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Weber 承襲的理性觀

第四節 Weber 與 Habermas 承襲的理性觀

壹、Weber 承襲的理性觀

一、承襲啟蒙理性

由上述對理性概念在思想史上發展的分析,可知理性概念最初是 以形上學實體理性出現,這種理性觀是萬事萬物的根源,也是一切事 實與價值的最終基礎。從近代以來,對理性的探索轉向主體認識能力 的分析。Descartes 首開意識哲學的先河,也確立理性中心的哲學型 態。隨著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傳統目的論宇宙觀及神聖秩序已世 俗化為自然機械觀的宇宙秩序或理性秩序。啟蒙時期的理性觀成為新 的權威,同時也具有社會學與現代性的意涵。而自然科學在思想中的 主宰地位標示出由理性(reason)朝向合理性(rationality)轉化的過 程。這種數學化或自然化的過程變成一種合理化的過程,變成一種新 的信仰,取代了以往宗教及形上學的地位(陳文團,1996:72)。

Weber 提出其社會學所要探討的是西方文化中特有的理性主義 的問題。他的理性概念與西方的理性主義傳統有密切關聯,尤其是啟 蒙理性觀。Weber 受到啟蒙傳統的影響,肯定理性優位,並以合理性 及理性化來詮釋現代西方社會的特徵與發展。他認為近代西方歷史的 進展過程在本質上是理性主義的不斷滲透及擴展的過程(Weber,1958 :13)。他曾說道,我們再也不必像相信有神靈存在的原始人一樣,以

魔法支配神靈或向神靈祈求,取而代之的是技術性的方法與計算。原 則上,並沒有任何神祕或不可測知的力量在發揮作用,只要透過計 算 , 人 就 可 以 支 配 萬 物 , 這 是 理 性 化 與 理 智 化 的 主 要 意 義

(Weber,1948:139)。他從近代科學的發展,啟蒙運動,資本主義經濟 等層面觀察到這些都是依賴於數學和精確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因 此,技術性、可計算性可說是理性化發展最核心的特點。

二、承襲新 Kant 學派的價值哲學

Weber主張自啟蒙以來理性中心的立場,他認為理性主義在各個 生活面向的普遍化是西方文化的獨特性。但是他又認為理性未必代表 進步。他並不贊同 Hegel 式的歷史哲學和達爾文式的演化論的普遍歷 史觀的角度。依 Hegel 的觀點,理性的進展最終將邁向絕對理性,將 消除一切對立、矛盾和異化。Weber 汲取新 Kant 學派中巴登學派(Ba -den School)的價值學說,主要是 H.Rickert 的觀點(Oakes,1988:7)。

Rickert 認為作為經驗對象的「實在」是一茫無邊際的雜多,無法被 經驗所窮盡,無法就整體來探究。由於「實在」無法被如實地納入概 念之中,因此可說是非理性的。實在界不僅是無限的,也是一直變動 著。每個現實之物都是異質的與個殊的(涂紀亮譯,1987:46-48)。

研究者選取研究對象是根據某些價值標準,亦即出自某種價值關懷。

Rickert認為價值並不是現實,因此不能說它們實際上存不存在,

只能說是否有意義(涂紀亮譯,1987:36)。價值的實質在於它的有 效性。價值是超驗的,是獨立於主體的評價之外。價值觀聯的有效性 是源自於價值的客觀性。Rickert 認為必須設定有某些價值是無條件 地有效的,且所有人的價值立場都必須和這些價值有密切關聯,如此 才能證明價值觀聯的客觀性。價值是與現實聯繫著,價值能附在對象 之上,使對象變成財富;其次,價值能夠與主體的活動相聯繫,使主

體的活動變成評價。價值關聯的方法和評價的方法必須嚴格區分。

Rickert 認為歷史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的主要區別是前者研究文 化價值,後者則是和價值沒有關聯。他認為必須把歷史的,個別化的 方法標誌為與價值關聯的方法,而自然科學是一種對律則的,或普遍 概念的聯繫進行的研究,它並不研究它的對象和文化價值的關係(涂 紀亮譯,1987:102-106)。

Weber受 Rickert 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價值觀聯的概念。如同 Rickert 對實在的看法,Weber(1949:76-78)亦認為實在本身是相當複雜,

甚至是混亂的,而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只可能是現實裡的一小部 分。在混雜的現實中,只有一部分具體事實使我們感到有興趣和有意 義。他認為我們進行研究時,要對整體進行調查研究不僅是不可能 的,也毫無意義。我們只是認定個別現實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性,這一 部分之所以被我們所關注,是因為它們與文化價值有所關聯,也因為 它們被賦予普遍性的文化意義,因而具有認知價值(顧忠華,1994:

197)。Weber 受到 Rickert 這個觀點的影響,認為由於社會現象的無 限性,不可能完全研究,因此,價值關聯引導研究者選擇他所關心的 社會現象來研究。但是 Weber 與 Rickert 最大的不同之處是,Rickert 認為有一個由所有人類所共同分享的文化價值存在,對所有人都是有 效的。Weber 則認為並沒有人類所共同分享的價值存在,亦即,沒有 最終的價值判準存在。

因為並沒有最終價值判準的存在,因此並沒有價值理念能因科學 地分析而被判定出優劣。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信奉的價值,對他 自身而言,都是合理的。價值觀聯或對於價值的選取並沒有一個客觀 普遍的標準,因此研究的結果便不足以作為應然的指向。這也就是其 所主張的的價值中立的意涵。由於社會現象是無限的且不斷變動的,

價值觀聯的最終基礎是個人的主觀關心,因此所獲得的知識必與於某

一價值相關,因而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在這種情況下,知識份子,

教師在課堂上都沒有充分理由來為他人指引,因此應保持價值中立,

避免作價值判斷。因為對別人所作的價值判斷都只是根據自己的世界 觀所進行的批判,那只是在以其個人的觀點與別人的觀點在進行鬥爭

(Weber,1949:60)。

Weber(1949:50-54)對「社會政策學會」最主要的批評即是在 該學會將經濟學倫理化。Weber 反對他們未能區分事實與價值,他在

<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的客觀性>一文中主張實然與應然應該區分。

經驗科學無法指導人們應該做什麼,但是可以告訴人們能做什麼。他 認為想要在一門經驗科學裡建立「應然」的觀念在邏輯上是不可能 的。科學的分析可以讓我們在某個範圍內決定何種手段較適合達成某 一特定目的及後果為何,但是科學並不能依此而指示人該怎樣抉擇。

Weber這個觀點顯示其理性概念的內涵是著重在經驗分析的理性。他 認為理性只能認識實在,但是不能給予該選擇何種價值指引。社會實 在界儘管已日趨理性化,然而非理性的價值領域的紛爭並未減少,且 並不是理性所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