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文學意象與藝術意象表義方式的異同

第四節 辯證義的異同

辯證法是一種化解不同意見的辯論方法,人們希望透過有充分理由的對話建 立起對事物真理的認知。辯證法以問答進行,是關於對立統一、普遍聯繫和變化 發展的哲學學說。它源自於希臘語 dialego,意思是談話、論戰的技藝,也是一種 邏輯論證的形式。現在用於包括思維、自然和歷史三個領域中一種哲學進化的概 念,也用來指和形上學相對立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Socrates、Plato 是古代辯 證法的代表人物,他們多以唯心主義為出發點,包含許多合理的辯證核心,例如 真理總是具體的,具有相對性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向反面轉化。在中國許多 古代的學派也有許多辯證法的思想,如道家思想,《老子》的名言「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長短相較」,《易經》中「以柔克剛」、「陰陽相互轉化」、「萬物生生不 息」的理念。儒家的「中庸之道」、「過猶不及」都闡述了事物是相對的,事物是 運動、變化、發展的。世上除了變化本身以外沒有絕對和一成不變的事物。唯心 辯證法,Friedrich Hegel 把它看作是一種概念,而這概念是它自己固有的矛盾雙 方衝突的結果。(維基百科,2012d)Friedrich Friedrich Hegel 認為世界歷史的進程 由心的「正、反、合」的「對反、重複、超越」原則所支配。另外,馬克思主義 哲學則認為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一般科學。唯物辯證法用普遍 聯繫的觀點看待世界和歷史,認為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 物處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之中,反對以片面和孤立的觀點看物體。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是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所謂「矛盾」在辯證法中是 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矛盾的雙方總是「相比較而 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一對 矛盾組合而成。其實這對立統一的思想也是來自 Friedrich Hegel,其中辯證否定 觀的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就是 Friedrich Hegel 的「正-反-合」三階段論,「正」態 事物由於內部矛盾的發展,會過渡到反面,成為「反」階段,這是第一個否定;

再由反階段再過渡到它的反面,是為否定之否定,經過否定之否定後,事物顯然 回到「正」態。在討論的範疇裡,現象和本質、內容和形式、原因和結果、偶然 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是辯證統一的。(維基百科,2012e)Friedrich Hegel 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理念是絕對的,不是一個呆滯、孤立的客體,感性的 顯現則是理念的客體外在化或客觀化,藝術是心靈的再生,心靈才是真實完美。

Friedrich Hegel 也談到藝術的死亡,其實就是一種信仰的崩解,他的藝術哲學是 解構/再建構既有信仰和新信仰,藝術死亡是個體意識的覺醒和思想的解放。

從古代的樸素辯證法到唯心辯證法、唯物辯證法,顯現辯證普遍存在自然、

社會和人們的思維之中;而文學與藝術也存在生活之中,創作時自然將情感、思 想以辯證思維外化為意象顯現。以最早的樸素辯證法觀點來看,古典的詩歌在形 式與內容上都有運用動、靜交替,虛、實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以杜甫〈絕 句四首〉之三為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 泊東吳萬里船。」其中「黃鸝鳴叫」、「白鷺飛天」是動態顯現,而「雪」、「船」

都是靜止不動,就所引起的生理意象的描寫,可以看出動靜相宜富美感的畫面。

這是一種正反對比的應用。李商隱〈北齊二首〉之一:「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 周師入晉陽」,這也是正反面材料的應用,小憐進御是正面材料,周師攻陷晉陽 是反面材料,將兩個不同時期的事件連結在一起,構成強烈的反差。(仇小屏,

2006:299)從詩的形式觀察這是正、反對比的應用,目的也在產生更一層次的 諧和統一,彰顯意象的美感。

唐宋詩人常以禪入詩,也看得到辯證的思考。禪是一種體驗,一種生活,就 在生活的周遭。禪宗的本質是離語言相,離文字相,但是參禪學佛,吟詩寫文又 不能不使用語言思考、不能不用文字書寫,因此常要正說、反說兼陳,或者在言 說之後,忽然棒打、叱喝,從中認得自己的自性。這種二道相因的思維方式就是

「正」、「反」並陳,在「有」「無」之間來往探索,因而領悟道理。(蕭蕭,2004:

111)現代詩也常有「正」「反」結合使用的思維方式,洛夫〈絕句十三帖──第 一帖〉:「玫瑰枯萎時才想起被捧的日子/落葉則習慣在火中沈思」,可以用「正」、

「反」、「合」去理清詩人的思維,「玫瑰枯萎」為正,「被捧著的日子」為反,「落 葉則習慣在火中沈思」為合。周夢蝶〈行到水窮處〉:「行到水窮處/不見窮,不 見水──/確有一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可以解析「行到水窮處」

為正,「不見窮,不見水──」為反,「冷冷在目,在耳,在衣。」為合,呈現出

「無住」的美學。(同上,120)如同周夢蝶解說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他認為表面看這兩句話寫水和雲,好像沒有深意,事實不然,水和雲這兩種東西

是個象徵,是個動象,也可以說是生命的象徵,雲是動的,水是動的,生命也是 動的,所以他拿雲和水來象徵生命。水流到不能再流的盡處,雲剛剛升起,這是 說最高真理,生命的盡頭也是生命的開始,生命的開始也是生命的盡頭。這是唯 心辯證的提升。(同上,138-139)

不管是詩形式的鋪陳,或是內容喻義的呈現,都從「正」、「反」、「合」中,

辯證得到更深一層的意義。上面所敘述的是模象與塑象所使用的辯證方式,到了 後現代詩歌,隨者文字意義的解構,創作也有可觀處。後現代所嘗試「以解構為 創新」的作法,對原受「傳統深重制約」的非西方社會來說,引為自我瓦解的動 力,顯然要比現代激勵大家去創新形象或創新情境來的容易;以致於後現代一出 現,很快就普遍感染到非西方社會。(周慶華,2011:143)後現代的知識發展得 到突破,各種系統的看法紛紛出籠,社會的價值觀及生活形態朝向多元主義邁 進,在資訊的重組和再生之間,大家發現「內容與形式」的關係也可以解構。許 多資訊都可以相互交流、重組再生。(羅青,1989:316-317)後現代的解構思潮 是解構「邏各斯」(logos)中心起家,極力於破斥西方古來「語言」有特定表意 的信賴誤失,本來語言符號一旦被選定,它就有內涵和外延等意義可以指稱,二 十世紀初,結構語言學的興起,主張語言是自我指涉的,受到這樣的啟發,文學 批評界建立起結構主義的流派,把原有的語言和言語對列的觀念,轉換成文學的

「意象」、「事件」等組合和選擇,它們可以重新組合成同結構而不同題材的故事。

接著再次發展為後結構主義的語義「轉折」,轉向對整個文本相互指涉的關懷,

而形成各文本在相互對話或戲謔或爭辯的繁複景象。最後是解構主義的消解,主 要是消解一切的結構體(包含傳統的邏各斯中心和先前相關結構主義的結構觀念 等),而防止「意義」被壟斷或不當「權威」宰制。它從意符的延異起論,而後 推及文本的無盡指涉現象,來佐證解構的必要性。其實最後大家又發現解構主義 本身又成了新的邏各斯中心,它所蘊含的自我解構也使得它在解構別人時不具效 力(也就是「延異」本身也要延異,這樣的解構主義就沒有理由說別人所使用語 言的意涵不確定或無限延後)。(周慶華,2011:143-150)不過文學上的詩在意象 傳達的思想、情感上卻因此有一番新的樣貌,後現代主義者沒有具體的目標,如 果有就是「去中心化」與「去正當性」,這種「去」是去除二元的對立,但是又 與道家的泯除界線、回歸渾然不同,後現代的網絡以肆意連結,刻意戲耍,讓二 元之間的關係不確然、也不確定。(蕭蕭,2012:25)

如羅青的〈吃西瓜的六種方法〉: 第五種 西瓜的血統

沒人會誤會西瓜是隕石 西瓜星星,是完全不相干的

然我們卻不能否認地球是,星的一種 故而也就難以否認,西瓜具有

星星的血統

因為,西瓜和地球不止是有 父母子女的關係,而且還有 兄弟妹的感情──那感情

就好像月亮跟太陽太陽跟我們我們跟月亮的 一,樣

第四種 西瓜的籍貫 我們住在地球外面,顯然 顯然,他們住在西瓜裡面 我們東奔西走,死皮賴臉的 想住在外面,把光明消化成黑暗

包裹我們,包裹冰冷而渴求溫暖的我們 他們禪坐不動,專心一意的

在裡面,把黑暗塑成具體而冷靜的熱情 不斷求自我充實,自我發展

而我們終究免不了,要被趕入地球裡面 而他們遲早也會,衝刺到西瓜外面 第三種 西瓜的哲學

西瓜的哲學史

比地球短,比我們長

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為──

而治的西瓜與西瓜 老死不相往來

不羨慕卵石,不輕視雞蛋 非胎生非卵生的西瓜 亦能明白死裡求生的道理 所以,西瓜不怕侵略,更不懼 死亡

第二種 西瓜的版圖 如果我們敲破了一個西瓜 那純粹是為了,嫉妒

敲破西瓜就等於敲碎一個圓圓的夜 就等於敲落了所有的,星,星 敲爛了一個完整的宇宙

而其結果,卻總使我們更加 嫉妒,因為這樣一來

隕石和瓜子的關係,瓜子和宇宙的交情 又將會更清楚,更尖銳的

重新撞入我們的,版圖

第一種 吃了再說(羅青,2002:186-189)

以這首詩而言,處處顯露戲弄讀者的伎倆,題目是〈吃西瓜的六種方法〉, 但是第一行卻從「第五種 西瓜的血統」寫起,讀者遍尋不著「第六種」吃法,

這是「作者已死」的理論實踐,留給讀者參與的空間。(蕭蕭,2012:36)這首

這是「作者已死」的理論實踐,留給讀者參與的空間。(蕭蕭,2012:36)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