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海外僑校教學服務參與

葉婉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顏佩如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吳旻純

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

一、前言

社會參與(Social Participation)為 人們扮演社會角色、從事社會活動,

以及 和他人互動,範 圍含括從事志 工、捐獻、參加體育活動、休閒活動、

參與政治活動、社區服務等(林萬億,

2010)。正如許多人所言,全球化早已 與我們同在(黃念心譯,2005 轉引自 顏佩如,2010)。近年來在全球化趨勢 的浪潮之下,「志願服務」(Volunteer Services) 儼然成為新世紀的一股重要 思潮,美國趨勢專家 Faith Popcorn 就 曾預言 21 世紀將是志願服務的新世 紀,聯合國於 2001 年「國際志工年」

指出:「現在」是『志工和公民社會的 年代』。我國也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入 成為推動「國際青年服務日」(Global Youth Service Day;GYSD)的國家之 一,並於同年 1 月 4 日三讀通過「志 願服務法」,自此青年投入國際參與服 務進入一個全新的紀元,可謂一重大 的分水嶺。

二、我國大學生社會服務的發展

我國大學生社會服務的發展歷經 鄉村建設時期(1923-1949)、沒落時期

( 1950-1970 )、 社 會 服 務 運 動 時 期

( 1971-1975 )、 志 願 服 務 時 期

( 1975-1999 )、 興 盛 暨 法 制 化 時 期

(2000-2004)、校園志願服務全球化時

期(2005—迄今) (黃正全,2009),

根據不同時期發展及內涵,可歸納出 以下幾項趨勢要點:(一)社會結構的 轉變、人民的態度或當代的歷史事件 等皆會影響社會服務的走向;(二)服 務範圍及對象由國內逐漸延伸拓展至 國外;(三)社會服務的相關法規制定 完善與否、政府的態度及施政方針,

對於志願服務的發展占有相當關鍵性 的影響,我國在 2001 年立法三讀通過

「志願服務法」,讓青年志工投入國際 參與服務機會增加;(四)服務內容由 單一逐漸趨向多元,並結合大學生的 興趣及專長。

三、大學生海外僑校教學服務參 與之困境及因應之道

目前臺灣估算海外華人約 4,000 萬,人數眾多遍布於亞洲、美洲 歐 洲、大洋洲、非洲,其中又以東南亞、

東北亞數量較多,為使旅居海外之華 人子弟能接受中華文化教育進而設立 許多所僑校,目前統計至 2013 年年底 的海外華文學校、中文班及臺灣學校 共計有 2,783 所。基於我國大學生社會 服務發展已進入「校園志願服務全球 化時期」,加諸海外僑校眾多有廣大需 求的背景之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 會與僑務委員會於 96 年首度合作規劃 辦理「青年國際志工海外僑校服務」

計畫,鼓勵大學生團隊參與,使我國

校園志願服務更加蓬勃發展,自 2007

等,大學生團隊要進行教學服務前可 考量與自身系所、專長相結合,克服 教學服務知能不足問題,進而提升服 務效能。

四、結語

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自組團隊至 海外僑校進行教學服務,範圍遍及泰 國、越南、印尼、大陸等地,但易因 服務時間短暫之因素而使教學流於團 康性質,克服此狀況的方法除仰賴教 學服務團隊外,政府方面相關單位應 訂定更完善的非正式組織團隊審核機 制,調查受服務之機構對於大學生海 外志工非正式組織團隊的滿意程度,

作為下次經費補助的依據,以確保我 國大學生志工團隊的品質,也可作為 各團隊組織運作精進改善的建議。

參與教學志願服務,能使大學生 拓展視野、提升公民素養,並進一步 學習如何克服教學資源缺乏、語言及

文化差異、課程設計等問題,根據受 服務單位實際所需、發揮個人專業進 而解決教學狀況等,能達到雙向回饋 的效果,而這樣的教學體驗,是一般 學生在臺灣較難以體驗的。

參考文獻

 顏佩如(2010)。全球教育的核心 價值之探討。國立教育研究院籌辦處 主編之「教育核心價值實踐之研究」。 頁:不詳。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 辦處。

 黃正全(2009)。我們都可以這樣

—愛在服務學習。臺北:藍海創意

文化出版。

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 2010 )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2014 from

http://www.un.org/millenniumgoals/

為現代德性教育訂綱領

劉源俊

東吳大學物理學系名譽教授

從前大家說「德育」1,但近年教 育部不大提「德育」這一詞,改說「品 德教育」,或「品格教育」。2「品」的 本義是「眾多」,引申義為「衡量」、「評 價」;「格」的本義是「長枝條」,由枝 條 中 的交 錯, 引申有 規 格與 標 準之 義。此二字本來並無「德」的意涵,

且將人等級化,亦並非「德育」之本 旨。筆者不了解「德育」演變為「品 德教育」或「品格教育」的緣由與過 程,揣想一是為求新求變,二是受了 西方教育的影響。

中國傳統儒家的教育主旨就是德 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 脩身為本。」(《大學》),其核心內容 包括:反身而誠,待人以仁,學道能 達,行事用中。然而後人卻窄化了「德」

的本意,或用「道德」一詞,說是「禮、

義、廉、恥」(管仲「四維」),或說是

「仁、義、禮、智、信」(董仲舒「五 常」),或歸納為「忠、孝、仁、愛、

信、義、和、平」(孫文「八德」)。

1 蔡元培 1916 年著有《華工學校講義》 其中包括「德育」三十篇,臺灣大學曾據以編 印《德育講義》,作為大一國文的補充教材。《國 民教育法》第一條提到「德、智、體、群、美 五育」。

2 教育部在 2004 年公布《品德教育促進 方案》。2012 年,教育部委託國家教育研究院 建置「品德教育資源網」,其中「品德」與「品 格」並陳。桃園縣教育局則堅持用「品格教育」

一詞,編有《品格教育白皮書》(2008 年 3 月)

有人將英文的 character 譯成「品 格」,於是 character education 就譯成了

「品格教育」,是一現代語詞。細究 character education 的要項,其中概括 了 virtues(美德)、moral rules(德律)

與 citizenship(公民素養)諸義。有些 人或許以為西方的「品格教育」比「道 德教育」涵義較廣,於是開始用「品 格教育」一詞代替「德育」。然「品格 教育」一詞裡沒有「德」意,所以又 有「品德教育」一詞。「品格教育」與

「品德教育」是一回事,還是有些差 異?從未見有人探討過。3

筆者一向認為,「德育」一詞並無 任何不妥,應該沿用,何況是《國民 教育法》上的法定名詞。若要說得清 楚些,則用「德性教育」更佳。以「品 德教育」甚或「品格教育」取代「德 性教育」,不好也大可不必。「德性」

一詞出自《中庸》的「尊德性而道問 學」,本有豐富的意涵─有「德」有

「性」,比西方的 character 意涵要更 廣,泛指人的修為,包括人生觀、價 值觀以及待人、處世、為學、參天地

(與大自然相處)等的態度與作為。

然而傳統的「德性」當然也需要 加以補充,才能適應現代,所以本文 主張:與其說「品格」,不如說「德性」; 與其說「品格教育」,不如說「現代的

3 其實大部分人是「人云亦云」,並不深 究。

德性教育」,簡稱「現代德育」。

筆者這幾年總勉勵大學新生要務 本─「本立而道生。」務本有三要:

身心要健康、德性要誠正、國語文基 礎要堅實。又經縝密思考,提出 C H I 教育三綱領,用以整合德、智、體、

群、美、勞六育─德性(Character)、

健康(Health)與智能(Intellect),而 以德性起首。

請先比較一下西方與中國傳統關 於德性的說法。蘇格拉底有謂「非先 對於人生根本義諦有徹底了悟,便不 能有道德。」又說「授人以德不若指 示以正當之人生觀。」「惟其無一定用 處,故無所不用。……道德在乎自得,

而不在致用。……禍福之分在乎能否 心安理得,斷無自得而不為福者也。」

這些話與《中庸》的「天命之為性,

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誠則明」

及孔子「知天命」的說法是相通的;

換言之,應強調正確人生觀的重要性。

康德說「兩樣事讓筆者愈想愈感 到奇妙而敬畏,……天上的星空和內 在的德性。」這與《大學》「誠於中,

行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的說 法也是相通的。海倫‧凱勒說「品格 不會在安逸中發展。身修於磨鍊,功 成於艱難。」這與孟子「天將降大任 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的說法也是相通 的。

愛因斯坦晚年接受錄影訪問時,

曾答說:「大多數人以為大科學家是因 智能(intellect)而成就。他們錯了!是因

品格(character)。」什麼樣的品格呢?

達爾文自述他在大學畢業後隨「小獵 犬號」遊歷研究五年後,脫胎換骨,

養成了「勤奮與專注的習性」。美國總 統羅斯福說:「體力要,智力更要,但 品格遠優於二者。」孔子說:「有德者 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 勇,勇者不必有仁。」曾子說:「士不 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今人談到「品格教育」時,常引 述所謂「六大支柱」(The Six Pillars),

那是美國一群教育家、青年領袖與道 德學者於 1992 年在科羅拉多州一次關 於「品格教育」的「高峰會議」中所 形成的共識。通常譯成「尊重」、「責 任」、「公平」、「信賴」、「關懷」、「公 民責任」六項,筆者總覺不是味道;

教育部在民國 93 年還仿效之,也公布 了《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提倡「六大 品格美德」─關懷、信賴、責任、尊 重、公平正義與誠實。

當筆者看了英文原文及附帶的說 明後,才發現通常對「六大支柱」4的 翻譯並未達意;更合適的說法應該是

「誠信」、「莊敬」、「敬事」、「中正」、

「慈愛」與「公民素養」六大項。前 五大項 與中國儒家 所 重視者無甚差 異,只有第六大項「公民素養」多了 現代意涵。

許多人曾歸納臚列出優良德性的 項目。梁啟超的〈新民說〉提出「公 德、進步、……」等十二項品格,蔡

4 案:Trustworthiness, Respect, Responsibility,

元培的《德育講義》共講了「合群、 林(Benjamin Franklin)曾提出「節制、

訥、……」等十三項美德 (virtues)。1993 年,美國前教育部長班奈特(William J.

Bennett)著《美德全書》(The Book of Virtues: A Treasury of Great Moral Stories),將美德歸納為「克己、敬事、

恕、……」6十大類。還有人更整理出 52 或更多種美德。又 1993 年,史維德 勒(Leonard Swidler)參與起草〈普德 宣 言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 Global Ethic”,一般譯為〈全球倫理宣 言〉)時,提出「自在並尊重他在」、「平 等的自尊」、「愛物」、「仁民」、「包容」、

「助人」、「尊重他人的信仰」、「對話」

等八項基本原則。

5 trustworthy(信)、loyal(忠)、helpful

(益)、friendly(友)、courteous(有禮)、kind

(慈)、obedient(順)、cheerful(樂觀)、thrifty

(儉)、brave(勇)、clean(潔)、reverent(敬)

6 self-discipline ( 克 己 )、 compassion

(恕)、responsibility(敬事)、friendship(友)、

work(勤)、courage(勇)、perseverance(毅)、

work(勤)、courage(勇)、perseverance(毅)、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