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1

肆、學校效能的內涵

就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來看,學校是一個複雜組織系統,學校組織比一般企業 組織的目標較不具體,且有模糊性、抽象性的特徵,因此,要對學校組織效能加 以界定或測量是有其困難的(張慶勳,2010)。學校效能的指標原本僅以學生的 學業成績優良與否來評量,但經由後續的研究發現,學校效能不僅是優良的智育 成績,還應包含行政領導、教師適應力、學生學習氣氛等多元層面,要判斷這些 層面是不容易的。Newell 與 Van-Ryzin(2007)認為可使用一系列合乎科學、自我 知覺的調查來探究。為評量學校效能,國內外的學者都曾嘗試發展評鑑的指標,

而各級各類學校有共同的目標,也有各自欲達成的目標,學校效能評量的指標,

應依各級各類學校所要達成的目標而定, 以下將專家學者對學校效能層面的看法 分述如下:

Purkey與Smith(1983)透過有效能學校研究、學校組織理論與研究及其他相 關研究的回顧性探討,將學校效能分成結構變項與歷程變項兩個層面十三項因素:

(1)就結構層面而言:包括學校環境的管理、教學領導、教職員的穩定性、課程規 劃與組織、學校成員的發展、家長的參與和支持、學生學業成就、充足的學習時 間與社區的支持等九項指標。(2)就歷程層面而言:包括有合作性計畫與同儕關係、

社群的歸屬感、明確的目標與高度的期望、秩序與紀律等四項指標。

Reid、Hopkins與Holly (1987) 歸納學校效能指標包含學校領導、學校管理、

學校氣氛、紀律、教師與教學、課程、學生的學習、閱讀、照顧學生、學校建築、

學校規模等。

Scheerens(1990)則從背景、輸入、歷程和產出等四個領域探討學校效能,

並提出影響學校效能的因素如下:(1)背景因素:學校規模、學校設備、學校類型、

所在地區。(2)輸入因素:教師素質、經費支援、家長及社區支持。(3)歷程因素:

包括學校及班級層次。學校層次包括學校政策及措施、校長領導、課程內容及架 構、學校氣氛;班級層次包括學習時間、有組織的教學、學習機會、對學生進步 的高度期望、學生課業的監督。(4)產出因素:學生成就。

Teddlie與Stringfield(1993)運用量化與質性技術的研究方法,從鉅觀與微觀 的學校、教室層級,探討有效能與無效能學校間的差異,結果發現有效能學校具 有如下之特徵:學生有較多的作業時間、教授新教材、鼓勵學生獨立作業、對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2

生具高期望、使用正向增強、僅出現少量的教室干擾、堅強的紀律、展示學生的 作品。

Owens(1998)認為學校組織效能的評量指標可概分為「客觀指標」(objective indicators)與「主觀指標」(subjective indicators),前者包含成就的測量(如測 驗成績)、行為的測量(如學生中途輟學率、學生缺席率);後者則包含學校公 共關係的評定及對學校辦學績效的調查。

Mayer、Mullens與Moore(2001)認為,學校品質的內涵包括14項重要指標:

學校領導、目標與願景、專業社群、校園紀律秩序、學習風氣與環境、教師素質、

教師配課、教師教學經驗、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內容、教學法、教育科技、班規 內容、學生學習。

Hargreaves(2001)用資源理論探討學校效能與學校發展時,將「學校效能」

衡量指標分為:(1)學校具提升國民知識、智慧、生活水準的整體教育投入。(2)學 校具知識創造移轉的智慧資本。(3)教師能使用有效教學技巧,使教育投入對學生 有正向產出。(4)學校具內部和諧及外部資源取得的社會資本。

Mortimore與MacBeath(2003)綜合有關學校組織效能的相關主要研究,提出 學校組織效能的11個關鍵因素:專業領導、形塑願景與目標、學習環境、專注於 教學與學習、高度的期望、積極的增強、進步情形的掌控、學生權力與責任、有 目的的教學、學習型組織、家庭—學校合夥關係。

Hoy與Miskel(2005)認為學校目標完成的指標是學校產出表現觀察的指標,

而學校效能表現即是預期產出與實際產出一致的程度。其中,和社會系統五層面 都有關係的指標,分別是:成就、工作滿意、學生缺席或教職員曠職、學生中輟 率、整體教育表現品質。

Newell與Van-Ryzin(2007)指出學校效能的評估,不能只以標準化測驗分數 及其他傳統評量方式為考量,應顧及學校背景支持學生核心發展需求的程度,如 學生自律、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與向心力、學校以學習目標為導向等;而從發展 心理學觀點而言,學生的學習承諾及心理健康,能使學生努力學習、發展特定的 策略及全力以赴,並能享受生活,以及學習新事物,對學業成就皆是重要的;此 外,民主式學校文化、以個人計畫為基礎的學習、真實評量、教師作決定的權力 等,是具備教育願景學校的重要特徵,有助於創造良好成員關係、有效的學習經 驗及精確的評量方式,進而提升學習效果及學校效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3

吳清山(1989)進行學校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的研究中,發展出10項指 標來探究國民小學學校效能:學校環境規劃、教師教學品質、學生紀律表現、學 校行政溝通協調、學生的學業表現、教師工作滿足、學校課程安排、學校家長彼 此關係、師生關係、校長領導能力。吳清山(2007)並進一步將學校效能內涵歸 納為四層面,提出學校效能的理論建構模式,如圖2-3-4,各層面的內容如下述:

(1)學生效能:包括學生學業成就以及態度和行為的表現,它是學校效能的主體。

(2)教師效能:指教師的教學表現、教學效果和教師專業成長的情形,它是提升學 生效能的關鍵。(3)行政效能:泛指校長領導的能力和表現、行政工作效率、行政 有效支援教學和行政溝通協調等情形,如果有良好的行政效能,將能夠有效協助 教師效能和學生效能的提升。(4)家長支持:是家長對於學校的認同、支持與肯定,

願意協助校務發展,建立良好親師互動關係,對於學校效能的提升,將是如虎添 翼,四者缺一不可。

圖2-3-4 學校效能的理論建構

資料來源:吳清山(2007)。教育行政議題研究(頁93)。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奕華(1997)進行「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其指出 學校效能指標包含下列:(1)行政效能:校長領導、校長溝通、設備環境規劃、學 校調適發展。(2)教師效能:教師在職進修、教師工作滿足、教師教學品質。(3)學 生效能:學生學業表現、學生行為表現、學生滿意程度。(4)社區效能:社區家長 支持、社區資源協助、社區親職教育。

Quinn(1988)為了整合意見紛歧的組織效能標準,提出了競值(competing values)架構的效能模式,使組織效能之多樣、對比性更為明確。國內鄭彩鳳(1996)

採Quinn(1988)的架構,以「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 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為題進行研究,吳勁甫(2003)同樣採用競值架構理 論發展國民小學「學校競值組織效能量表」,二人皆依Quinn的架構將學校效能指 標分為四大模式與八個層面: (1)人群關係模式:「開放參與」層面強調教師參與

學生效能

教師效能

家長支持

行政效能 學校 效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4

決策的機會,「凝聚士氣」層面重視教師對於學校的歸屬感。(2)開放系統模式:

「支持成長」層面強調學校是一個注重成長的組織,並能獲得外界的支持與資源,

「革新調適」層面重視學校的革新及調適能力,鼓勵教師隨時提出創新性的建議。

(3)理性目標模式:「工作績效」層面強調教師的工作績效與表現,「計畫目標」

層面則重視學校整體目標的清楚明確與否。(4)內部過程模式:「科層管理」層面 強調學校能以法規、制度來引導校務運作,「穩定控制」層面重視學校工作環境 的穩定與正常化。

謝金青(1998)以「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為題,

進行研究,對國小學校效能之評鑑指標共列出有3大領域、12個層面及46個詳細指 標。3大領域及12個層面如下:(1)輸入指標:發展目標與計畫、經費與教學設備、

教師能力與素質、學校環境品質。(2)歷程指標:校長領導作為、學校行政管理、

學校組織氣氛、教師教學品質。(3)產出指標:發展目標與計畫達成、教師專業成 長、學生成就表現、學校社區聲望。陳添財(2002)的研究則建構出適合我國綜 合高中的學校效能評鑑指標,共區分為3個領域,14個層面,85個指標,各領域所 包含的層面如下:(1)輸入領域:包含計畫與目標、教師能力素質、教學資源設備、

學校環境規劃四個層面。(2)歷程領域:包含董事會、校長領導、學校行政管理、

學校氣氛、教師教學品質、課程設計與實施六個層面。(3)產出領域:包含計畫與 目標達成、學生學習表現、教師專業成長、學校與社區關係四個層面。張錫輝(2003)

研究建構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校效能指標與其權重,分為教育輸入、教育歷程與 教育產出三個構面。一級指標有:學校發展計劃;學校資源應用;校長教師能力 素養;學校行政管理;教師教學品質;學校組織氣氛;學生學習表現;學校社區 關係;教職員工作滿足等共九項。一級指標項下總共25項二級指標,75項三級指 標。

潘慧玲(1999a)整理國內外文獻,應用Scheerens與Bosker(1997)學校效能 的因果概念,建構出學校效能的概念架構圖如圖2-3-5所示,該模式認為學校效能 評鑑指標應包括「促進學校效能的因素」與「學校成效」等二部分。促進學校效 能的因素為:校長領導、行政管理、教師教學、課程、學校文化、學校環境、與 社區家長的關係等。學校成效:包括生產力、適應力、參與度或滿意度、持續性、

對於外界利害關係人的回應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5

圖2-3-5 學校效能概念架構圖

資料來源:潘慧玲(1999a)。「學校效能相關概念的釐析」。教育研究資訊,7

(5),151。

張慶勳(2000)從靜態、心態、動態、生態四層面作為學校效能的整體指標。

說明如下:(1)靜態:學校組織結構及權責分配。(2)心態:教師心理需求的滿足程 度。(3)動態:教師在執行學校或個人目標時協調溝通情形,獲取解決問題的資源

說明如下:(1)靜態:學校組織結構及權責分配。(2)心態:教師心理需求的滿足程 度。(3)動態:教師在執行學校或個人目標時協調溝通情形,獲取解決問題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