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規劃環境建築發揮境教功能:校園發揮境教功能,陶冶身心。

7.妥適選擇新進教師融入學校:新進教師專業培訓,協助適應。

8.日常行動彰顯組織文化意義:賦予學校活動意義,行動實踐。

肆、學校組織文化相關理論及其對本研究之啟示

學校組織文化在理論上隱含著符號互動的概念,在師生關係、課程教學、學 校次級文化、校長領導等實際運作議題上,更脫離不了符號互動的範疇(陳明和、

郭靜芳,2004)。而結構功能主義為社會學研究的鉅觀取向(研究人構成之社會),

符號互動論為社會學研究之微觀取向(研究社會中的人),以下就結構功能主義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與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eory)之要義 進行說明,並說明其對於本研究啟示。

一、結構功能主義

(一)結構功能主義理念探討

結構功能論是社會學的較為早期的研究典範。將社會視為一均衡、秩序、整 合的系統,整個社會系統及其各子系統的運作是協調的,每個子系統都對系統整 體的生存、均衡與整合發揮積極作用(齊力,2012)。Herbert Spencer 強調透過 超有機體的比喻(organic analogy)來研究社會結構,其認為社會類似一個人體,

並比喻人體各器官的功能類似社會某一部分發揮的作用(Stolley, 2005)。在此觀 點下的結構功能論,有下列3 個特點(Wallace & Wolf, 1999):

1.社會系統的各個部分是相互依存的。

2.系統具有正常的健康平衡狀態,類似於健康的身體。

3.系統受到干擾時,各個部分將進行重組及重新調整,使系統恢復到平衡狀態。

其後,Spencer 的學生 Robert King Merton 揚棄了這些理論主張,指出社會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部分具有功能,而對社會的其他部分則可能不具備任何功能,甚至可能具有反功 能,可以有一系列相互替代的社會制度來滿足同樣的功能性前提,結構功能主義 者另主張,隨著系統一部分的變動,系統的其他部分也必須重新調整以適應其他 地方發生的變動,系統某一部分的變動可能會帶來明顯、潛在的功能失調結果

(Stolley, 2005;齊力,2012)。

至於Talcott Parsons 功能論的核心,則認為社會係由個體的行為所組成,將 社會視為一行動系統,包含文化、社會、人格以及行為有機體等4 個子系統,文 化系統在最上層,次為社會系統,再者為人格系統,最底層為行為有機體,各子 系統緊密相關,底層提供能量,上層提供訊息與控制,系統運作包含 4 項功能

(齊力,2012;Parsons & Shils, 1951;Parsons, 1952;Ritzer & Smart, 2001):

1.適應(adaptation):系統必然與環境產生關係,必須擁有從外部環境獲取資源 的方法,同時適應外在環境。

2.目標達成(goal attainment):系統須定義目標的次序,並配置系統資源依序實 現目標。

3.整合(integration):系統須協調各部分的關係,維持穩定與和諧。

4.模式維持(latency/pattern maintenance):系統須使各部分依照某種規範和秩序 的動態過程運作,以維護並更新各部分的原有模式。

Tropman 和 Nicklett(2016:83),歸納 Talcott Parsons 的 AGIL 社會組織理 論模式,將適應、目標達成、模式維持、整合分為4 個象限,定義各象限系統必 須達成的任務,利用普遍性(universalism)、情感中立性(affective neutrality)、

特殊性(particularism)、情感性(affectivity)、績效表現(perfomance)、特異 性(specificity)、擴散性(diffuseness)與品質要求(qualities)等性質,分析 4 個象限的特徵,並區分為問題解決層面及系統維持層面,如圖2-17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7 Talcott Parsons 的 AGIL 社會組織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翻譯修改自Tropman 和 Nicklett(2016:83)(Parsons’ AGIL model of social organization)。

(二)結構功能主義對本研究之啟示

結構功能主義認為社會系統與環境有明顯的界線,每一社會系統均可再劃 分為個別的特殊部分,而每個部分對於系統都非常重要,一部分的改變將產生 其他部分的調適與配合,過程中亦有學習及示範的效果產生,方能維持組織的 運作與穩定,以學校組織的角度觀察,重新配置與資源整合是系統均衡的過 程,領導人進行配置與整合工作,使學校各項業務得以運作,並持續形成新的 學校組織文化。因學校系統與外部環境有所區隔,內部各項因子將受到領導作 為影響,領導人應重視內部每件重要業務、每位組織成員,以促進領導與示範 文化的形成。而「傳承」則可視為結構功能主義的因子之一。

當社會系統接收到外部訊息時,如遭遇與內部既有模式未能對應處理之情 境,為發揮問題解決的功能,系統的某一部分會影響系統之其他部分,以處理 所面臨的事件,此所謂系統的重組調適功能。在強調普遍性(universalism)大 於中立性(affective neutrality),關注特異性(specificity)多過績效表現(per-fomance)的調適原則下,學校組織將選擇對當下情境最為有利的行動,以達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恢復新平衡狀態的調適目的,同時亦建構新層面的學校組織文化,有助於學校 分享與支持文化的形成。而「依存」則可視為結構功能主義的因子之一。

在結構功能主義的社會系統中,不同職位的成員將發揮各自不同的專業,

在學校組織中,不同崗位上的教職員將設法尋求個人專長發揮的空間,在鉅觀 的論點下,社會系統將主動設法維持均衡,微觀的角度則是社會系統中的成員 發揮了各自的功能,最終目的是為了組織目標的達成,此時特殊性

(particularism)的發揮將多過情感性(affectivity)考量,追求績效表現

(perfomance)的取向,則多過特異性(specificity)的存在,學校組織系統發 揮自動均衡的功能,有助於學校專業與學習文化的形成。而「均衡」則可視為 結構功能主義的因子之一。

在結構功能主義的觀點下,社會系統是有秩序的,學校屬於社會系統之ㄧ 部分,亦可視為一個社會系統,與其他社會系統相互依賴而存在,無論是為解 決學校內問題,或為了學校的日常運作,必須與其他外部單位進行合作與互 動,過程中必須考量組織內部文化的基本假設與價值觀,與外部整合時關注於 情感情感性(affectivity)的契合,而非特殊性(particularism)的展現,實現擴 散性(diffuseness)的目標而非過度的品質要求(qualities),進而達到外部整 合的目的,進而促進共識與信賴文化的形成。而「調適」則可視為結構功能主 義的因子之一。

結構功能主義的理論前提係必須有社會系統的存在,社會系統存在的穩定 性,影響組織文化的形塑,學校組織的運作猶如人體的器官運作,需有健康的 平衡狀態方能進行日常的活動,社會系統亦然,透過組織系統內部模式的維 持,並接收外在的資源以滋長,此時組織系統情感中立性(affective neutrality)

的原則,將優先於普遍性(universalism)的規準,品質要求(qualities)的實踐 將多過擴散性(diffuseness)的分布,以客觀的原則聚焦於文化的更新與維持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有助於學校組織維持的穩定性,學校組織系統正常的運作,給予了成長與 創新文化建構的空間。而「維持」則可視為結構功能主義的因子之一。

二、符號互動論

(一)符號互動論理念探討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eory),又譯為象徵互動論。符號 互動主義是社會學中的微觀理論的框架和觀點,透過個體之間的反覆互動來創 造和維持社會的運作,這種觀點在20 世紀中葉的蘇格蘭道德主義(Scottish M oralist)學者和美國實用主義(American Pragmatist)等哲學派別受到研究,影 響力最大的,則是研究自我與社會之間關係理論的美國哲學家George Herbert Mead(Carter & Celene, 2015)。其後,Mead 的學生 Blumer(1969)在《符 號互動主義:觀點與方法》之著作中,提出符號互動論的三大原則:

1.人類面對事物或現象產生的反應,係由事物或現象對人類所產生的意義所引 起的。

2.事物或現象對人類的意義,係源自於過往的社會互動經驗。

3.社會互動經驗係是經由不同的個別行動結合而產生。

Blumer(2004)亦指出,自我互動的過程是在外部或顯性的表達之前的內 部或隱性過程,介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符號互動理論的研究著重組織成員間的 互動性質與歷程,主張社會係由一群互動的個人所組成,在互動過程中學習、

創造、分享各種觀點,進而影響外顯行為,主要概念有互動、行為、符號等,

並主張真理是組織成員對外在事實的積極反應,而非被動的形成,在象徵互動 論的學說中,「心靈」(mind)、「自我」(self)、「互動」(interaction)

及「社會」(society)是幾個重要核心概念。(陳明和、郭靜芳,2004)。

方永泉(2000)對於當代的符號互動論的基本假定包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人在社會情境與社會意義的建構上,是具主動性的行動者。亦即人類對於事 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人的意義為基礎。

2.社會互動應該是由個人追求目標之行動所交織而成的動態過程。

3.社會結構應該是動態的,而且在不斷改變。

Charon(2004)在《符號互動主義導論、解釋、整合》之研究闡述符號互 動論有5 個中心思想:

1.人類必須被理解為一個社會人,不斷地尋求社會互動。

2.人類必須被理解為一種思想存在,而且會在個體內部進行交互作用。

3.人類不能直接感知社會環境,但可以定義所處的社會環境。

4.人類行動的原因係不斷與過去經驗相遇的結果。

5.人類與社會環境具有高度關聯,積極參與自己與社會環境的互動。

圖2-18 係 Kwon(2010)在其博士論文提出之符號互動理論模式,採取

「提示」(self-indication)與「自我互動」(self-interaction)的方式進行社會 互動,個人對外界可以觀察到的刺激可以即時反應,稱為非符號社會互動(non -symbolic social interaction)。感知到刺激進而內化為內在「客體」(objects)

後,判斷並定義該等客體對個人的意義,建立了刺激與回應的個人模式,即為

「符號社會互動」(symbolic social interaction)的歷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8 符號互動論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翻譯修改自Kwon(2010:19)(Theoretical model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二)符號互動論對本研究之啟示

(二)符號互動論對本研究之啟示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