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聽話者的推理:解碼與推理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關聯理論概述

2.3.3 關聯理論的明示推理模式

2.3.3.4 聽話者的推理:解碼與推理

順利的交際溝通,除了需要說話者利用話語編碼充分明示其意圖外,還 需要聽話者成功的解碼以及推理。在解碼(decoding)的過程中,聽話者必 須成功從說話者話的概念性編碼中得到說話者所欲表達的命題內容,並且從 程序性編碼(引導碼)中取得推論所需的指引。之後,再進入推理(inference)

的過程。

就推理法則而言,推理分為兩種,一種是非論證性(non-demonstrative)

推理,為綜合語言與非語言知識的非邏輯性推理,較為主觀隨意,且隨語境 而異,具有不確定性,如例句(115);另一種是論證性(demonstrative)推

29 原文為:…They do not contribute to the true conditions of utterance, but constrain the inferential phase of comprehension by indicating the type of inference process that the hearer is expected to go through. As the Blakemore points out, such expressions contribute to relevance by guiding the hearer towards the intended contextual effects, hence reducing the overall effort required. (Sperber & Wilson,1993:12)

73

理,屬於形式推理,只要前提的命題為真,在遵守推理法則的情況下,所得 的結論便具有效性,是有保障的。而人類在語言溝通中自發運用的主導推理 形式為其中的非論證性(non-demonstrative)推理。

(115)太太:你剛剛說什麼? 先生:沒什麼!(筆者生活對話例句)

聽話者要透過推理的過程,推導出說話者的真正意圖,必須要在語境的 介入下,經過非論證性以及論證性推理兩個步驟。首先,說話者必須透過非 論證性推理,先推導出隱含前提(implicated premise);然後,再經由論證 性推理,推導出隱含結論(implicated conclusion)。例句(116)所示。

(116)A:他的英文好嗎? B:他在紐約住了五年。(筆者造句語料)

前提:住五年,英文好。非論證性 結論:他的英文很好。 論證性

隱含前提作為聽話者理解話語的前提,又稱為語境假設,是非論證性溯 因推理30的結果,聽話者根據話語的明示訊息構建可以合理解釋說話者發言 動機的背景語境假設。在理解的過程中,任何聽話者可取得的概念訊息都可 以作為推理過程中的前提31;在非論證性的推理中,就算在最完整的場合 中,交際仍然可能失誤,聽話者最多只能根據明示證據建構一種臆斷

(assumption),然而這種臆斷可以確認,卻無法被證明32(Sperber & Wilson,

1986:65)。理解一個話語單有語言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對話語的解釋一方 面是由話語的字面意義決定,另一方面則由一些可及的語境假設來決定

(Wilson,1994:43)。由此可知,語境假設的推理與聽話者的主觀認知密 切相關;正因認知結構因人、因景而異,就算是同一個語言訊息,經過推導 得出的前提與結論也未必相同,所以當「聽話者推理後補足的隱含前提」與

30 根據某已知事實結果去推斷出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此為邏輯學上的溯因推理

31 原文為:any conceptually represented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addressee can be used as a premise in this inference process.

32 原文為:The best he can do is construct an assump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vidence provided by the communicator’s ostensive behavior. For such an assumption, there may be confirmation but no proof.

「說話者期待聽者補足的前提」不同時,便形成了「話語誤解」。

之後,聽話者會再根據話語解碼之後所得到推理證據(evidence),選 擇對的語境作為推理前提(premise),透過演繹(deductive)推理得到結論

(conclusion),也就是話語真正要表達的意思(utterance meaning)。聽話者 解讀話語的過程,即為一個尋找或者識別該話語與語境之間「關聯性」

(relevance)的過程。帶有新信息的話語與已存在的「語境假設」(contextual assumptions)之間,互動之後產生的結果即為 Sperber and Wilson(1986)

所說的語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Blakemore(1992:30)認為從認知的 角度,一個新信息主要有以下三種語境效果,其一是推引出一個新的語境隱 含義(contextual implicature);其二是提供進一步證據,加強(strengthening)

一個已存在的假設;其三是與一個已存在的假設矛盾(contradict)。

在識別和確認語境效果的心理過程中,聽話者都必須付出處理心力

(processing effort)去推理。當語境效果越大的時後,表示對聽話者來說,

關聯性越高,會越願意投入注意力;相反地,當所需花費的心力越大,表示 該話語對聽話者而言關聯性越低,聽話者越可能失去對該話語的注意力和興 趣。為了盡可能提高話語的關聯性,降低聽話者在推論/識別語境效果時所 需耗費的心力使溝通順利進行,說話者可以運用一些語言結構,外顯地

(explicitly)預告/標示接下來的話語將與語境產生何種關聯,引導聽話者 認知推理的方向,這些結構,即是 Blakemore 所謂言談連接詞的引導功能,

即「引導碼」(procedural encoding)。綜合以上話語理解過程的描述,本文 將關聯理論中的明示推理模式整理如下圖二-4 所示:

75

根據上圖二-4 可知,本文的探討主題,情態副詞“又”,在此架構中扮演 的正是表達或指引推論說話者態度的程序性編碼(引導碼)角色。而在本文 後續對於副詞“又”的情態用法分析中,亦將以此架構作為闡述與討論的基 礎。

圖二-4 關聯理論的明示推理模式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