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distributed leadership 在國內的文獻有譯為分佈式領導、分布式領導、分散式領導、

散佈領導、分配領導等名稱,本表所引述的文獻維持原作者所使用的名詞與用字,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實徵研究主要是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藉以處理各背景變項與分布式領導的 關係,列入探討的背景變項可分為三大類:教師背景、校長背景變項與學校背景,

但探討不同校長背景變項的學校教師在分布式領導覺知上的差異之論文很少,僅 方慶林(2010)、向家逸(2010)、李婉華(2011)、陳怡卉(2010)四篇,各篇 所採用的校長背景變項項目不一致,故不列入整理,有關教師、學校背景變項與 分布式領導的關係彙整如表 2-1-4。

以年齡變項而言,有的研究指出此因素並不影響教師知覺分布式領導的程度

(江志軒,2011;陳怡卉,2010;劉瑞珠,2010),亦有研究顯示有影響,而指 出有影響者皆為隨著年齡愈大所知覺的分布式領導程度愈高(方慶林,2010;王 環鈴,2011;王瓊滿,2010;王麗雅,2011;田維仁,2011;李尚儒,2010;李豪 朕,2011;廖雅蘭,2011;劉文章,2010)。

在服務年資方面,顯著、不顯著均有之,而具顯著差異部分,皆顯示資深教 師所知覺的分布式領導程度愈高(方慶林,2010;王環鈴,2011;王瓊滿,2010;

王麗雅,2011;田維仁,2011;向家逸,2010;何建霖,2009;李尚儒,2010;李 豪朕,2011;廖雅蘭,2011;劉文章,2010)。由於要具備較長服務年資者其年齡 也會較年長,故此二背景變項結果具一致性。而方慶林(2010)研究發現,校長 年資越淺,則該校教師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程度越高。

在性別方面則顯示不一致之狀況,有的不顯著(方慶林,2010;王環鈴,2011;

王瓊滿,2010;李麗珍,2011;陳怡卉,2010;劉文章,2010;劉瑞珠,2010),

具顯著差異者皆為男性大於女性(王昭人,2011;王麗雅,2011;田維仁,2011;

向家逸,2010;何建霖,2009;黃鼎強,2011;廖雅蘭,2011)。

在職務方面,皆認為校長或行政兼職教師所知覺的學校分布式領導的程度顯 著高於導師、專任教師,可能與其校務參與程度較高有關。

在最高學歷上,大多顯示不論學歷高低均不影響所知覺的分布式領導程度,

但亦有研究指出師範教育大學畢業者,所知覺的分布式領導程度較一般大學畢業 者高(黃鼎強,2011),研究所畢業者又高於師範教育大學畢業者(王瓊滿,2010;

李尚儒,2010)。

學校規模不同對於教育人員知覺分布式領導,各研究的結果不一致,顯著、

不顯著皆有,達顯著差異者,有規模愈大者,教育人員知覺的分布式領導程度高

(林瑞軒,2011),亦有規模越小者,教育人員知覺的分布式領導程度愈高的情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背景

變項 研究者及時間 研究對象 研 究 結 果

李尚儒(2010) 國小教育人員 24 班以下與 37 班以上的教育人員知覺程度較高 王麗雅(2011) 國小教師 小型學校顯著高於中型學校

林瑞軒(2011) 國小參與專業 學習社群教師

以49班(含)以上的大型高於13-48 班的中型學校及 12班(含)以下的小型學校

李麗珍(2011) 國小教師 沒有明顯差異

凃景閔(2011) 國小教師 12 班以下之小型學校、13-48 班之中型學校教師得分 顯著高於49 班以上大型學校之教師

江志軒(2011) 國小教師 12 班以下較25班(含)以上教師高

王環鈴(2011) 國小教師 規模13到48班的學校教師知覺的分布式領導程度較高 王昭人(2011) 國小教師 沒有顯著差異

陳國清(2012) 國小校長、教師 無顯著差異

學 校 地 區

何建霖(2009) 國小教師 不同學校地區的教育人員沒有差異 陳怡卉(2010) 國中教師 都會地區和偏遠地區明顯高於鄉鎮地區

王瓊滿(2010) 國小校長、教師 對於校長分布式領導的知覺上並無顯著的差異。

方慶林(2010) 國小教師 偏遠學校的教師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程度越高 劉文章(2010) 國小教師 無顯著差異

向家逸(2010) 國小校長、教師 無顯著差異

簡志明(2010) 國小教師 有顯著差異,偏遠學校較高 李麗珍(2011) 國小教師 無明顯差異。

陳國清(2012) 國小校長、教師 無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 綜合討論

分析以上國內外分布式領導的有關研究,研究者綜合論述如下:

(一) 研究方法

國外學者針對分布式領導的研究,除了概念性分析的文章外,有以訪談、比 較個案、觀察、記錄等質性研究方式,或以量化問卷方式進行大規模調查。國內 研究有探索性的文章分析,有以質性研究方式,針對學校課程領導、教師專業社 群發展、校長辦學的領導情境與效果等,深入探討分布式領導情境中的領導現象 及效果。量化研究部分,近三年來採問卷調查的成果逐漸豐富,但為使研究更深 入及周延,有一篇同時採用訪談法,而多數研究皆證實分布式領導已存在於學校 領導中。國內外研究皆顯示分布式領導逐漸在領導的學術研究上受到關注。

(二) 研究主題與成果

研究方向大致可分為針對學校整體、教師層面及學生學習狀況三方面的相關 性進行研究:

1. 分布式領導與學校整體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分布式領導對於學校能量的建立與改進(Hallinger & Heck, 2009;Harris, 2004)、

組織成果、組織變革(Harris & Spillane, 2008)、學校知識創造(李尚儒,2010;李 豪联,2011)、學校教育成效(何建霖,2009;陳怡卉,2010)、學校組織健康

(廖雅蘭,2011)、學校創新經營(王環鈴,2011)、學校效能(李麗珍,2011;

陳國清,2012;黃鼎強,2011)具有正相關。

2. 分布式領導與教師關係

分布式領導有助於改善教師合作(Harrison, 2005),與教師同僚專業互享具 有正向相關(何建霖,2009;林志奇,2011),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正向影響 力(林忠仁,2010;林瑞軒,2011),對教師學術樂觀有正向且顯著的相關(劉 文章,2010;Mascall, Leithwood, Strauss, & Sacks,2008),與教師組織公民 行為、教師集體效能感具有正相關(王昭人,2011;田維仁,2011;向家逸,2010;

李婉華,2011;劉瑞珠,2010;Mascall et al.,2008),可有效預測教師工作滿 意度(江志軒,2011;速春玲,2011;簡志明,2010;Hulpia, Devos, & Rosseel, 2010),提升教師服務士氣(王麗雅,2011)。

3. 分布式領導與學生關係

當學校存在合作的分布式領導時,學校領導對於學校和學生將有較大的影響

(何建霖,2009;李尚儒,2010;陳怡卉,2010;Harris & Spillane, 2008;Leithwood, Day, Sammons, Harris, & Hopkins, 2006)。王瓊滿(2010)則發現,校長分布式領 導透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對學生學習表現有高解釋力。方慶林(2010)研究發現 分布式領導對學生學習態度具有正向影響性。賴志峰(2011)則指出雖然分布式 領導對學生學習成效具正向的關聯,但學校領導對學生成就的影響,是間接透過 教師來達成,更加深研究的難度。

國內質性研究指出目標明確,正式職位者的結構權力不能太小,有系統的帶 動與協調學校領導活動的實踐,可提升學校組織成員的能力,是分布式領導在學 校運作的重要因素。

(三)

研究對象

無論國內外的分布式領導,多以國中、小學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部分研究 以校長為訪談、觀察對象,但對高中職分布式領導的研究僅一篇有關課程領導的 質性研究,針對高級中等學校分布式領導的量化研究尚付之闕如,顯然這是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者應努力的方向。就研究對象的分布而言,地區性的研究多於全國性的研究,故 普遍性不足,往後研究者可朝全國大規模的方向進行。

(四)

背景變項

根據前述國內研究論文的教師背景變項分析,教師性別、年齡、服務年資、

教育程度、是否兼有行政職務是知覺學校分布式領導的重要變數。教師任教學校 之規模、所在地區都可能成為影響分布式領導的知覺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又因 具有法職權的校長在分布式領導中是重要的催化者、支持者,亦有研究分析校長 性別、年資、學歷與分布式領導之相關性(方慶林,2010;王瓊滿,2010;李婉 華,2011;陳怡卉,2010;Starcher, 2006)。本研究接續之前的研究,將教師性別、

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現任職務,學校規模、所在地區納入背景變項的處 理,由於文獻探討指陳具有正式職位的校長仍具有重要的帶領、支持、催化角色 與影響力,故增加以前較少探討的校長背景變項:擔任校長年資、最高學歷、性 別,以量化的方式做延伸驗證與討論,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下,高級中等學校分布 式領導現況的差異。

第二節 學校創新經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創新對於競爭力之提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Alegre、Lapiedra 與 Chiva(2006)

指出創新的產生,主要是為回應全球化及動態變遷下的三個世界環境趨勢:激烈 的國際競爭、需求多元化的市場、及多樣且快速變遷的科技發展。組織面對環境 的變遷而有從事組織創新以求取生存的必要,就學校組織而言,近十年來不但面 臨教育改革之浪潮,也深受全球化的衝擊中,學校再也不能一成不變的灌輸知識,

教與學必須不斷的創新,促使學習者在動態環境中創造知識,分享知識(秦夢群,

2002),才能因應相繼而來的環境挑戰。創新經營概念注入學校組織,自 1990 年 代末始已行之有年,並持續進行中(古雅瑄,2010)。本節主要闡述學校創新經營之 意義與理論基礎,並進一步分析學校創新經營面向與量表,最後進行學校創新經 營之相關研究探討,以建構本研究之立論基礎,茲分述如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