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九章 結論

第一節 要點的回顧

語言是傳達思想的主要工具,然而我們在傳達思想和情感時卻常常受到語言 的限制,而無法適切的傳達,尤其作者竭盡所能想表達心中的美感,讀者並不一 定能獲得。如何才能將心中的情感表達,意象是重要的關鍵。意象是心中的情感 藉由物象表達,所以意象是藝術創作所追求的重點,中國古代鍾嶸《詩品》、劉 勰《文心雕龍》、王昌齡《詩格》對意象都有說明,西方 Immanuel Kant《判斷力 批判》也使意象走向美學的討論,Benedetto Croce《美學綱要》也表示藝術是把 情趣寄託在一個意象裡。意象主義詩派則認為意象是理性和感性的複合體,藝術 家的仼務是透過直覺捕捉意象。

意象對於藝術創作具有重要的關鍵因素,意象可以使得作者的情意達到更深 層次,它可以激發讀者的驚奇,給人深刻的審美感受。尤其在語言難以表達意義 與情感的情況下,破除言難盡意的困境,詩性語言更能擴大讀者的聯想及想像能 力,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又能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文學意象化的目的在創 造標誌傳達經驗過的感情,讓讀者激發對這標誌的知覺及相映的感性經驗。許多 人根據不同的硏究取向將意象分類為字面意象和象徵意象,或依與作者內心連結 的程度分為自由意象和連結意象,或依想像的特性分為沉潛的意象、牽强的意 象、浮誇的意象等,或依表現的手法分為描述性意象、擬情意象、象徵意象,或 依內容分為自然意象、歷史意象、現實意象,想藉此深入了解意象的內涵。意象 在呈現上,塑造的方式有賦、比、興方式,以明喻、隱喻或象徵等方式傳達情感,

本硏究以取義的角度將文學意象分類成生理意象、心理意象、社會意象與文化意 象,再依此作進一步探討。而藝術意象化的目的也是透過圖象將自我的情感表現 出來,傳達給別人。以繪畫為例,藝術意象呈現的方式是以線條、色彩為媒介,

構圖表現出美的形式。在表義的方式上就有再現、表現、象徵等方式,而節奏、

韻律則在文學與繪畫意象中也各有表現,在硏究中逐一探討。

本研究的目的有三:(一)對於意象有深入的了解;(二)探討「文學」與「藝 術」中意象呈現與意象表義方式的異同;(三)「意象」相關研究在語文教學上的 應用。研究方法採現象主義、美學、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的方法。研究範圍 以文學和藝術為考察範圍,文學以抒情性文體為主,藝術以繪畫為主。本研究將 文學中的意象分為生理意象、心理意象、社會意象與文化意象,並探討生理意象 與美、心理意象與情意、社會意象與權力、文化意象與世界觀的關係。繪畫意象 則將意象分為構圖意象、線條意象、色彩意象與節奏意象,並探討構圖意象與文

學風格、線條意象與文學內語境、色彩意象與文學內外語境、節奏與跨域的關係。

文學意象中生理意象是具體的對象觀察所表現,人從認識自然中升高審美意 識,自然萬物都有情意,但是使用同一種「象」確有許多不同意境的表達,而此 生理意象則有優美、崇高、悲壯、滑稽、怪誕、諧擬、拼貼、多向、互動等美感 類型。心理意象主要是表現內心的情感。人的情緒正面、負面都有,以喜、怒、

哀、樂、愛、惡、欲為類型。社會意象是社會人際、權力所表現。人生活在現實 社會中,人際關係複雜多變,以性別、階級、族群為類型。文化意象是生活所表 現,文學是表現系統,感性表現出人們生活團體的終極信仰、觀念系統和規範系 統,文化意象指向終極信仰,以氣化觀型、緣起觀型、創造觀型文化意象作為類 型,分別舉例探討其間的關係。

繪畫意象中構圖意象是安排和處理審美客體的位置和關係,以表現構思中預 想的形象與審美效果。構圖有規則可循,與比例、規則、和諧的理念有關,都不 外乎均衡的法則。中、西方移動視點與透視法表現出不同的世界觀文化。文學風 格體現作者對文化總體思考,繪畫中的構圖也是如此,東方緣起觀型文化講求因 緣和合,繪畫藝術講求寧靜出世的感覺;氣化觀型講求體會自然的價值,注重人 與自然的和諧,在繪畫上注重傳神與氣韻生動。西方的創造觀型文化信守造物主 有絕對的支配力,在構圖上講求「實」,以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去理解分析事物,

探求物象在視覺上的許多性質,並充分發揮自然物象逼真的效果,一直到 19 世 紀末 Paul Cézanne、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的出現才否定透視法,到 20 世紀初 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開啟創作的表現。這些中西方構圖強調的形態與文學的 風格演進相通,構圖以前現代、現代、後現代的時期演進,東西各有不同。東方 緣起觀和氣化觀著重寫意,以隱喻、象徵等方式表現,著重模象、寫實;西方創 造觀型文化由模象寫實進展至造象、新寫實乃至後現代解構創新的創作,就風格 也有優美、崇高、悲壯、滑稽、怪誕、諧擬、拼貼、多向、互動等美感類型可以 敘說。

線條表現出物象的輪廓,線條也有自身的藝術表現。線條的藝術作用包含在 整幅作品之中,猶如文學作品中的上下文敘述的內語境作用,表現出作品的意 義,也連帶引發情感作用。色彩也是繪畫中重要的手段,整幅畫的主要色調表現 情感趨向,色彩的純粹性也彰顯本身的藝術作用,但是整幅畫的色彩也會尋求「和 諧性」,一旦主張主要色調,其他顏色的明暗程度就會相對地加以提升或降低。

色彩對於畫作的制約作用,有如內語境對於修辭的制約作用,揭示語詞中的言外 之意。另外,色調的選用也顯示社會文化對於繪畫的影響,有如外語境顯示社會 文化作用對於作品意義的影響。文學與繪畫都屬於表現系統,而不同世界觀的觀 念系統統攝一切表現系統的趨向。

音樂是聽覺上的藝術,也是時間延續的藝術。音樂中的節奏作用可以表達音 樂的情緒,具有抒情、激情的表現力,而繪畫是靜止的藝術,色彩、線條都不能 隨時間流動,但是繪畫透過線條、色塊、形體和明暗的組合,讓它們有規律的反 覆和變化,可以引導我們視覺的運動方向和速度,造成節奏性的感受。中國畫的

氣韻生動就是表現出節奏的視覺形象,西方的畫作透過線條、色彩在形與色、光 影、明暗的交織中產生節奏感。節奏也是詩歌的重要特徵,是是詩歌產生音樂美 的重要因素。文學與藝術都有跨節奏、韻律的現象,從內心升起的節奏感,引發 美感。

文學意象與藝術意象藉由不同的媒介表現意義,文學意象以語言文字作為表 達,藝術意象以構圖、線條、色彩作為表達,但是二者都是要將自己體驗過的情 感傳達給別人,所以塑象的作用都相同,都是為了表達情感和思想。生理意象的 美感類型在繪畫中的構圖意象也可以訴說,文學心理意象的情緒表達也可以在繪 畫中由線條、色彩呈現出來。詩歌中的節奏傳達並強化生理意象、心理意象、社 會意象的美感經驗。意象除了以真實或比喻的方式傳達情感外,文學更以隱喻、

象徵的方式輾轉示象破除言不盡意的困難,繪畫雖然也可以經由構圖形式的安排 及線條、色彩去引發情感,但是畫面已經採取某種視角而呈現,無法像文學可以 具有多種視角觀看的可能,所以比較無法以多種意象並置的方式傳達情感。文學 呈現的多種方式在心靈上有類似繪畫、戲劇、音樂呈現的效果,這些表現方式都 有提升美感的作用。

意象的呈現方式除了直接塑象和以隱喻的方式外,在文學上更以反造象美的 方式及解構的方式去創新,除了文字產生的意象美感外,更直接以文字構成圖像 來表達圖像所帶來的美感效果。這種多方連結變象的方式是跨越文字的字面意 義,甚至消除文字的字面意義,越位為線條、色塊、符碼。網路時代帶來的科技 變遷更成為文字呈現意象多方轉變方式的助力,成為與傳統單一文本完全不同的 多媒體文本,這是從內隱在文字裡的形式強力轉變到外顯文字的安排形式上,是 企圖連結音樂及圖像。繪畫也有創新的轉變,從真實的模仿轉變成為象徵式的呈 現,藉由單純化的線條表現純真的感情,將自然的呈現簡化為抽象表現,甚至帶 有音樂效果,表現速度與運動現象。超現實主義更以色和形,以無意識自動作用,

自由的表達人類的心意,將幻想擴展到藝術世界。文學與藝術的意象呈現使用不 同的媒材,但在形式上都表露如何去拼湊異質材料的本事,呈現打破單線持續發 展的相互關係,而且有文字符號轉向圖畫符號,圖畫轉向抽象符號的共同想法。

節奏意象不因意象的創新方式而消失,依然表現在文學與繪畫各個層面,讓一切 藝術都趨向音樂的美感。

意象的表義方式在文學上以明喻、隱喻敘述情感。明喻讓人直接了解意思,

隱喻讓人有更多的聯想。而繪畫將畫面完整呈現,所以不需要以明喻的方式表 達,只須以寫實的方式表達眼前所見。如果有深一層的意義,則由構圖、線條、

色彩的呈現去隱喻其他的意義。表現主義的繪畫強調主觀的感知和內在的情緒,

Edvard Munch 的〈吶喊〉就是隱喻歷史的發展沒有帶給人心靈的慰藉,反而有更

Edvard Munch 的〈吶喊〉就是隱喻歷史的發展沒有帶給人心靈的慰藉,反而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