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虛擬角色取得著作權保護之要件

第二節、 思想與表達二分原則

二、 清晰描繪標準

此為美國實務較早期的見解,最早出現在 1930 年的 Nichols v. Universal Pictures Corp.30一案,本案原告 Anne Nichols 為《Abie's Irish Rose》劇本之作者,

故事內容主要敘述一位猶太男子與愛爾蘭的天主教女子,不顧雙方家人反對,結 為連理後的歡樂故事。之後,被告 Universal Pictures 公司則根據該劇本拍攝一部 名為《The Cohens and Kelly》的電影。原告主張被告影片大量地使用與其作品相 同情節,構成著作權侵害。本案聯邦第二巡迴上訴法院之法官 Learned Hand 在判 決中特別論及「虛擬角色在特殊情況下,是可受著作權保障的,當該角色被開發 的程度越高,表達性越強之角色,越有可能受到著作權保障。」31此一見解遂成 為美國實務中首次承認虛擬角色的可著作權性之判斷標準。 申言之,發展越完整 的角色,將包含越多的「表達」與越少的「思想」成份,也就越能取得著作權保

28 Anderson, 1989 WL 206431, at *7. (“This is true because the use of a less stringent test for protection of characters in the graphic medium casts doubt on the vitality of the more stringent story being told test for graphic characters. As a practical matter, a graphically depicted character is much more likely than a literary character to be fleshed out in sufficient detail so as to warrant copyright protection.”).

29 Thomas D. Selz, Melvin Simensky, Patricia Acton, Robert Lind, ENTERTAINMENT LAW 3D:LEGAL CONCEPTS AND BUSINESS PRACTICES § 16:54 (2015).

30 Nichols v. Universal Pictures Corporation, 45 F.2d 119 (2d Cir. 1930).

31 Id. at 121 (“Nor need we hold that the same may not be true as to the characters, quite independently of the ‘plot’

proper, though, as far as we know, such a case has never arisen…… It follows that the less developed the characters, the less they can be copyrighted; that is the penalty an author must bear for marking them too indistinctly.”).

20

護。反之,作者對於角色發展投入越少,則越無法獲得著作權保護,如果作者創 造了一個完全沒有特色的角色,則該角色當然無法獲得著作權保護32

除此之外,法院尚利用抽象測試法(abstractions test)比對了原、被告故事情節 的實質近似程度,認為被告所採用的部分並未超越法律所允許之範圍。首先,兩 部故事的情節非常不同,一部是充滿宗教狂熱的故事,要求孩子只能依照家長的 信仰擇偶;另一部則完全不見宗教狂熱的蹤影,甚至連宗教議題都不曾浮現,雖 然父母因為種族不同之緣故對於孩子選擇的對象充滿敵意,但讓自己的兒子迎娶 猶太人卻並未因此觸怒愛爾蘭一家人33。事實上,兩部作品間的共通點只有猶太 人與愛爾蘭人父輩間的爭執、不同種族間相互通婚、共同誕育孫輩、最後大和解 的劇情。其次,被告所取用的角色,亦不過取材自社會對於愛爾蘭人與猶太人的 刻板印象,屬於角色雛型(prototype)的取用,並不構成著作侵權34。再者,兩部作 品中只有四名角色互相重疊: 彼此相愛的子女與兩位父親,但彼此相愛的子女屬 於定型角色的運用,兩位父親雖然在原被告的劇本中種族設定相同,但彼此個性 差異太大,僅有搞笑、自大、愛爭吵等小部分的個性相互重疊35,因此認定被告 所為並不構成著作侵權。

隨後,在 Burroughs v. Metro-Goldwyn-Mayer, Inc.36一案中,清晰描繪標準便 成為重要的判斷關鍵。原告 Edgar Rice Burroughs 於 1912 年創作了小說「泰山」

(Tarzan, The Ape Man),並於 1923 年成立 Burroughs 公司,將「泰山」所有著 作權利均移轉給公司, 並由 Burroughs 一族經營管理所有與泰山相關的著作權。

原告與被告 MGM 曾有授權契約,許可被告 MGM 在特定期間內,可使用「泰山」

角色,但在契約終止後,原告認為被告 MGM 明知該授權契約終止,卻仍使用

「泰山」中主角,另行發展、延伸成電影故事之行為已侵害角色之著作權。法院

32 李治安,同註 8,頁 112-113。

33 Nichols, 45 F.2d at 121-122.

34 Id. at 122.

35 Id.

36 Burroughs v. Metro-Goldwyn-Mayer, Inc., 683 F.2d 610 (2d Cir. 1982).

21

認為「泰山」原始文字作品中不僅其故事情節可受著作權法保障,主角泰山之形 象亦滿足清晰描繪標準,是該角色同樣可受著作權保護。法院對「泰山」一角的 分析如下:泰山由猿猴撫養成人,他與其所處的叢林環境互相結合, 他能夠與動 物溝通,也有人的感情經驗,「泰山」的人格特質是強壯、單純、年輕、紳士。

法院認為綜合上述特質,「泰山」角色已足以與原作品抽離,成為獨立受著作權 法保障之虛擬角色37

依據「清晰描繪標準」認定虛擬角色著作性的法院多採取兩階段測試法,第 一階段法院會先認定原告所主張受保護的虛擬角色是否已經被清楚的描繪,而足 以取得著作權保護?如果系爭角色只停留在「思想」的層次,則無法取得著作權 保護,若確定系爭角色可取得著作權保護,則進入第二階段,此時法院須確認被 告所利用的是原告發展出的具體角色,而不是只利用了一個抽象的概念,著作侵 害的認定必須建立在具體「表達」的利用,而不只是利用了抽象的「思想」或一 般性的角色,此第二階段的判斷通常包含了一般著作權侵害認定時所須判斷的

「實質近似」與否分析、比對程序38

清晰描繪標準之目的雖在貫徹著作權法上的「思想與表達二分原則」,避免 對抽象思想賦予著作權保障,進而損及公共領域影響後續創作者的創意發想,然 而,將該標準適用到實務案件中,將會導致由非文藝背景出身的法官介入充當文 學批評的角色39,有違背著作權法上「美學不歧視原則」之風險,蓋美國早在 1903 年的 Bleistein v. Donaldson Lithographing Co.一案40即指出由法官進行藝術價 值判斷實屬一項危險作業,法院不應當判斷著作所有之個性程度,應僅調查判斷

37 Id. at 391 (“The copyright covered the work as an entirety. It cannot be said that such a copyright contemplates protection of only the plot, leaving the characters free for public exploitation for, as in the case of plays, the

‘characters and sequence of incident [are] the substance’…… As noted by Judge Learned Hand in Nichols, however, it is only well-developed characters that are subject to copyright protection.”).

38 李治安,同註 8,頁 115。

39 盧美慈,虛擬角色著作權爭議-以 Metro-Goldwyn-Mayer v. American Honda Motor Co.案為例 ,台灣創用 CC計畫),http://creativecommons.tw/in-depth/586#(最終瀏覽日:2015/6/14)。

40 Bleistein v. Donaldson Lithographing Co.,188 U.S. 239, 23 S. Ct. 298, 47 L. Ed. 460 (1903).

22

此個性「是否存在」。是法院在探討原創性時,不以「高度之美術價值」為必要,

而應著眼於判斷該著作中有無著作人之個性之投射,以著作人之個性是否存在為 判斷標準。不過,角色保護之判斷若採清晰描繪標準,將可能有使法官介入美術 價值判斷之風險,蓋法官除必須判斷角色個性是否存在之外,尚必須判斷角色個 性特徵是否足夠「鮮明、清晰」,而法院對於美術價值之判斷亦可能引發對虛擬 角色之過度保障,反而使該標準原本欲「保護公共領域」之制度目的無法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