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戰後現代主義小說論述的回顧與評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四、戰後現代主義小說論述的回顧與評述

當代中文學界的戰後現代主義論述,基本上都遵循著一個歷史情境的前提,

以 1949 年後國民政府的高壓統治與美援文化作為五、六0年代的整體政治氣氛,

基本上論述皆不出「現代主義」被導入台灣文學場域的原因、功能與在地化傾向。

將戰後現代主義和當時的政治高壓氛圍與美援文化連結者,比較具代表性的學者 如陳芳明、張誦聖,試圖在一個歷史與政治情境中去理解現代主義的戰後根源。

陳芳明更嘗試在這個基礎上,將現代主義與戰後台灣自由主義的相互影響作出連 結29。陳的論述有重新搭建戰後現代主義發生之際的政治氛圍,隱含著將現代主 義視作一段單一、獨立的美學時期,也是「文學史」的一部分,以歷史作為特定 文學型態出現的一種必然因素。對於陳芳明的說法,邱貴芬則提出另一種從「根 源」導向「路徑」的看法。她指出現代主義固然有其美援文化與政治高壓的因素,

然而隨著它在台灣的逐漸延展,也開散出其自身的在地性路徑30

同樣也關注現代主義與五、六0年代官方主導文化間的關係,張誦聖立足於 文學場域論,提出一個更具批判性的觀點,她指出五、六0年代的現代主義乃是 基於對官方文化的不滿,它的變造、破壞漢語傳統的做法,顯然為當時的官方主 導文化帶來刺激,然而它那內部從一開始就被賦予的前衛、新潮概念,卻也使現 代派自身的「菁英式的美學觀念」,具有高層文化的傾向31。張誦聖的這個看法 基本上和林建國在〈方修論〉中所提出的──對形式主義、美學主義的哲學性批 判,並屢屢將它與資本主義社會裡的「學院」,以及西方長久以來享有霸權的「大 國文學」相連結32。〈方修論〉中極為敏銳中肯地將台灣本土型的現代主義與台

29 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收於《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 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頁 41-50。

30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第 34 卷第 10 期,2006 年 3 月。

31 張誦聖〈文學史對話〉,收入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2007,頁 173-174。

32 林建國〈方修論〉,《中外文學》第 29 卷第 4 期,2000 年 9 月,頁 65-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大外文系的緊密歷史關聯做出連結。不過張誦聖也指出林建國的論述指涉一個資 本主義體制下的普遍狀況,文中以「病毒」這個比喻間接表達其負面價值的判斷,

卻有忽略非西方國家的學院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和過度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國家有 相當程度的差距。張誦聖敏銳地指出,這個差距的來源,正是資本主義現代化階 段性的演變問題,而人文學者傾向不處理這個差距,只對「資本主義體制」做全 面性的批判33。張誦聖從林建國對資本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運作邏輯的啟示,嘗 試將這個批判置入台灣自身的政治社會文化情境中,以文學體制和場域運作勾勒 出一個以現代主義作為核心、輻射出文學場域的位置、權力與相互結構關係,包 括作為對國民黨高壓政治的一個反撲,學院擔負著將歐美自由人文主義引進、宣 傳與深化的工作,目的無非是藉由西方右翼文學典範來發展在地的菁英文學,而 將論述幅員拉高至同一時代的幾個和「現代主義運動」同屬同一歷史驅力作用於 不同場域的結果,包括現代詩宣言、《自由中國》文義新方向、《文學雜誌》創刊,

等等。張誦聖得出這樣的結論──現代主義運動應可被視作非西方社會現代化的 一環,而這個定義便使現代主義指向是五、六0年代台灣文義現象的一個有限的 成分,與普通定義下的 modernism(即對現代性歷史經驗的文化反映)是有差距 的。張誦聖並說:「無怪乎台灣的現代派小說裡缺少典型的以都市為主的現代性 想像,卻充滿了以自由主義出發,對國民黨新傳統主義主導文化(如保守的父系 中心倫理)的批判。34

張誦聖的論述極為重要,一方面注意到非西方國家的現代化歷程,將為「現 代主義」帶來和它的文學場域互動、交涉後而產生的、有別於其原本定義的意義。

「現代主義」被理解為是台灣現代化運動中的一個「成分」。另一方面,她也敏 銳地指出,1949 年後,官方主導文化的內涵,和這種菁英式的、由現代主義作 為主流的文學,內部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關聯。這兩個範疇都無法迴避它們各自內 部與「中國性」之間微妙的聯繫。

33 同上,頁 177。

34 同上,頁 1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張誦聖的說法和本文所試圖要指出的那種「現代主義」的功能──在現代化 的進程中,協力戰後台灣文學場域重建自身的「文學傳統」──存在著某些共同 卻也相悖的交匯。兩者都指向一種現代化的需求與缺口,但張誦聖的論述有較大 成分將現代主義視作是一種傳統的斷裂與再次鍛接。雖然張的論述也同時注意到 中國性的運作,但受限於場域研究的框架,比較接近將「中國性」視作是場域中 的某項要素或位置,而不能去考察現代主義和中國性在文學內部之間的關係。在 這個立足點上,協力本文的問題意識的,應是黃錦樹的現代主義論述〈中文現代 主義──一個未了的計畫?〉。此文以「中文」作為中國遭遇現代性衝擊的起源 場景,而視戰後台灣的現代主義為這種現代性爆破下的文體碎片,包括它的美學 形式,以及倫理功能。黃錦樹將台灣現代主義區分為兩種不同的型態──「中國 性-現代主義」與「翻譯-現代主義」,前者的例子包括余光中、楊牧等人,在 文體的鍛鑄上仍有一朝向傳統接軌的驅力存在;後者最具代表性的則是王文興,

將翻譯視作中文「去中文化」的一種對中國性的抵抗、否定、放逐甚至廢棄,朝 向一種班雅明的翻譯之路──「把物的語言翻譯成人的語言。」35

黃錦樹論述中的前一種型態「中國性-現代主義」和本文最初的那個起點─

─關於戰後現代主義的倫理性起源有相當程度的匯集。都將「中文」和傳統、純 正與主導的概念視為同一。這個論述某部分也和張誦聖的看法有文學內部與外部 的相互呼應。本計畫也將在張黃二人這個具啟發性的問題意識上,重新回到六0 年代的現代主義時代,重新討論幾個重要作家如楊牧、余光中、葉維廉等人的文 本與論述,並且引入其時在文學場域上同時存在的另一個系統──抒情傳統,和 這個討論組作一種對照。兩個系統其實都指向中國性,美學形式與時間性都能夠 相互替換,兩者之間其實是一種共構的概念。而這一概念的建立,本文也將另闢 一章討論其文本實踐,以同時代的兩個作家朱西甯與司馬中原的文本作為個案,

兩位作者的作品都涉及到「中國」此一作品核心的現代化變異,而二者最後都使

35 黃錦樹〈中文現代主義──一個未了的計畫?〉,《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 台北:麥田,2003,頁 26-33。

使得它們其實都是位於同一條本體道路的諸多分歧之上。見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林中 路》,孫周興譯,台北:時報,1994,頁 18-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方面和葉維廉談現代主義小說的詩化傾向有共同的交集,另一方面,其實也隱含 著「現代中文」領受自現代主義的贈與,朝向個人存有經驗的極端逼臨,有時竟 導致現實與書寫之間的界線產生崩毀。我的碩士論文《肉與字:九0年代後小說 中的死亡場域與自殺書寫》中所例舉的幾個作家,包括張大春、駱以軍、邱妙津 與黃國峻,其文本中大量的越界意象,不斷向個人存有經驗的內在挖掘,都可視 為是此種型態的延伸「內向世代」。而本計畫中也將闢有一章,討論「中文」在 現代主義後的衍異,乃是漸漸向「內向世代」傾斜,以駱以軍、邱妙津、賴香吟 的文本為主要討論對象,旁觸一些其他的、世代相近或交互影響的作家如黃宜君、

童偉格等等,試圖以本文的架構替此一世代找到一種銜接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