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以樂器為主要考察

雖然東洋音樂圈的觀點隨著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而逐漸消失,然而,田 邊尚雄的《東洋音樂史》,仍以《中國音樂史》的姿態,在中國音樂史的研究中發

280 參見植村幸生,〈田邊尚雄與東洋音樂的概念〉,周耘譯,《黃鐘》,no.2(2010):81-87;鄭祖 襄,〈談楊蔭瀏對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外來說"的批評〉,《音樂研究》,no.1(2012):5-14, 57。

281 參見植村幸生,〈田邊尚雄與東洋音樂的概念〉。

揮作用。282 田邊尚雄在書中的論述,主要是以樂器之起源與傳播為依據,其後論 音律與樂曲。在「中國音樂史研究上之困難」283 一節,田邊尚雄解釋需以樂器為 主的原因:「由古代繪畫雕刻等遺物,推求其樂器之奏法,實不能真切,然今日除 此方法外,已無其它最適當之方法。故研究古代音樂在適當之程度內,不得不採 用此法。」284 除此之外,恩格爾《文明史より見たる世界の楽器》中關於樂器的 論述,應亦提供了田邊尚雄在論述方法上的參考。

田邊尚雄認為中國周代時的樂器,已經包含他族樂器甚多,如笙、簫、籥、

箎等管類及部份鼓類有可能是傳自外族,而屬於中國之最古樂器只有鐘、磬、柷 等敲擊樂器,以及琴瑟兩種撥弦樂器285,秦代以後的樂器更皆由西域傳入。田邊 尚雄將各種吹管樂器認定為自外域傳入中國的證據,僅是因為在中國周邊的原始 民族也有類似的樂器,以音樂進化論之觀點來看,這些民族的音樂一定較中國音 樂為原始,因此這些樂器即有可能不是自生於中國,而是自這些民族所傳入,例 如所羅門群島原住民所用的排蕭、苗族所用的笙,甚至西亞的縱笛。286

雖然田邊尚雄文中說盡中國文化的好話:「中國周代已由四周民族輸入文 化……此非中國文化有賴外國文化之輸入,乃因中國文化,較高於四周民族,四

282 《中國音樂史》於 1937 年出版後,1965 年於台北重新發行,並陸續再刷;大陸方面 1984 年由 上海書店重新印行,1998 年北京商務出版社重印發行。因此該書對於中國音樂之研究,仍有其影 響性。

283 以下相關論述皆以《中國音樂史》之文字為主,若論及《東洋音樂史》將另行註明。

284 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史》:6。

285 參見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史》:86。

286 參見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史》:106-108。田邊尚雄以進化論觀點,來做為對於原始民族音樂進 化的判斷,也出現於他的《日本音乐研究》中,田邊尚雄將庫頁島進行阿依努人的音樂,置於書中

〈日本民族的原始音樂〉一節。參見植村幸生,〈田邊尚雄與東洋音樂的概念〉。

方慕其文化而流入之也」,287 也無法阻止中國學者的反彈意見。楊蔭瀏1942年即 意有所指地批評道:「在本國有人準備囫圇接受西方整個的音樂文化的時候,不遠 的鄰邦,倒搶先一步地研究我國的國樂,並且略略拗曲了一部分事實,以加強它 東亞文化主人的荒謬論點。」288 其所指的就是這本田邊尚雄的《中國音樂史》, 不論楊蔭瀏是否知道這本書譯自《東洋音樂史》,他從中譯的書中亦感受到田邊尚 雄的日本中心觀點。他在1979年的課堂上,仍不忘批評道:

田邊尚雄的中國音樂史基本上是「外來說」,等於說中國沒有音樂發展的歷 史……拐彎抹角地貶低中國。他一方面說:全世界以中國音樂最古,唐朝 是中國古代音樂的高峰,但另一方面又說,中國古代音樂在中國保存得不 多,大多數都在日本,歡迎中國人到日本研究中國的古代音樂。289

此段則是在批評田邊尚雄於書中列舉日本所存之隋唐樂曲後的一段文字:「在中國 則隋唐之樂,今皆佚滅無存;而日本今尚傳存之。故欲研究隋唐音樂之性質,至 日本方面考之殊為便利。」290

金文達除了質疑田邊尚雄對於音樂起源的考察之方法與立論鬆散,亦批評其

《中國音樂史》中,大量使用日韓文獻,甚至印度相關的資料,而甚少使用中文 文獻,因而往往出現不符合中國音樂歷史發展之現象。此外,亦批評田邊尚雄「隋 唐音樂已無存於中國,然尚存於日本」的主張,甚至影響德國比較音樂學大師薩

287 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史》:175。

288 楊蔭瀏,〈國樂前途及其研究〉,《中國音樂學》,no.4(1989):4-15。原文分上、中、下三篇,

分別刊載於《樂風》,卷 2,no.4(1942);卷 3,no.1(1943);卷 3,no.2(1944)。

289 〈楊蔭瀏先生的音樂之路〉,喬建中整理,《中國音樂學》,第 4 期(1999):5-14。

290 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史》:225。

克斯(Curt Sachs, 1881-1959)關於東方音樂的論述。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