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學生作文病句形成的原因推測

第四節 整體語文教育有所缺漏

由於寫作教學觀念混淆不清,教師對於自己教了什麼內容不清楚,以為既有 的造句教學就是相關的內容,國語教學上普遍認定小學生經漸進、反覆練習後,

提高嫺熟度,便可以一掃恐懼的寫作心理,也能避免習寫作業的枯燥與無聊,就 不會排斥寫作了。(杜淑貞,1998)但是學生的學習環境多數是前者:漸進與反覆 的練習;後者:避免枯燥與無聊總是受到忽略,或者說並不是坊間認為重要的。

再說,倘若寫作教學真能透過精熟就掃除對寫作的恐懼,理應學生不再討厭寫作,

不會再有病句產生。但眾所皆知,學生仍然普遍厭惡寫作。因為教育環境使教師

在教學時無法有充足的時間準備,課程缺乏變化,教師對寫作的認知不足,沒有 堅強的自我教學信念,在國語文領域當中陷於歷史的迷思,例如:文言文與白話 文之爭,眾家學者吵個你死我活之後,仍舊沒有改善國語文程度低落的問題。

眾多紛爭當中,沒有多少人關注教師在現場單打獨鬥之後,需要些什麼力量 溢注才能再次迎接教學的挑戰?就我工作現場所知,教師要參與進修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教師在專業工作上進修的管道除了各種短期的研習之外,就是屬各大學 的在職專班的進修課程較為完整,特別是教育體系的大學較會開設這一類的進修 課程。短期研習成效較差,而參加各大學的長期進修課程往往必須報請各任教單 位核可,教師才能留職停薪或參加公餘進修(夜間班、假日班、暑期班)的進修 課程,而且國中小必須考量有意願進修的教師人數多寡,當中必須衡量學校負擔 各項工作的人力是否足夠,有意願進修的教師容易受到限制。教師參加各項進修 的費用也都必須由教師自行負擔,如此更加降低教師對進修的意願,教育體制中 對加強師資專業一環並不是十分看重,倘若能夠有一套鼓勵的機制、充足的進修 管道,我想可以增進與更新教師的教學認知,使教育也能夠及時更新舊觀念,符 應現實。

另外,學生學習的環境無法有足夠的自由可以發揮,總是依樣畫葫蘆的模式,

不能改變對寫作的既定成見。例如「同學有不懂的地方,老師都一而再,再而三 的講,直到同學都了解為止。」學生在句中學到「一而再再而三」的新詞,老師 提出「一而再再而三」這組詞要學生練習造句,學生造了「弟弟有不懂的地方,

媽媽都一而再再而三的講,直到弟弟都了解為止。」這樣的造句(先不談及其語 誤)思考範圍太小,應屬套句,缺乏新意,對於寫作並沒有幫助。倘若是造句寫 成「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人民,不可以亂丟垃圾,可是人民還是一而再再而 三的亂丟垃圾,使環境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污染」,(林鍾隆,1988:100-101)改變句 型,加以應用,才能使得語文的學習有進步的空間。英國文學家吳洛波說:「學習 多方解釋方法的人,會養成一種研究對方心理立場的習慣,這樣他對於別人不同 的意見與立場,格外能了解與容忍;如此他將變成一個思考更精確的人,因而將 更受旁人的尊重和歡迎。」(徐道鄰,1993:154)

史帝芬金談及自己寫作時表示他寫作作品的情節都是在走路、開車、淋浴時 浮現,這些被寫入書中,但都不是事先計畫好的情節,他更不會將一些細節記在 筆記中。(Stephen King,2002:149)可見作家在創作時並不是制式的工作,而反 觀語文教育所教授的寫作課程除了公文式的寫作為必需之外,其餘的寫作教學也 沒有新意,寫作還是處在封閉的空間(教室、校園)進行例行性的步驟,沒有真

正情感的融入,只是為了作業而寫作,沒有熱情,自然就無法持之以恆的學習,

寫作就是對老師與學生都備感痛苦的一項工作。

從整體語文教育政策的制定可以知道政策所以如此制定必是代表當時的教育 觀點為何,現行的政策可以顯示國人對教育的認知見解過於短淺,既想要培養學 生有能力,又想要速食達成,什麼都沾一點、一味仿效異體制的結果是使得寫作 教學時間零碎、沒有完整的寫作教學,學生的能力自然是無法提升。董澤(2008)

認為我們教育有的不是升學壓力,而是就業壓力,因為企業主看學歷,所以大家 就拚學歷,所以教育的問題來自於最終的求職壓力,熱門科系所以熱門是因為熱 門等於賺錢,賺錢的科系就是熱門的科系,因此學生不選自己的興趣而是選可以 帶來最多賺錢機會的科系。(《大學生了沒》,2008.08.20,中天綜合電視臺)教育的 基本理念如此將連帶影響教育的方式,講求效率,老師教,學生學,最快的方法 就是複製,但是複製的同時卻又因教育政策的時代政治性不同,所以會有所偏誤。

爭論不休的文言文與白話文教學,就是余光中與前教育部長杜正勝為了教材當中 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隔空爭論:余光中認為必須有良好的文言文底子,才能寫 出優秀的白話文文章,因此文言文教材比例應大於白話文;杜正勝認為這是不夠 了解臺灣文學的看法,認為臺灣有豐富的歷史人文條件,有豐富的外來文化融合,

能夠獨樹一幟。同時也有張大春為了年輕世代的新語言發聲,認為「火星文」是 應該被容許存在的生命。我想一個語言的生成必定其來有自,國語文所以存在是 歷經時間焠鍊而成,由圖到字,字相組合成詞,詞生成句以表情達意,因此字詞 背後所有意涵並不會因為是文言文或白話文而改變,要能夠流暢的使用這些文化 結晶必定得了解而後掌握,才能產出完美作品。至於整個語文發展的歷史過程必 定是精采而且不斷修正前一期的語文用法,火星文不過是語文的現在進行式,你 能斷定二十年後的國語文不會走出圖像化的一番新面貌?《溫世仁武俠小說獎》

的評審獎是一部頗受爭議的作品《小貓》,這是一部臺語加上火星文夾雜的武俠小 說,作者施百俊他所寫的作品除了武俠小說之外,還有美學經濟,他認為「就像 沒有惡魔黨,就不會有科學小飛俠,兩者不是對立,而是辯證發展關係,任何一 方的成就都會滋長另一方」、「我想以臺客武俠為武俠寫作開宗立派,我覺得具備 創新精神、對世界永遠開放的好奇心以及追逐夢想的堅持,是這個時代求生制勝 的要素。」(林欣誼,2009.03.30)

我想這個正可以給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一個新的思考方向,臺灣真的具有融 合中外不同文化的優勢,並且具備中國大陸受到文革抹煞了國語文精華的不足所 沒有的豐富漢文化,能夠強化基本語文能力,融入民族融合的生命力,才能夠使

得歷史較短的臺灣誕生自我的語文文化。語文的能力是文化透過歲月洗禮所得的 成果,文化自然離不開歷史的色彩,但是應該以客觀的角度,接納歷史所締造出 的文化成果,不需要刻意抹滅語文生成的歷史事實,也不該以個別黨派或立場色 彩任意誤導。語文教育政策的制定在官方階層必須有這樣的宏觀見識,就事論事 的討論爾後制定,不該時晴時雨,只看執政者的喜惡而定。

整體語文教育過度狹隘,這裡的狹隘指的不單是國家教育政策,更有如先前 提到的社會因素在影響。從國民素養可以觀見家長將在經濟層面工作的價值移植 到教育的觀念,多數雙薪家庭將教育交給補習班,以金錢換取富有人文價值的家 庭教育;單親家庭更不用說,受到經濟需求的壓迫,家庭教育更容易被忽視,許 多教育的工作都因此落到學校與補習機構的身上,行政院客委會的「客庄 12 大節 慶」在南投「搶成功,鹿神祭」這一場活動透過報紙媒體的報導讓民眾看到報導 中的圖片熱鬧登場,但是仔細觀看照片思考一番會發現令人擔憂的現象:在許多 公開場合的表演或競賽總是由學校、補習機構所主導,帶著學生參加或表演,但 是對照與我們生活習性相近的日本,日本許多活動都是以社區自發性的組織,由 家長自我籌組共同參與,例如日本的青少棒,國內與日本的棒球交流頻繁,每年 總有數場棒球比賽,不論正式或非正式,都可以看到日本家長隨隊照料。當然國 內的家長倘若是經濟能力許可者也有相同的表現,但是日本家長不同的是他們能 夠出自關心,基於提供機會的角度來看比賽,而國內的家長則是基於求勝,甚至 是「必勝」,而且國內的家長多認定勝負是代表球隊「教得好不好」,把孩子送到 打棒球的學校就表示未來前途有望;國內的棒球比賽可以看到家長坐於休息區常 有抽菸、喝酒、嬉鬧、嚼檳榔的畫面,而日本的青少棒就卻如社區活動一樣的常 態,場內進行比賽時,家長們是在場邊各自準備餐點,猶如一場家庭聚會,打完 球就是鼓勵與家庭生活。日本為孩子舉辦棒球比賽的時間多數訂於孩子的長假期 間,並不會像國內一般,總是在正常上課時間舉行,剝奪了許多熱愛棒球的孩子 同時必須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個例子是要說明國內的教育觀念還有很大的進 步空間,重視教育不是只有看成績、看比賽而已,更需要的是看重內涵。語文教 育就應該如此,讓語文不再只是一門學科,語文應該是生活,寫作就如同喝水一

整體語文教育過度狹隘,這裡的狹隘指的不單是國家教育政策,更有如先前 提到的社會因素在影響。從國民素養可以觀見家長將在經濟層面工作的價值移植 到教育的觀念,多數雙薪家庭將教育交給補習班,以金錢換取富有人文價值的家 庭教育;單親家庭更不用說,受到經濟需求的壓迫,家庭教育更容易被忽視,許 多教育的工作都因此落到學校與補習機構的身上,行政院客委會的「客庄 12 大節 慶」在南投「搶成功,鹿神祭」這一場活動透過報紙媒體的報導讓民眾看到報導 中的圖片熱鬧登場,但是仔細觀看照片思考一番會發現令人擔憂的現象:在許多 公開場合的表演或競賽總是由學校、補習機構所主導,帶著學生參加或表演,但 是對照與我們生活習性相近的日本,日本許多活動都是以社區自發性的組織,由 家長自我籌組共同參與,例如日本的青少棒,國內與日本的棒球交流頻繁,每年 總有數場棒球比賽,不論正式或非正式,都可以看到日本家長隨隊照料。當然國 內的家長倘若是經濟能力許可者也有相同的表現,但是日本家長不同的是他們能 夠出自關心,基於提供機會的角度來看比賽,而國內的家長則是基於求勝,甚至 是「必勝」,而且國內的家長多認定勝負是代表球隊「教得好不好」,把孩子送到 打棒球的學校就表示未來前途有望;國內的棒球比賽可以看到家長坐於休息區常 有抽菸、喝酒、嬉鬧、嚼檳榔的畫面,而日本的青少棒就卻如社區活動一樣的常 態,場內進行比賽時,家長們是在場邊各自準備餐點,猶如一場家庭聚會,打完 球就是鼓勵與家庭生活。日本為孩子舉辦棒球比賽的時間多數訂於孩子的長假期 間,並不會像國內一般,總是在正常上課時間舉行,剝奪了許多熱愛棒球的孩子 同時必須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個例子是要說明國內的教育觀念還有很大的進 步空間,重視教育不是只有看成績、看比賽而已,更需要的是看重內涵。語文教 育就應該如此,讓語文不再只是一門學科,語文應該是生活,寫作就如同喝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