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時代大學生的社會參與-實體或虛擬?

李宗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授 莊佳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研究生

一、前言

社會參與(social engagement)是 指 眾 人 參 與 的 集 體 活 動 ( collective behavior),是公民社會的特色。二十 世紀初的五四運動,1968 法國五月學 潮、六〇年代美國的反越戰示威等,

大學生均是關鍵。社會重視大學生的 意見,無非因大學生即將進入社會步 入職場,影響社會變遷與發展。

「社會參與」是德國學者哈伯瑪 斯 (J. Habermas) 「 公 領 域 」( public sphere)的實踐,也是公共意見(public opinion)的形成方式;有人將社會參 與簡化為示威、抗議等政治活動。現 今網路時代,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盛行,智慧手機普及,使得社會參與 除了實體,還可在網路虛擬世界進行。

社會參與和公領域如何在虛擬環 境運作?大學生應用最廣的社交網站 臉書(Facebook,簡稱 FB)在社會參 與角色如何?本文除學理論述,還訪 談五位大學及研究所學生。五位受訪 者的看法為個人意見,不宜推論至全 體大學及研究所學生。

二、社會參與及公領域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5)對 社會參與的定義是:提供人們合理與 客觀的資訊、提供公眾諮詢、實際參

與公眾 活動,與民 眾 合作並 解決問 題,使公眾能清楚其福利,是一種賦 權 授 能 ( empowering )。 Thompson (2006)指出,社會參與是個體主動協助 他人,並承擔社會工作的機會與責任。

社會參與的要素包括:活動(要 做甚麼)、互動(至少有兩人參加)、

社會交換(在此活動從他人取得或給 予某事)、缺乏強制性(沒有外力強迫 參加),通常參與者沒有酬勞,也沒有 家族義務。公民參與是社會參與的要 項,涵蓋民意表達、政策形成等,故

「社會參與」除了政治性、激進的示 威遊行,還有公益、服務性活動,如 社區服務,擔任志工等。六〇年代起,

國內大學陸續成立許多服務性社團,

如臺大慈幼社、東海大學工作營等;

近年國內外很多大學開設「公民參與」

(civic engagement)課程,希冀透過 設計良好的課程,引導學生關注公共 議題並親身參與,以與周遭世界緊密 連結。

公領域(public sphere)一詞由哈 伯瑪斯提出,指公民能自由表達意見 並指出問題,形成公共意見。在封建 時代的歐洲,教會、君主、貴族掌權,

並沒有公領域;十八世紀末,由於機 構科層化,軍隊,國會及司法機構爭 取獨立,以及商業興起帶動中產階級 出現並開始討論公共事務,封建權威 逐 漸 轉 化 為 公 領 域 ( Habermas,

2001)。公共討論可在沙龍、咖啡屋進 行,而報紙也從原先的機關報,轉變 為公共意見的產製及領導者,和政黨 政治的武器。

報紙、雜誌、廣播及電視都是公 領域媒體,隨著網路科技與平板、智 慧手機的普及,2012 年美國 PEW 調查 顯示 ,網路已領先傳 統的報紙或電 視,為年輕族群接收新聞最主要的管 道。

三、大學生與虛擬社群

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是 一 種 電 腦 中 介 的 傳 播 (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即是 以電子郵件、聊天室、群組、部落格、

社交網站等進行溝通。虛擬社群雖非 實體,然具社群的基本要件,有實質 效益。

臉書於 2004 年 2 月由 Mark E.

Zuckerberg 成立,最初僅開放哈佛學 生,後擴至其他大學及高中生,2006 年 6 月起只要年滿 13 歲即可註冊。其 宗旨為「給人們分享的力量,促進世 界的開放與連結」,至 2014 年 6 月,

全球註冊人數 13 億人。隨著無線上網 環境與智慧手機普及,FB 的多功能與 高整合,使其成為最多人使用的社群 網站。2009 澳洲及近期臺、美的調查,

大學生用 FB 的比率達 90%,為社群網 站之首。臉書 2014 的調查,臺灣 1 千 3 百萬使用者中,18 至 24 歲占 25%。

Facebook 有轉貼文章、按讚、留 言、辦活動等功能,除可散播活動資

訊,還可針對議題成立 FB 專頁,聚集 理念相近者,如樂生療養院遷建臉書 專頁,反媒體壟斷遊行、太陽花學運 等均有臉書專頁。

關於大學生使用 Facebook 的研 究,有探討使用頻率與學業表現,FB 使用與個人滿意、信任、參與關聯,

臉書使用與人際互動、公民活動參與 關係,臉書對大一學生是橋樑還是妨 礙,大學生臉書上癮症,大學生臉書 分享行為,沒有社交網站之大學等。

至 於 臉 書 對 政 治 參 與 的 影 響 , Rontynen (2011)以加拿大 Alberta 省兩 名四十餘歲男性為個案,分析臉書的 討論、貼文等,以瞭解臉書的討論能 否將一般民眾轉化為關心公共事物、

參與政 治的公民。 分 析 的五 個主題 為:會員、貼文次數、貼文相關性、

與其他傳統傳播媒體的連結,及非線 上參與的鼓勵等。研究顯示個案轉化 的結果迥異,個案一的臉書討論未能 培養政治參與,個案二則有助於更深 的政治參與。雖然結果一正一負,然 臉書讓從未關注政治議題的民眾對此 感興趣,並參與討論,可說是線上公 領域(online public sphere)的具體實 踐,顯示使用社交網站臉書,讓人們 有可能進行政治對話。

網路的匿名性常使人誤以為網路 發言不受法律規範,甚或結集眾人攻 擊特定對象,造成網路霸凌。臉書登 記者雖實名比例高,但留言是否有可 能流於謾罵、情緒宣洩或遊走法律邊 緣,值得檢視。Mason 教授 (Mason, 1996) 認 為 資 訊 帶 給 人 們 心 智 資 產

(intellectual capital),但這些心智資產 很容易被傷害,故需遵守「隱私、正 確、所有權、近用」四項倫理準則,

簡稱 PAPA,也就是資訊不得揭露個人 隱私、資訊要正確、尊重資訊所有權、

資訊要為人近使用等。

四、訪談結果與討論

訪 談 對 象 除 上 網 公 告 徵 求 自 願 者,並請朋友介紹。後因大學生人數 少,故放寬研究生。對象條件為:(1)

關心社會議題,(2)有使用臉書,每 日使用網路至少 1 小時,(3)願接受 30 分鐘面訪。受訪者就讀學校均在北 部,資料如表 1。

(一) 關心議題及社會參與經驗

五位受訪者均表示關心社會公共 議題,並實際參與。A、C 參加太陽花 學運,B、C 參加反媒體壟斷遊行,B 參與文林苑都更,C 還參加非營利天 使志工銀行活動。B 表示「雖沒到學 運現場,但一直上網關切動態,身邊 不少朋友參與。」三人均是透過 FB 才 接觸社會議題,並注意這方資訊。

D、E 未參加學運或社運,兩人社 會參與是透過人際或廣電報紙等傳統 媒體。D 大學曾於暑假到偏鄉服務,

現參加父親體育社團(有登記)辦的 淨山、淨灘活動。E 是資深志工,長期 到社福團體服務,並贊助偏鄉國小營 養午餐。他認為社會參方式很多,「不 加入臉書專頁、不按讚,並不表示不 關 心 社會;如你的臉 書朋友已讀不 回,也不應冷嘲熱諷,多元社會要學

習尊重不同的聲音。」

(二) 新聞接收管道

A 認為參加過太陽花學運後,會 看網路相關新聞,但不太看報紙跟電 視新聞,因為「各家媒體的政治色彩 太明顯,不太中立」。至於政見發表,

A、C 在網路上看,C 說「連勝文跟柯 文哲的政見我都有看」。B 會在網路看 有興趣的候選人的新聞,每天會看報 紙,但不太看電視新聞,「不斷重播、

了無新意。」。C 看電視新聞「只看有 興趣的議題,沒意義的就轉臺,至於 哪一家就比較不限;報紙我都直接上 網看。」

D 新聞來源主要是報紙和奇摩新 聞,「網路新聞快,但報紙較深入」,

至於候選人政見是在報上看。E 每天固 定看兩份報,還會比較報導角度;另 外通勤途中會聽廣播,「十分鐘的廣播 讓我知道大事;電視新聞太瑣碎、太 羶 色 腥 」, 但 有 時 重 要 的 議 題 會 去 Youtube 找影音報導,「因可作討論題 綱」,至於候選人的政見是看選舉公 報。

(三) Facebook 在社會參與的角色

Facebook 有轉貼文章、按讚、留 言、舉辦活動等功能,A、B、C 三位 有使用過轉貼文章、按讚、留言等,C 還使用過徵求志工的舉辦活動功能。

相對之下 D、E 較少用。

A、B、C 皆認為透過 FB 更積極 實踐社會參與,認識更多人,並聽到

各團體聲音。A 表示太陽花學運時 Facebook 討論很熱烈,但周遭還是有 人只說不做、不到場參加,他覺得可 惜。B 表示反媒體壟斷遊行就是利用 Facebook 號召,廣邀朋友參加,即使 沒來 遊 行,但轉 貼 使 朋 友認 知 此議 題,已值得高興;當朋友按讚時,更 能意識到自己發揮了傳播的影響力。C 認為 FB 在社會參與可說是一種半強 迫傳播,因為只要有朋友轉貼就會出 現在頁面,即使只是隨手點,也會有 傳播效果。

D、E 則認為 FB 對於他們的社會 參與影響不大。D 認為她使用臉書主 要是知道朋友動態,不是參加活動或 發表意見。E 表示曾參加過網路霸凌事 件處理會議,故使用臉書很謹慎,「我 從未參加臉書朋友連署的邀請,對於 一些政治色彩強烈的貼文,從不回應 或按讚。」

臉書是否是公領域的討論?受訪 反映不一,A 表示「太陽花學運時有 筆戰,會去論戰」。B、C 認為對方即 或不參加,但對貼文按讚也有效果。D 不參與臉書討論,除因朋友視臉書為 聯繫,也因「看到、聽過臉書打筆戰 影響情緒,甚或血壓飆高的例子」。E 刻意不用臉書討論,以避免受到他人 情緒及過激的言詞影響。

綜合而言,Facebook 已成為許多 大學生社會參與的管道,但非唯一,

仍 有 人從其他媒體 獲 得 資訊關 心 社 會。五位受訪者皆認為自己關注並積 極參與社會,然參與的活動類型也因 人而異,有的參與學運或社運,也有

志工服務。至於社會參與的後續,以 臉書為媒介的三位受訪者,認為臉書 使他們更積極參與社會,會持續用臉 書參與。另兩位則將臉書定位為個人 社交網站,非公共討論平臺,今後使 用臉書為媒介,針對政治性議題或學 運發言或轉貼的可能性不大。

訪談結果與 Rontynen (2011)的研 究結果相較,Rontynen 的研究兩個案 雖結果迥異,但認為臉書具線上公領 域的功能,讓人們參與討論;然本研

訪談結果與 Rontynen (2011)的研 究結果相較,Rontynen 的研究兩個案 雖結果迥異,但認為臉書具線上公領 域的功能,讓人們參與討論;然本研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