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伍、分布式領導相關研究

二、 國內部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訪談與個案、觀察、記錄研究。研究成果證實,學校領導實際上分布在多個領導 者身上,依目的、任務的不同而產生領導者,學校無論是在正式組織或非正式組 織中皆確實存在分布式領導現象。唯相關研究皆顯示學校中具有正式職位的校長 仍具有重要的帶領、支持、催化角色與影響力,但研究也指出,分布式領導要在 學校發揮效用的前提是成員間要具備合作探究的機制、文化情境。此外在功能上,

分布式領導對組織成員專業能力、領導能力的提昇具有正面成效,專業能力進而 影響學生學習表現。分布式領導對團隊合作、專業分享的支持特別顯著。但亦有 研究指出,在學校既定的權力結構和成員的認知,可能影響分布式領導的效果。

二、 國內部分

由於國內在分布式領導的研究尚屬起步階段,各學者依據不同的研究方向、

研究構面,所得到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以下分別就質性研究及量化的相關研究 說明之:

張祝芬(2009)以北部區域二所公立高中校長、教師為訪談對象,了解高中課 程領導之實際運作情形,結果指出:高中課程領導係各層級領導者集體參與的團 體過程,各層級課程領導的內涵不同,組織運作複雜性提高。高中課程領導兼具 集體性和分散性,效能欠佳,且造成高中課程領導易有爭議事件發生。

陳佩英和焦傳金(2009)以高級中學校長、主任、組長、教師、大學教授為 對象,透過訪談、焦點團體討論等方式,關注高中分布式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 群之建構,發現溝通約定是分散式領導實踐之動態形構,並說明專業學習社群在 時間軸上經歷摸索期、磨合期和開展期,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是實驗計畫得以推 動之重要條件。教師的主動性和專業需求明確化是教師專業發展資源得以引入之 關鍵。實踐系統相互關聯、影響教學創新計畫之開展和品質。

賴志峰(2010)參照Grint(2005)所界定領導的四個主要成份:個人、結果、

職位及過程,產生四個主要架構:誰擔任領導者、領導者要達成何種結果、領導 者在何處運作、領導者如何讓事情運作,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以北部地區歷年 校長卓越奬及辦學有特色或成效的五所國民小學校長、主任、組長、教師為對象,

探討分布式領導情境中的領導現象及效果。獲致以下結論:校長仍是重要的學校 領導角色,教師為多元領導者,證實分布式領導的存在。自信和謙遜的校長、清 晰的組織結構和績效責任之領導情境,校長與教師共同影響學校運作。尋找適當 的變革轉捩點、營造信任和合作的學校文化,並提升教師的領導能量是分布領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讓學校運作的策略。領導分布在成員一定要有責任歸屬、目標、建立共同願景並 負起績效責任,而且正式領導結構的權力不能太小。分布式領導在於描述領導現 況,相對來說是有效的領導模式,但有其優缺點。

在國內量化實證研究成果方面,將歷年主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結果與 發現整理於表 2-1-3。其重要成果可歸納如下:

(一)學校分布式領導現況

分布式領導已被許多研究證實存在於學校之中,成為學校領導運作的一部分,

國內無論是國中、小學,學校教育人員對於分布式領導均具有中上程度的知覺(王 昭人,2011;王環鈴,2011;王瓊滿,2010;王麗雅,2011;江志軒,2011;何建 霖,2009;李尚儒,2010;李婉華,2011;李麗珍,2011;林志奇,2011;凃景閔,

2011;速春玲,2011;陳國清,2012;黃鼎強,2011;廖雅蘭,2011;劉文章,2010;

劉瑞珠,2010;簡志明,2010)。

(二)學校分布式領導與其他主題的相關性研究

分布式領導與教師同僚專業互享、專業社群網路、教師學術樂觀、教師組織公 民行為、教師效能感、教師工作滿意度、教師幸福感、教師組織承諾、教師服務 士氣、教師教學創新、學生學習表現、學校知識創造、學校組織健康、學校創新 經營等已被證實有正向影響。但在預測力、中介機制和調節因素方面則待更進一 步驗證。

(三)在研究對象方面

多數的研究是以國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就研究方法而言,國內針對分布式 領導多為問卷調查法。以問卷所獲得之教師對校長分布式領導或學校分布式領導 的主觀知覺為主,用以衡量學校分布式領導的發展(程度)。時間多為近三年的 研究成果,可知分布式領導是近年來學校領導的新興議題,但有關高級中等學校 分布式領導的研究則尚未出現。就研究對象的分布而言,全國性的研究僅 3 篇,

其餘皆為地區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