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1 研究總結

本研究以量化與質化方法對現代漢語副詞“又”的主客觀用法進行全面 性考察;闡明“又”在各種主觀用法中的情態機制以及主觀情態與客觀語義間 的關係;提供足以解釋所有主觀用法的推論機制。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三。首 先,本研究以副詞“又”為主題,考察各種客觀語義與主觀情態類型的使用頻 率及搭配關係,期能全面性掌握副詞“又”的實際使用情形;其次,本研究希 望透過闡明副詞“又”的情態機制,釐清所有的主觀情態用法與客觀語義間的 衍生與搭配關係;最後,本研究希望根據副詞“又”的情態特徵,闡明副詞“又”

在交際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為聽話者的情態理解過程提供涵蓋性的推論機 制。

本節從上述三個研究目的分述研究有以下發現。首先,本文從主客觀用 法的量化分析發現副詞“又”約六成表情態用法,其中又有近九成搭配直述 句,其次為反問句,否定句最少。在直述句情態用法中“又”可表「不悅」、「無 奈」、「不好意思」、「得意忘形」以及「喜出望外」五種情態;在特殊句式情 態用法中“又”可表「不悅」、「無奈」、「急切」與「輕鬆」四種情態。然而無 論搭配何種句式,副詞“又”主要所以負向的「不悅」及「無奈」情態表達為 主,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正向或較為正向的情態用法,如直述句中的「喜出 望外」及「得意忘形」情態與特殊句式中的「輕鬆」及「急切」情態。再者,

就所表情態的正負向比例而言,“又”在否定句中全表負向情態,其中絕大多 數為「不悅」情態;相對之下,在直述句與反問句中“又”有較高比例的正向 情態表現,否定句具有最負向的情態特性。

其次,本文在主觀情態的分析中,先透過情態語料的量化分析,發現重 複義“又”具有最高的情態性、其次為轉折義“又”,而這兩種語義類型又傾向 於與「不悅」與「無奈」情態搭配;而在“又”的情態用法中,最常出現的語 義類型依序為重複、轉折、並列及遞進,單純的相繼義不具情態性。本文同 時透過質化分析,根據謝佳玲(2006)的漢語情態詞架構,闡明副詞“又”

無論以何句式呈現,都分別在心願系統或預料系統中透過命題與隱含預設之 間的「背離」機制表現出說話者正面或負面的評價情態。本文也以副詞“又”

「背離」的情態機制為基礎整合文獻對於語氣作用機制的研究成果,論證副 詞“又”表情態的主觀推論意義皆由客觀詞彙意義「轉折義」衍生而來,揭示 了客觀語義與主觀情態之間的互動。

最後,本文以關聯理論中的明示推理模式,先剖析說話者透過「編碼」

語言形式所傳遞的話語顯義。其中,“又”所作用的命題內容為「概念性訊 息」,亦即直述句中的事實結果、否定句與反問句中的預設前提否定,其作 用為負責提供後續推論所需證據,屬於話語的「基本顯義」;而副詞“又”扮 演的則是「引導碼」的角色,傳遞可以引導推論方向的「程序性訊息」,屬

「較高層次顯義」。

接著,本文闡明聽話者在成功「解碼」取得概念性訊息以及程序性訊息 之後,必須先透過非論證性推理,在副詞“又”「背離」的情態機制引導下,

結合自己的「認知語境」及所得到的「概念性訊息」,推論出背離事實結果 或推論前提的「語境預設」,來作為第二階段論證性推理中的推論「前提」。

其中聽話者認知語境的作用解釋了主觀認知對話語理解的影響。然後,聽話 者以此「語境預設」為「前提」,根據由話語概念性訊息提供的「證據」進 行論證性推理,得出存在於預設結果(如:直述句)或是預設前提(如:否 定、反問句)間的背離關係,進而推論出說話者情態,亦即該話語的「語境 效果」。

本研究全面性考察副詞“又”的主客觀用法,量化分析主客觀用法的出 現頻率,以及搭配句式與各種語義、情態類型的分布情形,為“又”提供全盤 性的使用概觀。本研究闡明“又”的評價情態機制,並藉此釐清主觀情態與客 觀語義間的派生關係。最後,本研究根據“又”的情態特徵,剖析“又”在交際 中扮演的角色,提出涵蓋所有情態用法的推論機制,預期能對副詞“又”的情 態用法貢獻更具全面性的分析。

此外,本研究亦有教學實務的意義。本研究以量化方式取得各種客觀語 義與主觀情態的出現頻率,從結構、搭配限制、誇語言差異及語用功能等方

185

面考量語法點的困難度,並歸納各類語義中的常見搭配詞語,提出教學排序 以及定式選用上的參考建議。

6.2 研究限制與展望

首先,本研究中的情態類型分類,無可避免受到筆者個人認知語境的影 響,所以在情態判定上帶有主觀成分;另一方面,由於情態表達相當細膩,

所以在本研究劃分的數種代表性情態類型之間,仍然存在模糊區域,增加情 態歸類的主觀性。不過由於本研究量化結果中,「不悅」與「無奈」情態的 出現比例明顯大於其他類型,而且兩情態間的分布比例亦有顯著差異,因此 受主觀影響的成份並不影響本研究對於情態傾向的判斷以及教學排序的建 議。不過建議後續研究可以採訪或是問卷的方式進行語料蒐集,使分析結果 更具說服力。

其次,本研究的情態語料取自 ptt 網路論壇中的文章標題,雖然相當接 近口語,但是與實際口語語料還是存在差異,屬於特定的標題用法。因此建 議後續研究可採用實際的口語資料,增加分析結果的代表性。

最後,由於一詞多義的現象以及從客觀到主觀的功能變遷,是語言歷時 發展的結果,本研究的範圍卻僅限於共時現象。未來如有機會補足歷時發展 的研究,相信能使本研究結果更具完整性。

參考文獻

王力(1943)。中國現代語法(上冊)。北京:商務印書局。

王力(1959)。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力(1987)。中國語法理論(上冊)(再版)。台中:藍燈。

王偉(2000)。情態動詞“能”在交際過程中的義項呈現。中國語文,(276),

238-246。

史金生(2005)。“又”、“也”的辯駁語氣用法及其語法化。載於齊滬揚(主 編),現代漢語虛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頁 178-193)。上海,復旦 大學出版社。

史錫堯(1990)。副詞“又”的語義及其網絡系統。語言教學與研究,(4),

101-111。

朱蓓、李迅(2006)。淺談複製性副詞“又”的幾種用法。中國高校科技與產 業化,(S3),390-391。

朱德熙(1984)。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江庭宜(2009)。漢語「說」類引導碼之分類和語用功能分析(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何兆雄(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吳中偉(1999)。論「又不 P,~Q」中「又」的意義 。漢語學習,(4),

29-31。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李君、殷樹林(2008)。副詞“又”的語氣用法。求是學刊,35(6),115-119。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4),17-25。

杜福興(2011)。評關聯理論的主要貢獻。外語學刊,(6),55-58。

孟建安(1986)。一種「又」字句的語義與用分析。語文教學與研究,(1),

30-31。

屈承熹、紀宗仁(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187

林碧華(2006)。漢語副詞「又」之語義與語用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邵敬敏、饒春紅(1985)。說“又”—兼論副詞研究的方法。語言教學與研究,

(2),4-16。

徐盛桓(2005)。語用推理的認知研究。中國外語,2(5),10-16。

柴森(1999)。強調反問的“又”和“還”。世界漢語教學,(3),65-69。

殷樹林(2008)。釋談“還”、“又”的反問用法。南開語言學刊,(1),59-66。

馬玉鳳(2009)。語氣副詞“又”與“並”、“還”對比分析。語文學刊,(16),

158-159。

馬真(2001)。表加強否定語氣的副詞「並」和「又」─兼談詞語使用的語 義背景。世界漢語教學,(57),12-18。

張平(2004)。表反問語氣的“還”和加強反問語氣的“又”。湖南師範大學社 會科學學報,33(2),109-111+126。

張京魚、劉加寧(2010)。漢語間接否定拒絕句式“又不/沒有”的語義背景 和使用條件。漢語學習,(1),33-42。

張義(2010)。副詞“又”和“再”的對比分析。長沙鐵道學院學報,11(2),

129-130。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文鶴出版社。

彭小川(1999)。副詞“並”、“又”用於否定形式的語義、語用差異。華中師 範大學學報,38(2),54-61。

湯廷池(2000)。漢語情態副詞:語義內涵與句法功能。中央研究院歷史 語言研究所集刊,71(1),199-219。

詞庫小組(1993)。中文詞類分析(三版)。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 究所中文詞知識庫小組。

溫鎖林(2001)。現代漢語語用平面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溫鎖林(2010)。現代漢語的申辯口氣—兼論語氣副詞的研究方法。語言研 究,30(1),30-38。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版)。台北:師 大書苑。

劉丞(2010)。試析前項隱含的“又”字句。華語教學與研究,(4),81-88。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謝佳玲(2006)。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

1-25。

謝佳玲(2006)。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 研究,(21),45-63。

韓玉國(2004)。漢語副詞“又”的歧義—間談範疇語法對漢語研究的適用 性。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3),64-69。

關培蘭(主編)(1989)。簡明行為科學辭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Asher, R. E., & Simpson, J. M. Y. (1994).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9). Oxford, UK: Pergamon.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K: Clarendon.

Biq, Y.-O. (1988). From objectivity to subjectivity: The text-building function of You in Chinese. Studies in Language, 12(1), 99-12.

Blakemore, D. (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Oxford, UK:

Blackwell.

Blakemore, D. (1992). Understanding utterance. Oxford, UK: Blackwell.

Blakemore, D. (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Bybee, J., & Fleischman, S. (Eds.). (1995). Modal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Amsterdam, Holland: John Benjamins.

Carston, R. (2002). Thought and utterance: 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 Wiley: Blackwell.

Chung, S., & Timberlake, A. (1985). Tense, aspect, and mood. In T. Shopen (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III: Gramma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