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從詔廢科舉到永學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基層的士大夫多是墨守成規,仍未受到西方文化衝擊。9當清廷急於應付甲午戰後的 殘局,而進步士紳正忙於求變的同時,地方思想觀念的遲滯卻也完全展露無遺。

因河北有早婚習俗,且家中亦無人,於是李大釗在 10 歲時,即與本村的趙紉蘭 結婚。趙紉蘭出身農家,正直樸實,賢慧熱誠,往後在李大釗於天津求學的日子中,

獨自操持家務,典當挪借,以支持丈夫就學,是具有傳統婦德的典型舊時代女性。

同年,單氏請李如珍為李大釗另尋名師。1900 年,發生義和團事件,引發八國聯軍。

這一年李氏 11 歲,進入本村張家專館跟隨趙輝斗學習。趙輝斗曾接受李大釗岳父的 資助,到北京國子監念書,具「增廣生員」資格。1013 歲,李大釗轉到城北井家坨 村,到宋舉人那求學。宋舉人原名宋森蔭,設了宋家學館,延請黃玉堂為師。黃玉 堂亦為樂亭縣人,於城北小聖廟村,也曾在北京國子監學習過,當時也是個「優貢」。

11李氏刻苦求學,成績優異,亦受到黃玉堂讚賞。有一次,黃在課堂曾談及太平天國 和洪秀全的政治主張,李大釗一聽便激動地說,將來要效法洪秀全。12在黃先生那接 受了三年指導,李氏也即將要踏上傳統中國的科舉之路。

三、從詔廢科舉到永學堂

李大釗第一次參加科舉的地點在永平府。永平府下轄一州六縣,一州為灤州,

六縣包括盧龍、遷安、昌黎、樂亭、撫寧和臨榆,永平府治設於盧龍。1900 年時值 庚子,當義和團事件一發生,盧龍城內的拳民便將教堂盡皆焚毀,而後八國聯軍為 討滅義和團,亦曾進入盧龍。所以相較於大黑陀村,李在永平府更能親身體驗來自 義和團「扶清滅洋」所蘊涵的民族思想,以及近距離感受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威脅。

1905 年秋天,李大釗 16 歲,經過 10 年寒窗苦讀,背負著宗族期望,李氏來到 永平府參加府試,但沒想到「試未竟,而停辦科舉令下,遂入永平府中學校肄業,

9 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載於《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 想》(台北:時報文化,1985 年),頁 25。

10 「增生」一詞,始自明代。明初凡在學生員皆給廩食,但有一定名額;其後逐漸增加在學名額,

至宣德年間,增廣之名額與給廩之名額相等,於是增額者稱為「增生」。清代沿襲此制,二者名額規 定,仍舊相同。詳見楊紹旦,《清代考選制度》(台北:考選部,1991 年),頁 52。

11 「優貢」亦稱優貢生,清代始有之。初僅規定府學二名,其餘各學一名,起送赴(國子)監肄業,

而無「優貢」之名。至雍正十一年(1733),始分析貢、監名色,凡優生由廩、增生升入太學者,准 作「優貢」。乾隆四年(1739)起,規定嗣後舉保優生升入太學,除確訪品行,考試經義外,並限以 大省不超過五、六名,中省三、四名,小省一、二名,如不得人,寧缺勿濫。詳見楊紹旦,《清代考 選制度》,頁 58。

12 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李大釗研究會合編,《李大釗史事綜錄(1889-1927)》,頁 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許多士人仍徘徊在下層士紳的地位。但從地方的角度來看,這些地方級的下層士紳 雖然功名不高,但在地方上卻又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再由宗族制度觀察,中國傳統社會屬於父系社會,其觀念向來是安土重遷,重 視族系的薪火相傳,生育後代的男性繼承人便成為宗族的重要大事。然而僅僅生育 男性是不足的,最好是使宗族的男性能夠接受儒學教育,通過政府舉辦的科舉取得 功名,以發揚宗族聲望,提高社會地位;所以宗族香火的興旺與否,除了是否有男 性繼承者之外,和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亦是息息相關。而那些通過地方科舉,而未 進一步取得較高功名的下層士紳,由於天高皇帝遠,在地方上更成為重要人物;地 方士紳除了主導民間公共建設,如建廟、造橋、鋪路等等之外,在民眾發生爭論糾 紛時,還運用傳統儒家那套「春秋決獄」來化解地方爭議。這不但是士紳階級的權 力,也是其對於地方的責任。

自南宋形成的「科舉社會」以迄明清,下層士紳一直發揮著積極的社會功能,

他們不但維繫著地方秩序,還是天子在地方上的代言者。然而此種以「科舉制度」

和「宗族組織」形成的地方社會結構,在中國面臨西方列強的威脅時,卻仍舊維持 其傳統社會具有的遲滯性:第一,從制度面看,地方士紳忠於清廷,對於科舉制度 仍舊信任,惟有取得功名才能光耀門楣。第二,從思想面看,在新政還未開始前,

各地的新式學堂尚未普遍,地方士紳對於西學所知不多,思想上所受的衝擊亦不大,

所以也無現代的「民權」思想。第三,最重要的是,地方士紳的觀念僅局限於地方。

他們安逸在地方上的管理,滿意鄉人對他們的敬重;其關懷的重心多在地方,對於 國家整體事務未能知悉,較不會有所謂現代的「國家」概念。地方的遲滯性,便倚 賴在這群地方士紳於道德和管理上的權力而維持下去,而受到管理的庶民們,更不 用說會有突破現狀的想法出現。

早年李大釗在應試前的心理,或能從上述地方社會的三個層面來揣摩。首先,

他會認為參加科舉,除了符合祖父的期望,還希望能夠考上秀才,這是中國傳統士 人功成名就的最初夢想。其次,李大釗自小受到中國傳統儒家教育,透過閱讀儒學 經典,內化了中國傳統的文化和世界觀,這部分亦展現在日後李大釗的著作之中。

再者,李大釗出身自樂亭的李氏宗族,此時觀念大概仍舊局限在於地方。仍未受到 外來刺激的李大釗,當然也不會有所謂的民權和國家觀念,小小的心靈裡更多的是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理想。這些早期思想在李大釗往後經歷更多的人 生體驗之後,才能有所突破和轉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地方士紳並非全是停滯不前,其中也有例外。那些受過西 方教育和學術影響,政治上傾向激進和改革,能從國家利益角度去思考的人,便成 為了進步士紳,例如前文曾提到的變法派和革命派。

為了瞭解李大釗早期思想的突破過程,不妨參考梁啟超、陳獨秀的經驗。晚清 進步士紳擺脫地方遲滯的途徑,不外乎外地經驗,以及接觸外來新思想。梁啟超為 廣東新會縣人,小時候的啟蒙教師亦是祖父,名為梁維清。梁同樣是在 2、3 歲便開 始識字,4、5 歲讀《四書》、《詩經》,6 歲後從父梁寶瑛受中國略史、《五經》卒業。

8 歲學為文,9 歲便能綴千言。11 歲中秀才,16 歲參加廣州鄉試中舉。梁啟超的功 名之路可謂相當順利。其思想的轉折,發生在他 17 歲那年參加北京會試落榜之後,

途經上海購得《瀛環志略》一書,「始知有五大洲各國」,並「頗有怵於中外強弱之 迹」。17這一年是 1890 年。秋天,梁啟超和同學通甫一同拜見當時「舉國目為怪」的 康有為,梁當時內心受到的震撼,有如下動人的記述:

時余以少年科第,且於時流所推重之訓詁詞章學,頗有所知,輒沾沾自喜。

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獅子吼,取其所挾持之數百年無用舊學更端駁詰,悉 舉而摧毀廓清之。自辰入見,及戌始退,冷水澆背,當頭一棒,一旦盡失其 故壘,罔罔然不知所從事,且驚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懼,與通甫聯床竟 夕不能寐。明日再謁,請為學方針。先生乃教以陸、王心學,而并及史學、

西學之梗概。自是決然捨去舊學,自退出學海堂,而間日請業南海之門。生 平知有學自茲始。18

自康、梁二人相見之後,梁身為舉人,竟拜康秀才為師。次年,梁又受業於廣州萬 木草堂,前後共四年光陰。到 1895 年參與康有為的公車上書,1898 年成為震動全 國的戊戌變法代表人物之一。這件事說明,梁啟超對於過去追求傳統功名的自我產 生了懷疑,思想開始有很大地轉變;而康有為講述的西學,縱使有中體西用的痕跡,

但那正是梁過去曾未接觸過的新學。於是梁在此後,可以算是從一位局限於地方社 會結構的士紳,蛻變成為關懷全國事務的進步士紳。

再舉陳獨秀為例,日後與李大釗有密切關係的陳獨秀,是安徽懷寧縣人。看他 早年的學習,從 6 歲到 9 歲也是跟隨著祖父陳章旭讀書,教以四書五經。12 歲始,

17 梁啟超,〈《適可齋記言記行》序〉。載於梁啟超著,吳松、盧雲昆、王文光、段炳昌點校,《飲冰 室合集點校》(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頁 130。

18 梁啟超,〈三十自述〉。載於梁啟超著,《飲冰室合集點校》,頁 22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改由兄長執教。但陳獨秀極不喜八股文章,卻偏愛《昭明文選》。1896 年,陳獨秀 時年 18 歲,便通過童試,中秀才。在他應試的過程中,有著一段有趣的回憶:

像我那樣的八股文程度,縣考、府考自然名次都考得很低,到了院試,宗師

(安徽語稱學院為宗師)出的題目是什麼「魚鼈不可勝食也材木」的載搭題,

我對於這樣不通的題目,也就用不通的文章來對付,把《文選》上所有鳥獸 草木的難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謬的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牛頭不對馬嘴,上 文不接下文的填滿了一篇皇皇大文。……我回家把文章稿子交給大哥看,大 哥看完文稿,縐著眉頭足足有個把鐘頭一聲不響,在我,應考本來是敷衍母 親,算不得什麼正經事,這時看見大哥那種失望的情形,卻有點令我難受。

誰也想不到我那篇不通的文章,竟蒙住了不通的大宗師,把我取了第一名,

這件事使我更加一層鄙薄科舉。19

上述陳獨秀鄙薄科舉的想法,雖是對往事的追憶。但從中亦能感受到科舉在當時人 的想法,以及陳對於科舉的不滿。陳獨秀的不滿,也並非來自外來新思想的刺激,

上述陳獨秀鄙薄科舉的想法,雖是對往事的追憶。但從中亦能感受到科舉在當時人 的想法,以及陳對於科舉的不滿。陳獨秀的不滿,也並非來自外來新思想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