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所建構病句診斷理論為依據

第七章 學生作文病句的補救方案

第一節 以所建構病句診斷理論為依據

國內一片提升語文能力的浪潮中,寫作是語文能力的最終目標,目前關於寫 作的各類研究非常多,其中有關九年一貫課程學生寫作表現方面的研究多傾向於 著重寫作教學這個區塊作探討,少數如曾慧禎(2002)、陳鳳如(1998)、紀淑琴

(1997)提及寫作流程。倘若是寫作研究無法了解作者的寫作流程,就無法針對 各種類別的寫作流程的寫作者予以有效的建議,但未見寫作流程與病句的相關的 理論產出。天才型、苦學型、天才苦學兼具型的寫作流程各有不同的特色與表現,

但是三者之中又有過渡地帶,差別在於創意成分的多寡,因此這是一門相當複雜 的學問。在國內,幾乎沒見過這樣的研究,對於寫作就只能原地打轉的進行研究,

不容易突破現況。寫作研究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人與人溝 通能夠暢行無阻,最後達到延續語言生命的文化目的。不同的語言都有其獨特的 使用方式,也有部分語言是受到民族文化的影響而有共同點,例如南島語系。我 曾在不同族群的學校任教,從原住民學生的母語中可以發現原住民族的語言在數 字、家人稱謂的語音有一些音同或音近的情形,表達情意時也有語序排列的方式,

這些都是語言為了延續生存所累積下來的規範。漢語中的語言學、現代漢語語法 相關研究成果更是豐碩。接納語言的現實存在就是對語言最大的尊重,只可惜實 際的環境並不容許語言充滿活力的展現光芒,仍舊以舊制作為規範,從目前既有 的研究中就可得知道它所著重的方向。高維貞(2006)、林怡伶(2007)、李麗娜

(2008),都是對語文病句進行相關研究,僅有李麗娜(2008)對病句產生的原因 與病句類型進行分析、提出建議;可惜的是病句的產生原因不只有知道病句類型 就能解決教學上的問題。還有對於小學生的病句研究鮮少,因為病句產生原因還 涉及內在與外在環境的影響。此外,寫作類型與寫作成果之間還相互關聯。倘若 是要協助教師在教學上有所依據,解決學生寫作時所遭遇的困難以及產生的問 題,就必須全面性的檢視寫作,透過作文病句探究,了解寫作的流程有所不同,

病句會在不同時機產生,寫作者受到外在的環境與寫作者內在能力的影響下,產 生了病句。因此,本研究極力建構病句診斷理論對寫作教學提出不同的新面向,

就是為了解決病句煩人的問題。

我在教學現場發現學生在寫作上表現不佳,常常「口不擇言」,語義令人費解,

總是需要再三追問才能明瞭學生的想法。這種問題不是只有出現在我班上的學生 身上,同事之間偶爾交換教學心得的時候,對於學生寫作能力低落、思緒混亂或 者無法切題,學生的文章中無法使用順暢、正確的句子,總是感慨萬千。我們共 同商討解決辦法的時候,不外乎在基本字詞訓練、造句練習等方面集中火力,設 計各種教學方式來使學生精熟,但是成效不顯著。我想多數的教師也是如此,因 此寫作能力欠缺、病句出現頻繁仍是目前語文教育無法解決的難題。進行本研究 後,依據這套病句診斷理論,我仔細觀察了學生在寫作上的特質,清楚的發現,

有些學生在寫作時行雲流水,姑且不論其寫作內容的品質,但是思緒的流暢性就 有機會產出具有創意、富有生命力的句子;當然也有學生在寫作中字斟句酌,展 現個人行事細膩,苦學的態度令人讚賞;寫作過程是兩種類型兼具的學生也有,

雖然這些學生稱不上進入寫作光譜中成熟的寫作,但是教師能夠清楚看見學生的 寫作流程類型不同,對於其所犯的病句錯誤就能有所準備。我具備寫作流程理論 的概念之後,對於學生所犯的病句不再「嫉惡如仇」,赫然發現是成人將許多的枷 鎖套在學生身上,然後稱其為「病句」。

倘若能轉換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在一個經驗學習的過程中、能力養成的過 程中,能夠寬宏的接納這些錯誤,這些病句錯誤所以產生並非學生原罪,應該要 反省整體語文教育的制度與實施的現況,城鄉差距、師資養成等都會影響學生的 學習成效;社會因素方面還有科技所帶來的迅速改變使得學生來不及做好準備,

大量且紛雜的資訊湧入學生的生活當中,使得學生來不及消化又要應付快速學習 步調,因而產生了各類病句,如學生的句子有用詞欠當、語法結構紊亂、語義不 清、標點符號濫用這些錯誤。教育政策倘若要解決語文能力低落的問題,就應該 要腳踏實地的檢驗現況,病句診斷理論就能提供完整的參考。問題的產生不是簡 單的直線的兩端問題,而是一種循環的因素交錯。

寫作是語言透過行為所表現出來,多數的人類活動都包含了語言的使用,而 活動中所使用的語言本質依照社會情境而定。具有社會性、功能性的語言觀點主 要考慮兩個問題:(一)人們如何使用語言?或人們使用語言來做什麼?(二)語 言是如何組織以供使用的?(C.C.Pappas 等,2003:3-4)語言的社會性使語言成 為溝通的工具,語言的功能性使語言可以為人們表情達意。語言透過書面呈現就 為寫作,因此可以說寫作也是實際社會情境的反應。既是實際的社會情境,自然 要誠實看待所有既存的事實。於是運用本病句診斷理論可先釐清概念,對寫作者 的寫作流程有所認識就不難理解它所產生錯誤的原因。天才型的寫作流程的寫作

者無法安分的等待,急湧而出的思緒一股腦的宣洩,突如其來的想法總是創造出 許多驚人之語;苦學型的寫作流程的寫作者安分守己的作足功課,把最正確的文 字、詞語一一排列;天才與苦學兼具型的寫作流程的寫作者在創意方面未達天才 型的寫作流程者,又較苦學型的寫作流程者凸出。這三類的寫作流程各有不同的 特色,因此從病句的量與質就能知道作者的寫作流程類型,針對不同類型提出適 當的教學方式與事先預防錯誤的產生。

本病句診斷理論也診斷造成病句產生的語文教育體制,教育體制的制定過於 獨斷,將所有的學習者都視為同一類,並且忽略了寫作者的天分,錯失推動天才 萌芽的先機。我所任教的縣市教育處日前在網路上公告一項新措施,自2009 年 8 月起調整縣內課程節數,

國小中年級課程節數比照高年級節數(每週增加三節),每週增加兩堂語文 課,每週上兩堂英語課(配課節數將超過課程綱要標準)。所增加之節數排 定日期由學校自行決定。國小低年級每週須多排定一堂語文課(從彈性課程 中),總節數不變。(陳建長,2009)

教育處所宣布的事項明顯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相違背,九年一貫課程明文規 定中年級課程總節數為28~31 節,目前多數學校採行節數為 29 節,教育處回覆 各學校的疑惑是這麼說的「西部的學校早就這麼做了」,這樣的答案令人費解。為 了提升學力應該要針對學力低落的原因來做規畫,不應該是照著他縣的模式複製 一份計畫;增加的語文課倘若是沒有提升能力的效用那也只是徒增學生對課業學 習的厭惡,增加教師教學的工作量,減少教師進修與充分備課的時間。基本能力 重要,教育改革的目的當然希望可以兼顧基本能力、創新教學成效與方法,但事 實可見,真正能夠決策教育方針與方式的掌控權,在國內來說還沒有真正民主下 放到學校手中,學校、教師、學生仍是被動、被限制的進行教育活動。

教育體制當中倘若能如本病句診斷理論所涉及的面向,廣泛的觸及寫作類 型,並且了解病句產生的原因,方能訂定完整的語文教育方針去因應病句,減少 病句出現的機會。九年一貫課程的立意良好,但是重要的教育改革常無法持續是 因為人們只接受了某個名稱,而未了解新教學取向的原則。(C.C.Pappas 等,2003:

2)儘管新課程開始接納創新在語文上的表現,但人們未必能正確解讀,教育工作 者未必能落實,沒有實際作為就會使理想淪為口號。因此無妨憑藉本病句診斷理 論為語文教育詳盡的設計課程,使課程能夠廣泛的涵蓋所有面向。要把學校變成

創造內在激勵的地方,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提供量身打造的教育。(Clayton M.Christensen 等,2009:15)師資是複雜因素中的一項。教師是課程實施中的推 手,透過本病句診斷理論能夠知道語文教育的現場目前有什麼樣的窘境,教師的 能力無法因應的狀態導致什麼結果,師資培育過程中沒有放入本病句診斷理論的 概念,使得師資傳統、保守,未能真正落實創意教學。如果要以學生為主體,就 應該確保每一個學生能夠實現夢想,以學生為主體是教育水平線的一端,傳統的 一視同仁是另一端,以目前的趨勢而言可以見證勢必傾向學生為主體的一端。以 學生為主體就得針對學生學習順序來整合內容,讓他們以各自的步調、符合他們 智能類型的方式來學習,此時會跳脫時序、橫向、實質和階級化的標準分類。教 師會成為嚮導,不再是舞臺上的聖人。(同上,43-44)

也許這樣的方式會帶來一些衝擊。創新所以困難,是因為進步的定義和軌跡 改變了,以前被看重的面向已經不那麼重要,以前不重要的面向卻受到重視。破

也許這樣的方式會帶來一些衝擊。創新所以困難,是因為進步的定義和軌跡 改變了,以前被看重的面向已經不那麼重要,以前不重要的面向卻受到重視。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