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韓退之筆力恢張,元氣奇崛。

悔翁此論韓昌黎文與詩。「吏部文章不可攀」論韓昌黎文,蘇軾於〈潮州韓文 公廟碑〉稱:「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 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510 並應潮人之請,「書其事于石,因為作詩以遺之,使歌以祀公。」詩云:

公昔騎龍白雲鄉,手抉雲漢分天章。天孫為織雲錦裳,飄然乘風來帝旁。

下與濁世掃粃糠,西遊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參翱翔。

汗流籍湜走且僵,滅沒倒景不可望。作書詆佛譏君王,要觀南海窺衡湘。

歷舜九嶷弔英皇,祝融先驅海若藏,約束蛟鱷如驅羊。鈞天無人帝悲傷,

謳吟下招遣巫陽。犦牲雞卜羞我觴,於粲荔丹與蕉黃。公不少留我涕滂,

翩然披髮下大荒。511

東坡此詩記載退之生平詩文盛事,盛讚其「追逐李杜參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

之文學地位,無一字可刪。

《朱子校昌黎先生集傳》載《新唐書本傳》記曰:

每言文章自漢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後,作者不出世;故愈深探 本元,卓然樹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師說〉等數十篇,皆 奧衍閎深,與孟軻揚雄相表裡,而佐佑〈六經〉云。至它文,造端置辭,

要為不襲蹈前人者。然惟愈為之沛然若有餘,至其徒李翱、李漢、皇甫湜 從而效之,遽不及遠甚。從愈游者,若孟郊、張籍,亦皆自名於時。512

510﹝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轉引自〔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 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6 月第 1 版,1998 年 3 月第 1 版第 2 次印刷),頁 759。

511﹝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轉引自〔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 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1 版第 2 次印刷),頁 760。

512轉引自《新唐書本傳》,收入〔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1 版第 2 次印刷),頁 754。

《新唐書本傳》復贊曰:

至貞元、元和間,愈遂以六經之文為諸儒倡,障堤末流,反邧以樸,剗偽 以真。然愈之才,自視司馬遷、揚雄,至班固以下不論也。當其所得,粹 然一出於正,刊落陳言,橫騖別驅,汪洋大肆,要之無抵牾聖人者。其道 蓋自比孟軻,以荀況、揚雄為未淳,寧不信然?至進諫陳謀,排難恤孤,

矯拂俞末,皇皇於仁義,可謂篤道君子矣。自晉訖隋,老、佛顯行,聖 道不斷如帶。諸儒倚天下正議,助為怪神。愈獨喟然引聖,爭四海之惑,

雖蒙訕笑,跲而復奮,始若未之信,卒大顯於時。昔孟軻拒楊、墨,去孔 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餘載,撥衰反正,功與齊而力倍之,所以 過況雄為不少矣。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513

「昔孟軻拒楊、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餘載,撥衰反正,功與 齊而力倍之」,韓昌黎力斥駢文,推展古文運動,為文以排斥佛老,推崇儒道為宗,

撥衰反正,不遺餘力,誠「可謂篤道君子矣」。《新唐書本傳》贊曰:「學者仰之如 泰山北斗。」是也,仰之彌高,誠不可攀也;悔翁論之以「吏部文章不可攀」。

方植之《昭昧詹言.卷九》云:「韓公詩、文體多。而造境造言,精神兀傲,

氣韻沉酣,筆勢馳驟,波瀾老成,意象曠達,句字其警,獨步千古,與元氣侔。」514 又云:「韓公當知其如潮處,非但義理層出疊出,其筆勢湧出,讀之攔不住,望之 不可極,測之來去無端涯,不可窮,不可竭。」515言韓退之筆力恢張,元氣奇崛。

「吏部文章」之字句遒勁有力,氣勢雄偉恢宏,獨步千古。以文為詩,詩風勁健 真朴,豪雄奇崛,「測之來去無端涯」。

次句「新詩盤硬咏〈南山〉」,悔翁此論韓昌黎詩風。韓詩以文為詩,以論為 詩,求新出奇,氣勢奇偉,王荊公以昌黎〈薦士〉詩詩句「橫空盤硬語,妥貼力 排奡」概括其詩風。

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之二十四云:「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此論秦觀纖巧靡弱之作,與韓愈豪雄 奇崛之作相比,直應以女子詩視之。元好問〈論詩絕句〉其三已指張華之風雲氣 少,溫、李之兒女情多,至秦觀之纖巧靡弱,真可謂每下愈況,應引為詩家大戒。

此謂韓愈詩風之勁健真朴,乃真豪雄奇崛。

513轉引自《新唐書本傳》,收入〔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1 版第 2 次印刷),頁 755-756。

514轉引自王禮卿,《遺山論詩詮證》(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6 年 4 月),頁 120。

515參見王禮卿,《遺山論詩詮證》(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6 年 4 月),頁 120。又參﹝清﹞

方東樹撰,《昭昧詹言.卷九》(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 年 9 月),頁 219。

韓昌黎〈薦士〉詩,凡四十韻,為孟東野作516,乃薦孟郊於鄭餘慶也,詩云:

有窮者孟郊,受材實雄驁。冥觀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橫空盤硬語,妥帖 力排奡。敷柔肆紆餘,奮猛捲海潦。榮華肖天秀,捷疾逾響報。行身踐規 矩,甘辱恥媚竈。517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載曰:

荊公云:「詩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李白所得也。『或 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此老杜所得也。『橫空盤硬語,妥帖力 排奡』,此韓愈所得也。518

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注〉,引許顗語,曰:「韓退之云:『橫空盤硬語,

妥帖力排奡』,蓋能殺縛事實,與意義合,最難能之。知其難則可以論詩矣。此所 以稱孟東野也。」又引方世舉注諸葛亮〈梁甫吟〉,注曰:「『力能排南山,文能絕 地紀。』此句以力能排奡為義。」519此云:韓昌黎以之薦孟郊於鄭餘慶,然王荊 公以其詩「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遂曰「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概括其 詩風。

王禮卿,《遺山論詩詮證》綜合各家引論,云:「知韓公之古體,自少陵之奇 險別創一徑。乃以其險怪麗為境象,運用沉雄之氣力,恢以擴大之規模,豪邁奔 放,排奡縱橫。」520是以韓昌黎之古體,可謂自「少陵之奇險別創一徑」,繼而「恢 以擴大之規模」,終至於「豪邁奔放,排奡縱橫」之氣象。言昌黎詩氣象之恢宏奇 偉,足以繼紹杜少陵之大、之奇。

(二)韓昌黎詩「力避陳言」, 「以文為詩」 ,為宋詩開啟新戶。

韓昌黎詩「力避陳言」,故曰「新」。方植之《昭昧詹言》論杜、韓詩之陳義 高,筆力強,文法高古。謂其:

去陳言,非止字句,先在去熟意:凡前人所已道過之意與詞,力禁不得襲

516參見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卷五》(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 年 1 月初版),

〈注一〉,頁 528。

517參見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卷五》(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 年 1 月初版),

頁 528。

518﹝宋﹞胡仔纂集,《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 年 12 月),頁 30。

519參見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卷五》(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 年 1 月初版),

頁 534。

520王禮卿,《遺山論詩詮證》(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6 年 4 月),頁 120。

用,於用意戒之,於取境戒之,於使勢戒之,於發調戒之,於選字戒之,

於隸事戒之。凡經前人習熟,一概力禁之,所以苦也。521 又云:

韓公去陳言之法,真是百世師。但其義精微,學者不易知。如云「公詩無 一字無來歷」,夫有來歷,皆陳言也,而何謂務去之也?則全在反用翻用,

故著手成新,化腐朽為神奇也。522

韓愈詩陳言務去,「反用翻用,故著手成新,化腐朽為神奇」,故曰其詩為奇、為 新。

方植之又云:「杜公如造化元氣,韓如《六經》,直書白話,皆道腴元氣。」523 又:「至杜、韓始極其揮斥;固是其胸襟高,本領高;實由讀書多,筆力強,文法 高古。」「杜、韓有一種真率樸質白道,不煩繩削而自合者。此必須先從艱苦怪變 過來,然後乃得造此。」524杜、韓並稱,詩之古道樸拙、真率質樸,由艱苦怪變 而來。總因讀書多而筆力強而「造語奇、取境闊、蓄勢遠,用法變化而深嚴,橫 跨古今」525;此韓昌黎「新詩盤硬」之力道。

韓愈詩除「陳言務去」之「新」,尚有「以文為詩」之「新」。韓詩「以文為 詩」,在宋代詩話與詩論中固然引發諸多論戰。陳師道於《後山詩話》中引山谷語 評韓詩曰:「詩、文各有體,韓以文為詩,杜以詩為文,故不工耳。」526「以文為 詩」所以「不工」,又云「要非本色」,足見陳師道一派,基於「詩文各有體」之 創作概念,以為「以文為詩」實未合詩格本色。然誠如明代許學夷於《詩源辨體》

中引韓愈詩句為例,云:

退之五言古,如「屑屑水帝魂」、「猛虎雖云惡」、「駑駘誠齷齪」、「雙鳥海 外來」、「失子將何尤」、「中虛得暴下」等篇,鑿空構撰;「木之就規矩」,

議論周悉,「此日足可惜」,又似書牘:此皆以文為詩,實開宋人門戶耳。527 不論肯定或否定,即使於否定中不免又生論戰,韓愈「以文為詩」之創作方式,

因而造就宋代詩壇的一波新潮,進而成為宋詩之一大特色。韓詩「以文為詩」誠

521參見﹝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卷九》(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 年 9 月),頁 218。

522參見﹝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卷九》(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 年 9 月),頁 220-221。

523﹝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卷九》(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 年 9 月),頁 219。

524﹝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卷九》(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 年 9 月),頁 218-220。

525參見﹝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卷九》(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 年 9 月),頁 219。

526轉引自﹝明﹞許學夷著,《詩源辨體.卷二十四》,收入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全六冊)

(濟南:齊魯書社,2005 年 6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頁 3325。

527﹝明﹞許學夷著,《詩源辨體.卷二十四》,收入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全六冊)(濟南:

齊魯書社,2005 年 6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頁 3325。

乃創新格局,為宋詩開啟一扇新的門戶則不容置疑。528此當即悔翁謂韓詩以「新」。

九首〉,款啟寡聞,而輕有掎摭,多見其不知量也。533

韓昌黎以賦為詩,亦乃其以文為詩之新手法,〈南山〉詩誠為代表之作。宋代洪興 祖亦指出:「此詩似〈上林〉、〈子虛賦〉,才力小者,不可到也。」534此詩中連用 五十一或字本〈小雅.北山〉,又連用十四疊字句,吸收〈高唐賦〉、〈神女賦〉、〈七 發〉、〈文賦〉等賦體之句式,排比形容,層出不窮,別開宋代詩歌長篇雕繪的途 徑。

韓昌黎以賦為詩,亦乃其以文為詩之新手法,〈南山〉詩誠為代表之作。宋代洪興 祖亦指出:「此詩似〈上林〉、〈子虛賦〉,才力小者,不可到也。」534此詩中連用 五十一或字本〈小雅.北山〉,又連用十四疊字句,吸收〈高唐賦〉、〈神女賦〉、〈七 發〉、〈文賦〉等賦體之句式,排比形容,層出不窮,別開宋代詩歌長篇雕繪的途 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