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禪讓制度與朝代典範 ── 找回虞代記憶的過程

二、 東周時代因「禪讓說」的流行而建構虞代記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地位之重要則大可見」,1則虞幕為有虞氏先祖應該是比較可靠的說法。而〈昭 公八年〉談到有虞氏預言陳將代齊而興,以及〈魯語上〉的有虞氏被放在在戰國 末年定型的大一統帝王世系中,說明二者應該都是戰國時代寫定的內容,或許顓 頊也可能是後人因應後起的大一統帝王世系而加。

二、 東周時代因「禪讓說」的流行而建構虞代記憶

(一) 三代觀到四代觀的過渡階段:在三代框架中提及堯、舜的例子

早期顧頡剛指出「戰國人每以堯、舜包於『三代』之中」的現象,2而童書 業將《墨子》中的相關材料做了整理如下:

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明鬼下〉)

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尚賢中〉、〈節葬下〉、〈天志 中〉、〈天志下〉、〈明鬼下〉、〈貴義〉)

並認為「墨家在禹以前又發現了堯、舜,所以就連帶發現了虞代」,並以為墨子 創立了虞代後「一時改不過口來」而將四代混稱三代,楊寬也有相同的看法,指 出古史系統有一個從三代觀到四代觀的過渡階段。3後來劉起釪承繼顧說,總結 為儒墨兩家推崇堯、舜、禹所形成的「二帝三王」歷史系統。4

近年由於出土戰國文獻中出現不少儒家立場的堯舜禪讓之說,學者已經指出 早期顧頡剛提出的禪讓起於墨家之說有誤,也說明了堯舜禪讓傳說的流傳應該早 於墨子。不過我們認為應該還是有一個從三代觀到四代觀的過渡階段,此一轉變 在墨子之前已經開始,反映此一階段的表述是在三代的框架中提及堯、舜,而堯、

舜傳說重新受到注意可能是因為兩周之際有虞氏重回歷史視野的關係。

李存山很早就根據郭店簡〈唐虞之道〉指出:

崇尚「禪讓」制曾經是先秦儒、墨、道等家一致的思想,即使在法家文獻

《商君書‧修權》篇中也有:「公私之分明,則小人不疾賢,而不肖者不 妒功。故堯舜之位(蒞)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位天下也;論

1 顧頡剛:《浪口村隨筆》,《顧頡剛讀書筆記》卷 16,《顧頡剛全集》第 31 冊,頁 137。陳 泳超與郭永秉都認為虞幕可能是有虞之始祖。參陳泳超:《堯舜傳說的研究》,頁 14;郭永秉:

《帝繫新研》,頁 39。

2 顧頡剛:〈堯典著作時代考(尚書研究講義丙種之一)〉,《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8,《顧 頡剛全集》第 8 冊,頁 128。

3 參童書業:〈帝堯陶唐氏名號溯源〉,《童書業史籍考證論集》,頁 80-89;楊寬:〈中國上 古史導論〉,《古史辨》第 7 冊上編,頁 105。

4 劉起釪:〈我國古史傳說時期綜考〉,《古史續辨》,頁 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賢舉能而傳焉,非疏父子而親越(遠)人也,明於治亂之道也。」所謂「論 賢舉能而傳焉」是指實行禪讓,這種思想在當時法家治下的秦國並非大逆 不道,而且《戰國策‧秦策一》中即有秦孝公行商君之法八年,「疾且不 起,欲傳商君,辭不受」的記載。在商鞅死二十年後(公元三一八年),

在燕國發生了燕王噲受相國子之的蒙騙而「讓國」子之的事件。……在這 一「讓國」悲劇發生之後,各國有前車之鑑,再有人談禪讓之事的可能性 就很小了。《唐虞之道》當寫於公元前三一八年之前,以其講「禪讓」而 疑其出於縱橫家,非出於儒家,是根據不足的。1

李先生又在〈反思經史關係:從「啟攻益」說起〉中補充曰:

墨子的「尚同」、「尚賢」即主張「禪讓」,老子更崇尚聖人的「無為之 治」和「小國寡民」,其反對「家天下」是可以肯定的。……從商鞅和秦 國之例(《呂氏春秋·不屈》篇也有:「魏惠王謂惠子曰:『上世之有國,

必賢者也。今寡人實不若先生,願得傳國。』惠子辭」),再從《唐虞之 道》、《子羔》和《容成氏》等都圍繞著「禪讓」作文章看,我們似可窺 見在戰國中前期出現了一個較為流行、較為寬鬆地講「禪讓」之說的大環 境。我想,這與當時已經不再「宗周王」,而七國之間完全靠武力來統一 天下的形勢也尚不明顯有很大的關係;與當時「士無定主」,孔門後學的 思想更少束縛,因而更加解放、昂揚、甚至激進……也有很大關係。2

裘錫圭也曾據出自儒家的〈唐虞之道〉認為此篇之出土對顧頡剛禪讓起於墨家的 說法不利,而曰:

堯舜禪讓這個廣泛流傳的上古傳說,決不可能是戰國時代某依學派所創造 出來的。先秦諸子只不過是按照各自的觀點來解釋這一傳說,利用它為自 己的學說服務而已。他們對堯舜禪讓的細節也許會有所捏造,但決不可能 憑空捏造出這樣一個傳說來。3

又以為李說「除了道家為崇尚禪讓似可商榷外,其他意見都是有道理的」,進一 步據時代在孟子之前或孟子同時並反映儒家思想而推崇禪讓之說的〈唐虞之道〉、

1 李存山:〈讀楚簡《忠信之道》及其他〉,國際儒聯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哲學》(瀋陽:遼 寧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20 輯,頁 270-271。

2 李存山:〈反思經史關係:從「啟攻益」說起〉,《中國社會科學》2003 年第 3 期,頁 79。

3 裘錫圭:〈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三則〉,《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第 2 卷,頁 366-3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子羔〉修正顧頡剛禪讓起於墨家的說法。1說明了堯、舜傳說並非墨家所造,

應該是當時共想的思想資源,而儒家對堯舜禪讓的重視應該早於墨子,這也讓我 們重新注意《論語》中的古史觀。

《論語》中每每提到夏、商二代,2雖未提及虞代卻已談到堯、舜,3可以代 表古史觀從三代轉變為四代的過渡階段,其中〈泰伯〉中的內容值得注意: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 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 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關於「唐虞」連稱的問題,古史辨時期的學者多有討論,顧頡剛、童書業都認 為這樣的連稱是戰國甚至漢人所造,郭永秉作了很好的總結,而郭先生提到的 顧頡剛與楊寬的說法值得注意,顧頡剛曾據《左傳‧哀公八年》之「昔有過澆 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后相。……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及《左傳‧哀公 六年》「《夏書》曰:唯彼陶唐,帥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亂其綱紀,

乃滅而亡」認為「《左傳》上所說的陶唐和有虞乃是夏代時的二國」,4加上前 引《左傳‧昭公八年》中有虞氏世系的記載,認為「陶唐是到夏時纔滅亡的,

有虞則從幕到瞽瞍,到舜,到遂,到思,一直傳下來,他們的國命不知至何時 纔終訖。這明明白白是兩個國,和夏后氏同存在的兩個國」。5楊寬則舉《左傳‧

襄公二十四年》、《國語‧晉語》之「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 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認為「陶唐氏不特虞以上有之,即 虞時亦有之,是陶唐氏為虞前及虞時之一諸侯」。6郭永秉據此進一步指出:

戰國古書和出土文獻中所謂的「唐虞之際」(《論語‧泰伯》)、「唐虞 之道」(郭店簡《唐虞之道》)、「唐虞禪」(《孟子‧萬章》)原本應 該都只是用堯的部族簡稱「唐」和舜的部族簡稱「虞」來代替「堯舜」之

1 裘錫圭:〈新出土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裘錫圭學術文集‧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第 5 卷,頁 264-270。

2 見〈為政〉、〈八佾〉、〈衛靈公〉。

3 見〈雍也〉、〈泰伯〉、〈顏淵〉、〈憲問〉、〈衛靈公〉、〈堯曰〉。

4 顧頡剛:〈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1,《顧頡剛全集》第 1 冊,

頁 227-228。

5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燕京大學)〉,《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3,《顧頡剛全集》

第 3 冊,頁 112。

6 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古史辨》第 7 冊上編,頁 1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名(舊說以為唐虞為堯舜之號,對這些文獻而言,這種理解也未嘗不可),

並非兩個朝代之義(秦漢以後古文獻中的「唐」「虞」則大多已被作為朝 代名使用了,這是後來理解上起的變化)。1

這個結論應該是合理的。至於童書業曾提出四點論證〈泰伯〉的「唐虞之際」一 章為後人加入,並認為「唐虞之際」一詞不見於先秦、漢初文獻,此章應該出於 漢代,近年彭邦本對童說已逐一反駁,其中提到定州漢墓竹簡《論語》中已有相 關內容,西漢以前應該已經存在,必非漢人加入,以及郭店簡〈唐虞之道〉已有

「唐虞」連稱,都是有力的直接證據。2而學者所舉的例子中,〈哀公六年〉所 引《夏書》的「唯彼陶唐」值得注意,《夏書》今雖不存,其成書當早於《左傳》,

也說明當時《書》類文獻中存在不將堯視為「虞代」人物而以「氏族」稱之之例。

則唐、虞連指兩氏族相繼,而非兩個朝代相代。《論語》在三代觀的框架中提到 堯、舜事蹟,卻仍以「唐虞之際」指稱夏代之前的階段,以「氏族」而非「朝代」

的概念理解堯、舜,顯然體現了三代觀到四代觀過渡階段的古史觀念。

另外,還可舉一例說明東周時期古史觀念從三代到四代的演變。《左傳》與

《國語》中多見四代觀及大一統帝王世系的古史記憶,不過也有三代觀的內容,

並且可以反映三代觀發展為四代觀的過渡狀況。《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周惠 王十五年,西元前 662 年)記載了一段周惠王與內史過的對話:

秋七月,有神降於莘。惠王問諸內史過曰:「是何故也?」對曰:「國之 將興,明神降之,監其德也;將亡,神又降之,觀其惡也。故有得神以興,

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

這段話不僅提到虞、夏、商、周四代,並且以為其興亡皆有神降之。然而,《國 語‧周語上》記載了同一件事,卻只提到夏、商、周三代:

十五年,有神降於莘。王問於內史過曰:「是何故?固有之乎?」對曰:

「有之。……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其亡也,回祿信於耹隧。商之興 也,梼杌次於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其衰 也,杜伯射王於鄗。是皆明神之志者也。」

1 郭永秉:《帝繫新研》,頁 70。郭先生還舉出《唐虞之道》、《莊子‧繕性》、《管子‧法 法》中唐、虞連稱確指堯、舜之例佐證,茲從略。

2 彭邦本:〈傳說中的唐虞時代及其考古學印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

2 彭邦本:〈傳說中的唐虞時代及其考古學印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