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教育部提出的「第三學期」談起

張德蕙 臺中市陳平國小教師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一、前言

最近幾天媒體上有關教育最引人 注目的新聞當是教育部剛提出的開設 暑期「第三學期」構想的報導,新聞 中說明年將選 100 所小學在暑期試辦 約五週的「第三學期」,學生將只剩 3 週的暑假,消息一出,不論學生、家 長、老師,一片反彈叫罵聲,作家張 大春甚至批教育部「無腦」。

本人為現職國小教師,去年起有 幸進入教育研究所修習相關科目,特 別是修讀了教育社會學和多元文化教 育後,對許多原本視為理所當然的現 象深有感觸。

在小學的教學現場,常有機會讓 孩子上臺表演才藝,如班級同樂會或 才藝發表會,又如本校基於藝術與人 文 本 位課 程每 年五 月 舉辦 的音 舞 季

(音樂、舞蹈相關發表活動)等。雖 然同樂會或才藝發表會內容多元,說 學逗唱都可,但能讓大家安靜下來,

投注目光的通常就是某些孩子演奏樂 器的時刻了,表演前就可看到許多孩 子對表演者樂器的好奇圍觀,表演時 的羨慕、佩服和下臺後的討論、讚賞。

而本校音舞季雖說因有班級歌謠比賽 或班級直笛發表,人人都有上臺的機 會,但發表前選拔的伴奏才是學生心 中的焦點,且音舞季長達一個月間的

表演節目,多數是小型團體或個人的 才藝展現,上臺的當然都是有在外學 習各項 樂器或舞蹈 的 小朋友 了。當 然,以國小老師的眼光來看,當個純 觀眾也很幸福,大家一起歡樂、學習 欣賞就夠了。但在學習教育社會學和 多元文化教育後,再來看這個場景,

就有了不同的角度。

二、才藝補習、文化資本與升學

文化資本的概念係由法國學者 A.

Bourdieu 所提出,文化資本是透過家 庭和學校教育所獲得的文化資產,強 調語言習慣和學位頭銜等非物質的因 素。文化資本的差別,乃是語文詞彙 之多寡、語文內涵結構之複雜度、解 讀並運 用複雜語文 結 構之能 力的差 別。語文資本來自家庭文化環境,經 由學校教育而發展。上層社會家庭的 文化資本比較多,下層社會家庭的文 化資本相對較少(譚光鼎,2000)。本 文對才藝補習與文化資本差距的關聯 及其對升學的影響提出關注。

雖說補習參與已普遍化,並無明 顯階層差異(劉正,2009),但依個人 在國小現場的觀察,一般來說,選擇 補習時,家長還是會以含安親班課輔 在內的課業補習優先考量,這也有蘇 秀枝等人所做調查可佐證(2006),會 補習課外才藝,尤其是和課業無直接

關聯的樂器或畫畫、舞蹈或運動類,

(2013/12/22,聯合報)。

其大意是:作者出身臺南邊陲勞

改變的。而我相信的『公平考試』,是 不存在的。勞工子女,因為沒有充分 培養文化資本,而被教育制度放逐。

全面改採甄選制,並列入學生個人工 作成就及競賽表現為評分基準,可預 見的後果:文化資本豐厚的優勢族群 階級地位更穩固;而文化資本匱乏的 孩子幾乎沒出路。」「如果沒有指考,

我連發聲的機會與能力都沒有。」

看了這篇弱勢出身者所發出的哀 嘆,真是令人憂心,雖然作者是成功 透過教育翻身者,但臺灣階級再製的 情形是否將日益嚴重?窮人子弟是否 更難有翻身之日?雖然此文刊登第二 天,就有清大招生組長及教授出面反 駁《回響/指考絕非救贖弱勢甄選上 哈佛》(2013/12/23,聯合報),但網路 上也有人提出再反駁,指出美國沒有 聯考或指考這類大型、公開、公平的 全國考試,當然要甄選,且據維基百 科記載哈佛大學有 95%獲錄取的本科 新生,為高中一直位列十強的成績及

「課外活動與參與的記錄保持者」(維 基百科)。這又豈是一般弱勢生有機會 達到的?教育部在廢除指考前,是否 該 更 深思 一些 ?並 提 出較 能 說服人

(尤其是弱勢者)的配套措施?美國 雖然強盛,但卻是個貧富差距極大,

篤信自由競爭的國家,升學制度完全

模仿他們,真的比較好嗎?

三、建議與結語

如果大學入學終將走向甄選入學 制 ( 這幾 年推 甄名 額 占比 已逐 年 增 加),站在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來看文 化資本問題,或許教育界可以做的是

為學生增進文化資本的機會,首先增 進親職教育,其次,鼓勵及協助家長 在家中為子女訂定作息時間,建立良 好的溫習習慣,因「家長參與」的行 動創造出來的社會資本,比他們擁有 的物質及文化資本更重要(何瑞珠,

1998 冬)。另一方面,由學校找老師,

利用學校場地於課後或假日開辦各種 才藝課程,這樣收費極為低廉(如本 校一學期只收幾百元到一千多元,可 上課 15 周,若能為弱勢學生募集到公 益基金更佳),但可增加學生的文化資 本,讓弱勢生也享有學習各項才藝的 公平機會。對於媒體報導教育部提出 暑期「第三學期」的構想,如果可以 朝向這個方向進行,或許可以令多數 親師生樂觀其成而不反彈,也更達到 教育機會均等的可能。

參考文獻

 何瑞珠(1998冬&1999夏)。家長 參與子女的教育: 文化資本與社會資 本的闡釋。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 育學報,26(2) &27(1)。

 林碧芳(2009)。 從文化資本探 討才藝學習對學習成就的影響。教育 與社會研究,17,111-134

 劉 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 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

第 52 輯 第 4期。

 譚光鼎(2000)。教育大辭書。取 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33/

?index=4

 蘇秀枝、林芯伃、劉美伶、劉容 君、王心玫(2006)。課後托育、才藝 補習、休閒活動與國小學童適應之關 係--以臺中縣某國小為例。兒童及青少 年福利期刊,10,93-122

 維基百科條目>哈佛大學。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

88%E4%BD%9B%E5%A4%A7%E5%

AD%A6

實驗教育相關法規對當前教育之影響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