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英語的情態副詞研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情態副詞概述

2.2.1 英語的情態副詞研究

英語的情態副詞,是英語中具有表達說話者觀點或態度的副詞,如

“Perhaps he went o Paris.”的“perhapes”,或是“frankly”、“fortunately”以及

“wisely”(Lyons,1977)。然而,由於英語中情態詞的研究以助動詞為主,

而評價情態詞不以助動詞而以副詞的形式出現12,再加上表個人主觀好惡或 意向的語意內涵不易透過可能性或必要性來完整詮釋,因此較少在文獻中被 提及(謝佳玲,2006a),同時也不是情態研究的重點。

首先,我們簡介英語中的情態詞研究發展。西方對於英語情態詞已有長 久豐富的研究,較早期的分類可以回溯到 Jespersen(1924),他區分「句子 內容」與「說話者態度」,其中依照說話者對句子內容所表達的態度將語氣

12 助動詞 should 是例外,其意義相當於「竟然」或是「居然」,表說話者對已知事實的 驚訝態度,如 It is odd that she should have gone. 以及 That he should do such a thing

(Palmer,1986:120)。

(mood)劃分為指示(indicative)、假設(subjunctive)與祈使(imperative)

三種類型,並根據句子內容是否含有意志(will)成分,將語氣進一步分為 意志型(containing an element of will)與非意志型(containing no element of will)兩類。儘管這樣的分類標準如今看來或許過於簡略,但是 Jespersen 對 句子內容與說話者態度所做的區分,在當時是一種突破性的創見,更因為彰 顯了語言形式與主觀情態之間的交互作用,對日後的情態研究(如 Lyons,

1977)產生重大影響,建立了區別「命題內容」及「說話者的觀點態度」的 分析架構。

之後,在 Von Wright(1951)的情態類型探討中,情態被進一步區分為 真偽(alethic)、認知(epistemic)、義務(deontic)與存在(existential)四 類模式,至此,對情態的語意本質已有較為完整的描述,經過後續的情態研 究與發展,由 Von Wright 創設的認知與義務兩類別,正是如今最廣為認定 的兩種情態類型。

然而,完整的情態類型真正完備且受到普遍性的肯定則是要到 Lyons

(1977)提出情態特徵之後。Lyons 指出情態為人類共有的邏輯概念類型,

表說話者「對句子傳達的命題或命題描述的情況抱持的觀點或態度」13

(Lyons,1977:452),並以可能性(possibility)與必要性(necessity)作 為其邏輯核心。據此,Lyons 將情態分為認知(epistemic modality)與義務

(deontic modality)兩類,其中認知情態表達說話者對於命題內容的理解或 確信程度,如例(92)-(94);義務情態則表達具有道義責任的施事(morally responsible agent)根據其對於所必須或可能完成的事件所具有的責任性高低 不同,可分成要求(obligation)與允許(permission)兩種含意。如例(95)

和(96)。在上述這些例句中包含了情態動詞(may)、情態副詞(perhaps),

以及情態形容詞(possible)的使用。除此之外,Lyons 列舉的情態詞還包含 情態副詞(frankly,fortunately,wisely)(1977:451)。

(92)He may have gone to Paris. (Lyons,1977:796)

13 原文為:opinion or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 sentence expresses or the situation that the proposition describes.

45

(93)Perhaps he went o Paris. (Lyons,1977:796)

(94)It’s possible that he went to Paris. (Lyons,1977:796)

(95)You must open the door. (Lyons,1977:832)

(96)You may open the door. (Lyons,1977:832)

後來,Palmer (1990;2001)在 Lyons 的基礎上提出了情態三分的概念,

針對未成真但有潛力發生的事件,以新增的「動力情態」(dynamic modality)

來涵蓋,其中包含能力(ability)與意願(volition)兩種概念,如例句(97)

及(98)。Palmer 的情態三分為至今較為完整的分類闡述之一,涵蓋了語義 與形式兩個層面,其內涵可以下圖二-2 表示之:

(97)John can run a mile for four minutes.(Palmer,2001:77)

(98)Why don’t you go and see if Martine will let you stay?(Palmer,2001:77)

圖二-2 Palmer(2001)的情態三分概念

上述的情態研究多著重英語中的助動詞,但是著力於語義層次共同點研 究的 Perkins(1983),跳脫助動詞的範疇,提出人類的想法與作法可能會跳 脫真實世界的境況,進行事件在非現實世界中是否成立的假設,而這些可能 世界(possible worlds)就是情態,進而將情態定義為「事件或命題`得以具 有某種意義或真值時所處的概念框架或語境」14。Perkins(1983)指出情態 可能受理性、制度與自然三套法則的牽制,此與前述 Palmer(1990)的情 態三分法(認知、義務與動力)是相呼應的(謝佳玲,2006a:3)。

較近期的研究中,則有 Bybee 與 Fleischman(1995)提出情態是「補添 或鋪疊在述實句與直述句命題最中立語義之外的額外意義」15,包含命令、

願望、意圖、假定、潛力、義務、懷疑、勸告、感嘆等涵蓋範圍廣泛的概念。

接下來,我們要闡述西方文獻中少數對於評價情態副詞的研究。從西方 的情態研究我們發現,學者們除了認知與義務情態之外,儘管已經注意到情 態中存在意志(will)(Jespersen,1924)或意願(willingness)(Coates,1983;

Quirk et al.,1985),甚至以不同的名義另行分類為本義情態(Coates,1983)、 內在情態(Quirk et al.,1985)或是動力情態(Palmer,1990),但是對於以 情態副詞的形式表達個人主觀好惡或意向的「評價」(evaluation)情態卻較 少著墨。

事實上,Rescher 很早就指出「當一個命題經歷進一步的限制後使得命 題本身與其限制成份合成為另一個命題時,這個限制成份代表的便是作用於 原命題之上的情態」16(Rescher,1968:24-26),根據這個定義,情態的範 圍含括了認知、義務、意願、時間、評價與因果等概念。可見當時 Rescher 便已提出「評價」(evaluation)情態的概念了。

14 原文為:conceptual frameworks or contexts within which an event or proposition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or truth-value.

15 原文為:the addition of a supplement or overlay of meaning to the most neutral semantic value of the proposition of an utterance, namely factual and declarative.

16 原文為:When . . . a proposition is . . . made subject to some further qualification of such a kind that the entire resulting complex is itself once again a proposition, then this qualification is said to represent a modality to which the original proposition is subjected

47

然而,由於評價情態詞具有複雜微妙的語義變化,所表達的個人主觀好 惡或意向在 Lyons(1977)所提出的可能性或必要性概念下沒有辦法完整描 述,因此學術界對此意見不一,謝佳玲(2006a:16)指出學術界對於評價 情態與可能世界的關係,大致上可分為兩派看法。

有一派認為評價情態不能納入情態的範圍之內。例如 Perkins(1983)

對於可能世界(意即情態)的定義便為「命題得以成立或不成立時所處的概 念語境」(Perkins,1983:8),根據這樣的定義,評價情態由於是針對現實 世界所提出的看法,在命題已經成立的預設下並沒有衡量成立與否的空間,

因此與「可能世界」的定義對立,無法納入情態的範圍之內。

另一派則認為評價情態所表達的也是可能世界的概念。例如 Chung 與 Timberlake(1985)以及 Asher 與 Simpson(1994),他們認為句子的命題 內容在說話者加入自己的主觀評價後,就不再屬於單純的事實陳述,因此認 為評價情態表達的同為非真實世界的概念,此亦為謝佳玲(2006a)所採用 的「可能世界」概念。

總括來說,英語評價情態副詞,例如“fortunately”、“sadly”、“amazing”

和“curiously”,不以助動詞形式出現,其語意內涵又不易透過可能性或必要 性來完整詮釋,長久以來一直不是英語情態詞研究的重點(謝佳玲,2006a)。 同樣的情況一樣出現在漢語的評價情態詞研究上,而且在漢語情態詞如果採 用西方分類架構,「不是過於嚴謹就是流於鬆散,導致情態詞與非情態詞的 分野難以確認」(謝佳玲,2006b:45)。因此,下一節本文便將回顧漢語中 的情態詞研究,並且探索漢語評價情態詞的特性,以期能對副詞“又”的情態 特性有更明確且完整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