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纖兒偏袒總難論。

【註解】

1. 才高八斗

比喻才學極高。原稱「八斗之才」,原是對陳思王曹植之讚譽,後用來稱譽人 的才學很高。宋.無名氏《釋常談.卷中.八斗之才》曰:「文章多,謂之『八斗 之才』。謝靈運嘗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 斗。』」或作「八斗才」。

2. 天人

指仙人、神人。形容容貌出眾或才能過人的人。唐.杜甫.〈八哀詩.贈太子 太師汝陽郡王璡〉:「汝陽讓帝子,眉宇真天人。」《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吾 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誇諸葛亮為天人。」

3. 語不驚人泣鬼神

(1)「語不驚人」語出杜甫詩〈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云:「為人性僻耽佳 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西元 712-770)字子美,號少陵,唐代詩人,有詩聖之稱。祖籍湖北襄 陽,後遷居河南鞏縣。官左拾遺、工部員外郎,故世人亦稱之杜工部。嘗居於長 安東南郊附近之少陵,有時便自稱「少陵野老」,或稱為杜陵布衣、老杜。《新唐 書本傳》贊曰:「至甫,渾涵汪茫,千彙萬狀,兼古今而有之也。」故元稹謂:「詩 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甫且善陳時事之利弊得失,「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 故有詩史之名。然於仕途終不得志,中年後坎坷流離。著有《杜工部集》。317

(2)「泣鬼神」一語,出自賀知章見李太白〈烏棲曲〉而歎賞之。見於唐.孟棨 撰,《本事詩.高逸》記載: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

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稱譽光赫,賀又見其〈烏棲曲〉, 歎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318

317參見宋祁,《新唐書本傳》,收入﹝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第一冊》(臺 北:里仁書局,1980 年 7 月),頁 5-8。

318﹝唐﹞孟棨撰,《本事詩》,收入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全三冊)(木鐸出版社,1983

李白(西元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詩 俠」之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以罪流徙西域,神龍初 還,客居巴西。《舊唐書.文苑列傳》記載:「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 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 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於 剡中。筠徵赴闕,薦之於朝,與筠俱待詔翰林。」319另宋祁《新唐書.文藝列傳》

記曰:

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 不應。蘇頲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材英特,少益以學,可比 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天寶初,南入會稽,與 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 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 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320

此言李太白之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

自是難以容身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與杜甫 齊名,時人號稱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4. 纖兒偏袒總難論

(1)纖

細小、輕微。如:「纖細」、「纖塵不染」。唐.王勃.〈滕王閣序〉:「爽籟發 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文選》.馬融,〈長笛賦〉曰:「微風纖妙,

若存若亡。」

(2)偏袒

指私心庇護一方。

【意譯】

杜甫詩〈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自喻為詩「語不驚人死不休」;賀知章見 李太白〈烏棲曲〉歎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李白、杜甫才學極高,乃天 人、仙才,為詩直非世間語。李、杜詩文如萬丈光燄,若大海與高山之無分高下、

無可軒輊。不知何故,竟有愚兒,執意以一己私心所見之些微瑕疵,詆毀中傷,

年 9 月出版),頁 14。

319轉引自〔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2 次印刷),頁 1784。

320轉引自〔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8 年 2 月第 1 版第 2 次印刷),頁 1785。

輕議李、杜之優劣。此舉猶如蚍蜉欲撼大樹,其論據自是偏袒薄弱,何足成論?

未免可笑、不自量力。

【詩旨】

悔翁此詩論李白、杜甫才高八斗,乃天才、仙人,為詩直非世間語;次論李、

杜若海岳之無分高下、不可輕議。

【證析】

本詩首論「才高八斗兩天人,語不驚人泣鬼神。」

(一) 「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盡道「詩聖」詩之奇警、之求工。

杜甫詩〈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興,春來花鳥莫深愁。

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321

《杜詩詳註》,仇兆鰲注云:「少年刻意求工,老則詩境漸熟,但隨意付與,不須 對花鳥而苦吟愁思矣。……才非陶謝,無此述作。」322朱瀚論曰:「少陵對錦江水 而袖手,青蓮對黃鶴樓而擱筆,其警策後學不淺。然玩頷聯,亦有漸老漸熟之意。」

吳見思《論文》註曰:「江上值水勢如海,工見此奇景,偶無奇句,故不能長吟,

聊為短述耳。題意在下三字,故通篇皆作自謙之詞。」323雖云為「自謙之詞」,然

「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盡道「詩聖」詩之奇警、之求工。

見仇注《杜詩詳註》〈注〉:《呂氏童蒙訓》引陸士衡《文賦》言:「立片言以 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註曰:「文章無警策,則不足以傳世。」又:「所謂驚人 語,即警策也。」324杜工部一生詩作不下千首,宋人嚴羽《滄浪詩話》評曰:「子 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沈鬱。」325其風格可入「沉鬱頓挫」之 格,自言「語不驚人死不休」,其詩之「奇」在詩語言與結構篇章之嚴謹求工,講 求煉字煉句且富於變化;其詩之「警」正在於無不警策驚人。子美詩之「語不驚 人死不休」,其警策之力正若水之盛「如海勢」,足以傳世不墜。

321﹝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第二冊.卷之十》(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7 月),頁 810。

322﹝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第二冊.卷之十》(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7 月),頁 810。

323轉引自﹝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第二冊.卷之十》(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7 月),頁 810。

324 杜甫「驚人語」之討論,均參見﹝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第二冊.卷之 十》(臺北:里仁書局,1980 年 7 月),頁 810-811。

325參見﹝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 年 4 月),頁 168。

(二)賀知章見太白〈烏棲曲〉歎賞曰: 「此詩可以泣鬼神矣。」

(嚴羽 評點李集)

悔翁論詩曰「泣鬼神」,事出孟棨《本事詩.高逸》,記曰:「李太白初自蜀至 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 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期不 間日,由是稱譽光赫,賀又見其〈烏棲曲〉,歎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

又記曰:

故杜子美贈詩及焉。曲曰:「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吳歌楚舞 歡未畢,西山欲銜半邊日。金壺丁丁漏水多,起看秋月墮江波。東方漸高 奈樂何!」或言是〈烏夜啼〉二篇,未知孰是,故兩錄之。〈烏夜啼〉曰:

「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向人問故夫,欲說遼西淚如雨。」白才逸氣高,與陳拾遺齊名,先後 合德。其論詩云:「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

非我而誰與?」故陳、李二集律詩殊少。嘗言:「興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

七言又其靡也。況使束於聲調俳優哉。」故戲杜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 戴笠子日卓午。借問何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蓋譏其拘束也。

此處記「泣鬼神」詩〈烏棲曲〉來歷,言及太白才氣高逸,與陳拾遺先後合德,

為詩殊少律詩,以為興寄深微之道,五言當不如四言,而七言復更其靡也。嘗戲 杜曰:「飯顆山頭逢杜甫」語,乃戲譏其拘束也。可見太白之高逸不羈,子美之警 策求工,李、杜乃本質殊異二天人,何可較量?

玄宗聞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絕人,器識兼茂,欲以上位處之,故未命 以官。嘗因宮人行樂,謂高力士曰:「對此良辰美景,豈可獨以聲伎為娛,

倘時得逸才詞人吟詠之,可以誇耀於後。」遂命召白。時寧王邀白飲酒,

已醉。既至,拜舞頹然。上知其薄聲律,謂非所長,命為宮中行樂五言律 詩十首。白頓首曰:「寧王賜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賜臣無畏,始可盡臣薄 技。」上曰:「可。」即遣二內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筆以授之,……文不盡 錄。常出入宮中,恩禮殊厚;竟以疏從乞歸。上亦以非廊廟器,優詔罷遣 之。後以不羈流落江外,又以永王招禮,累謫於夜郎。及放還,卒於宣城。

杜所贈二十韻,備敘其事。讀其文,盡得其故跡。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 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326

326﹝唐﹞孟棨撰,《本事詩》,收入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全三冊)(木鐸出版社,1983 年 9 月出版),頁 14-15。

記李太白才氣高逸、不羈行止,言及太白與子美情誼深長,「杜所贈二十韻,備敘 其事。讀其文,盡得其故跡。」子美詩〈寄李十二白二十韻〉327記有此事。此中 有「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杜甫詩,〈不見〉) 相惜相知之真情。

李白詩〈烏棲曲〉,曰:

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328

據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註〉曰:〈烏棲曲〉乃《樂府詩集》舊題,

列於〈西曲歌〉中〈烏夜啼〉之後。現存南朝梁簡文帝、梁元帝、蕭子顯並有此 題之作。329另引《述異記》〈注〉之曰:「吳王夫差築姑蘇之台,三年乃成。周旋 詰屈,橫亙五里。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宮妓數千人,上別立春宵宮,爲長夜之 飲。」330詩一起始,以勾勒烏棲日落時分,姑蘇台上吳宮與宮中美人西施醉態朦 朧之輪廓剪影,取代吳宮豪華與宮廷生活淫靡之描繪,詩人筆調自是洗鍊而內蘊 豐富。此團團圍繞吳宮之深幽暗影,正象徵吳國日暮黄昏之沒落國勢,此處「烏 棲時」遂薰染沒落消沉之象徵色彩,與「吳王宮裡醉西施」之縱情享樂形成鮮明

列於〈西曲歌〉中〈烏夜啼〉之後。現存南朝梁簡文帝、梁元帝、蕭子顯並有此 題之作。329另引《述異記》〈注〉之曰:「吳王夫差築姑蘇之台,三年乃成。周旋 詰屈,橫亙五里。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宮妓數千人,上別立春宵宮,爲長夜之 飲。」330詩一起始,以勾勒烏棲日落時分,姑蘇台上吳宮與宮中美人西施醉態朦 朧之輪廓剪影,取代吳宮豪華與宮廷生活淫靡之描繪,詩人筆調自是洗鍊而內蘊 豐富。此團團圍繞吳宮之深幽暗影,正象徵吳國日暮黄昏之沒落國勢,此處「烏 棲時」遂薰染沒落消沉之象徵色彩,與「吳王宮裡醉西施」之縱情享樂形成鮮明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