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方法

三、 世俗化理論

(一)宗教理性化與世俗化

本論文在時代背景方面,運用宗教社會學中被討論的最為廣泛的世俗化理 論,從社會學古典大師 Weber 開始,對宗教影響力興衰的問題即是關注的焦點。

Weber 對人類在其周遭世界的思想建構,包括對超自然的解釋以及人與世界關係 的定位,稱之為世界圖像,對於世界圖像的理性化,西方基督宗教發展出前定論,

東方則有印度宗教的業報輪迴說,以及近東的祆教與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以上 三種宗教教義是 Weber 認為發展最為極致的「神義論」(Theodicy)17。Weber 的 理性化意指使各種明白、可信的規則與程序皆系統化、明確化,並逐漸取代傳統 和感情,基本上理性化去除了生命的神秘性,意涵著一種自然和人為的純然工具 性的關係,可以說 Weber 宗教社會學的內在主題就是理性化的觀念,亦即宗教概 念和觀念日趨系統化,倫理上理性主義成長,宗教中儀式和法術的成分衰微,更 簡言之,世界圖像的理性化與世界解除魔咒的程度是相互一致的。

Berger 受 Weber 的影響,更進一步而發展了世俗化理論,他認為世俗化指現 代西方歷史上在經驗中可以觀察到的一些極其重要的過程,通過此過程:

17對於「儘管有神存在,世界仍然存著苦難與邪惡」的神學解釋,這個概念在韋伯的用法中,指 一種宗教教義,它將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正當化、理性化,或者認為邪惡之中包含著一種目的,或 是許諾人受苦難可以得到補償,如印度教關於業報的教義。這個問題乃是宗教理性化的過程中,

社會和文化的一部分擺脫了宗教制度和宗教象徵的控制,它表現為教會與國 家的分離,或者對教會領地的剝奪,或者教育之擺脫教會的權威,它影響著 全部文化生活和整個觀念化過程,並且可以從藝術、哲學、文學中宗教內容 之衰落,特別是從作為自主的、徹底世俗的世界觀的科學之興起看到它。…

這意味著現代西方世界越來越多的人,看待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時根本不要宗 教解釋的幫助。(Berger 1990:128)

世俗化的傳播媒介,從西方文明的外部來看正是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整個現代 文明,從內部來看,最初則是現代化經濟過程,即工業資本主義的運動。Peter Berger 追隨 Weber 的思想,尤其是 Weber 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Berger 認為「世界解除魔咒」也就是除魅的過程,很恰當的說明新教徒不再生活在一個 不斷充滿神聖存在物和神聖的力量之中,由於徹底超驗的上帝與徹底內在的人類 世界之間,除了上帝完全不可臆測的恩典的一條通道外,沒有任何東西保留下 來,因此:

人類世界向無理性之中的沈淪,就留下了一個經驗實在,的確,「上帝是死 了」,於是這個實在開始接受系統的、理性的滲透,也就是現代的科學和技 術。…因此,新教為世俗化充當了歷史上決定性的先鋒。(Berger 1990:134)

世俗化理論得自於 Weber 的影響主要在他對於西方世界圖像的解除魔咒的 論述,Berger 承襲他對新教倫理的論點,而視世俗化為宗教被科學與技術等現代 化思潮滲透而逐漸衰微的宗教變遷。

(二)世俗化的定義

世俗化既然是說明宗教現象的社會學理論,其定義與宗教的定義必有密切的 關連,即使是社會學古典大師 Weber 亦未將宗教作一具體的定義,世界上各種宗 教各有其特點,要以一個相同的定義讓學者達成共識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或許 也因此使世俗化理論呈現出如此眾多的紛紜眾說。然而,另一位古典大家卻不作 此想,Durkheim 研究圖騰信仰而作出他著名的宗教定義:

宗教是一種與神聖事物(即性質特殊的、禁止接觸的事物)有關的信仰和 儀式組成的統一體系,這些信仰與儀式將所有對之贊同的人團結在一個稱 為教會的道德社群。(Durkheim 1992:49)

Durkheim 以神聖與世俗的分野來區分宗教與世俗領域的對立,這樣的二分 法進而預示了世俗化的產生。

世俗化通常指的是宗教在社會之中逐漸失去它的主流地位或社會意義的過 程,更簡單表示則是宗教的影響力式微了。傳統宗教的式微的情形可以從下列的 幾個現象觀察到:

1、宗教活動和祭儀參與的情形日減。2、宗教組織的成員變少。3、宗教組 織在社會生活和公共機構建制的影響力式微。4、宗教教誨訴諸於權威和信 仰的部分減少。5、個人的奉獻、祈禱和信仰變少。6、傳統宗教聖化的道德 價值權威消蝕。7、宗教專業的社會意義變少,成為一種學術,或有些國家 甚至反對神職人員。8、宗教儀式和信仰體系私人化或內在世俗化。(Northcott 1999:214)

Shiner 則綜合各家之言提出了六個描述世俗化的概念:

1、以前所接受的宗教象徵、教義、機構失去了優勢與影響力。2、宗教團體 或社會將其關懷由超自然轉為現世。3、社會脫離宗教,宗教退回自己的領 域成為一種私人的生活,而終止了對社會的影響力。4、以往以神聖力量為 基礎的知識、行為模式與制度變成純為由人類所製造和負責的現象。5、意 味著世界的去神聖化。6、世俗化意味一個從神聖到世俗的社會,並放棄任 何傳統的價值與修行,社會所有的決定建基在理性與功利的思考上。(Shiner 1967:472-480)

由以上世俗化現象基本上可以為歸類為三個面向,分別是制度層面、社會組 織面與個人價值取向等,宗教在三個面向逐漸式微,不再是人們依循的重要軌則 或標準。其分別為:

1、從制度層面來說,世俗化理論指宗教組織與制度在現代社會的影響力式 微,先前傳統社會的宗教組織及其教義和儀式象徵系統,不再享有過去尊崇的地

位。如西方宗教改革後,政教分離使教會不再具有至高的權威。

2、從社會組織面來看,世俗化指社會生活不受宗教生活及其規範的影響而 獨立發展,宗教信仰成為私人事務。

3、從個人價值取向來看,現代人心裡更加認同世俗的價值,關心現實功利 的問題,對永生或出世間的事物不再感到深信不疑或發生興趣。(蔡源林 2001:

3-4)

(三)世俗化與宗教現代化

當代的社會學家則認為世俗化和現代化的關係是如影隨形的,依 Bryan Wilson、Peter Berger、David Martin 和 Steve Bruce 的看法,他們均認為世俗化 是現代化的直接結果( Northcott 1999:215)。從鄉村到都市、由農業到工業的轉 變,這些社會結構複雜的分化轉變,使宗教原有的角色亦產生了巨大改變。宗教 德性提供早期社會秩序和意義的基礎,宗教價值控制家庭、農耕和市場的關係和 角色,例如一神信仰的社會有謹守安息日的戒律習俗,傳統中國農業社會則有「靠 天吃飯」的諺語。現代人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是則基於世俗的前提,納稅、選舉以 成為國家的好國民等等。除了少數的鄉村中,公廟仍舊維持著村民的生活秩序與 傳統,在現代都市生活的社會組織中,宗教的價值觀和宗教對社會秩序和社會角 色的要求與定位,已經不太具有意義了。

私人化伴隨著社會分化而來,在擁擠混亂的現代生活中,個人以較強的自 我意識來重新訂定意義、目的和價值,面對外在的瞬息萬變,個性與品牌成了現 代人最為重視與強調的外在表徵。因此,宗教更加被視為是個人經驗和意義的形 式,不再是集體與社群的責任。Luckmann 認為在鑑別世俗化的原因時,僅僅引 徵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因素是不夠的,它們乃間接的原因( Luckmann 1995:38),

他不認為宗教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宗教和宗教的追尋發生變化了,變得更個人 化、個體化也更隱而不現,宗教成為私人領域的體驗,這些私人領域由一些次級 制度來處理,並且明確迎合了自主消費者的私人需要,換言之,終極意義系統成

為個人的消費對象,從《花花公子》到《讀者文摘》以及流行歌曲等,都表達了 實際上是「終極」意義模型的東西(Luckmann 1995:116)。因此,雖然宗教將 其社會意義保留在隱形的公共層面中,其宗教性卻在許多宗教的替代形式上發 展,如新興宗教、新時代運動、占星學與禪坐冥想等都是例證。

(四)小結

Weber「世界解除魔咒」影響了 Berger 建立了教會曾是「神聖的帷幕」的世 俗化理論;Durkheim 對宗教的定義,對世俗化理論亦產生極大的影響,

以上百家爭鳴的世俗化理論中,Berger 與 Shiner 對世俗化的論述,是本文援 用的重要依據,宗教與政治、社會的分離,教育擺脫宗教的權威,以及從文化中 宗教內容的衰落等各種跡象,都是本論文據以論述世俗化的判決標準。Shiner 的 條例說明,亦是說明世俗化重要參考,同時也是論述世俗化數據的根據。

雖然 Berger 在其著作之中已認為世俗化理論已到了危急存亡之際,甚至可能無 法在現代社會之中使用,他的根據是對社會世界的當代經驗觀察而提出的修正,

其觀察範圍和內容從世界各國的發展而來,其中又以第二次大戰之後為最,這些 國家地區包含歐洲如瑞典、阿拉伯世界的伊朗、拉丁美洲,以及美國,因此他認 為在現代化現象之中,世俗化理論和多元論也成為反世俗化和反多元文化抵抗運 動的目標,而這些都為世俗化理論帶來更嚴苛的問題和質疑,因此他認為世俗化 理論有必要修正、甚或不堪再用了(Berger 1995:637-46),這顯然是社會學家 因應現代的發展而做的修正,自有其學術社會關懷或考量,以及其社會學理論發

其觀察範圍和內容從世界各國的發展而來,其中又以第二次大戰之後為最,這些 國家地區包含歐洲如瑞典、阿拉伯世界的伊朗、拉丁美洲,以及美國,因此他認 為在現代化現象之中,世俗化理論和多元論也成為反世俗化和反多元文化抵抗運 動的目標,而這些都為世俗化理論帶來更嚴苛的問題和質疑,因此他認為世俗化 理論有必要修正、甚或不堪再用了(Berger 1995:637-46),這顯然是社會學家 因應現代的發展而做的修正,自有其學術社會關懷或考量,以及其社會學理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