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背景、過程及產出等的模式進行研究。此外,學校 效能的國際性研究亦逐漸受到重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致力於研究學校是否真正能造成學生表現差異、以學生成就作為測量效能的重要 指標、分析各變項與學校教育歷程。多為量化的研究取向,對於學校效能的後續 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二) 概念架構發展時期(conceptual framework development period)

概念發展期的主要研究在確定學校效能因素的功能,並將這些因素與功能加 以組織,甚至進一步轉化為方案和政策的行動(吳清山,2002)。此期的研究視 學校為一整體,將焦點置於學校過程變項與成果變項間之關聯,而非單純的檢視 輸入與產出是否相關,擴大學校效能研究領域。這種概念性架構的形成來自於學 校效能多變項特質的研究取向,而其最重要的貢獻在於有效的將變項因素統整分 類,並建立指標層次體系(柯嚴賀,2007)。此時期研究仍以量化為主,但已逐漸 採用觀察及個案研究等質的研究方法,並且將研究的範疇從組織因素(organization factors)延伸到歷程因素(process factors)(許顏輝,2005)。

(三) 模式發展時期(model development period)

模式發展期以前二期之研究發現為基礎,主要在發展一些模式來解釋研究發 現,作為改進學校效能的指引。有關學校效能研究的模式,由於研究者基礎觀點 的差異,由早期的單一層面發展到多元層面,逐漸從整合的觀點著手,以獲得更 完整的資料,做為改進學校效能之參考,也使學校效能研究的理論漸成熟。

Scheerens(1990)所提出之學校效能整合模式(圖2-3-1)可概觀此時期研究者強 調變項之間的互動性,並涵蓋了不同層面的考量之特色。

有關上述學校組織效能的發展歷史,張慶勳(2010)曾就各階段分期加以整 理陳述其焦點如表2-3-1。

表2-3-1

學校組織效能研究的歷史發展摘要表

發展分期 起訖年代 研 究 焦 點

因素確認期 1966-1979 探討那些因素是有效能學校的特徵。

概念架構發展期 1979-1989 認定學校效能變項的功能,及把這些功能轉化為方 案和政策的行動。

模式發展期 1989年以後 學校效能的研究已經逐漸朝向整合的觀點,從課程 與教學、組織結構、學生成就與行為,或從輸入、

背景、過程及產出等的模式進行研究。此外,學校 效能的國際性研究亦逐漸受到重視。

資料來源:

張慶勳(2010)。學校組織行為(六版,頁231)。臺北市:五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圖2-3-1 Scheerens的學校效能整合模式

資料來源:"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 by Scheerens, J., 1990,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1), 73.

二、潘慧玲(1999b)的觀點

潘慧玲將學校效能研究發展分成四個時期:

(一) 濫觴期:1960年代後期

此期的研究有1966年美國Coleman et al.的報告書和1967年英國Plowden報告書。

研究結論均認為學校並未能造成差異,家庭背景更能解釋學生成就間的差異,這 些研究結果使本時期充斥著對學校成效抱持悲觀的氣氛。在美國講求績效及追求 教育機會均等的意識型態下,此期的研究者多數以「教育產出功能」的類型為主,

即採用經濟導向的輸入-產出模式主導學校效能研究,以探討學校資源的投入,

是否有益於學生成績之提升,然研究結果常呈現不一致現象,故而引發許多的爭

․背景

-從較高行政層級所給予的成就鼓舞 -教育消費者意識型態的發展

-共變項如學校大小、學生的組成、學校類型、郊區/市區

․輸入 -教師經驗 -每位學生費用 -家長支持

․產出

學生成就(就以 下因素作校正)

-先前的成就 -智力 -社經地位

․過程 學校層次

-成就導向政策的程度 -教育的領導

-教師的合作性計畫與共識

-就內容和正式結構而言,學校課程的素質 -和諧的氣氛

-評鑑的潛力

班級層次

-學習時間(包括家庭作業)

-結構性教學 -學習機會

-學生進步的高度期望 -評鑑與檢核學生進步的情形 -增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議及後續的研究。

(二) 追求平等期:1970年代

此時期的研究將學校效能視為一個整體,研究著重在學校過程變項與成果變 項間的關連,而非單純的檢視輸入與產出是否相關,此即「有效能學校」的研究。

其研究方式出現教育功能產出研究取徑不同的極端組研究,企圖透過正極端組學 校(學生學業成就表現較期望高出甚多)或負極端組學校(學生學業成就表現較期望 低落甚多)的探討,找出有效能及無效能學校的特徵。此時期學者的研究結果肯定 學校在學生成就表現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同效能學校,其學生的學業成績也會有 所不同,與Coleman et al.報告書正好相反。此時期以追求平等為核心,所進行的學 校效能研究,多以都市、低社經地位的學校為對象,而忽略了情境因素的考量。

(三) 批判期:1980年代初、中期

此時期持續1970年代追求平等的信念,以研究發現為基礎,實務界積極推動 有效能學校方案,但學術界此時期卻展開嚴厲的抨擊,認為早期的學校效能研究 在取樣、方法等各方面上有缺失,對早期研究的結果持負面的看法,即使此時期 側重學校改進的研究取向亦同樣備受批判,因立基於不同學習環境所發展的有效 能學校方案,恐無法應用於中社經與郊區的學校,此批判一直持續至1980年代初 期,故而此時實徵研究並不多見。

(四) 追求效率期:1980 年代中期以後至今

鑑於前期學者所做的各種批判,開始致力於研究方法的改善,例如(1)使用階 層線性模式的統計方法(hierachical linear modeling)及在研究中加入教室觀察等 質的研究取向;(2)重視情境因素的檢視;(3)將追求平等的研究理念轉為效率的追 求;(4)嘗試發展理論解釋學校的成效。此期學者在研究不同國家的學校效能結果時,

發現存在著許多的共通性,但也發現有些學校效能特徵,並無法適用於每一個國 家。職是之故,學者們企圖以系統性的跨國研究,尋找各國學校效能特徵的共同 與差異因素,開始重視情境因素的考量,並進行跨國性的研究,「國際學校效能 研究計畫」 (International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Program,簡稱ISERP)即 為此時期國際性合作之一例。目前已發展出國際學校效能比較研究模式,此模式 考量了鉅觀與微觀層次,在學生成果變項上,涵蓋了認知與情意面向,詳如圖2-3-2

(潘慧玲,1999b)。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潘慧玲(1999b)以國內外有效能學校的實徵研究為範圍,關注焦點置於隨著 時間遷移所產生的轉變現象進行檢視,指出學校效能研究發展具有以下特色:

(一)研究方法:早期研究籠罩於量化研究派典的氛圍下,利用現成資料庫進 行統計分析或是採用問卷調查方法,了解學校效能的特徵。1980年代開 始使用教室觀察或晤談的質性方法,然而各國研究至今,仍有十分強調 量化取向的國家。

(二)研究對象:在重視平等的理念下,早期多集中於城市、低社經的學校,

經過1980年代學者的批判,遂涵蓋中社經地位、郊區與鄉村學校。學校 階段多以小學為樣本。

(三)成果變項的測量:初期學生成果變項的測量限於學業成績,尤其是低層 次認知能力的評量,經學者們不斷反省學校效能之意義與內涵,較高的 認知能力(如思考能力),以及情意、社會層面的測量(如社會行為、

對學校的態度等)漸為學者所採納。

(四)研究變項的選取:從輸入變項對產出變項的預測,到過程變項逐步進入 研究者視野,1980年代中期後情境因素,如社經背景、年級、城鄉別等,

甚至是國別變項,紛紛納入研究變項,以了解不同的脈絡因素是否影響 研究結果。

(五)研究模式:從單一方向性的模式發展到多層面、整合性模式,涵蓋不同 層面考量,強調變項間的互動性。

(六)研究期間:多偏於在一個時間點上測量學生成就的短期性質。已有學者 們關切效能是否具有穩定性,而將研究時間拉長,於不同時間點測量成 果變項,成為學界漸漸使用的方法。

(七)與其他研究領域的關聯:在實務界,學校效能與學校改進是相互關聯,

在學術界,此二者卻是獨立發展,學校改進研究的學者所使用的改進策 略,很少是用到學校效能研究所提供的知識基礎,近年來,學者呼籲應 致力於此二研究領域的結合。

柯嚴賀(2007)認為潘慧玲(1999b)依時間為研究重點的方式分類,受限於該 篇研究發表時間,為補其不足,延續發展出第五時期「追求品質時期」,時間自 2000年迄今,由美國柯林頓總統發表「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案」(Goal 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Educate America Act)開始,其重點在強調教育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與弱勢 關懷,強調卓越和品質,在美國有「學校本位管理」的提倡和近年的「No Child Left Behind」方案,在我國則有「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和強調「將每個孩子帶上來」,

方是完整的學校效能發展。

圖2-3-2 ISERP的國際學校效能比較研究模式

資料來源:潘慧玲(1999b)。「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

95。

背 景 變 項

鉅觀層次

1 社會、經濟與文化對學業成就的影響 2 教育制度

3 教育經費

4 教師資格、進修、待遇 5 數學課程/教科書政策 6 教學措施

7 評鑑措施

先前變項

學 生 1 數學科學業成就 2 智力

3 性別

4 家長社經地位

過 程 變 項

(一)學校層次 1 教職員工生人數 2 辦學目標 3 學校組織和管理

(二)班級層次 1 教師背景

2 數學課程/教學 3 親師聯繫 4 教師期望 5 教師制握信念 6 教學行為

7 教學品質(教室管理技巧、維持適當 的教室行為、維持學生注意力、提供學 生練習及複習、展現發問技巧、呈現多 種教學行為、營造積極學習氣氛、促進 正向的自我概念、佈置積極的教室環境)

成 果 變 項

學 生 1 數學科學業成就 2 學生態度 3 民主態度 4 制握信念 5 出席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三、Reynolds、Teddlie、Creemers、Scheerens與Townsend(2000)的觀點 Reynolds等人(2000)曾將美國學校效能研究劃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 其相對應的模式,如圖2-3-3所示。

(一) 第一階段為輸入-產出典範:1970年代以前

採用經濟導向的輸出產出模式主導學校效能研究,以學校資源和社經背景為 投入變項,預測學校產出,產出的指標係以學生標準化學業成就測驗為主。

(二)第二階段為增加歷程變項和結果變項:1970-1980年代間

將原來的輸入-產出研究,引入歷程變項和結果變項,擴大學校效能研究領

將原來的輸入-產出研究,引入歷程變項和結果變項,擴大學校效能研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