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綜合比較分析

第三節、 理念實踐之異同

一、 反宗教世俗化之行動

有些社會學家基於現代化並未造成宗教的死亡反而是振興了宗教來挑戰世 俗化理論,他們的認為即使宗教失去了它在公共領域的地位,然而卻保持在個人

心中的良心和小宗教團體或運動中的意義和認同,這些形式在現代化中產生了更 多新的個人化或神秘宗教的形式。Roland Robertson 論述在現代社會中,消費選 擇成為主要的社會互動和象徵交換模式,所以宗教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有 些社會學家論道,世俗化理論的基本假設是過去曾有著宗教活動的黃金時代,但 這不過是歷史的幻象。在過去的年代裡,信奉共同的宗教是經由社會規範甚至是 法律力量而達成的,但無神論者和其他宗教信仰在社會生活的邊緣仍欣欣向榮

(Northcott 1999:217)。

Rodney Stark 尖銳的批評世俗化理論,Stark 和他的同僚們以美國仍有極高的 上教堂比率和保持宗教信仰為例,論述在歐洲上教堂人數衰退的原因在於歐洲大 多數的國家中,宗教權力仍然由具有歷史意義的國教會壟斷所致(Stark 1985:

150)。個體都有追求意義、秩序和終極目的需求,而宗教是這些需要最佳的供應 者,在競爭的市場中,理性選擇的個人將會找尋那一個宗教是最佳選擇以滿足他 的宗教需求,而壟斷的市場中,有許多人他們的需要則被壓抑或是無法滿足,最 終被迫熄滅。

反對世俗化的社會學家,特別指出南北美洲、中東和亞洲部分地區宗教復振 的現象來說明宗教的再神聖化,雖然不能草率的將這些理論套在紐曼和太虛的時 代背景上,因為這兩位思想家的時代背景,和因應當代宗教復興現象而思考的社 會學理論是不對等的。但是從太虛佛化運動的主張與作為,以及紐曼所領導的牛 津運動,其強調古制和使徒統緒的主張,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或許亦可視為再神聖 化的主張。

(一)太虛與佛化運動

佛化運動的緣起和當時國家社會的環境有絕對的關係,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廟 產興學亦皆為促發太虛進行佛化運動的種子。對於佛教內部現實環境的困難,他 大力的呼籲改革,五四新青年如胡適、梁漱溟以及佛教居士大德歐陽竟無等對佛

例之頒布,其亦運用各種管道加以反對,甚至可以稱其一生的作為即是「 覺世覺 人的佛化運動」。

太虛希望佛教能擔負起亂世中匡正人心的責任,成為中國人的核心宗教,其 推動的教產、教理與教制改革,最重要的訴求一言以蔽之則是「改革佛教,教化 社會」,亦可視為反世俗化的作為。但在當時荊棘重重,讓太虛在晚年喟嘆佛教 改革事業的失敗,在現實的推動上沒有達到具體的成效與建樹,然而他提昇佛教 地位的企圖,或許亦可視為宗教再神聖化的一種作為吧!

(二)紐曼與牛津運動

紐曼領導的牛津運動,影響遍及英國教會內外,此運動關懷於基督徒生活的 觀念、聖事觀、對教會及其使命之完善的關切、權威的理論等等,它對於當代宗 教哲學最有意義的貢獻,也許是以道德判斷為信仰基礎的這樣一種信仰觀,而這 和紐曼後來談論大學的理念所抱持的態度乃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牛津運動亦可視 為浪漫主義對理性時代的反動,他們反對唯有理性才擁有一切權利的說法。它不 僅是一個宗教思想的運動,也是一個宗教虔誠與宗教修練方面的運動,同時復興 了對於古代思想與修習實踐進行歷史學式的神學研究,進而影響了基督徒認識到 宗教改革以前基督教豐富的遺產。在神學、傳教的更新、社會思想、普世主義等 等,這場宗教崇拜的復興運動也都產生了雖不容易看出但意義卻十分重大的影 響。

從宗教社會學的關懷來看,牛津運動乃是對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增長的一種反 動,日益發酵的伊拉斯都主義正慢慢的消弱英國教會對人民生活的控制,甚至是 將教會改造成對世俗國家負責任的僕人,不過伊拉斯都主義只不過呈現出一種未 來的巨大危險,功利主義和科學實證主義才是牛津運動的真正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