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古史記憶研究的先驅:顧頡剛

一、 顧頡剛的「古史觀」研究構想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第二節 古史記憶研究的先驅:顧頡剛

一、 顧頡剛的「古史觀」研究構想

(一) 「古史觀」研究構想的內容與開展

顧頡剛的「古史觀」研究構想基本上是他的古史層累造成說的基礎研究。民 國 10 年底,顧頡剛在給錢玄同的信中談到了堯、舜、伯夷等古史人物,已經提 出要將古史內容依照著書時代前後排列,「看他如何漸漸的轉變,如何漸漸的放 大,或如何一個不留心便忘記了,使得作偽之迹無可遁形」。1民國 11 年春替商 務印書館編《中學本教科書》時,顧頡剛將《詩》、《書》、《論語》中的古史 傳說做了整理,而提出了「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發生的次第和排列的系統恰是 一個反背」的假設。2到了民國 12 年 2 月 25 日,顧頡剛在給錢玄同的信中提出 了想做「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並有詳細的說明。3最後在〈與錢玄同先生 論古史書〉中正式提出了「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以及「古史觀」研究構想:

我很想作一篇《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把傳說中的古史的經歷詳細一 說。這有三個意思。第一,可以說明「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

第二,可以說明「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

我們在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 傳說中的最早狀況。我們即不能知道東周時的東周史,至少也能知道戰國 時的東周史;我們即不能知道夏、商時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到東周時 的夏、商史。

但這個題目的範圍太大了,像我這般沒法作專門研究的人,簡直做不 成功。因此,我想分了三個題目做去:一是戰國以前的古史觀,二是戰國 時的古史觀,三是戰國以後的古史觀。後來又覺得這些題目的範圍也廣,

所以想一部書一部書的做去,如《詩經中的古史》,《周書中的古史》、

《論語中的古史》。4

1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卷 1,《顧頡剛全集》第 44 冊,頁 535-537。原收於顧頡剛編著:《古 史辨》(香港:太平書局,1962 年 11 月),第 1 冊,頁 41-44。

2 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自序〉,《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1,《顧頡剛全集》第 1 冊,頁 44-45。

3 顧頡剛:《顧頡剛書信集》卷 1,《顧頡剛全集》第 39 冊,頁 541-545。原收於《古史辨》第 1 冊,頁 61-66。

4 顧頡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1,《顧頡剛全集》第 1 冊,

頁 1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文中所謂「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三個意思」基本上是透過「古史觀」研 究達成,其中第一、第二個意思雖然是「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初步觀察到的 狀況,卻也是待證明的假設,而第三個意思則是「古史觀」研究直接處理的問題。

能把第三個意思弄清楚,才能確立第一、第二個意思。因此顧頡剛「古史觀」研 究的核心內涵便是探討書籍、時代等不同層面中的古史觀,確立古史內容的時代 歸屬,以求得古史最早的面貌及演變狀況。

這篇文字寫定於民國 12 年 4 月 27 日,發表於民國 12 年 5 月 6 日的《努力》

增刊《讀書雜志》中,很快的顧頡剛便在民國 12 年 7 月 1 日刊出的〈答劉胡兩 先生書〉(民國 12 年 6 月 20 日)中進一步說明他「對古史的態度」,認為「研 究古史自應分析出信史和非信史兩部分」,對於「推翻非信史方面」,顧頡剛提 出了「打破民族出於一元的觀念」、「打破地域向來一統的觀念」、「打破古史 人化的觀念」、「打破古代為黃金世界的觀念」等「四個打破」,1此「四個打 破」反映了「古史觀」研究構想基於五四「反傳統」精神的現實關懷。

其後,顧頡剛在〈我的研究古史的計畫〉(民國 13 年 3 月 26 日)中定了六 個研究學程,準備分二十年完成。第一個學程「讀魏晉以前史書」,第二個學程

「作春秋戰國秦漢經籍考」,第三個學程「依據考定的經籍的時代和地域抽出古 史料,排比起來,以見一時代或一地域對古代的觀念,並說明其承前啟後的關係」, 第四個學程「研究古器物學」,第五個學程「研究民俗學」,並說「我希望作這 項工作時,更把漢以後民眾心中的古史勾稽出來」。在第六個學程總結曰:

把以前十六年中所得的古史材料重新整理,著成專書。這一部專書的組織,

應將下列諸問題作為系統的說明:

(1) 某時代的古史觀念如何?

(2) 這個古史觀念是從何時,何地,或因何事來的?為什麼要求?

(3) 這個古史觀念在當實及後來發生了什麼影響?

以上三條,為當時的古史觀念。

(4) 這時的史事可以考實的有多少?

(5) 這時的實物遺留至今的有多少?

(6) 對於這時的民族和文化的大概情形的想像是怎樣?

以上三條,為當時的史事。2

1 顧頡剛:〈答劉胡兩先生書〉,《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1,《顧頡剛全集》第 1 冊,頁 202-203。

關於「信史的建設」部分採用胡適的構想,以商、周、秦、楚等民族為骨幹,用甲骨、金文等有 限的材料輔助。

2 顧頡剛:〈我的研究古史的計畫〉,《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1,《顧頡剛全集》第 1 冊,頁 292-2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此學程應該就是為了「古史觀」研究而設計的。對此「總結」,王汎森指出:

這兩個對照組之間的關係凸顯出顧氏的一個思想基礎:上古史事是時代意 識的直接反映,所以要了解「當時的古史觀念」之前先要了解「當時的史 事」,也就是說要解開那些層累的古史系譜前必先了解偽造出它們的時代 環境。1

以上是顧頡剛以「辨證偽古史」、「打破偽史觀」為基本關懷開展出的研究 構想,也可以說是他的研究理想,這些文字集結於《古史辨》第一冊(民國 15 年 6 月)中,使其理念得以推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從顧頡剛的「古史觀」研 究構想來看,不論他的目的是辨偽書還是辨偽史,研究的焦點都落在古史記載背 後的觀念,這也成為顧頡剛古史研究的基調。2

顧頡剛提出此研究構想同時也作了不少實踐,在《古史辨》第一冊所收的論 學書信中已發其端,內容多為古史人物事蹟的初步研究。在〈古史辨第一冊自序〉

(民國 15 年 1 月 12 日─4 月 20 日)中,顧頡剛將自己兩年來的研究歸納為「考 古學」、「辨證偽古史」、「民俗學」三方面,其中「辨證偽古史」便是其「古 史觀」研究的具體實踐,〈序〉中除了提到已經發表的〈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

〈宋王偃的紹述先德〉及幾篇《尚書》白話譯文,後皆收入《古史辨》第二冊,

還提到尚未發表文章涉及的十七個主題,皆圍繞著東周、秦、漢時期的古史問題,

顧頡剛歸結其研究主軸曰:

我們要辨明偽古史必須先認識真古史。我的目的既在辨論東周、秦、漢間 發生的偽史,所以對於東周、秦、漢間的時勢、思想、制度、史蹟等等急 要研究出一個真相來。

1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1987 年 4 月),頁 239-240。

2 馮峰認為在地下資料的衝擊下顧頡剛有一個從「上古史實」到「中古觀念」的「研究視角的轉 換」。他認為《古史辨》第一冊時的顧頡剛關心的還是「上古史實」的真假,到第二冊時,受到 考古學的衝擊,轉向關心「人們對於上古史實的理解」,「這已經由『歷史事實』的層面漸漸轉 入通過文獻考訂對人們歷史觀念的考察」(參馮峰:〈從《古史辨》前三冊看「古史辨」運動的 一個轉向〉,《史學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頁 61-63)。而李政君依據上引〈與錢玄同先生論 古史書〉、〈我的研究古史的計畫〉二文的內容,說明「古史觀」的研究其實本為顧頡剛古史研 究計畫的第一步,認為顧頡剛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相當的自覺,沒有所謂的「轉向」問題(參李 政君:〈1930 年前後顧頡剛學術理念的變與不變〉,《史學月刊》2014 年第 6 期,頁 87-89)。

我們基本同意李先生的說法。另外,李零曾檢討顧頡剛古書年代研究的流弊,舉顧頡剛的〈「周 公制禮」的傳說和〈周官〉一書的出現〉指出顧頡剛在該文中修正自己過去對《周禮》時代的看 法,「但他論證的方法卻並沒有改變,仍然是要找出一種『思想運動』作為造作之由」(李零:

〈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待兔軒文存(讀史卷)》,頁 6)。不論顧頡剛對《周禮》

時代的說法是否正確,從這個例子中確實也能看出在顧頡剛的研究實踐中一直存在的一種基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我的惟一的宗旨,是要依據了各時代的時勢來解釋各時代的傳說中的古史。

上邊寫的題目,如疆域、信仰、學派、人才、時代的中心問題……等,都 是解決那時候古史觀念的最好的工具。1

從這兩段總結可以看出顧頡剛積極展開具體研究後「古史觀」研究的視角也逐步 擴大。至於具體研究內容,可舉一例說明後人的觀念如何主導古史內容的演變:

譬如伯夷,他的人究竟如何,是否孤竹君的兒子,我們已無從知道。但我 們知道春秋時人是歡喜講修養的,人格的陶冶以君子為標的,所以《論語》

中講到他,便說不念舊惡,不肯降志辱身。我們又知道戰國時的君相是專 講養士的,士人都是汲汲皇皇地尋求主人而為之用,所以《孟子》上說他 聽得文王有了勢力,就興起道:「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我們 又知道,自秦皇一統之後,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忠君的觀念大盛,

所以《史記》上也就說他叩馬諫武王,義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了。漢 以後,向來流動的故事因書籍的普及而凝固了,他的人格纔沒有因時勢的 遷流而改變。2

這是顧頡剛在〈古史辨第一冊自序〉中提到的眾多例子之一,他的說法雖未必合 理,但此例卻能扼要的說明「古史觀」研究的具體作法。人物形象研究是顧頡剛

「古史觀」研究的代表,也是重要的基礎研究,顧頡剛對孟姜女故事的系列研究 可說是這方面研究的典範。此一時期顧頡剛的古史研究基本由此十七個主題而來,

成果基本見於《古史辨》七冊中。3

顧頡剛的「古史觀」研究從一個人物、一件事作起,聚沙成塔,逐漸完成具 有體系的研究成果。孫慶偉指出,從顧頡剛早期的兩部上古史講義到《秦漢的方

顧頡剛的「古史觀」研究從一個人物、一件事作起,聚沙成塔,逐漸完成具 有體系的研究成果。孫慶偉指出,從顧頡剛早期的兩部上古史講義到《秦漢的方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