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詩歌用語方面理應彈性放寬

第八章 相關研究成果的價值評估與彈性應用建議

第三節 在詩歌用語方面理應彈性放寬

語言是發展變化的,語言是社會現象……如果一種語言沒有創新,這種語 言便會成為沒有活力的死語言……但語法規範不是一成不變的……

總之,對語言現象特別是詩歌(包括流行歌曲)創作中出現的一些語 言現象持一定的開放態度,而不是刻板地拿所謂的「語法標尺」來規範……

(吳禮權,2009)

由以上論點可以知道本研究所主張的論點並不孤單,語言是活生生的在變動 著,但是檢視國內過去的研究多數並沒有提到語言變動這個現象。語言受到社會 發展的影響必定有所改變,但過去的研究仍是以舊有的語法規範來約束所有的語 言現象。語法規範當然是必須存在,才能夠使人與人溝通有基本的互動,有正確 的溝通,可是也不能因噎廢食、盲人撞鐘,把具有創意的文學作品捨去。「詩」極 容易被誤判為病句,這些詩歌富含寫作者的用心良苦,也只有天才型、或者富有 創意者才能夠寫出創意的詩歌。詩歌往往被認為字句簡短、內容簡易,殊不知簡 短正是詩歌高深奧妙之處。吳鈞堯(2009)將茶壺與起司作為譬喻來說明長短文 章的區別:

作家最怕寫短稿,越短越怕。寫短稿,就像雕鑿茶壺的內壁,當形態已然 固定,但為了讓茶壺有足夠的空間,使茶葉伸展、滾水呼吸,所能做的,

就是不斷削薄茶壺。作家在這一刻必須完全專注,一字一句,據理力爭。

跟誰爭?作家跟自己爭,十來字的句子濃縮為七、八字,三段併作兩段,

唯一不能省卻的,是作家飽滿的文思。作家不在意泡了多少容量的茶水,

而在乎是否泡出一壺好茶。

任何短小的稿件都像一個陷阱。它們以短小欺瞞、以低卑勸進,邀稿的人 常說:很容易啊,才三百字不到,拜託您了!這時候,「三百字」偽裝為一 個可口的數量,以為這是一塊容易裁切的起司片。

答允了以後,才警覺這不是一片起司。這是一個茶壺。(吳鈞堯,2009)

越短的字句就必須將所要表達的語意進行精緻焠鍊,淺淺的字裡行間一字一 句都得用的恰到好處,方能傳達語言的美感。有時刻意的刪去詞語是為了更彰顯

作者用心良苦的安排,但是面對語言語法的規範卻無法受到賞識,落入了語言使 用的「門外漢」之列。教師在寫作教學時戰戰兢兢,擔負寫作教學的重擔,跳脫 不出舊有的框架;師生在綁手綁腳的空間中失去對寫作的熱情,學生無法享受寫 作的樂趣與滿足,因此學生的表現不盡理想,教師也陷入習得無助的情境裡,缺 少突破現況的動力。

某位老師交代他們課堂報告須寫一千字以上、不能只幾百字打發,除非他 們能像學姊某一樣幾百字講到所有重點。

……

當時應該送本詩集給那位老師,讓他知道我在課堂報告外,也用很少的文 字寫東西,一個字有了聲音,兩個字有了表情,一行字出現了情境……

僅僅十幾、幾十字,也能有一個具體而微的小宇宙。(林婉瑜, 2009.05.10)

林婉瑜分享的經驗中提到了詩雖然常見篇幅較短,但卻能夠形成具體而為的 小宇宙,別有一番天地。這個小宇宙的影響力不受限於篇幅短而沒有價值,反而 是能夠將不同範疇的結合,產生一些新解,並非只能屈就語法結構錯誤、用詞欠 當、語義不清、標點符號濫用等錯誤,將詩歌誤為病句實在可惜。

例如:夏宇<甜蜜的復仇>: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候

下酒(張默等編,1995:1112)

以舊有的語言學規範來看這首詩必定被列為病句一族,糾正其用詞欠當,「影 子」非食物,如何加「鹽」,更不可能「醃起來」、「風乾」等動作,但在本研究理 論建構後,應該開放一個空間給詩,該詩表達出懦弱的人在面對別人的欺壓時,

不是沒有能耐反彈就是為尋求補償以便得到心理的平衡的道理。該詩與魯迅的《阿 Q 正傳》中主角阿 Q「在精神上求取勝利」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氣化 觀型文化中的彈性與韌性,換成其他文化系統就不可能這樣高度委屈自己。(周慶

華,2007:62)詩句中可帶出整個文化觀的類型,這樣的詩的富含文化意義遠比 被列為病句、警惕後輩來得有價值。

又如:H.Baudelaire 的作品:

天空淒美的像一座大祭壇;

太陽在自凝的血泊中溺斃。(H.Baudelaire,1992:162~163)

乍看之下會提出疑問,「太陽」非人,怎有「血液」?更不會「溺斃」,可是 這卻是象徵主義流派的抒情詩,抒發一種對所在環境氣氛詭異(連太陽都流了一 灘血溺斃在那裡)的恐懼或厭惡感;凸顯了病態社會的不可迷戀的意象。(周慶華,

2007:116)

再舉R.Chapman 與 Peter A. Angeles 書中所引的作品為例:

無色的綠思想喧鬧地睡覺

她拳頭般的臉緊握在圓形的痛苦上死去(R.Chapman,1989:1~2)

時間的熾熱一直持續到睡眠為止(Peter A. Angeles,2001:59)

在語法規範中,「思想」不會有生命,因此不該搭配「睡覺」這個動作,再者

「無色」怎麼會有「綠思想」;「痛苦」是形容感覺,不該搭配「圓形」;「時間」

是總稱,無法觸摸,也不該搭配「熾熱」,以上二句都會被歸為用詞不當的病句類 型,但如此一來就抹煞了詩所象徵的新意。

除了以上的詩句可能會被誤為用詞欠當之外,有些詩句也極可能被誤為語義 不清,例如:陳黎的作品<在島上>:

我們不是死去,我們是老去 我們不是老去,我們是變化羽毛 像大海抽換它的被單

在古老又年輕的石頭的搖籃(陳黎, 2001:301)

倘若以語法規範來看,前面二句相互矛盾,到底是死了還是老了?後面說變 換羽毛像大海在石頭的搖籃抽換被單,那搖籃到底在那裡?用僵硬的語言學來檢 視這首詩,將詩歸於語義不清就把詩看的太膚淺。

語文教學上的三大類文體分別是抒情性、敘事性、說理性,以上二首詩為抒 情性文體,要把情感加以提煉後透過比喻、象徵等藝術手法來傳達情感,情感經 過一般萃取與包裝可與「普泛之流」有所區別,大致上有「意象的安置」、「韻律 的經營」等二大基本類,再將情感限定在「深情」、「奇情」的層次,必要時以「反 義語/矛盾語」、「形式變化」來強化張力。「形式變化」可見於圖像詩、前衛詩、

超前衛詩,而上面二首詩便以「反義語/矛盾語」型態呈現。(周慶華,2007:120-122)

像羅青的<吃西瓜的六種方法>這首詩:

第五種 西瓜的血統

……

然我們卻不能否認地球是,星的一種

……

就好像月亮跟太陽太陽跟我們我們跟月亮的 一,樣

第四種 西瓜的籍貫

……

而我們終究免不了,要被趕入地球裡面 而他們遲早也會,衝刺到西瓜外面

……

第二種 西瓜的版圖

……

就等於敲落了所有的,星,星

……

重新撞入我們的,版圓

第一種 吃了再說 (羅青,2002:186-189)

這首詩讓我們看到吃西瓜可以有品味,先玩賞、再品嚐,從詩中的「血統」、「籍 貫」、「哲學」、「版圖」為方向。詩名為<吃西瓜的六種方法>卻只寫出五種,解構 了數量,保留第六種給讀者來填補;五種方法排列順序顛倒處理,解構了一般的 秩序感,其中有四種跟吃西瓜沒有直接相關,解構現實情境中「對應」和「寫實」

的觀念;詞句的拼貼或異質素的並置對比平常所見的「邏輯關聯」或「首尾完整 性」,顯然要突破語義連續或單一意義觀念的制約。我們也可以從羅青的這首詩當 中發現標點符號似乎都用在語法規定之外,例如:「然我們卻不能否認地球是,星 的一種」、「而我們終究免不了,要被趕入地球裡面」、「就等於敲落了所有的,星,

星」,加上標點符號隨性置入,一併凸出它的解構用意。(周慶華,2003:221-222)

透過詩歌顯示人有自由建構意義和唾棄權威宰制的需求,滿足人的解構情結,重 建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我們應當接納這樣的作品,並且給予高度的肯定。

光講標點符號的正確與否,會使得詩句失去光采。

詩所能應用的年齡從幼兒到老人都是適用對象,櫻井正孝(2001)認為教幼 兒作詩可以使孩子了解詩詞中的韻律與表現方法,使孩子透過韻律學習詞彙,享 受語言的樂趣。

語言與文化不該脫鉤,而文學能將文化實際且具體的展現出來,在文學中詩 的語言是要探討美句,而不是針對語法結構等規範來否定詩句。相同的態度也要 應用於教學上,對於能夠透過詩歌展現創意的天才型寫作流程者要多點耐心,更 要多點包容,因為這一類的寫作流程者能夠豐富語言的生命力,延續整體文化,

苦學型、天才苦學兼具型的寫作流程者當然也有部分展現創意,將創意奉獻給人 類。對於寫作光譜外,汲汲努力學習的學子可換來更大的空間使其發揮,也許必 須花費許多時間嘗試錯誤,就能產出一句經典佳作,文化的累積不就正是如此,

數以萬計的努力換得推進歷史頁扉的前進。

本病句診斷理論最大的價值在於肯定寫作者的寫作流程各有不同,但是所創 新展現的內容不應受限於語法規範,應該以彈性的態度來看待寫作者所創新的產 物。詩歌是一大代表,評判寫作文章時應保留語法規範,也應保留詩歌用語的彈 性空間,這並不會相互衝突,教師了解學生的寫作類型,應多鼓勵學生朝向語文 對自我產生價值而勇於創作。這必定是時勢所趨,張曼娟與方文山兩人看似兩條 平行線,但是卻因詩歌產生共鳴,張曼娟以現代情懷結合古代詩歌,以散文筆鋒 帶領讀者進入古典詩詞的世界;方文山創作中國風歌曲,將古典詩詞融入現代流 行音樂,帶動華文世界一大風潮。詩歌結合了張曼娟那端莊的詩與方文山倜儻的

本病句診斷理論最大的價值在於肯定寫作者的寫作流程各有不同,但是所創 新展現的內容不應受限於語法規範,應該以彈性的態度來看待寫作者所創新的產 物。詩歌是一大代表,評判寫作文章時應保留語法規範,也應保留詩歌用語的彈 性空間,這並不會相互衝突,教師了解學生的寫作類型,應多鼓勵學生朝向語文 對自我產生價值而勇於創作。這必定是時勢所趨,張曼娟與方文山兩人看似兩條 平行線,但是卻因詩歌產生共鳴,張曼娟以現代情懷結合古代詩歌,以散文筆鋒 帶領讀者進入古典詩詞的世界;方文山創作中國風歌曲,將古典詩詞融入現代流 行音樂,帶動華文世界一大風潮。詩歌結合了張曼娟那端莊的詩與方文山倜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