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目的與方法

在文檔中 創造性的場域寫作教學 (頁 14-20)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5

場所的寫作教學以為自我提升成效。畢竟在學校課室的寫作教學和在作文班的寫 作教學、甚至補習班的寫作教學,所選用的教材和所要營造的教學情境以及學生 的來源等等都不一樣,不可能用一套教學策略就可以「通行無阻」,以致帶進場 域的觀念就有更進一層重樹寫作教學理論典範的可能性。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在寫作教學這塊領域,已經有許多人為之付出心血耕耘,但是在眾多理論中,

實際上並未能完全解決我教學時所遭遇到的難題,在不同場域的教學,老師能運 用的教學法相對不同、師生各自的心態也不一樣,而且師、生之間互動的方式各 有差異、甚至學生的來源與組成也不一……等因素,在在都會影響到教學的效果,

我希望藉此研究,不僅能解決自身的困境,同時也能喚起其他研究者對「場域」

概念的重視,在實施創造性寫作教學中,學生能否有創意的表現,最重要的影響 因素就是老師,本研究針對三種不同場域建構創造性的寫作教學策略,希望能對 處在這三種不同場域的教師有所幫助,讓寫作的教與學獲得最大成效,更期望能 推廣到社會商業場域,讓學生的創意作品有另一個揮灑的空間。

為了達到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理論建構的方式先架構出理論基礎,之 後再輔以相關的成果說明,讓本研究的整個脈絡更加清楚。在這裡所提及的理論 建構,周慶華(2004a)《語文研究法》一書中有簡要的論述:

理論建構,講究創新。大致上從概念的設定開始,經由命題的建立到命題 的演繹及其相關條件的配置等程序而完成一套具體系且有創意的論說。

(329)

據此在進行研究之前,必須先設定相關的概念,才能達到研究的目的,確認 欲研究的問題。試就本研究中的「概念設定」、「命題建立」及「命題演繹」的 發展進程,圖示如下:

6

創造性的場域寫作教學策略可以推廣到學校、作文班 和補習班的教學(演繹一)

創造性的場域寫作教學策略可以推廣到文學營、社經 文宣和商業廣告企畫(演繹二)

命題演繹

創造性寫作有審美性的無中生有與製造差異(命題三)

創造性的場域寫作教學涉及制式教育場域、

非制式教育場域、和補教場域的差異(命題四)

圖1-2-1本研究理論架構示意圖

由於各章節所處理的問題性質不同,適合的研究方法各異,茲整理並敘述 如下:

一、現象主義方法

無中生有、製造差異、教學策略(概念二)

概念設定

創造性、場域、創造性寫作教學(概念一)

命題建立

創造性寫作有規範性的無中生有與製造差異(命題二)

創造性寫作有知識性的無中生有與製造差異(命題一)

理論建構

創造性的場域寫作教學策略可以推廣到語文學習領 域課程綱要的修訂(演繹三)

7

現象主義方法它指的是凡是顯現於意識中或為意識所及的對象。(周慶華,

2004a:95)如「(文學現象)包括一切關於文學的人、事和作品」及其「彼此之 間互動的複雜關係」。(李瑞騰,1991:43)在本研究有關文獻探討、寫作教學現 況、寫作作品舉例等資料的收集上,因礙於個人可經驗得到的極為有限,所以只 能針對我意識所及的對象作分析、論述,而有關「場域」中的「社會空間」,所 涉及的社會環境、師生互動、學生心理、教室氛圍……等複雜的變化,也只限於 顯現於自己意識中或意識所及的部分作處理。

二、美學方法、詮釋學方法

美學方法,是評估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所具有的美感成分(價 值)的方法。(周慶華,2004a:132)先從「美」談起,「美」是一種感動,而感 動為價值的判斷,意義的認定,屬於心理的好惡,就是感性的活動,所以本研究 在關於寫作、創造的部分,需要藉美學的方法來研究。

文學本身是一門藝術,童慶炳在《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這本書提及有 關文學創作的歷程發展是「隨物宛轉,與心徘徊」,這兩句的意思是詩人自己的思 想感情,會隨著景物聲色的變化而宛轉起伏。繪寫景物色彩、臨摹景物聲律,又 使外界的景物聲色隨著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變化而迷宕徘徊。「隨物宛轉」強調詩人 對客觀世界的追隨與順從。強調原本存在的物理境是創作的起點與基礎,詩人的 創作是一種意識活動,只有一個來源,就是客觀的世界。「物理境」就是我們所說 的生活,是文學的創作鏈條中的第一鏈。隨物以宛轉是長久地、悉心地在物理境 中體察,而非零散的拼湊。對此,古代詩論有豐富的論述。《禮記.樂記》:「凡音 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感物而動,故形於聲。」例如:南宋 楊萬里<答建康府大軍庫監門徐達書>:「我初無意於作是詩,而是物、是事適然 觸乎我,我之意亦適然感乎是物、是事,觸先焉,感先焉,而後詩出焉。」「與心 徘徊」用心理學的術語,就是要從物理境轉入心理場。詩人如果只「隨物宛轉」, 就只能永遠當自然的奴隸,不可能成為創造者,他眼中也就只有物貌,而不會有 詩情。所謂「與心而徘徊」,就是詩人以心去擁抱萬物,使「物」服於「心」,使 心物交融,獲得「心理場效應」。例如:清代鄭板橋著名的「眼中之竹」、「胸中之 竹」、「手中之竹」的說法:

(一)眼中之竹—尚未經過思想、評價、情感過濾的自然景物。

8

(二)胸中之竹—經過畫家審美尺度衡量過,已滲透畫家主觀因素的藝術典 型形象。

(三)手中之竹—通過畫家藝術實踐物化了的「自然美」形象。

鄭板橋的說法把畫家那裡所形成的心理場,分成了由淺及深的三個層次,說明「與 心徘徊」是一個不斷深入、變幻的過程。(童慶炳,1994)

由以上的認知來看本研究中的創造與寫作,將以理性的運作及方法為認知前 提,使感性成為知識對象,從美學的角度來歸納創造性寫作的的方向。至於細分 此語文經驗向度的問題則是屬於詮釋學方法。所謂詮釋學方法,指的是「解析語 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所內蘊的意義。」(周慶華,2004a:101)所以本 研究中的知識性、規範性、審美性的無中生有與製造差異的區別、詮釋,主要輔 以此方法來進行。

三、社會學的方法

社會學方法,是指研究社會現象的方法。(陳光中等譯,1991;謝高橋,1997;

藍采風,2002)本研究的「場域」課題,涉及到地理空間及社會空間的探討,必須 藉助社會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因自己可以觀察的場域有限,所以在補習班、作 文班場域的寫作教學情況,採用社會學方法中的觀察法;另外,在寫作教學方面,

因相關的制約力較多,所以採文本社會學的方式進行。周慶華(2004a:89)指出,

這種相關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所內蘊的社會背景的解析,大體有兩 個層面:一個是解析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是如何的被社會現實所促 成;一個是解析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又是如何的反映了社會現實。

本研究約略就順著這兩個方向來發展寫作教學的觀念。

再則,針對本研究中第六章的教學策略設計與實施,必須藉助於下列閱讀及 寫作教學方法,以期達成有效寫作教學的目標。

一、閱讀教學方法

它的方法性是以「閱讀教學」為名而結合各種可能的獲取語文經驗的方法和 各種可能的教學活動安排的方法等所成就的。(周慶華,2007a:47)在本研究中,

實際實施創造性場域寫作教學時,會搭配作品賞析,舉出實際的例子具體說明。

在這些例子及閱讀教材的選擇方面,則視場域而定。一般在制式教育裡,因為受 限於能力指標或課文內容,比較受限定,與寫作的聯結上,則必須與國語課程相

9

互搭配,進行讀寫結合;而在非制式場域中的教材則較為彈性,可以自行編設教 材,不必受限於課程綱要、能力指標。但這兩種教材也並非必然的「壁壘分明」,

在教學上,可視教學目標彈性選擇教材。此兩種教材的選擇,有其相異之處,但 也有其相同的部分,可視教師在教學時靈活運用,此時就要藉由教學活動的激動 安排,達到有效閱讀教學的效果。

在閱讀教學活動安排方面,必須同時考慮到閱讀者、教學者、社會環境……

等因素,才能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此關係網絡就是相關閱讀教學活動要進行機 動性安排的起點,其繪製的網絡關係圖如下:

社會環境

閱讀主體 閱讀客體

存在/活動/發展的自覺 閱讀外發活動的社會化

圖 1-2-2 閱讀教學活動關係圖(周慶華,2007a:57)

就以格林童話中的<白雪公主>(趙敏修改寫,1992:408-419)為例。我們 固然不確定學習者面對這一份教材會自行發展出什麼樣的閱讀策略,但可以為他 們設想各種取向的閱讀而依便在教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契悟。如文中的擬人且聯想 翩翩的寫法以及「自卑者都有危險傾向(特就王后來說)」的寓意所具有的心理認 知作用等,可以歸在知識取向的範圍;而另一個寓意「善良勝過邪惡(特就白雪 公主來說)」的道德教化作用,則可以歸在規範取向的範圍;至於「魔鏡」、「毒蘋 果」、「七矮人」、「鐵鞋」等生動意象的塑造和王后毒害白雪公主、七矮人解救白

創新要求

閱讀內蘊行為的社會性

10

雪公主、王子獲得美人歸、王后遭到報應等曲折情節的經營,所見的審美感可以 歸在審美取向的範圍。(周慶華,2007a:57-58)這些縱使是無法藉以取代學習者 其他的理解,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此為教學引導的方向,再由教師所處的場域

雪公主、王子獲得美人歸、王后遭到報應等曲折情節的經營,所見的審美感可以 歸在審美取向的範圍。(周慶華,2007a:57-58)這些縱使是無法藉以取代學習者 其他的理解,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此為教學引導的方向,再由教師所處的場域

在文檔中 創造性的場域寫作教學 (頁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