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郭店簡〈唐虞之道〉將堯舜禪讓理論化成為政治制度的典範

第二章 禪讓制度與朝代典範 ── 找回虞代記憶的過程

3. 郭店簡〈唐虞之道〉將堯舜禪讓理論化成為政治制度的典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瞍應該也曾經是某一族群中的樂正。少皞氏之重、該、脩、熙「世不失職」故後 人祀之,也與幕至於瞽瞍「無違命」故後不失祀意思相近,此「命」即〈呂刑〉

「乃命三后」、〈豳公 〉「天命禹」之「命」,「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就是 指從幕到瞽瞍世代謹守上天所命之職務,即「世不失職」,因此幕、瞽瞍乃至舜 應該是掌樂氏族有虞氏的領導人,而非平民。1至於「舜其幼也,敏以好詩」的 形象或許與其氏族擅長音律的傳統有關。2

3. 郭店簡〈唐虞之道〉將堯舜禪讓理論化成為政治制度的典範

堯舜禪讓傳說在東周時期廣為流傳,其來源可能更早,多數學者認為可能反 映了夏代之前政治制度的史影,可惜目前沒有早於東周的出土文獻可以幫助我們 還原傳說的原貌。顧頡剛認為古史研究若無法找到古史的「真相」可以轉而研究 古史背後的「古史觀」,實際上我們也很難研究堯舜「禪讓傳說」的歷史真相,

只能研究東周時期的「禪讓說」。丁四新曾指出:

禪讓傳說的起源與禪讓學說的起源不一樣,學說必須是構成學說的原初特 質已形成,才能說學說自身具有其自身的起源。就現有的思想史料來看,

把禪讓學說的起源定於春秋戰國諸子的時代是比較適當的,據此我以為禪 讓學說的起源當在春秋後期或戰國前期,因為《唐虞之道》的禪讓學說已 是非常成熟的理論系統了。禪讓傳說的起源則比禪讓學說的起源早的多,

大約堯舜禹禪讓的歷史事實一旦成為過去,而逐漸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故 事的時候,傳說就有了自己起源的歷史特徵。因此在這種意義上說,禪讓 傳說既不是起源於儒家,也不是起於墨家,而是源於先民們不斷重複的歷 史記憶。3

這段話對「禪讓傳說」與「禪讓說」有很好的界定。我們認為不論堯舜禪讓是否 真實發生,東周時期都已經成為普遍的記憶,從現有的材料來看,這些記憶內容

1 郭永秉並不同意有虞氏世任此官之說,他認為〈子羔〉中瞽瞍只是擔任有虞氏的樂正,而認為 古籍中有虞氏的世系有兩個系統,一為君王世系、一為舜為平民的先祖世系,並以「幕」為有虞 氏君王,而不承認《左傳‧昭公八年》的「自幕至于瞽瞍無違命」之瞽瞍為君王(參《帝繫新研》,

頁 36、40-42)。我們認為陳先生提出的幕「聽協風」與瞽瞍之「瞽」的聯繫仍有意義,如正文 所述,幕到瞽瞍「無違命」即指「世不失職」,如同少皞氏中的重為木正、該為金正各負責一項 職務,若在顓頊以民事命官之前則如前文所引《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所述少皞氏之「祝鳩氏,

司徒也」之類。則有虞氏便是某族群中負責樂的氏族,而不是指多個氏族組成的部落或部落聯盟。

2 郭永秉提到陳泳超指出戰國後期流傳舜彈五弦歌《南風》的傳說為孔門後學所創,有教化天下 的意旨,以為〈子羔〉之舜「敏以好詩」並無此類意旨,舜以樂教天下的傳說應該是戰國後期的 儒家在〈子羔〉傳說的基礎上所創。參《帝繫新研》,頁 83-84;〈說《子羔》簡 4 的「敏以好 詩」〉,《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頁 186。

3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年 10 月),頁 37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主要仍包含在後人的禪讓說中,因為禪讓說是從堯舜禪讓傳說發展出來的。然而 寄託了「學說」的堯舜禪讓傳說便不是傳說的原貌,而是新的堯舜禪讓記憶,戰 國中期的儒、墨二家不僅以自己的主張塑造了堯、舜的形象,更進一步將堯舜禪 讓理論化成為政治制度的典範,創造了一個理想中的時代,而發展出戰國時代的

「虞代觀」,成為「虞代記憶」的觀念背景。

儒家方面,〈唐虞之道〉是堯舜禪讓理論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以下分三部 分討論。1其一是賦予堯、舜的人格及禪讓最高的價值,使之成為道德與制度的 典範。相關內容如下:

湯(唐)吳(虞)之道,廛(禪)而不 (傳)。堯舜之王,利天下而弗 利也。廛(禪)而不 (傳),聖之【1】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 (仁)

之至也。古(故)昔 (賢) (仁)聖者女(如)此。……【2】……

堯舜之行, (愛)親 (尊) (賢)。 (愛)【6】親古(故)孝,

尊 (賢)古(故)廛(禪)。孝之殺, (愛)天下之民。廛之 ,世 亡 (隱)直(德)。孝, (仁)之免(冕)也。【7】廛(禪),義 之至也。六帝興於古, (皆) (由)此也。 (愛)親巟(忘) (賢),

(仁)而未義也。尊 (賢)【8】遺親,我(義)而未 (仁)也。

古者吳(虞)舜 (篤)事 (瞽)寞,乃弋(式)其孝;忠事帝堯,乃 弋(式)其臣。 【9】(愛)親尊賢,吳(虞)舜其人也。……【10】

亟(極) (仁)【19】之至,利天下而弗利也。廛(禪)也者,上直(德)

受(授) (賢)之胃(謂)也。上直(德)則天下又(有)君而【20】

世明。受(授) (賢)則民興教而蟡(化)虖(乎)道。不廛(禪)而 能蟡(化)民者,自生民未之又(有)也。【21】

古者堯之 (舉)舜也,昏(聞)舜孝,智(知)能 (養)天下【22】

之老也;昏(聞)舜弟,智(知)其能 天下之長也;昏(聞)茲(慈)

虖(乎)弟□□□□□□【23】為民宔(主)也。古(故)其為 (瞽)

寞子也,甚孝;及其為堯臣也,甚忠;堯廛(禪)天下【24】而受(授)

之,南面而王而〈天〉下而甚君。古堯之廛(禪)虖(乎)舜也,女(如)

此也。……【25】2

此段話標舉出政權轉移制度之典範及促成此制度之人格典範。堯、舜之德為「尊 賢」與「愛親」,即「義」與「仁」,推而廣之則為堯舜禪讓之「禪而不傳」與

1 羅新慧曾分四點討論〈唐虞之道〉中的禪讓理論,參〈《容成氏》、《唐虞之道》與戰國時期 禪讓學說〉,《齊魯學刊》2003 年第 6 期,頁 105。本文參照羅說分三點進一步討論。

2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荊門市博物館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 1‧郭店楚墓竹書》(北 京:文物出版社,2011 年 11 月),頁 60-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利天下而弗利」,即「聖」與「仁」。「禪而不傳」強調尚德授賢而非血緣世 襲,「利天下而弗利」強調不利己、不眷戀權位而讓賢能夠成就公利,為「公天 下」之概念,1故由堯、舜尊賢而傳天下之賢,由愛親而愛天下之人,則聖人行 禪讓之制便能使「世明」而「民化乎道」。堯、舜由內聖而外王,達到「聖之盛」

與「仁之至」,可謂擁有最高道德之聖王,相較於《論語》中泰伯、文王之至德 與伯夷之求仁得仁以及泰伯、伯夷世襲體制中的讓,〈唐虞之道〉的堯、舜不僅 成為至德之人,堯、舜尚德授賢之讓也成為更理想的政權轉移制度。此外,文中 以堯、舜為人格典範但對舜的著墨更多,堯傳位給舜是尊賢,其是否愛親則不得 而知,而上引文後省略舜舉禹、益、后稷、伯夷、夔、咎繇之例,則舜能愛親、

忠君、尊賢,具有受禪資格並且能授天下與賢者,為古代聖王典範中的典範。

除了將堯舜人格與禪讓制度理想化,〈唐虞之道〉又以「階段論」的角度提 出此種理想的制度自古便有,而曰「六帝興於古,皆由此也」。2〈子羔〉也提 到孔子說「昔者而弗世也,善與善相授也,故能治天下,平萬邦」(簡 1)。裘 錫圭指出《禮記‧禮運》中孔子所說「大道之行,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 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是謂大同。今大道既 隱,天下為家」,這種認為傳子的三代之前有一個禪讓時代,並肯定其為大同盛 世的觀念,與〈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一致。3而〈禮運〉這段 話作出「天下為公」、「天下為家」的定義,其表述比〈唐虞之道〉更加理論化。

其二,在「受禪」方面進一步補充,以為受禪者具有最高的人格方能成就最 理想的制度,然而擁有最高的人格仍不保證必然能夠受禪,關鍵因素還在於「時 命」,〈唐虞之道〉曰:

古者堯生於天子而又(有)天下,聖以堣(遇)命, (仁)以 (逢)時,

未嘗堣(遇)□□【14】並於大時,神明 從,天地右(佑)之。從(縱)

(仁)、聖可与,時弗可及歖(矣)。夫古者【15】舜佢於草茅之中而不 憂,升為天子而不喬(驕)。佢於草茅之中而不憂,智(知)命【16】也。

升為天子而不喬(驕),不 也。浗虖大人之興, 也。……【17】4

1 參廖名春:〈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第 20 輯,頁 47;丁四新:《郭店楚 墓竹簡思想研究》,頁 360-368,375-376。

2 關於「六帝」的討論可參林志鵬:〈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重探〉,《楚地簡帛思想研究》

第 3 輯,頁 486;郭永秉:《帝繫新研》,頁 145-150。

3 裘錫圭:〈新出土先秦文獻與古史傳說〉,《裘錫圭學術文集‧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第 5 卷,頁 266。

4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荊門市博物館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 1‧郭店楚墓竹書》,

頁 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這段話對禪讓說的理論建構提出進一步內容,即遇命、逢時,而著重於堯。不過 一般談遇命、逢時的道理以舜為堯所舉,如郭店簡〈窮達以時〉曰:

又(有)天又(有)人,天人又(有)分。 (察)天人之分而智(知)

所行矣。又(有)其人,亡其【1】 (世),唯(雖) (賢)弗行矣。

句(苟)又(有)其 (世),可(何)慬〈 (難)〉之又(有)才(哉)。

舜耕於鬲(歷)山,匋(陶) (拍)【2】於河 ,立而為天子,堣(遇)

堯也。……【3】1

又如《馬王堆漢墓帛書[參]‧戰國縱橫家書‧一九秦客卿造謂穰侯章》曰:

聖人不能為時=(時,時)至亦弗失也。 (舜)【203】雖賢,非適禺(遇)

堯,不王也。湯、武雖賢,不當桀、紂,不王天下。三王者皆賢矣,不

(曹─遭)時不王。……【204】2

〈唐虞之道〉以堯為例較為特殊,而所謂「生於天子」指的是何種出身,其「有 天下」如何遇命、逢時,文中並沒有明確的說法,或許「生於天子」所指在當時 眾所皆知,故作者並未進一步說明,反而為後人留下一些問題。

若依傳統《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堯為帝嚳子,其兄摯繼帝嚳,因不善堯 繼之而立,則「生於天子」便指生於有天下之帝王之家,換句話說生於天子象徵 了能夠世襲天下之主的身分,其有天下何需遇命、逢時?夏世華便認為春秋戰國 時代的語境中「天子」或指天子之位、或指天帝之子,「都是與王族的神聖血統 和世襲制度有內在關聯」,因此〈唐虞之道〉的作者「意在強調堯本身就具有神 聖血統,對堯有天下預設了世襲制的背景」。從簡文來看並不知堯所逢之「時」

為何,「但是他一定不是根據世襲原則而自然登上天子之位」,「在簡文作者來

為何,「但是他一定不是根據世襲原則而自然登上天子之位」,「在簡文作者來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