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語

第一節、 美國法對於我國法制發展之啟示

二、 角色商標權部分

148

角色商標權之爭議主要集中在後天識別性、商標權保護範圍、角色商標侵 權判斷之特色、戲謔仿作之保護與美學功能性理論五者。

首先,美國多數實務見解認為角色商標有別於其他標識,屬於不具先天識 別性之商標類型,故權利人必須積極舉證虛擬角色已在消費者認知中建立後天 識別性,始受商標權保護。至於虛擬角色的知名度過猶不及均會影響角色商標 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後天識別性,故如何有效進行品牌行銷管理對權利人而言甚 為重要。取得後天識別性後,商標權人仍須進行維權使用方能避免角色商標被 廢止。同時,商標權人亦須搭配不同品牌行銷策略,並積極加強商標授權管理 與顧客關係管理方能維持角色商標的識別性,避免商標通用化等喪失識別性之 情事發生。

其次,就角色商標權保護範圍而言,商標權範圍是否包含所有商品化流程?

此一問題牽涉應否承認商標商品化權存在之爭議。對此,無論自經濟分析之角 度或商標法立法目的觀之,商標權人皆無壟斷商品化市場之權利。另一項關於 角色商標權保護範圍的爭議,則在於商標立體化使用是否構成商標使用? 對此,

我國實務見解相當分歧,而本文以為商標立體化使用是否構成商標使用,應區 分立體化使用是否係出於行銷之目的而為商業性使用,與是否足令相關消費者 認識其利用方式係在發揮商標識別性功能,如是,則應列入商標使用之範疇,

再進而判斷有無混淆誤認之虞的問題;如否,則應自始排除成立商標侵權之可 能性。

最後,由於角色商標普遍具有獨樹一格的美學價值,故在美國功能性理論 的發展下,角色商標的保護容易受到美學功能性之限制,惟美學功能性理論之 內涵極為抽象,且在實務上亦有諸多分歧見解。追根究柢,美學功能性之內涵 其實即是指商標無法發揮,或不具備基本識別功能之情形,但由於美國各法院 對於美學功能性的見解常有自相矛盾之處,反使識別性之根本議題逐漸失焦,

故本文建議我國實務處理相關爭議時回歸識別性之基本法理處理即可,無須過 度仰賴美學功能性之概念。

149

上述議題均是由商標權人觀點所為之探討,惟另一方面,就商標利用人觀 點而言,如何平衡保護利用人權益,避免公共領域萎縮,亦屬重要之問題。此 一問題主要體現在戲謔仿作之相關爭議。由於角色商標知名度高的特性,故經 常成為社會大眾揶揄、嘲弄之對象,此等幽默創意事實上亦是文化創意的根源 之一。然而,在著作權法與商標法長期併用來保護虛擬角色的趨勢下,商標法 儼然已成為權利人在著作權法外限制利用人言論自由的替代工具。同時,隨著 商標淡化理論之引進與混淆誤認之虞要件的擴張,利用人將格外容易構成商標 侵權。

為避免利用人從事藝術創作的權益被不當限縮,對於商標戲謔仿作之保護,

美國透過立法增設例外規定的作法值得我國立法者效法;惟在立法修正前,司 法宜先透過美國法上的 Rogers 權衡法則,在考量戲謔仿作有無構成混淆誤認之 虞外,另行考量避免消費者混淆的公共利益是否大於自由表達的公共利益,俾 使我國法院能以更全觀、周延之方式決定戲謔仿作有無保護之價值及必要。

三、擴大虛擬角色智慧財產權保護之必要

就虛擬角色的保護而言,商標法與著作權法各自能夠互補某些保護要素,

使角色創作人的創作成果更周延地被保護。因此,我國實務見解目前擴大虛擬 角色智慧財產權保護,肯認角色具有可著作性的作法應值得肯定。惟智慧財產 權法最終目的乃在於調和智慧財產權人之私益與社會公共利益,故在引入角色 著作權之際,法院仍應重視思想表達合併原則與必要場景原則之限制,並搭配 角色即故事標準檢視虛擬角色在故事中的重要性,方能有效避免過度保護角色 著作權之風險。此外,法院在審理上亦應避免混用著作權法與商標法之原則,

將著作權法的概念誤植於商標侵權之分析,或將商標法之概念誤植於著作侵權 之分析;否則不僅會造成法律體系紊亂,更有可能因混淆商標法與著作權法各 自的立法目的,不當限縮利用人之權益,阻礙社會創新進步。

150

第二節、 給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承本文於第一章研究限制中所述,本文礙於文獻數量、語言與主題選擇之 限制,僅能透過美國著作權法與商標法之比較法研究,探討虛擬角色保護之議 題,並提供讀者法律面之建議。

然而,虛擬角色是否可受專利法或其他法律規範所保護? 礙於相關文獻數 量不足,本研究無法深入剖析。又角色範圍極為廣泛,與真人角色、演藝人員 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亦是最近備受熱議之話題,尤其是隱私權、肖像權、個人公 開權等人格權與智慧財產權如何交錯運用以保護真人角色之權益,相關主題之 研究因礙於本論文之主題限制而無法呈現,仍有待後續研究者投入心力進行研 究。

另外,虛擬角色的智慧財產權對於現下文創產業的經營模式會產生何等影 響? 文創產業應如何透過虛擬角色的智慧財產權開展出新的商業獲利模式? 文創 產業應透過何種行銷策略或品牌經營策略,方能提升虛擬角色的知名度,開拓 文創產品的國際市場? 此等商業經營策略層面之問題,亦是本論文認為值得後續 研究者延伸探討之內容。

151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專書

林洲富,著作權法-案例式,增訂第三版,2016 年 3 月。

林洲富,商標法-案例式,增訂第三版,2016 年 3 月。

羅明通,著作權法論 I、II,第八版,2014 年 4 月。

陳昭華,商標法之理論與實務,2013 年 2 月。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第二版,2011 年 9 月。

曾勝珍,智慧財產權新觀點,2012 年 9 月。

曾陳明汝著、蔡明誠續著,商標法原理,修訂三版,2007 年。

劉孔中,比較商標法,2014 年 9 月。

施振榮,品牌經營與管理,2007 年 2 月。

孫遠釗,品牌/商標授權合約與策略,2009 年 1 月。

專書論文

王偉霖,商標使用及言論自由,載:「商標使用」規範之現在與未來,黃銘傑主 編,元照出版,頁 344-370,2015 年 4 月。

沈宗倫,商標使用與著名商標之保護,載:「商標使用」規範之現在與未來,黃 銘傑主編,元照出版,頁 256-282,2015 年 4 月。

王怡蘋,德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載:「商標使用」規範之現在與未來,黃銘 傑主編,元照出版,頁 78-100,2015 年 4 月。

黃惠敏,商標使用與合理使用,載:「商標使用」規範之現在與未來,黃銘傑主 編,元照出版,頁 134-166,2015 年 4 月。

152

法院判決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2314 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7 年度台上字第 6499 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7 年度台上字第 3914 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7 年度台上字第 3121 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6398 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525 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92 年度台上字第 1879 號民事裁定。

最高法院 90 年台非字第 15 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5222 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 81 年度台上字第 3063 號民事判決。

最高法院 75 年度台上字第 6201 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104 年判字第 31 號行政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101 年度判字第 396 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99 年度判字第 681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4 年度刑智上易字第 15 號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4 年度刑智上易字第 61 號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4 年度刑智上易字第 49 號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4 年度行商訴字第 54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3 年度民著訴字第 5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3 年度刑智上易字第 57 號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3 年度刑智上易字第 52 號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2 年度民商上字第 3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2 年度行商訴字第 96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1 年度刑智上易字第 107 號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0 年度刑智上易字第 117 號刑事判決。

153

智慧財產法院 100 年度刑智上訴字第 39 號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0 年度行商訴字第 104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0 年度行商訴字第 154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0 年度民商上字第 7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100 年度附民上字第 26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9 年度行商訴字第 20 號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9 年度民著上更(一)字第 6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9 年度刑智上訴字第 65 號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 197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刑智上更(三)字第 2 號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民著上字第 22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 191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 192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 195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 196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 198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 206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8 年度行商訴字第 207 號行政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7 年度民著上字第 7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7 年度民著上字第 2 號民事判決。

智慧財產法院 97 年度行商訴字第 139 號行政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97 年度訴字第 932 號行政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4 年度智上易字第 5 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 83 年度上更(一)字第 139 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 80 年度上字第 357 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3 年度智上字第 14 號刑事判決。

154

臺灣高等法院 92 年度上易字第 2153 號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2 年度上易字第 2153 號刑事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