是雕塑藝術。直到 800 年前,印度建築師和雕塑家 才建造了附有大量塑像的廟宇和寺院。他們之中有許多直接雕刻於現存的岩石 上。這些豐富的壁畫中,早已存在向波紋線條和豪華裝飾發展的趨勢;而構成手 抄本插畫的模式,五世紀以來它已成為印度的主流風格。這些壁畫在建築施工中 採用不變的仰視習慣和基本透視運用。景物被畫在單一的正面上,包括大量的細 節以及鮮豔的色彩和軼事的生動描繪。(David Sanmiguel Cuevas Anonio Munoz Tenllada,1997:24)

中國繪畫構圖的最普遍的特徵,可以在山水畫中發現。這是一種不借助透視 來表現深度的方式,稱為「移動視點」;也就是透過連續疊加山水層次組成(一 座山在另一座山前面,由此疊加)。樹、岩石、河流等其他部分縮小尺寸,在構 圖中便顯得較高,這樣會產生陡峭岩石面,或從鳥瞰視點看寬廣全景的感受。

(David Sanmiguel Cuevas Anonio Munoz Tenllada,1997:26)

前面已敘述,構圖不管是有規則所設計,或是直觀所獲得的方式,都在表現 繪畫者所想要表達的具體物或是情感。我們在中西許多名畫中,可以發現有許多

構圖是以線的骨架來安排畫面。如垂直線、水平線、斜線、對角線、S 曲線,Ray Bethers 認為從線所支配的構圖方向中可以產生一種感情的效果:他認為垂直線 給人一種尊嚴感,如同我們看到高大的建築物一般;水平線給人一種寧靜、和平 的聯想。斜行線則介於直線的尊嚴和歸於平靜的水平線之間。兩條交叉的斜行線 則時常表達衝突。三角形如立於水平之上,則表現出穩定感,如果是倒置三角形 則變得不穩定。圓形的力動性則隨著圓形的軌跡運行,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這 種存在於自身的完整性,有孤立圓的趨勢,很難與其他形式合而為一。S 曲線則 是富麗且具有韻律感,有時則暗示哀傷,如楊柳低垂的效果。舉例來說:范寬的

〈谿山行旅圖〉、李唐的〈萬壑松風〉是中軸垂直線構圖;Georges Seurat 的〈正 面姿勢的裸婦〉、Paul Cézanne 的〈沐浴者〉都為中軸垂直線構圖。此種構圖形式 主題非常明顯,給人莫大的震撼,而有雄渾崇高的感覺。垂直線也有擺在畫面的 左邊或右邊,這樣的構圖較富動感而且變化多。北宋蕭照的〈山腰樓觀〉所具有 的實景如觀樓、崖石、魚舟等都在畫幅的左半邊,而江天浩闊、雲煙出沒的虛景 都在右半邊;Paul Gauguin〈蕃歌〉畫中的人物安排在左半邊,右邊襯一小木偶。

另外,也有對立的垂直線構圖或多條垂直線並列的構圖,呈現出多樣的統一,如 Monet Claude 的〈海邊〉,Raphael 的〈聖母瑪麗亞的結婚〉。(袁金塔,1987:80-90)

水平線構圖,在國畫裡的「一河兩岸」式的構圖,就是一種長短水平線的構 圖,具有平靜、安定與舒暢的感覺。如唐王維的〈雪溪圖〉、明文徵明的〈江南 春早圖〉。斜線構圖則具有強烈的活動感,國畫裡的界畫、花鳥、與四君子有許 多作品,如五代人的〈宮樂圖〉李思訓的〈江帆樓閣〉,西畫 Rembrandt 的〈加 利利海上的暴風雨〉。對角線構圖法是在動筆前先在畫面上先畫出一條對角線,

再將主題放置在這對角線所形成的一個三角形裡,如南宋馬遠的〈雪灘雙鷺〉就 是把主題布置在畫幅的左下角。而把右上角的一半都虛在遠山空濛之中。X 形構 圖,則是二條對角線交叉而成。這種形式在國畫中少有,在西畫中則相當多,景 物由近而遠的透視變化,構成一個 X 字形,欣賞者的視線被吸引入畫中,趨向 消失點,Uti llo Maurice 的〈風景〉就是。(袁金塔,1987:80-90)

S 形曲線的構圖就有生動幽雅的特性,此構圖型態對於風景畫非常適合,可 以輕易引導視線進入畫中,例如將道路、河流、雲霧……等,安排 S 曲線,作為 力動主軸,其餘的東西按照這個架構逐一布置,恰是音樂的主旋律貫穿整個曲子 一樣。如王冕〈照水古梅圖〉中的梅幹成 S 形,觀賞者的視線就順著 S 形的動勢 移動,整幅畫充滿韻律感。宋夏珪的〈西湖柳艇圖〉畫面上的路樹成 S 形曲線排 列,最前排樹的前面為水上人家。觀賞者變順著 S 形曲線移動,一層一層被引入 作品。(袁金塔,1987:80-90)除了以線作為區分外,也有以形作為區分,例如 三角形構圖、圓形構圖、十字形構圖等等,前面所敘述的〈聖母與捐贈者烏爾比 諾公爵〉、〈歡樂的花園〉就是。

不管是繪畫者有意的構圖,或是直觀的表達畫作,中西方的畫作的構圖都有 脈絡可尋,但是中西方因世界觀的不同,在文化上有極大的差異,而繪畫是文化 的重要表達,所以在中西文繪畫的構圖有許多差異處。就東方文化而言,緣起觀

型文化是「因緣和合宇宙萬物觀」,所以在繪畫藝術著重佛像繪製,表現出寧靜

型文化是「因緣和合宇宙萬物觀」,所以在繪畫藝術著重佛像繪製,表現出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