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民初政治言論的發表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雖遭失敗,卻是後日成功之母,而一般革命家都因之而起。」46此役的轟烈也讓社 會人心有所震動,李大釗亦不例外。對李氏有切身衝擊的革命活動,則莫過於辛亥 革命期間在直隸響應起的灤州革命。

灤州革命的領導人之一,白毓崑,字雅雨,江蘇通州人。其「生而穎異,髫齡 能文,倜儻有大志。……於時憤國勢阽危,嘗慨然有澄清中原之志」。47他以教育後 進為己任,先後在南洋公學和瀘上澄衷學堂擔任講習,也曾在京津地區擔任客座教 習,在北洋法政專門學堂則擔任地理教員。他當時給人的印象是「沉默寡言笑,在 各校授歷史地理,為學生所欽仰」。48在國會請願運動時,天津學界曾找白雅雨商會,

但他卻回應「與虎謀皮,庸何有濟。諸君曷留熱血以供後日用乎?」49此處明顯表現 出白雅雨的革命熱誠,他希望能夠推翻腐敗滿清,建立一個新中國。1911 年 10 月 武漢事起,東南皆響應。白雅雨便邀集革命同志,說明「京津為根本重地,京津不 動搖,則南軍恐不易收效」。遂自 1911 年底開始運動北方革命,領導天津共和會進 行反清,並聯絡灤州新軍第二十鎮舉兵起義;但因各方力量協調未當,加上雙方兵 力懸殊,最終白雅雨便於革命中壯烈犧牲。

此次白雅雨的犧牲,對李大釗而言,內心所受的衝擊,並非在於北方革命的失 敗,而是親師白雅雨的革命熱誠。就事實所見,當社會運動面臨到群眾激進情緒的 臨界點時,「速請國會」和「反清革命」兩者,那僅僅是一刀兩面;所不同的是,刀 口是朝向自己,還是對方。一旦朝向自己,便是斷指切臂,血諫以明志;一旦是朝 向對方,那就是要雙方開戰,直到現狀顛覆為止。不可否認的是,李大釗的心境和 當時大多數的立憲派人士相同,正是從參與國會請願運動後又轉而同情革命的過 程。而白雅雨從容就義的革命形象,也從此深植李大釗的內心當中。

三、民初政治言論的發表

1911 年辛亥革命的成功不能完全歸功於革命黨,更多的是對清廷失望的立憲 派,還有地方士紳、會黨和新軍,這說明了這場革命性質的多元以及濃厚的地方性 格。過去歷史學界對辛亥革命的評價,往往認為其成果是它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使

46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著,《李大釗全集》,第 4 卷,〈十八年來之回顧〉,頁 380。

47 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李大釗研究會合編,《李大釗史事綜錄(1889-1927)》,頁 66。

48 此言為李矩所誌,出自《直隸法政專門學校十八周年紀念特刊》。轉引自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李 大釗研究會合編,《李大釗史事綜錄(1889-1927)》,頁 41。

49 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李大釗研究會合編,《李大釗史事綜錄(1889-1927)》,頁 6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國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專制政體,邁入新的民主共和國。然而實際的情況則是,

這場革命不過是為往後的不斷革命揭開的一場序幕,當時各地革命力量分散,而清 朝仍穩固華北的統治,所以才讓野心家袁世凱得以乘隙而入。更重要的是,辛亥革 命雖為中國政治帶來新的面貌,但社會人心對於新的政治觀念和價值劇變卻仍未跟 上,民初有識之士早已根據相關學理提出、並試圖解決上述新中國所面臨的問題,

李大釗即為其中一人。不同於清末時期,李氏此時更能暢所欲言,並且在與同儕合 辦的《民治》月刊發表政論;其中環繞在「擁袁」和「反袁」的問題,不但表現出 早期李大釗政治立場的保守性格,同時也反映李氏政治思想的理想和超越。

(一)袁氏當國

袁世凱,字慰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故時人又稱袁項城。袁自幼出身官紳 家庭,其早年參加過兩次鄉試,皆未能中,於是轉入軍人行伍。日後袁在朝鮮的「甲 申政變」率領清軍擊退日軍,50從此遂有「知兵」之名。1895 年,袁受直隸總督兼 北洋大臣李鴻章推薦,於天津小站編練新軍,從此奠定其在北洋軍系的基礎。袁世 凱之所以在民國初年孚有人望,不僅因為他是握有軍隊的實力派,還包括其帶有的 清新改革形象。自李鴻章於 1901 年逝世之後,袁世凱接任了直隸總督與北洋大臣,

在清末新政中扮演重要的改革角色,其中包括督辦新軍、廢除科舉、建立新式學校,

獎勵工商等等。李大釗就讀的北洋法政專門學堂,即是在此背景下設立。直到 1908 年,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相繼過世,因袁涉有戊戌政變的告密情事,被同情維新運 動的攝政王載灃罷職還鄉,因而暫時退出政壇。

1911 年,因四川保路運動而引發的辛亥革命,得到中南各省的支持,形成中國 南北對峙的局面。北方雖也有如白雅雨領導的革命力量響應,但畢竟事發緊鄰北京 政治中心,其戒備森嚴,最後仍以失敗告終。清廷面對南方危急的革命形勢,不得 已只得再度起用袁世凱來主持大局。袁世凱起初是半推半就,直到他獲得清廷任命

50 1884 年 12 月,朝鮮李氏王朝的獨立黨人金玉均發動甲申政變,期間受到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 郎的協助,企圖掃除朝中事大黨傾向清廷的保守勢力。在掌握朝政之後,獨立黨人提出廢止對中國 的朝貢制度、建立獨立自主國家、廢除身分等級制度、修正地租法規、充實國家財政等改革方針。

然而在獨立黨取得政權後,事大黨便準備聯合袁世凱進行反撲,其軍力共約 1500 人。另一方面,支 持獨立黨的日軍約 200 人,且態度猶豫未決,而其餘獨立黨軍人早已盡散,於是政變不過 3 日便失 敗,金玉均因而亡命日本。此政變的發生表面雖是朝鮮人追求國家獨立,但實際上反映的卻是清廷 和日本互相爭奪對朝鮮的領導權,並埋下往後中日甲午戰爭的遠因。詳見李瑄根著,林秋山譯註,《韓 國近代史》(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7 年),頁 183~2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內閣總理大臣時,袁始願意率領新軍南下打擊革命派。袁世凱是個善於觀察世局 而行事的人,在攻擊革命軍的同時,當他認為革命的趨勢已無法阻擋,便運用其靈 活的政治手腕,轉而傾向與黃興等革命派進行談判議和,以從中獲取個人最高的政 治利益。南北對立的局勢,在袁世凱居中協調之下,上演著逼宮戲碼,清帝屈辱地 接受了皇室優待條件而退位。民國的建立和革命黨及同情革命的立憲派雖有直接關 係,但和袁世凱的「傾向共和」亦是密不可分。

在南北議和的政治交易下,袁世凱被革命派暗許為新共和國的總統,而袁達到 了政治目的,自然也樂意接受擔任新民國的領導人。為何有如此利於袁世凱的交易 內容,其因之一是袁在當時可謂備受各界期待,孫中山、黃興等革命派代表之所以 擁袁,為的是希望能保住得來不易的革命成果。另一方面,清廷所代表的舊封建勢 力亦期待袁世凱能為其效命,消滅革命力量,因而交由袁全權處理。再者,列強方 面為保住在中國的商業利益和外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對袁世凱終止中國戰亂的實 力亦抱有希望。51袁本身的條件優秀,除掌握軍隊,又擁有民望的政治資本,於是袁 在時勢的簇擁下,走向政治舞臺的高峰。和大多數人的心態一樣,李大釗對當時情 況曾有如下表述:「方風馳雲擾之會,所以震伏群魔、收拾殘局者,固不得不惟此梟 雄是賴也。」52袁世凱在世局中的梟雄角色,以及世人的「求治」心態,使得他被推 上共和國總統的位置,實際點出最初的民國政治即具有中國傳統濃厚的「人治」色 彩,53同時也埋下日後袁大總統專政的遠因。

民國初建,中國知識分子們正準備迎接新中國的到來。在過去的封建王朝是「學 而優則仕」,知識分子通過科舉,以參政為正途;進入民國後,則更換以不同的風貌,

士人參政必須透過組黨,以爭權位,於是表現在政治上,便是政黨林立。54政黨政治 是民初政治史的一大課題,若論其大勢,過去以梁啟超為代表的立憲派,在民國後 合併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成為進步黨,其政治態度傾向保守,55主張維持中央權 力集中的穩定政府。其對立面,則是以過去孫中山為代表的同盟會為主體,於民國

51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2001 年),頁 63。

52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著,《李大釗全集》,第 1 卷,〈論民權之旁落〉,頁 41。

53 朱成甲,《李大釗傳(上)》,頁 204。

54 張玉法,〈民國初年對政黨移植問題的爭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 4 期,

上冊,1973 年,頁 137。

55 民初政黨的激進派,有四方面的意義。第一,它是與政府對立的。第二,政綱超越政治傳統,但 切實亦行。第三,運動方向注意一般社會大眾。第四,其運動力足以引起政府和社會的相當關切。

詳見張玉法,《中國現代史》,頁 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後改組為國民黨,其政治態度傾向激進,56意圖架空袁世凱權力,實行責任內閣制。

民初國會的運作即是在進步黨與國民黨間,針對政策進行「擁袁」與「反袁」的角 力戰,而北洋法政專門學校代表的學生團體,此刻也被捲入這場政黨鬥爭的漩渦。

(二)《言治》月刊的發行

1913 年的暑假,在李大釗自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前後,李與其第一屆畢業生 共同組織了北洋法政學會。其成員約 200 人,下設執行部、評議部、編輯部與庶務 部,李大釗同他在法政學堂的好友郁嶷共同負責編輯部,出版學會代表刊物《言治》

月刊。該刊自 4 月出版,前後共 6 期。李大釗和郁嶷等編輯部成員,同時也是《言 治》的主要撰稿人,李氏早年許多對政治的想法和態度,都充分表現在該刊上。在

月刊。該刊自 4 月出版,前後共 6 期。李大釗和郁嶷等編輯部成員,同時也是《言 治》的主要撰稿人,李氏早年許多對政治的想法和態度,都充分表現在該刊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