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副詞“又”的研究

2.1.3 主觀語用

2.1.3.3 反問句

副詞“又”在反問句式中的主觀語用常常與否定句式放在一起討論,學者 們認為兩者都是副詞“又”的一種表示語氣的加強用法(呂叔湘,1980;劉月 華等,1996)或是「重說語氣」(王力,1959);也都是一種主觀性積累,而 積累特性間的相關性有可能只存在於說話者的主觀認定(Biq,1988);一樣 透過突出前提條件的對立關係,使結果得到加強(李君、殷樹林,2008)或 是澄清前提條件帶來的誤解,恢復事實的真相(韓玉國,2004),並且在強 調說話人的語用推理過程中,都產生了主觀化(劉丞,2010)。

關於反問句的主觀語用,Biq(1988)認為反問句由於正、負面的反問 分別表強烈負、正斷言,是一種間接語言行為,可以保存聽話者的面子,維 持社交互動的通暢,以達成「禮貌」目的。為了避免讓說話者的主張顯得過 於強勢以降低面子威脅,所以表相上說話者把選擇空間留給了聽話者;然而 實際上,因為反問句的答案是明顯的,聽話者並沒有選擇的空間。若將反問 句中的“又”省去,「真值與句義都不會改變,只遺失了表說話者態度的強調 力量」(1988:112)。說話者用“又”的規約隱含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其作 用涵蓋整個反問句,先以命題中作為積累項目中的「斷言特性」,再透過聽 話者的語言知識(“又”的規約隱含)進一步暗示還有其他「隱含特性」的存 在,透過特性間的積累讓話語顯得較不意外、更有說服力。Biq 指出,隱含 特性及其與斷言特性之間的相關性不一定在邏輯或經驗上具有可證性。如例 句(83)中接線生的斷言特性為“電話鈴響偶然有些長短不同沒關係”,就算 不管在邏輯或是經驗上都不成立,但說話者還是主觀地將與電話鈴聲不太可 能長短不一與“鈴聲長短不同沒關係”關聯在一起,藉此表達出急於想結束對 方的詢問的不耐煩情態。

(83)客戶:電話鈴響時間有長短不同的嗎?

接線生:不會吧!偶然有些不同又有什麼關係?(Biq,1988:111)

39

Biq(1988)提到的隱含特性,其實是說話者的預設(背景句:pq), 其與斷言特性(反問句:~pq [又~q?])透過副詞“又”構成積累,用以表 達說話者不耐的態度。而關於背景句及反問句之間的關係,在專論反問句用 法的文獻中有更詳細的討論,一般認為隱含預設(背景句)與反問句之間存 在一種「對立」的關係(邵敬敏、饒春紅,1985;柴森,1999;殷樹林,2008;

劉丞,2010),透過“又”並存兩狀況間的矛盾亦可視為一種「轉折」。以例句

(83)而言,隱含預設(如:電話鈴聲沒有長短不一[p],沒有關係[q])與 斷言(如:“電話鈴聲偶爾長短不一[~p],有什麼關係?[q])便存在著預設 條件[p]與[~p]之間的對立關係。「反問句中的強調效果便是透過突出兩種情 況的『對立』表達出來的」(柴森,1999:66;劉丞,2010),「有了『對立』

關係,才有了“又”字的強調意義」(柴森,1999:66)。

另外,針對隱含背景句對反問句所表的不同看法,“又”的反問句還可以 分為「顯同」與「顯異」兩種類型(李君、殷樹林,2008;柴森,1999;殷 樹林,2008;劉丞,2010);當對立的兩面完全沒有調合的餘地時,兩者間 形成悖論(p,q/~p,~q),屬於顯異類;當對立的兩面會帶來相同的結果 時,則屬於顯同類(柴森,1999)。殷樹林(2008)和李君與殷樹林(2008)

指出背景句的內容屬於交際雙方共有的百科知識的一部分,是說話人認為並 相信聽話人也認為是真的;並將兩類反問句與背景句的關係分述如下:

顯同類反問句:(p,q)~p 又~q?意即~p 也 q。

條件:p 與~p 在交際雙方的百科知識中具有對立的性質。

結果:對於是否 q 呈現「一致」結果。如例句(84)-(85)中,不會 說話[p]跟沒翅膀[p]固然都不好[q],但是會說話[~p]和有翅膀[~p]也沒用 [q]。是表姊弟[p]自然可以站在一起[q],但是經理跟工人[~p]也可以站在一 起[q]。

(84)顧八奶奶…(自負而又自憐地)可是會說話又有甚麼用?反正也管不住男 人的心。(殷樹林,2008:63)

(85)自己,專仗著自己,真像老人所說的,就像是被小孩子用線拴上的螞炸,

有翅膀又怎樣?(李君、殷樹林,2008:116)

(86)她心裡面這麼想,嘴裡卻說道:“是呀,是呀。…你講得很對,我們不要說 是表姊弟了,就算是經理和工人吧,這又有什麼不可以站在一起的呢?所 以我覺得,你提的那些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李君、殷樹林,2008:116)

顯異類反問句:(p,q)~p 又 q?意即~p,(則、就)~q。

條件:p 與~p 在交際雙方的百科知識中通常不具有對立的性質,或說 話者認為聽話者不認為二者間存在對立關係,因此要讓聽話者意識到 p 與

~p 之間的對立,進而加強對 q 的否定。

結果:對於是否 q 呈現對立結果。如例句(87)、(88)中,沒走到門口 [p]還可以猶豫[q],已經走到門口了[~p]就不應該猶豫[~q];別的事[p]跟你結 婚可以有關係[q] vs. 你那位大學小姐[~p]跟你結婚不應該有關係[~q]。

(87)你看你,走到門口了又猶疑什麼? (殷樹林,2008:63)

(88)陳白露:可是,八姊,你那位大學小姐跟你結婚又有什麼關係呀?(殷樹 林,2008:63)

柴森(1999)曾經提出,在顯異類的情況下,反問句中的“還”與“又”

可以互換;不過在語義上仍有些許差別,“又”著重於突出命題與預設間的對 立,“還”則加強對性質持續存在的否定。殷樹林(2008)則進一步透過“還”

與“又”在顯異類反問句中的表達式來說明可以互換的原因。陰樹林透過對比 顯異類反問句的表達式“(p,q)~p 又 q?”與“還”的表達式“(x,q)y 還 q?”,

發現顯異類反問句中 p 與~p 的對立,可以視為“還”的反問句中 x 相對於 y 的一種特殊情形,為“還”與“又”在顯異類的反問句中可以互換的原因。而劉 丞(2010)則認為反問句式是對追加的隱含可能性進行否定,表示「既然另 一種方法或事態(隱含)連存在的可能都沒有,就更談不上累加了」(2010:

87),如例句(89)、(90)。由於可能性亦為一種結果,本文認為劉丞所提出 的可能性應只涵蓋了「顯同類」用法。劉丞以此推論“又”從否定句到反問句 的主觀用法中,由於否定內容從隱含的「假設條件」到抽象的「可能性」, 因此表達出更強的主觀性,但仍保有語法化的「保持原則」(沈家煊,1994)。

41

(89)不行!你們太了解我們的底細了,又哪能留著你們,得滅口。(劉丞,2010:

87)

(90)一畝一分土地都不給,那些盲目上馬的開發,房地產項目又哪裡會有容身 立足之地呢?(劉丞,2010:87)

儘管學者們認為反問句的類別可以從背景句與反問句針對結果的一致 性來區分,但是本文認為背景句的形成與推論基本上與溝通雙方的主觀認知 有著密切的關係,同一個反問句,在溝通雙方不同的主觀認知下,甚至會產 生不同的背景句,造成類型判斷的不同。以例句(89)來說,劉承(2010)

認定其為「可能性」用法(顯同類)的前提是將背景句推論為“你們不了解 我們的底細,就已經不能留了。”故能與反問句“你們太了解我們的底細了,

又哪能留著你們?”指向同一個結果(可能性)。在這種情形下,反問句中的

“又”與“還”是不能互換的(殷樹林,2008)。然而如果說話者或聽話者的主 觀認知是“如果你們不了解我們的底細,那就可以留。”,在這個背景句之下,

同一個反問句就會被歸屬為顯異類,此時“又”便能與“還”互換,但似乎就不 能以「可能性」解釋之。另外學者們也注意到“又”的反問句具有特殊的型式 要求,“又”的反問句只能用在帶有疑問指代詞(呂叔湘,1980)的特指疑問 句中,並且句末語氣詞也只能用“呢”不能用“嗎”(柴森,1995;張平,2004;

殷樹林,2008)。

林碧華(2006)曾就語義派生的角度闡述過“又”存在於推理中的語用現 象;如 2.1.3.2 中的圖二-1 所示,林碧華認為“又”在反問句與否定句中的語 氣表現,可以視為由詞彙意義所派生出的推論意義,其中在否定句中的語氣 是客觀「轉折」語義的推論意義,而作用於反問句中的語氣是客觀「遞進」

語義的推論意義。林碧華認為在反問句中,“又”的前後項之間存在著一種關 係,後項的發生是在前項的條件下更進一步產生的,以(91)為例,“又”

所連接的後項“如何能寫出好文章?(無法寫出好文章)”便是在前項“連最 基本的都不了解”的基礎上發展出的結果。

(91)記得高一時國文老師告誡我們:「不要一味的排斥文言文而只讀白話文。白 話文是建立在古文的基礎上,如果連最基本的都不了解,又如何能寫出好

文章?(林碧華,2006:51)

林碧華(2006)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前後項的關係是一種「遞進」關係,

可以解釋成後項的情況為前項情況的更進一步發展。儘管林碧華跟其他學者 一樣指出推理過程對於語氣或是主觀情態的影響,但是從其對於例句(91)

中的前後項定義,我們發現林碧華的推論並未涵蓋“又”的規約隱含,其前項 不同於其他學者提出的背景句(隱含預設),而僅以斷言(Biq,1988)或是 反問句表達式「~p,又 q?」(殷樹林,2008)中的~p 作為反問句的前項。

綜合前人們對於反問句的成果,語氣是透過積累矛盾的兩狀況以凸顯

「對立」的方式產生的;因為「對立」關係,才讓“又”字有了強調的意義。

而相互對立的兩積累項目,後項為反問句,前項則為隱含預設(或背景句);

其中隱含預設的產生與交際中聽說雙方的主觀認知有密切的關係,可以影響 反問句的類型為顯同或是顯異,更可藉此表達說話者的主觀情態。另外,反 問句中“又”的主觀語氣與詞彙意義間與否定句一樣具有推論關係,而林碧華

(2006)認為在反問句中,“又”的主觀推論意義由客觀詞彙意義遞進義衍生 而來。然而,由於林碧華的推論僅限於話語中的斷言成分,並未涉及“又”

的規約隱含,因此本文將於後續第四章情態機制的討論中,嘗試闡明反問句 中的主觀語氣與客觀語義間的派生關係。既然我們確認說話者的主觀認知對 反問句中的情態有直接影響,那麼副詞“又”在說話者表達其情態時扮演什麼 樣的角色,聽話者又是如何識得說話者的暗示,意識到兩種情況是互相對立 的,從而得知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情態,使溝通順利達成,本文亦將於第四章 推論機制的討論中,結合“又”的情態副詞特性以及關聯理論,對此進行深入

的規約隱含,因此本文將於後續第四章情態機制的討論中,嘗試闡明反問句 中的主觀語氣與客觀語義間的派生關係。既然我們確認說話者的主觀認知對 反問句中的情態有直接影響,那麼副詞“又”在說話者表達其情態時扮演什麼 樣的角色,聽話者又是如何識得說話者的暗示,意識到兩種情況是互相對立 的,從而得知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情態,使溝通順利達成,本文亦將於第四章 推論機制的討論中,結合“又”的情態副詞特性以及關聯理論,對此進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