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婚外戀情的歧途

在文檔中 袁瓊瓊小說女性書寫之研究 (頁 103-108)

第四章 袁小說女性書寫之呈現-愛情的落空

第三節 婚外戀情的歧途

〈白髮〉與〈荼蘼花的下午〉二篇,以女性角度書寫,描述女性因年齡、缺乏 自信或對愛的強烈期待,介入他人婚姻成為第三者,最終受傷與各自紛飛的收場。〈白 髮〉描述女性將與已婚男人發生外遇關係視為一種挑戰,因為現存的社會制度,這

類的愛情更難到手。因此,婚外情可能起因於擔心自我價值與性吸引力的消退,而 外遇的事實則變成一種自我的肯定。事實上,一些外遇發生的本質並非在「性」的 追求,而是個人欲從另一段重要他人關係中,尋求自我內在的一種慰藉與情愛20。〈白 髮〉中的主角秀麗和鳴渠,都是屬於這種典型:

鳴渠轉過頭來,兩個人對視了,秀麗無聲的笑著,覺得迷離似夢。跟鳴渠在 一起之後,她成為浪漫的女人。鳴渠不說話,跟她對視。鳴渠懂她。

(《兩個人的事.白髮》,頁 41)

兩人的價值觀裏不認為婚外情有何錯誤,配偶沒有發現,或者認為這樣的關係 並未傷害任何人,故也不期待這份愛情天長地久:

秀麗甘於自己的地位。一開始她就知道他有妻子、家庭美滿。也知道鳴渠希 望維持現狀。他對他的家很滿意,對秀麗大半也是滿意的。…她盤算跟鳴渠 維持一年的關係,然後兩人好來好散。跟鳴渠分手以後。秀麗打算結婚,她 身邊也還有幾個人在追她,結婚不難。跟鳴渠也談過這件事,他非常平心靜 氣,只是聽著。…(《兩個人的事.白髮》,頁 41)

兩人明白這樣的關係其實是與現實脫節的,並終將過去。但卻也都在從事角色 扮演,看似浪漫如夢,卻非真實感受,只是理直氣壯演出虛無的角色。男性被外遇 的吸引基於另一方有趣的談吐、美貌,以及性愛的新鮮感與好奇心理,而女性則尋 找另一段情感慰藉的溫馨感受,但他們的內在心理需求終非站在同一基準點上,於 是追逐的開始即是等待結束。「愛情從開始到結束,究竟需要多長的時間,實在很難 說。秀麗和鳴渠因為彼此間的熟膩,兩人都變得有點懶怠起來。」(《兩個人的事.

白髮》,頁 48)沒有家庭責任與道德約束的情感,待新鮮感的消逝與日常些許的摩 擦,這段感情亦隨之結束。

20 王以仁策畫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頁 181。

〈荼蘼花的下午〉中,男主角周景康擁有一個極完美的婚姻,妻子貌美且家世 富裕,但他卻找上極為平凡且自卑的碧淑,試以此證明自己的吸引力與自信。碧淑 面臨年華老去的恐懼,而立之年獨守空閨,只有成為別人的外遇對象,付出全部身 心乞求別人憐愛。她天真的自我欺騙周景康有一天會到她的身邊,當妹妹玉淑知道 兩人關係時,氣急敗壞的想阻止姐姐:

你趁早跟他扯清了好。兩個人這樣不明不白的算甚麼呢?「他會離婚的。」

她以一種小孩似的樂觀,高高興興的說。…有太太有孩子的男人,天啊!你 以為他會離婚來娶妳,你被騙了,不想想他是怎麼爬到這麼高,靠他太太哪!

一離婚就垮了。離婚,你作夢。(《自己的天空.荼蘼花的下午》,頁 29)

但碧淑仍無微不至的付出,溫順柔情的等待,正如同珍.貝克.米勒(Jean Baker Miller)所言:

對女性而言,放棄自己的理想,將全付精力用來伺候別人,似乎容易一些。

因為她們很容易就產生一種幻想,認為伺候別人自己也可以因此得到回報。

有了這種理念,因此女性單純的認為,只要盡心盡力的去愛一個人,那個人 也會因此而回愛她,為她對這些人的服務已經是盡善盡美無微不至了。悲劇 就在這裏產生21…。

因為習慣身邊有人陪伴,她恐懼一個人無聲無嗅的活著,不願回到不關心也不 為人關心的日子。即使周景康將她喻為靡爛而頹廢的荼蘼花,或不知為何而活的螞 蟻,即使逐漸認識這位男性的任性、自私與寡情,知道當初是他精心設計引誘她陷 入,碧淑仍包容、愛他。直至最後,妹妹冷笑自己的容易受騙,碧淑仍執迷不悟:

你看看我,我不年輕了。這幾年只有他對我好,我甚麼本錢都沒有,我還能 圖甚麼?「他不會離婚的。離婚來娶你呀!」玉淑嗤之以鼻。「我知道他不會

21 珍.貝克.米勒著,江慧君譯:《新女性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92 年),頁 63。

離婚。妳為甚麼儘要我哭。」碧淑說,淚眼模糊的看妹:「妳也讓我心裏頭好 過一點吧!」(《自己的天空.荼蘼花的下午》,頁 44)

現實生活如碧淑可以愛上任何人的女性或仍存在,「碧淑的人盡可夫是一張白紙 在等待品題。她只是在等待,選擇的是別人。周景康選擇了她。」(《自己的天空.

荼蘼花的下午》,頁 33)而如周景康為滿足自信、補償在妻子面前壓抑的男性,也 所在多有。如秀麗、碧淑這兩位女性對情感的盲點與缺陷,所導致的悲劇,唯有透 過學習對生命價值的自我省察方可能改變。

論者謂袁瓊瓊故事裏的人物永遠生存在妥協的情況下,永遠心存戒心地防衛著 自己的利益,然而卻也永遠不敵愛的誘惑22。正如小說中諸多女性為浪漫愛情的熱 烈渴求、主動付出,卻無法洞見人心真相,而男性或因風流多情難脫負心之名,或 被動、不具愛人的能力,換來女性抱憾失望或痛苦離去;這些愛情的旋起即滅、不 可捉摸,與上一章描述女性在婚姻中的艱難處境,使小說中普遍呈現出世間無情、

男女無愛之現象,也說明了兩性關係的無可期待,而「愛情的落空」更是袁瓊瓊小 說中一再重覆的主調。

22 張誦聖著,古佳豔譯:〈袁瓊瓊與八○年代台灣女性作家的張愛玲熱〉,頁 67。

在文檔中 袁瓊瓊小說女性書寫之研究 (頁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