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性教育需求之比較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性教育需求之比較研究"

Copied!
18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身心障礙特教教學碩士論文. 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性 教育需求之比較研究 Comparison of Sexual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and Sexuality Education Needs between Gifted and Regula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杜正治 博士 研究生:侯秉醇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五月.

(2)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性知識、態度、行為與性 教育需求之現況,並比較在不同背景變項上(性別、年齡與家庭功能 等) ,資優生與一般生性知識、態度、行為與性教育需求之差異情形, 以及探討性知識、態度與性教育需求對於學生性行為中自我效能的預 測能力。 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國中學生性教育現況與需求問 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以臺中地區設有國中資優資源班學生以及 同校普通班之學生為主,共發出八校,包括:資優生 184 人與一般生 265 人,共回收 449 份問卷,有效問卷 429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96%。 問卷資料以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薛費事後比較法、卡方考驗與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與討 論。重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性知識方面 資優生性知識顯著優於一般生,且資優生整體性知識因年齡 與親子溝通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而一般生整體性知識因年齡與 父母親教育程度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性態度方面 資優生與一般生在性態度上皆偏向正向積極且差異小,且資 優生整體性態度因性別與親子溝通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而一般 生整體性態度僅因性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性行為方面 資優生相關性行為顯著低於一般生,且資優生與一般生在接 觸色情資訊經驗與自慰經驗中,男生經驗皆顯著高於女生;年級 愈高經驗亦愈高。 四、性教育需求方面 資優生與一般生性教育需求皆偏向需要,且一般生顯著高於.

(3) 資優生,但資優生與一般生整體性教育需求不因背景變項之不同 而有顯著差異。 五、由資優生與一般生性態度與性知識表現皆能有效預測個人自我效 能表現。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果提出建議,期望能對國中學生、家庭教育、 學校行政及進一步研究資優學生性教育之參考意見。. 關鍵字: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性教育需求.

(4)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sexuality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and sexuality education needs by gifted and regula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are their differences in sexuality knowledge, attitude, and sexuality education needs based on group, age, gender and functions of family, and identify the potential predictors of self-efficacy..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lf-edited and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Subjects consisted of 449 graders selected from 8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ounty, Taiwan. There were 429 valid samples (96%), including 184 gifted students and 256 regular students.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percentile, mean, Student’s t test, Chi-square test, one-way ANOVA, Scheffé method,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In sexuality knowledge, gifted students had higher sexuality knowledge scores than regular students, meanwhile gifted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exuality knowledge in terms of genders and communication. Regular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exuality knowledge in terms of genders and parental education. 2. In sexual attitude, gifted and regular students were inclined to have positive sexual attitudes but not different in scores. Gifted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exual attitude in terms of genders and communication. Regular students were on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exuality knowledge in terms of genders..

(5) 3. In sexual behavior, gifted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exual behavior than regular students. Among gifted and regular students, boys’ experiences were higher than girls’ and high graders were higher than low graders in pornography and masturbation experiences. 4. In sexuality education needs, gifted and regular students were inclined to demand sexuality education needs, and regular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fted students. But Gifted and regular students’ sexuality education need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5. The gifted and regular students' sexual attitude and sexuality knowledge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ir self-efficacy.. Thes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sexuality education of gifted students to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Sexuality knowledge, sexual attitude, sexual behavior, sexuality education needs.

(6) 目. 錄. 目次……………………………………………………………………… Ⅰ 附錄……………………………………………………………………… Ⅱ 圖次……………………………………………………………………… Ⅲ 表次……………………………………………………………………… Ⅳ. 第一章. 緒論. ………………...……………………………………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0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0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性教育的發展與內涵以及課程內容………………… 11. 第二節. 青少年性知識、態度、行為現況與性教育需求…… 31. 第三節. 青少年性知識、態度、行為之影響因素探討……… 42. 第四節. 資優生身心特質與性教育及其相關研究…………… 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1.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9 第一節 國中學生性知識……………………………………… 79 I.

(7) 第二節 國中學生性態度 ……………………………………… 93 第三節 國中學生性行為 ……………………………………… 105 第四節 國中學生性教育需求 ………………………………… 121 第五節 國中學生性行為預測力與性資訊來源 ………………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 133 第二節 建議 …………………………………………………… 137. 參考文獻 ……………………………………………………………… 141 附錄 ………………………………………………………………………… 附錄一. 預式問卷 …………………………………………… 155. 附錄二. 項目分析 …………………………………………… 163. 附錄三. 因素分析 …………………………………………… 165. 附錄四. 性知識難易度分析 ………………………………… 167. 附錄五. 正式問卷 …………………………………………… 169. II.

(8) 圖 圖. 次. 3-1 研究架構…………………………………………………… 64. III.

(9) 表. 次. 表 2-1 性教育的概念和主題………………………………………… 16 表 2-2 國小性教育內容大綱………………………………………… 18 表 2-3 中學性教育內容大綱………………………………………… 19 表 2-4 2008 年九年一貫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分段能力指標.…. 22 表 2-5 97 年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概念架構.. 24 表 2-6 97 年分段能力指標與概念架構表之對應關係……………... 25 表 2-7 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參考綱要……………………… 29 表 3-1 臺中市國中資優資源班學校與班級數……………………… 65 表 3-2 正式樣本抽樣學校和人數統計……………………………… 66 表 3-3 資優生背景變項之人數分配與百分比……………………… 67 表 3-4 一般生背景變項之人數分配與百分比……………………… 69 表 3-5 專家學者及國中教師名單…………………………………… 71 表 3-6 正式問卷之信度分析(性態度)…………………………… 75 表 3-7 正式問卷之信度分析(性知識)…………………………… 75 表 4-1-1 資優生性知識總分及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79 表 4-1-2 一般生性知識總分及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0 表 4-1-3 不同性別之資優生性知識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81 表 4-1-4 不同性別之一般生性知識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82 表 4-1-5 不同年級之資優生性知識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83 表 4-1-6 不同年級之一般生性知識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84 表 4-1-7 不同家庭功能之資優生性知識總分之比較………………… 85 表 4-1-8 不同家庭功能之一般生性知識總分之比較………………… 86 表 4-1-9 不同類別學生性知識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87 表 4-1-10 資優生性資訊之求知來源……………………………….…. 88 表 4-1-11 一般生性資訊之求知來源……………………………….…. 89 IV.

(10) 表 4-2-1 資優生性態度總分及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93 表 4-2-2 一般生性態度總分及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94 表 4-2-3 不同性別之資優生性態度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95 表 4-2-4 不同性別之一般生性態度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96 表 4-2-5 不同年級之資優生性態度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97 表 4-2-6 不同年級之一般生性態度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98 表 4-2-7 不同家庭功能之資優生性態度總分之比較……………….… 99 表 4-2-8 不同家庭功能之一般生性態度總分之比較……………….… 100 表 4-2-9 不同類別學生性態度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102 表 4-3-1 資優生性行為現況………………………………………….… 105 表 4-3-2 一般生性行為現況………………………………………….… 106 表 4-3-3 不同性別之資優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108 表 4-3-4 不同性別之一般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109 表 4-3-5 不同年級之資優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110 表 4-3-6 不同年級之一般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111 表 4-3-7 不同家庭結構之資優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113 表 4-3-8 不同家庭結構之一般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113 表 4-3-9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資優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114 表 4-3-10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一般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 114 表 4-3-11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資優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 115 表 4-3-12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一般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 116 表 4-3-13 不同親子溝通情形之資優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 116 表 4-3-14 不同親子溝通情形之一般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 117 表 4-3-15 不同類別之學生性行為現況之比較 …………………….… 118 表 4-4-1 資優生性教育需求總分及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121 表 4-4-2 資優生性教育需求總分及分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122 表 4-4-3 不同性別之資優生性教育需求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123 V.

(11) 表 4-4-4 不同性別之一般生性教育需求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123 表 4-4-5 不同年級之資優生性教育需求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124 表 4-4-6 不同年級之一般生性教育需求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124 表 4-4-7 不同家庭功能之資優生性教育需求總分之比較………….… 125 表 4-4-8 不同家庭功能之一般生性教育需求總分之比較………….… 126 表 4-4-9 不同類別學生性教育需求總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之比較….… 127 表 4-5-1 性行為中自我效能經驗預測之多元迴歸摘要表(資優生)….. 129 表 4-5-2 性行為中自我效能經驗預測之多元迴歸摘要表(一般生)..… 130. VI.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資優學生與一般學生關於性議題上的認知與行 為現況,以及性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本章共分為三節:分別為一、研 究背景與動機;二、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三、名詞釋義。依序說明如 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性之於人;猶如水之於魚。人類生長的過程中必然伴隨性的發展, 對「性」的興趣與關心隨著進入青春期後顯著的提高,此時合宜的性教 育就顯得格外重要,藉由教育的力量傳達正確的性知識、培養健康、正 面的性態度,便成為奠定發展正常人格的基礎。人類的性(human sexuality) 涵蓋個人的性知識、信念、態度、價值觀與行為(Sexualit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SIECUS」, 2011),性教育的目的 即是透過有系統、有組織的課程內容,由合格受訓的教師傳達關於「性」 的種種面向,經由課堂吸收與討論後培養自身對於性的價值觀與行為標 準。試圖協助青少年瞭解性之正向而積極的觀點,提供其性健康的資訊 與技巧,以及幫助他們獲得現在與未來作決定的能力(SIECUS, 1992)。 性教育的充分推廣,不但不會增加性行為的發生率,反而可能降低及延 緩青少年性行為的產生,並有助於青少年對自己所做與性有關的決定負 責任(Wellings, Wasworth, Johson, Field, Whitaker, & Field, 1995) ,由後設 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學校場域進行性教育,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性知識、 性態度、自我效能與行為意向,且教學介入的時間點愈早則在知識方面 提升愈佳,且愈能延遲初次性行為的發生,而師生面對面的教學方式, 其效果會優於電腦網路互動教學(李永怡,2007;張麗雲、吳璧如,2007; Silva, 2002)。 國中階段,學生正式進入青春期,男女在生理上發展迅速以及第二 1.

(13) 性特徵的顯現,也促使著青少年學生需用不同的態度與行為來學習與探 索性。然而現今臺灣社會風氣快速變遷,歐美開放的性別觀念、大眾傳 播媒體不當的渲染以及網路情色文化氾濫,使得青少年在面臨自身生理 改變的同時,需同時面對外在資訊複雜的環境,如果缺乏學校性教育的 教學並伴隨家庭功能失衡,輕則影響個人對於性別觀念的偏差與誤用, 重則導致社會案件的發生,包括婚前性行為、未婚生子、墮胎、性侵害、 援交、網路一夜情等。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制委員會資料顯 示,2008 年性侵害犯罪通報件數 8521 件,較 2002 年增 60.5%,被害人 以女性占 91.2%居多;加害人則以男性占 92.9%為主,若就年齡層分析, 未滿 18 歲加害人 751 人(占 12.1%)較 2002 年 103 人增加 6.3 倍之多, 顯示性侵加害人年齡層下降,而在女性被害人中,以 12~18 歲未滿者 2958 人(占 44.5%)最多,加上未滿 12 歲者,合計占 55.4%,可見兒 童及青少年性侵害防制宜再加強。另外,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 針對臺灣地區 15 至 19 歲未成年青少女的生育率是百分之十點八九,其 中大部分為未婚懷孕,數據遠高於鄰近日本、南韓和新加坡等國,名列 亞洲先進國家之冠。青少年初嚐禁果的平均年齡男性 15.97 歲,女性 16.15 歲,其中僅有四成二的女生懂得避孕,而沒有避孕觀念的男女生皆極可 能未婚生子。2011 年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2007 年在學懷孕件數為 180 件,其中國中小類別有 45 件,高中職有 83 件;2008 年在學懷孕數為 433 件,其中國中小為 108 件,高中職為 63 件;2009 年在學懷孕數為 869 件,國中小為 134 件,高中職 398 件,顯示未婚懷孕逐年增加。另依行 政院衛生署 2012 年之統計資料中可見,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淋病、梅毒、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等) ,在 10 年間增加人數達 2 到 5 倍之多。因此, 由上述各方面數據皆顯示性教育之需求性與重要性,也只有性教育才能 真正做到預防和指導的工作,自學生求學階段開始即需加強重視,更尤 以在國中階段培養正確的性知識與正向的性態度,實為關鍵的黃金時 期。 近年來,因世界各地婦女運動的興起與女性主義的蓬勃發展,促使 2.

(14) 政府當局積極落實關於「性」之法令政策,且教育主管機關亦大力投入 性教育教學工作,從 1997 年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期望能破除由 社會文化長期所建構出來的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歧視外,更頒佈「各級 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 ,規定各級學校應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 落實並推動兩性平等教育工作,立法院亦三讀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 明定中小學每學年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到 2004 年性 別平等教育法的三讀通過,更促使九年一貫重大議題的「兩性平等教育」 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 ,希望能促進性別平等的真正落實,消除性別偏 見與歧視,維護人格尊嚴,以建構出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並保 障學生學習的安全環境。本研究所指之性教育應廣泛包含所有關於性之 議題,包括: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等日常生活與人交往及互動之生 理、心理各層面之活動與狀態。 而研究者任教學校中,資優班級學生問題行為在比例上雖少於一般 生,但仍有令學校、老師困擾的問題人物,而問題行為亦多與人際關係、 男女交往有關,因此激發研究者設定本研究對象為資優學生。外界常認 為資優生擁有較常人優異的學習與應變能力,因此在學科上,教育系統 提供資優學生知識與技能上的加深、加廣,但卻鮮少針對情意部分以及 生活技能加強,家長與教師亦皆理所當然的認為資優生能處理好日常一 般事務,包括人際相處以及性觀念的獲取,因此甚少給予直接且深入的 指導。從過去關於資優生的研究中,有些學者認為資優生擁有良好的適 應能力及解決困難的特質,他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掌握和解決複雜 的問題(吳武典,1979;郭為藩,1982;Frankes & Dolan, 1982;Terman & Oden, 1976)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指出,資優學生在許多人格特質上亦 同於一般學生,所以往往連帶著不少適應問題有待解決(盧欽銘,1982; 簡茂發、蔡玉瑟,1985;Dirkes, 1983;Kaplan, 1990;Ross & Parker, 1980; Short, 1985)。因此資優生能否藉由優秀的認知發展,在性知識方面展現 同樣高人一等的水準,是研究者所關注的研究重點。 另外,根據 Roeper(1982)指出以情緒的角度而言,資優代表的是 3.

(15) 更容易覺知、更敏感、更有能力將所感受的事物轉換成情緒上的經驗。 Silverman(1990)指出: 「資優生的情緒特質之一就是對自己的主觀經驗有 強烈的感受,包括理想主義、自我懷疑、強烈的感知能力、幾近痛苦的 敏感、強迫性的道德感、渴望求知的動機等,他們是認知的複雜性、情 緒的敏感性、強烈的想像力和敏銳的感受性之綜合體,和一般人比較起 來並非量的不同,而是質的不同,其所感受的是一種栩栩如生的、全神 投入的、可參透的、可包含一切的、複雜的經驗。」這些特質對資優生 而言有正負兩面的影響,正面的影響如:能欣賞美的事物、能同情別人、 即便只是旁觀者,對別人的痛苦也能感同身受、能察覺人際溝通間微妙 的關係、能從別人的表情動作就了解其意等;負面的影響則如:感情容 易受傷、對別人的批評過分反應、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所淹沒等(張馨仁, 2001) 。而由於資優生的認知發展與生理發展並不一致,所以在情緒發展 上與一般同儕較不相同,從報章雜誌及媒體報導中,時常可以看到一些 有關資優生因感情問題而自殺或採取激烈的手段來處理感情問題,造成 了許多不幸,例如:1998 年臺中女中的資優生為情自殺事件 (圓圓,1998) 、 1987 年著名的清大「王水事件」 (維基百科,2012) 、中山大學碩士「潑 硫酸事件」 (莊瑞琳、鮑建信,2004)以及最近剛保送上臺大的建中資優 生,因女友未婚懷孕,最後選擇輕生(楊惠琪,2012)等等。因此關於 資優生性態度與行為的現況是否仍表現出其獨特性與特殊需求,也是研 究者欲探討的問題。 近年來,國內針對性教育的研究內容已較豐富且多元,除了現況調 查外,更有教學及實驗方法的相關研究,充實了性教育在實務上的應用, 研究的對象含括幼兒時期到大學階段皆有。然而檢視學術網路系統以及 整合期刊論文等相關文獻,發現針對特殊需求學生在性教育的研究資料 上仍僅占少數,不論教育階段,近 10 年共有各類身心障礙性教育相關研 究僅 28 篇,而在資優生對於兩性及愛情的研究似乎著墨更少,據彭瓊慧 (2002)分析我國資優教育研究之回顧研究,整理出從 1967 年截至 2001 年止,有關國內資優學生情意輔導的相關研究共 11 篇,其中靜坐訓練 1 4.

(16) 篇、讀書治療 1 篇、情意教育課程 3 篇、人際課程 1 篇、壓力調適 1 篇、 道德教育 1 篇、多元智能 1 篇、繪畫欣賞 1 篇及情意輔導 1 篇(引自張 志成,2005)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沒有關於資優生兩性交往及愛 情方面的相關研究,而以資優生為主的性教育相關研究近 10 年,僅有 3 篇, 「六年級資優生對兩性生活事件處理之研究—以秀朗國小六年級資優 班為例」、 「與資優生談性說愛—從性教育和兩性教育議題切入」、 「揭開 潘朵拉的盒子~談資優生的兩性教育課程」 。因此可知,實有必要探討國 中階段資優學生於性教育之特殊情況與需求,並依研究結果提供資優生 適性之性教育發展。 鑑於上述可知性教育對於培養健全國民的重要性,尤以國中階段的 性教育特別重要,因此研究者針對資優學生性教育此一領域,想瞭解目 前國中資優學生在性議題上的現況,並與一般學生比較差異情形及其相 關內涵之探討。希望藉由本研究深入瞭解資優生與一般生之差異情形, 進而作為學校行政、教師、家長對於資優生性教育政策制訂、課程教學 與輔導上重要的參考依據,期望學生不僅能具備健康的性知識與態度, 更能做出正向負責的性的決定,自在快樂地體驗各種生活經驗。. 5.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者的動機及對本研究重要性的認知,乃以國中資優生與一 般生為研究對象,旨在瞭解兩者在性教育議題上關於性知識、性態度、 性行為及性教育需求的現況,同時比較不同性別、年級與家庭功能等所 造成的差異情形,並進一步探討性知識、性態度與性教育需求,對其性 行為的預測功能。具體而言,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在「性知識」的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 變項之差異。 (二)瞭解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在「性態度」的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 變項之差異。 (三)瞭解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在「性行為」的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 變項之差異。 (四)瞭解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在「性教育需求」的現況並比較不同 背景變項之差異。 (五)探討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之「性知識」、 「性態度」 、「性教育需 求」對其「性行為中自我效能」的預測功能。. 二、待答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依據研究目的一,提出以下待答問題: 1-1 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的「性知識」現況如何? 1-2 不同性別、年級、家庭功能與求知經驗之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 的「性知識」有何差異? (二)依據研究目的二,提出以下待答問題: 2-1 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的「性態度」現況如何? 2-2 不同性別、年級與家庭功能之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的「性態度」 6.

(18) 有何差異? (三)依據研究目的三,提出以下待答問題: 3-1 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的「性行為」現況如何? 3-2 不同性別、年級、與庭功能之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的「性行為」 有何差異? (四)依據研究目的四,提出以下待答問題: 4-1 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的「性教育需求」現況如何? 4-2 不同性別、年級與家庭功能之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的「性教育 需求」有何差異? (五)依據研究目的五,提出以下待答問題: 5-1 國中資優生與一般生的「性知識」、 「性態度」 、「性教育需求」 對其「性行為中自我效能」有何聯合預測的功能?. 7.

(1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以上研究問題中所涉及主要名詞與重要變項之定義,分述如下: 一、國中資優生 依教育部(2011)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所訂定之一般 智能優異—係指在記憶、理解、分析、綜合、推理、評鑑等方面,較同 年齡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其經鑑定後應符合下列各款規定之標 準: 1.個別智力測驗評量結果在平均數正二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九十七以 上。 2.經專家學者、指導教師或家長觀察推薦,並檢附學習特質與表現卓 越或傑出等之具體資料。 學術性向優異係指在語文、數學、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等學術領域, 較同年齡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其經鑑定後應符合下列各款規定 標準之一: 1.前述任一領域學術性向或成就測驗得分在平均數正二個標準差或百 分等級九十七以上,並經專家學者、指導教師或家長觀察推薦,及 檢附專長學科學習特質與表現卓越或傑出等之具體資料。 2.參加政府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舉辦之國際性或全國性有關學科競賽 或展覽活動表現特別優異,獲前三等獎項。 3.參加學術研究單位長期輔導之有關學科研習活動,成就特別優異, 經主辦單位推薦。 4.獨立研究成果優異並刊載於學術性刊物,經專家學者或指導教師推 薦,並檢附具體資料。 本研究所稱之國中資優生為 101 學年度就讀臺中市公立國民中學, 一、二、三年級一般智能優異及學術性向優異之資優資源班學生。. 8.

(20) 二、一般學生 就讀國民中學普通班學生以及個別智力測驗成績未落入疑似智能障 礙或資賦優異區間,並排除其他感官障礙、精神疾患與身體病弱等領有 身心障礙手冊之學生,亦即指非資優或身心障礙學生。 本研究之一般學生係指與前述國中資優生就讀同一學校、相同年級 之普通班學生(不包括音樂班、體育班、舞蹈班等非常態編班之班級)。. 三、性知識 「性知識」乃個人所得有關人類性方面訊息瞭解的正確程度(高毓 秀,1986)。美國國家任務指導方針(National Guidelines Task Force 「NGTF」)於 1991 年發展「完整性教育指導手冊」中認為性知識包括: 成長與發展、人類生育、人體結構、生理學、自慰、家庭生活、懷孕、 分娩、親子關懷、性反應、性別取向、避孕、墮胎、性虐待、愛滋病與 其他性傳染病。學者張麗雲(2010)歸納性教育教學在認知層面的表現 即為性知識的獲取,而性知識是指對「性」方面知識瞭解的程度,此方 面的教學介入內容包括:青春期生理構造、身體保健、性騷擾與性侵害、 懷孕、避孕、性傳染病、性別角色特質、人工流產相關知識等。 綜合上述,本研究所指之性知識主要針對國中階段認知能力與行為 經驗下,學生對於性相關知識所瞭解的正確程度,以研究者自編之「國 中學生性教育現況與需求問卷」第二部分為主,共分成五個層面,包括: 性器官的構造與功能、青春期身體發展、懷孕與避孕、性傳染病、性騷 擾與侵害防治。. 四、性態度 美國 NGTF(1991)認為性態度提供學生詢問、探索的機會,發展 年輕人自我價值觀、提升自尊、發展兩性關係的覺察力及了解自己對於 他人應有的義務與責任。因此,性態度是由個體對「性」的認知而延伸 對「性」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其形成的因素大致是成長過程中父母、 9.

(21) 師長、同儕經由溝通、討論、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對個體產生的影響, 個人的色情經驗、教育程度或是社會型態、國家經濟開發狀況等因素也 會影響個體的性態度傾向(黃炤宏,2001)。 而本研究所指之性態度為學生對於性相關議題所抱持的想法與認同 度,針對國中階段常面臨之情形與挑戰進行探討,主要以研究者自編之 「國中學生性教育現況與需求問卷」第三部分為主,共分為六個層面。 包括:性教育實施、性別角色、與異性交往、懷孕避孕與自慰、愛滋病、 性騷擾與侵害防制等態度。. 五、性行為 性行為所指的是由各種親密行為,包括擁抱,接吻、身體撫摸、乃 至於性交等(張麗雲,2010) 。其中又分為危險性行為與負責任的性行為。 危險性行為指的是有多重性伴侶、與陌生人發生性關係、性行為不使用 保險套;負責任的性行為則期望能在婚前禁慾,如果無法避免性行為發 生,則應固定單一伴侶,確認性伴侶健康,了解避孕知識及方法,藉由 溝通與互動達到安全及相互尊重的性。 在本研究所指之性行為主要為學生性相關之個人行為與經驗,期望 瞭解各性行為之表現情形,以自編之「國中學生性教育現況與需求問卷」 第四部份為主,共分為七部分:異性交友、被性騷擾經驗、接觸色情資 訊、自慰、性交、避孕、自我效能等個人行為經驗。. 六、性教育需求 性教育需求所指乃依學生當前所受教育與所處環境,自我評估所需 瞭解之性知識的課程內容與進行方式。本研究所指之性教育需求為自編 之「國中學生性教育成果與需求問卷」第五部分為主,共分為三個層面。 包括:性教育需求程度、課程內容需求、課程教學實施方式需求。. 10.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的是針對與本研究相關之青少年階段學生性知識、態度、 行為與性教育需求的國內外文獻進行探討,先從性教育發展與內涵談起, 再以相關實證研究資料探究國中階段性教育之現況與影響因素,最後結 合資優學生特質與其性教育相關研究,期望能對本研究主題有更深入的 瞭解,藉此編製涵蓋層面完善之問卷並整合內容充實之綜合討論。本章 共分為四節,包括:第一節、性教育的發展與內涵以及課程內容;第二 節、青少年性知識、態度、行為現況與性教育需求;第三節、青少年性 態度、性行為之影響因素探討;第四節、國中資優生身心特質與性教育 及其相關研究。. 第一節 性教育的發展與內涵以及課程內容 本節欲探討國內外性教育的發展過程與內涵演變,以及當今性教育 教學之課程重點,藉由縱貫與橫貫的統整,期望能提綱挈領、深入淺出 的瞭解性教育所需涵蓋的層面與議題,以此作為編製問卷之理論基礎。 本節共分為兩部分。壹、性教育之發展與內涵;貳、性教育之課程內容, 分別論述之。. 壹、性教育之發展與內涵 「性教育」(sexuality education)一詞起源於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 的美國,首先於 1912 年國際衛生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giene)中被提出,倡導將性教育納入青少年教育計畫之中;同年,全 美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做出培養性教育師資項目的 決議(Pardini, 1998)。逐漸地,許多國家將性教育列入青少年教育計畫 中,性(sex)由腦中單純浮現兩人親密的關係與動作以及生物學上的繁 衍交配行為,逐漸轉變為性別(sexuality),將所涵蓋的範圍擴充,包含 11.

(23) 個體內、個體間以及社會發展層面等。性教育也由 sex education 擴展為 sexuality education,顯示性教育的內涵已擴展至人格發展的層面。就如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 1981 年對性教育所 下的定義:性教育的目的是人類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的統整,培 養個人健全的人格,增進人際間的溝通與愛(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9)。美國 SIECUS(1991)於全面性教育的指導方針提及:性教育 是一種終身教育,由尋求認同、人際關係與親密行為中獲得知識與形成 態度、信念和價值觀的過程,其內容應包括性的生物、社會文化、心理 和心靈等層面,包含性發展、生育健康、人際關係、情愛、親密關係、 身體意象、性別角色、溝通技巧與做決定等主題,性教育的目標應涵蓋 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及行為領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2009) 指出性教育(sexuality education)是一種符合年齡、有文化敏感、以及 廣泛的方法,提供合乎科學、準確、實際可行、以及不依個人道德觀做 論斷的性教學。由此可知當今性教育的重點不再只是注重生物學之性行 為或親密關係,更廣泛擴展至全人發展,從個人之生、心理層面乃至於 人際互動、社會價值等,由年幼至成年,提供依循參考的全人性教育。 而在青少年階段,性教育是教導他們對自己性行為負責與節制的一 種教育,社會有責任幫助青少年發展價值、態度、成熟度與技巧,使其 能在現階段與未來面對性相關的選擇時,都能做出負責任的決定,進而 成為性健康的成人(Haffner, 1999) 。Gwen、Margaret 和 Michael(2007) 提出性教育是健康和人類發展的議題,鼓勵青少年在性關係上有足夠生 理、心理及情感成熟的準備以前,需要對性行為有所節制,認為完整的 性教育應是要能教導個人能檢視自我的性價值觀,依循正確的觀念導向 性關係,且教導青少年學習如何設定底線和面對社會、藥物及伴侶的壓 迫,透過性教育,使得青少年能獲得如何避免性傳染病、懷孕,和與性 伴侶溝通。 回顧臺灣性教育的發展過程,可由蘇芊玲(1999) 「兩性平等教育的 回顧與展望」與林燕卿(2003) 「臺灣性教育的現況與展望」等文獻,將 12.

(24) 臺灣性教育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1988 年以前:性教育的萌 芽期,以家庭生活教育來推廣性知識,其方式多是在報章雜誌介紹一些 相關專文,或是利用問答的方式解答民眾的困惑。第二階段為 1989 年至 1996 年:從民間婦女團體的投入到行政院教改會的成立,此時期為性教 育組織的建立與學術研究的開始,包含杏陵醫學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 基金會與臺灣性教育協會等,並且逐漸醞釀相關法令政策。第三階段為 1997 年至迄今:1997 年頒佈性侵害犯罪防制法,同年教育部成立兩性平 等委員會,規定中小學每學期實施至少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 另於次年頒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要,將兩性教育融入九年 一貫的七大學習領域中;2004 年性別平等教育法的通過最具時代之意義, 連帶促使九年一貫重大議題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讓 臺灣的性教育進入一個更有系統及深入研究的歷程。 臺灣學者晏涵文、江漢聲(1995)所著「性教育」一書中認為:性 教育不僅只包含解剖和生殖方面的知識,也不只侷限在青春期的教育, 應該同時還強調有關兩性之間親密人際關係的發展和指引,它至少包括 了性生理、心理、倫理和法理等層面,目的是要產生社會和道德所能接 受的態度和行為,是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或女人的教育。其後,學者 張珏(1999)曾解釋性教育(sex education)偏重性行為的生理、心理、 社會面,還有生育、生殖、家庭與婚姻之兩性互動;而當廣義詮釋兩性 教育時,亦即是性別教育(gender education),是由社會建構性別為主, 探討造成兩性差異與限制發展的因素,以期在剖析社會制度下的不當限 制,並進而改善之。胡乾鋒(2003)則認為傳統的狹義「性教育」只包 括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等內容,顯然跟不上時代需求,建構新時代的廣 義兩性教育,需包括「兩性平等概念」與「婚姻與家庭概念」 。因此,莊 明貞(1997)指出性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的差別在於性(sex)教育強調 男女差別的生物本源性,主要由男女生殖器官出發,來探討生理的性所 衍生的相關問題;而性別平等(gender equity)教育所關心的課題,不僅 包括由生理的性所衍生的差異,主要側重於探討社會建構造成兩性差異 13.

(25) 與限制發展的因素。立法院則於 2004 年通過了「性別平等教育法」,文 中揭示「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規定中 央、地方及學校等關係都需設置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推動性別平等教 育課程並建立防治性侵害及性騷擾機制。魏麗敏(2006)則說明性別平 等教育包括兩性生理、心理、態度、觀念及相處之學習與協調,並能發 展兩性間友誼及良好互動,建立正確兩性交往及互相尊重之觀念,有助 於創造兩性和諧溫馨共處之社會。晏涵文(2004)主張 sexuality 除了譯 為「性」外,似可譯為「全人的性」 ,亦即一個人與性有關的各個層面。 高松景(2006)指出全人發展的性教育理念是當前性教育發展的趨勢, 是指性教育應以協助學生建立自尊與學習愛與被愛,以形成其核心價值。 因此,我們可以說廣義的性教育應包含與性有關之生理特徵及行為,更 含括人與人相處間的發展與關係。性教育是透過有系統、有組織的方式, 培養個體在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方面建構成熟與完整的態度及生活。 由上述研究可知,我國性別平等教育由初期單純生理的性教育,逐 漸轉向兩性平等教育,到現今社會潮流與立法保障的性別平等教育,雖 然隨著整體社會的變遷,性教育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關注 重點,然而所涵蓋的層面與範圍不僅在量的方面增廣,在質的方面亦趨 精緻;不論是性教育、兩性教育或是性別平等教育皆著重性知識的全面 提升,性態度的正向與包容,性行為的安全與責任,能在不受性別限制 的前提下獲得適性發展,提升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共同建立和諧發展之 多元文化的「全人性教育」。. 貳、性教育之課程內容 林燕卿(2010)統整目前全球性教育有二大趨勢:一、瑞典「安全 性教育」模式;二、守貞到結婚「貞潔教育」模式。瑞典是世界上第一 個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國家,最早偏重於生理教育,此後逐步增加了性 道德、性評價等內容。自 1933 年成立「瑞典性教育協會」(Riksförbundet för Sexual Upplysning, RFSU)此一機構,1955 年即在中小學全面實施以 14.

(26) 「避免懷孕」或「罹患性病」為基礎的安全性教育。依照其課程針對 7-16 歲兒童,在學校教導的安全性教育內容為:小學 7-10 歲,教導月經、性 交、自慰、避孕、授精、懷孕以及生育。10-13 歲,教導青少年身體的發 展、性病、同性戀、戀童癖等。13-16 歲,教導愛撫、性別角色的不同觀 點、婚前性關係、婚姻及家庭,包括不生小孩的文化、墮胎、色情、賣 淫、愛滋病、安全的性以及可以得到進一步資訊的場所。學者楊佳玲(2000) 簡介瑞典性教育改革是去中心化,沒有統一的課程與教材,採取融入生 物、宗教、公民及社會等科目的教學方式,採用主題週或主題月方式實 施。 美國性教育基於歷史因素,由 Yarber(1994)歸納出五個主要領域, 即強調傳統的、完全禁慾的、禁慾基礎兼延後性交的、完整性的以及理 論基礎。美國自 1960 年代實施「安全性教育」模式的經驗,發現「婚前 性行為」、「未婚懷孕」、「墮胎」、「性病」持續增加,因此 1980 年 代晚期,開始修正性教育為等待到結婚的「貞潔教育」模式(Bruess & Greenberg, 2008)。近年,美國性教育則可分為二大方向,分別為不教 避孕的禁慾教育(abstinence-only-until-marring, AOUM)及教導避免婚前 性行為兼教避孕方法之二大方向。美國 NGTF 於 1991 年發展出「完整性 教育指導守則」 ,係以四個主要目的為基礎,分別為知識、態度、人際關 係與技巧、責任,被視為是最好的教學方式,學者也多予支持與提倡 (Brick, 1994;SIECUS, 1992);但並非每個州都有教性教育,有些州的 性教育是包含於愛滋病教育之中,而有些州學校的性教育特別強調須經 父母親同意才能進行,但以禁慾教育為多數,據調查美國公立中學老師 的性教育相關因素結果,皆認為禁慾為青少年唯一或最佳的選擇,顯示 老師們認為禁慾是唯一防止懷孕和接觸性病的方法(Darroch, Landry & Singh, 1999;Landry, Darroch, & Singh, et al., 2003)。 SIECUS(1991)針對「人類的性與家庭生活」知識,發展一套從幼 稚園到 12 年級四個發展階段的「完整性教育指導守則」,來說明性教育 課程應涵蓋的層面,包括:人類發展、關係、個人技巧、性行為、性健 15.

(27) 康、以及社會與文化等六項關鍵概念,每個概念又按年齡分為四個階段, 課程由淺至深,呈螺旋式安排,如表 2-1 所示。這六項關鍵概念涵蓋個 人層面(人類發展學、性健康) 、關係層面(關係、個人技巧) 、以及行 為與社會文化層面(性行為、社會和文化) ,據此,性教育課程是由個人 生理發展與生殖健康;至異性關係與溝通、作決定技巧的建立;到性行 為與社會和文化的規範與限制,而形成性教育課程的架構。 表 2-1 性教育的概念和主題 概念一:人類發展學. 概念四:性行為. 1.生理學與生殖解剖 2.生殖 3.青春期 4.身體心象 5.性認同和性取向. 1.一生的性 2.自慰 3.分享性行為 4.禁慾 5.人類性反應 6.性幻想 7.性失調. 概念二:人類發展學. 概念五:性行為. 1.家庭 2.朋友關係 3.愛 4.約會 5.婚姻及終生承諾 6.教養子女. 1.避孕 2.墮胎 3.性傳染疾病及愛滋病毒感染 4.性虐待 5.生殖健康. 概念三:人類發展學. 概念六:性行為. 1.價值 2.做決定 3.溝通 4.肯定 5.協商 6.尋求協助. 1.性和社會 2.性別角色 3.性及法律 4.性及宗教 5.性的多樣化 6.性及藝術 7.性與傳播媒體. 資料來源: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Kindergarten-12th Grade. (p.4), by Sexualit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1).. 16.

(28) 臺灣性教育則分為萌芽期、推展期、性教育課程設立期(林燕卿, 2010)。鈕文英(1989)曾明確提出性教育課程內容應包含下列九項: 認識自己與身體、了解自己性別角色、兩性差異與相處、青春期的身體 變化、生理衛生與保健、認識生殖器官、性道德觀念、人際交往和生活 安排、婚姻與家庭等。晏涵文、李蘭、白瑞聰與林燕卿(1992a,1992b), 提出學校性教育課程內容大綱,說明國小、國中之性教育課程的重點, 整理詳如表 2-2、2-3。由國小性教育內容大綱得知,國小課程著重健康 生理(由動物生殖了解人類生殖、成長、衛生與保健) 、健康心理(每個 人的獨特性、情緒合宜的表達、愛、尊重) 、家庭關係(婚姻與性行為、 責任、遺傳、與家人溝通與愛意的表達) 。由中學性教育內容大綱得知, 國中課程著重健康生理(懷孕與分娩、青春期、性病防治等) 、健康心理 (學習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達意見及感受、健全的人格、結交異性朋 友、同儕壓力、性別角色等) 、家庭關係(家庭在個人生命中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改變帶給家庭的影響等)。. 17.

(29) 表 2-2 國小性教育內容大綱 國小年級. 內容大綱. 一年級. 1.知道有些人的身體是殘障的,對這些人應加以協助及尊重。 2.認識每一個人都會有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感受。 3.認識人與人相似的地方,及每個人的獨特性。 4.發展對愛的了解。 5.成長意味著更多的責任。 1.學習如何適當、合宜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2.認識生物需要兩性的結合(雄性、雌性),才能產生新生命。 3.學習助人及合群的習性。 4.學習認識不當節目的影響。 5.了解隱私是一種個人需求,並學習尊重。 1.認識魚、蛙動、物及人類的新生命皆開始於精子與卵子的結合。 2.瞭解各項身體的特徵是遺傳的結果。 3.了解友誼的意義,並學習如何交朋友。 4.保持身體清潔,尤其是生殖器官的清潔。 5.以別人可以接受方式表達意見與感受。 6.學習在做決定前要先瞭解事實,並徵詢父母、師長的意見。 1.身體的成長情形及速度會受遺傳的影響,如男孩與女孩在不同年齡的 生長素率不同。 2.學習人際關係中的互相尊重、責任、體諒及服務。 3.學習對自己性別角色的認同與調適。 4.觀察雞卵孵化的過程。 5.瞭解家庭中每一份子的責任。 1.認識女性的月經及經期的衛生與保健。 2.討論兩性的差異,學習兩性之間的合作與互助。 3.學習避免受到色情漫畫、書刊及錄影帶的影響。 4.認識青春期的到來及兩性的第二性徵,並注意個別的差異。 5.認識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的生長情形。 6.如何在與異性的相處中表現出合宜、有禮貌的行為。 7.建立正確的性觀念,避免性騷擾及傷害。 1.介紹兩性生殖器官的構造及功能。 2.知道做決定是一種選擇的歷程,做決定前應先評估不同選擇的風險及 後果,並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3.染色體是決定遺傳特徵的因子,性染色體 X 與 Y 決定了人的性別。 4.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性。 5.知道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並建設性的處理問題。 6.學習與家人溝通與愛意的表達。.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7.知道性交是婚姻中,夫妻相互表達「愛」的一種親密行為。 資料來源: 「幼稚園至國小六年級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實施性教育內容之需求研究」, 晏涵文、李蘭、白瑞聰與林燕卿,1992a,衛生教育雜誌,13,頁 13。. 18.

(30) 表 2-3 中學性教育內容大綱 國中年級. 內容大綱. 國一. 1.介紹人類的懷孕與分娩過程。 2.認識性腺在青春期對身體有促進「性成熟」的作用。 3.知道青春期在一個人身體快速成長的階段,且存在著個別的差異。 4 學習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達意見及感受。 5.學習如何培養健全的人格。 6.討論要成為他人的好朋友應具備哪些特質。 7.了解家庭在個人生命中的重要性。 1.認識人類的自慰行為。 2.認識男性的夢遺現象。 3.認識何謂「同儕壓力」,及「同儕壓力」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4.學習分辨「色情」與「性」的不同。 5.學習如何結交異性朋友。 6.認識男生、女生之間的「喜歡」與「愛情」。 7.了解青少年的改變帶給家庭的影響。 1.學習如何培養成熟、穩定的情緒。 2.學習消除緊張的方法。 3.學習雙性化(剛柔並濟型)的性別角色。 4.學習防治性病的正確觀念、態度與行為。 5.了解約會的重要性。 6.認識個人與群體對約會的看法。 7.了解「愛」與「迷戀」 。 8.學習尊重他人的選擇,及如何面對失戀。 1.了解有些人會不孕。 2.學習兩性生殖器官的構造及功用。 3.認識約會的社會規範,知道並列出可以和異性一起從事的活動。 4.知道約會時的行為標準及應避免的人、時、地、事、物。 5.學習與「性」有關的社會問題及情緒問題。 6.認識同性戀。 7.認識親子間的關係與衝突 8.認識家庭計畫的觀念。 1.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以避免遭受性騷擾、性虐待及性暴力。 2.了解婚前性行為的影響 3.經歷一個做決定的歷程,承諾自己在日後與異性交往時,可避免婚前 性行為的發生。 4.學習有關「性」的規範。 5.學習有關性價值觀的澄清。 6.認識理想家庭的特質。 7.了解與維持一個完整的家世家庭內每一份子的責任。 8.學習與家人的溝通與愛意的表達。 1.學習有關選擇配偶的標準。 2.學習如何為婚姻生活做準備。 3.認識離婚的影響。 4.知道除了「生育下一代」之外,夫妻性生活尚有其他意義與功能。. 國二. 國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19.

(31) 5.了解「愛」及「溝通」是良好婚姻的基礎。 6.學習如何照顧小孩。 7.認識家庭中父母親所應扮演的角色與責任。 8.認識避孕的方法。 9.認識「人工流產」及其影響。4.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性。 5.知道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並建設性的處理問題。 6.學習與家人溝通與愛意的表達。 7.知道性交是婚姻中,夫妻相互表達「愛」的一種親密行為。 資料來源:「國一至高三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實施性教育內容之需求研究」,晏涵 文、李蘭、白瑞聰與林燕卿,1992b,衛生教育雜誌,13,頁 30。. 2010 年,林燕卿曾整理國內歷年不同教育階段之性教育內涵。 (一) 國小階段,在 1993 年之前將「常識」科、 「自然」科中的衛生教育與「公 民與道德」科的衛生習慣訓練合併為「健康教育」科。在 1993 年新修訂 的課程標準中,將「生活與倫理」與「健康教育」合併為「道德與健康」, 其中由晏涵文擔任「健康教育」小組召集人,將國小健康教育課程分為 10 個類別,其中與性教育最相關者為「家庭生活與性教育」,課程內涵 主要是針對家庭生活部分、隱私、性別角色與特徵、生殖與青春期以及 異性相處(晏涵文,2004)。(二)國中階段,於 1986 年至 1997 年間 進行了課程修訂,使其具有「性教育」內涵;在 1997 年教育部通過「兩 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並於 1998 年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 總綱綱要」 ,將國小及國中性教育放入「健康與體育」領域,而每週至少 排訂一節課,此外依課綱之規定,決議將性教育融入七大主題軸:(1) 生 長發展;(2) 人與食;(3) 運動技能;(4)運動參與;(5) 安全生活;(6) 健 康心理;(7) 群體健康。隨後數年間進行了課程標準的修訂,其中有關性 教育內容規劃主要在主題軸一生長與發展、主題軸六健康心理以及主題 軸七群體健康(教育部,2003,2008)。 其次,在 2000 年時,兩性教育被列入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 要中的重大議題之一(教育部,2000) ,目前國民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教 育的核心能力應包含: 「性別的自我瞭解」 、 「性別的人我關係」以及「性 別的自我突破」等三項能力,其中,性別的自我瞭解意指瞭解性別在自 20.

(32) 我發展中的角色,以培養健康的自我概念;性別的人我關係意指探討性 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建立平等的人我互動關係;而性別的自 我突破旨在發展積極的行動策略,建立和諧、尊重、平等的性別關係。 其「性別平等教育」之分段能力指標與指標概念,如表 2-4、2-5、2-6(教 育部,2008)。. 21.

(33) 表 2-4 2008 年九年一貫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分段能力指標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1)性別的自我瞭解 1-1-1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 1-1-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 1-2-1 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 1-2-2 覺察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印象。 1-2-3 欣賞不同性別者的創意表現。 1-3-1 認知青春期不同性別者身體的發展與保健。 1-3-2 認知次文化對身體意象的影響。 1-3-3 認識多元的性取向。 1-3-4 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 1-3-5 認識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 1-3-6 瞭解職業的性別區隔現象。 1-4-1 尊重青春期不同性別者的身心發展與差異。 1-4-2 分析媒體所建構的身體意象。 1-4-3 瞭解自己的性取向。 1-4-4 辨識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對個人的影響。 1-4-5 接納自己的性別特質。 1-4-6 探求不同性別者追求成就的歷程。 1-4-7 瞭解生涯規劃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 (2)性別的人我關係 2-1-1 辨識性別角色的刻板化印象。 2-1-2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2-1-4 認識自己的身體隱私權。 2-2-1 瞭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2-2-2 尊重不同性別者做決定的自主權。 2-2-3 分辨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方式。 2-2-4 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自主權。 2-2-5 認識性騷擾與性侵害的類型。 2-2-6 認識多元的家庭型態。 2-2-7 認識家庭暴力及其求助管道。 2-3-1 瞭解家庭與學校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2-3-2 學習在性別互動中,展現自我的特色。 2-3-3 認識不同性別者處理情緒的方法,採取合宜的表達方式。 2-3-4 尊重不同性別者在溝通過程中有平等表達的權利。 2-3-5 辨別不同類型的情感關係。 2-3-6 釐清性與愛的迷思。 2-3-7 同理與關懷受到性騷擾或性侵害者。 2-3-8 認識家庭暴力對身心發展的影響。. 22.

(34) 表 2-4 2008 年九年一貫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分段能力指標(續)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2-3-9 瞭解人人都享有人身自主權、教育權、工作權、財產權等權益,不受性別的 限制。 2-3-10 瞭解性別權益受侵犯時,可求助的管道與程序。 2-4-1 分析現今社會問題與刻板的性別角色關係。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2-4-3 分析性別平等的分工方式對於個人發展的影響。 2-4-4 解析人際互動中的性別偏見與歧視。 2-4-5 去除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促進不同性別者的和諧相處。 2-4-6 習得性別間合宜的情感表達方式。 2-4-7 釐清情感關係中的性別刻板模式。 2-4-8 學習處理與不同性別者的情感關係。 2-4-9 善用各種資源與方法,維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2-4-10 認識安全性行為並保護自己。 2-4-11 破除對不同性別者性行為的雙重標準。 2-4-12 探究性騷擾與性侵害相關議題。 2-4-13 釐清婚姻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2-4-14 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家庭型態。 2-4-15 習得家庭暴力的防治之道。 2-4-16 認識性別權益相關的資源與法律。 (3)性別的自我突破 3-2-1 運用科技與媒體資源,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3-2-2 檢視校園中資源運用與分配在性別上的差異。 3-3-1 解讀各種媒體所傳遞的性別刻板化。 3-3-2 參與團體活動與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 3-3-3 表達對社區公共事務的看法,不受性別限制。 3-3-4 檢視不同族群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3-3-5 體認社會和歷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的性別文化差異。 3-4-1 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 3-4-2 檢視校園資源分配中對性別的不平等,並提出改善策略。 3-4-3 運用校園各種資源,突破性別限制。 3-4-4 參與公共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 3-4-5 探究社會建構下,性別歧視與偏見所造成的困境。 3-4-6 反思社會環境中,性別關係的權力結構。 3-4-7 探究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歧視,並尋求改善策略。. 23.

(35) 表 2-5 2008 年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概念架構表 主題軸 性別的自我瞭解. 主要概念. 次要概念. 身心發展. 身心發展差異 身體意象 性取向 多元的性別特質 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 職業的性別區隔 性別角色的刻板化 互動模式 表現自我 情緒管理 情感的表達與溝通 情感關係與處理 身體的界限 性與愛 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 多元家庭型態 家庭暴力 權益與法律救濟 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的運用 校園資源的運用 對公共事務的參與 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多元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性別認同 生涯發展 性別的人我關係. 性別角色 性別互動 性別與情感. 性與權力. 家庭與婚姻. 性別的自我突破. 性別與法律 資源的運用 社會的參與 社會建構的批判. 資料來源: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 學年度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要議題性別平等教育,教育部,2008b,2009 年 12 月 17 日,擷取自 http://www.edu.tw/eje/. 24.

(36) 表 2-6 2008 年分段能力指標與概念架構表之對應關係 能力指標. 主題軸 主要概念 次要概念 (1)性別 身心發展 身 心 發 展 1-1-1 差異 的自 1-3-1 我瞭 解 身體意象 1-2-1 1-3-2 性別認同 性取向. 1-3-3. 多 元 的 性 1-1-2 別特質 1-2-2 1-3-4 生涯發展 不 同 性 別 1-2-3 者的成就 與貢獻 1-3-5 職 業 的 性 1-3-6 別區隔 (2)性別 性別角色 性 別 角 色 2-1-1 的刻板化 的人 2-2-1 我關 係 2-3-1. 性別互動 互動模式 2-1-2 表現自我 2-2-2 2-3-2. 國小 國中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 1-4-1 尊重青春期不同性別 心的異同。 者的身心發展與差異。 認知青春期不同性 別者身體的發展與 保健。 覺知身體意象對身 1-4-2 分析媒體所建構的身 心的影響。 體意象。 認知次文化對身體 意象的影響。 認 識 多 元 的 性 取 1-4-3 瞭解自己的性取向。 向。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 1-4-4 辨識性別特質的刻板 特質。 化對個人的影響。 覺察性別特質的刻 1-4-5 接納自己的性別特質。 板化印象。 理解性別特質的多 元面貌。 欣賞不同性別者的 1-4-6 探求不同性別者追求 創意表現。 成就的歷程。 認識不同性別者的 成就與貢獻。 瞭解職業的性別區 1-4-7 瞭解生涯規劃可以突 隔現象。 破性別的限制。 辨識性別角色的刻 2-4-1 分析現今社會問題與 板化印象。 刻板的性別角色關 瞭解不同性別者在 係。 團體中均扮演重要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 的角色。 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 瞭解家庭與學校中 響。 的分工,不應受性 2-4-3 分析性別平等的分工 別的限制。 方式對於個人發展的 影響。 學習與不同性別者 2-4-4 解析人際互動中的性 平等互動。 別偏見與歧視。 尊重不同性別者做 決定的自主權。 學習在性別互動 中,展現自我的特 色。. 25.

(37) 表 2-6 2008 年分段能力指標與概念架構表之對應關係(續) 能力指標. 主題軸 主要概念 次要概念 (2)性別 性別與情 情緒管理 2-2-3 的人 感 2-3-3 我關 係 情感的表 2-1-3 達與溝通 2-3-4. 情感關係 2-3-5 與處理. 性與權力 身體的界 2-1-4 限 2-2-4 性與愛. 2-3-6. 性騷擾與 2-2-5 性侵害防 治 2-3-7 家庭與婚 多元家庭 2-2-6 姻 型態. 家庭暴力 2-2-7 2-3-8. 國小 分辨性別刻板的情緒 2-4-5 表達方式。 認識不同性別者處理 情緒的方法,採取合 宜的表達方式。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 2-4-6 受,不受性別的限 制。 尊重不同性別者在溝 通過程中有平等表 達的權利。 辨別不同類型的情感 2-4-7 關係。 2-4-8. 國中 去除性別刻板的情緒 表達,促進不同性別者 的和諧相處。. 習得性別間合宜的情 感表達方式。. 釐清情感關係中的性 別刻板模式。 學習處理與不同性別 者的情感關係。 認識自己的身體隱私 2-4-9 善 用 各 種 資 源 與 方 權。 法,維護自己的身體 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 自主權。 體自主權。 釐清性與愛的迷思。 2-4-10 認識安全性行為並保 護自己。 2-4-11 破除對不同性別者性 行為的雙重標準。 認識性騷擾與性侵害 2-4-12 探究性騷擾與性侵害 的類型。 相關議題。 同理與關懷受到性騷 擾或性侵害者。 認 識 多 元 的 家 庭 型 2-4-13 釐清婚姻中的性別權 態。 力關係。 2-4-14 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家 庭型態。 認識家庭暴力及其求 2-4-15 習得家庭暴力的防治 助管道。 之道。 認識家庭暴力對身心 發展的影響。. 26.

(38) 表 2-6 2008 年分段能力指標與概念架構表之對應關係(續) 能力指標. 主題軸 主要概念 次要概念 (2)性別 的人 我關 係. (3)性別 的自 我突 破. 國小 國中 性 別 與 法 權益與法 2-3-9 瞭解人人都享有人身 2-4-16 認識性別權益相關 律 律救濟 自主權、教育權、工 的資源與法律。 作權、財產權等權 益,不受性別的限 制。 2-3-10 瞭解性別權益受侵 犯時,可求助的管道 與程序。 資 源 的 運 資訊、科 3-2-1 運 用 科 技 與 媒 體 資 3-4-1 運用各種資訊、科技 用 技與媒體 源,不因性別而有差 與媒體資源解決問 資源的運 異。 題,不受性別的限 用 3-3-1 解讀各種媒體所傳遞 制。 的性別刻板化。 校園資源 3-2-2 檢視校園中資源運用 3-4-2 檢視校園資源分配中 的運用 與分配在性別上的差 對性別的不平等,並 異。 提出改善策略。 3-4-3 運用校園各種資源, 突破性別限制。 社 會 的 參 對公共事 3-3-2 參 與 團 體 活 動 與 事 3-4-4 參與公共事務,不受 與 務的參與 務,不受性別的限 性別的限制。 制。 3-3-3 表達對社區公共事務 的看法,不受性別限 制。 社 會 建 構 社會文化 3-4-5 探究社會建構下,性 的批判 中的性別 別歧視與偏見所造 權力關係 成的困境。 3-4-6 反思社會環境中,性 別關係的權力結構。 多元文化 3-3-4 檢視不同族群文化中 3-4-7 探究多元文化社會中 中的性別 的性別關係。 的性別歧視,並尋求 關係 3-3-5 體認社會和歷史演變 改善策略。 過程中所造成的性別 文化差異。. 資料來源: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 學年度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要議題性別平等教育,教育部,2008b,2009 年 12 月 17 日,擷取自 http://www.edu.tw/eje/. 27.

(39) 而上述文獻資料中所探究的性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內涵中亦皆包 含性侵害防治的相關主題,我國於 1997 年公佈了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且 其中第八條明定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之內容應包含下列各主題:1.兩性 平等之教育 2.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3.對他人性自主的尊重 4.性侵害犯罪之 認識 5.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6.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7.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 育,其主旨即在強化兩性平等與防治性侵害的觀念。教育部亦規定自 86 學年度開始,在「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參考綱要」中, 規定中小學每學年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對性侵害教 育的相關內涵更細微地呈現出來,其目標有兩性平等之教育、正確性心 理之建設、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性侵害犯罪之認識、性侵害防範之技 巧、性侵害危機之處理,並依年齡階段從幼兒及國小低年級、國小中高 年級、國中到高中都有不同的主題軸與分階段能力指標,詳如表 2-7。. 28.

(40) 表 2-7 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參考綱要 目標. 幼兒及國小低年級. 兩性平等之. 1.肯定人性之善良面 1、2 同左. 教育. 國小中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1、2、3、4、5 同左 1、2、3、4、5、6、7、. 及社會之光明面。 3.了解性心理及性生 6.解讀與批判媒體。 8、9 同左. 正確性心理. 2.對身體之認識。. 之建設. 理。. 7.學習發展同儕友. 印象。. 10.認識性取向。. 誼。. 4.破除性別角色刻板. 8.認識青春期性心理 及性生理。. 5.學習兩性戶敬戶 助。. 9.建立健全之愛情 關。. 對他人性自. 1.尊重身體自主權。 1、2、3 同左. 1、2、3、4、5、6 同 1、2、3、4、5、6、7、. 由之尊重. 2.認識好與不好的碰 4.尊重性自主權。. 左. 性侵害犯罪 之認識. 觸。 3.尊重隱私權。. 8 同左. 5.認識性侵害的法律 7.防制約會強暴。 觀念。. 8.防制職場及校園性. 6.認識性侵害之類型. 騷擾。. 及影響。 性侵害防範. 1.學習自我肯定。. 之技巧. 2.辨識危險情境。. 1、2、3、4、5 同左 1、2、3、4、5 同左 1、2、3、4、5 同左. 3.學習應變策略。 4.管理恐慌情緒。 5.強調加害防範。 性侵害危機 之處理. 1.學習受害應變及求 1、2 同左. 1、2 同左. 1、2 同左. 助。 2.認識求助資源。. 資料來源:教育部(1997)。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參考綱要。. 綜合以上文獻所述,從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所發展的性教育教材來看, 性教育的內容雖大同小異卻與時俱進,在年級順序的安排上皆呈連續性 與階段性的趨勢,根據文獻及研究對象的需要,茲將國中性教育的內容 統整為生理(認知) 、心理(態度)與社會(行為)三個層面:1.生物學 上的男性與女性:包括男女性器官的構造與功能、男女性器官的衛生保 健、男女青春期的第二性徵、月經的形成與經期的保健、授精過程、胎 兒的成長與發育、遺傳與優生保健、安全性行為、避孕與懷孕等。2.性 別角色與人際關係:包括了解並喜愛自己的性別、了解異性的心理、了 解男女性別角色的差異、身體的形象與自尊、兩性合諧相處之道、如何 控制及適當的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如何與他人溝通的技巧、性與愛抉 擇的態度、如何表達對異性朋友的關心與愛意、學習與家人之間的相處 29.

(41) 與親愛、與異性約會的禮儀等。3.與性有關的疾病及社會問題:包括性 的生理缺陷疾病、性功能障礙、愛滋病與其他性傳染病、未婚懷孕、自 慰行為、性與色情的分別、道德與法律、性騷擾、性變態、性暴力犯罪 等。期望透過校園正式、非正式與潛在課程建構教學情境,透過師生、 同儕互動學習,藉由生活事件闡明真實價值,促進學生了解生活真諦、 尊重差異並合作學習。. 30.

(42) 第二節 青少年性知識、態度、行為現況與性教育 需求 本節欲探討青少年階段在性知識、性態度與性行為方面的研究現況, 以及青少年對於性教育需求之程度,整理並羅列國內外學者針對青少年 所做之性教育相關研究,期望能從中了解目前性教育研究現況,作為本 研究日後綜合討論之基礎。本節共分為兩部分。壹、青少年性知識、態 度、行為現況;貳、青少年階段性教育需求,分別論述之。. 壹、青少年性知識、態度、行為現況 近年性教育研究蓬勃發展,國內學者專家從不同角度與面向,利用 自編問卷或教學研究等方式,嘗試分析當前性教育現況並對性教育議題 提出中肯的建議,研究調查發現國內青少年在性知識、態度及行為上均 普遍缺乏正確觀念,且性行為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尤其以目前罹患性病 人數逐年遞增,患病年齡卻降低(行政院衛生署,2012) ,因此,中學階 段加強學生正確性觀念是刻不容緩的事。也只有性教育才能真正做到預 防和指導的工作。. 一、性知識方面 Huichang(1987)以美國中學生為調查對象發現,中學生性知識發 展普遍不足,性教育十分需要,其原因為性知識普遍不足。Padilla 和 Baird (1991)以墨西哥和美國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結果是青少年的性知識 低落,但性行為開放,而且缺乏避孕觀念。國內早在 1978 年即針對國三 學生調查性知識、性態度和性行為,發現國中學生性知識答對率為 64.7 %,學生普遍對性感到好奇,但性知識不足(林芸芸,1978) 。國小學生 性知識低落的現象亦相當普遍,國小高年級學生整體性知識之平均達對 率在 33%至 62%之間(柯賢忠等,1991;鄭美雪、陳采霙,1992;林純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2.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ning will (includ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enrichment, external enhancement and self-development.) among sexualit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isothermal and anisothermal mechanical behavio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this study to simulate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the solder bal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