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蔡志賢

東吳大學生涯發展心主任 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副理事長

一、前言

前 Standford University 校長 D.

Kennedy 回顧其 20 年治校生涯,認為 多數大學都體認到變革(Change)的 重要性,在變革的過程中,學校高層 的領導能力是成敗的重要關鍵,而如 何為大學的宗旨重新定位,他認為「大 學靈魂與格局」是變革的首要工作。

例如「學生優先」是大學教育變革的 簡 單觀 點, 但是 卻能 發 揮極 大 的功 效,各大學所面對的「定位危機」也 可成為「定位轉機」,即如何掌握大學 靈魂,創造大學格局(引自王俊秀,

2008,頁 10)。

反思過去大學如何成為國家發展 的工具,其結果發現:重才輕人、重 師輕範、重專業輕通識,大樓多於大 師、設備多於人才。因此各國產出不 少「失去靈魂的大學」,培養出只會考 試而不懂人際溝通、只會想到自己而 欠缺同理心、只有個人而沒有公民意 識的人。我國高等教育是否能把握機 會來「定位轉機」,讓大學可以成為「吐 出象牙的塔」,亦即讓高等教育所培養 出來的學生,可以盡己之力,積極參 與這個社會;可以關心這個社會,做 好每位公民該做的事,而非培養出「個 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自 私自利的人。這個議題值得從事高等 教育相關人員積極思考與探索。

二、高等教育與課外學習的關係

傳統的觀點認為大學是追求客觀 知識、探究真理的殿堂,但隨著社會 的變遷及知識本質的擴延,今日大學 所呈現的樣貌,已不僅止於學術的研 究,教學的傳承,並負有服務社會的 功能。大學的教育目標,也從知性的 創發,兼具全人教育的實施;大學教 育的課程,除了專業領域的學習外,

也融入通識教育的內容和參與社會的 準備。因此,筆者認為社會參與是課 外學習的一部分,且大學生課外學習 的成效,已成為現階段檢視高等教育 學生學習品質的一部分。基於此,本 文將從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課外學習 的意義與內涵、課外學習的發展等三 個部分,分別探討高等教育與課外學 習的關係。

(一) 高等教育發展趨勢

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自二次大戰 迄今,歷經政治、社會與經濟變遷,

以及一 系列教育改 革 與政策 推行之 後,在數量上從 38 學年度至 99 學年 度激增了 28 倍,如此擴增現象實與其 歷史背景及政策規畫有極大關聯。根 據陳伯璋(2005)觀點,將臺灣高等 教育的發展,劃分為「發展初期」、「創 立發展期」、「限制管制期」、「解嚴開 放期」至現今高等教育所呈現的多元 自主樣貌,每個期程的轉換都有其特 殊因素。

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影響臺

灣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分別來自臺 灣內部快速的政治民主化,及其在大 學校園所創造的機制、氛圍與心態,

其 次 為 全 球 化 趨 勢 、 知 識 經 濟

(Knowledge-based economy)及國際 間高等教育競爭的白熱化(黃俊傑,

美國教育家 Kilpatrick(1951)提 倡「同時學習」(simultaneous learning)

認為學生的學習分為三大類,第一類 是「直接的」、「有意的」或「基本的」

的學習;第二類是「伴隨的」、「關聯 的」;第三類是「附帶的」學習,上述 第一類通常稱為「主學習」(primary learning),其內容可能是某種知識、某 種技能或是某種理想;第二類包括「副 學習」(associate learning)係指與課業 有關的思想和觀念,第三類包括「附 學習」(concomitant learning)係指學 習時所養成的理想態度。三種學習可 以同時進行,而成為「完整的學習」。

Kilpatrick 認為一個完整的學習應 包括主 學 習、副學習 及附學習三部 分,他特別強調附學習的重要性,因 為他常為一般人所忽視,而且教育的 目的在改變人類的行為,培養完善的 品格,而附學習又是人格教育與道德 教育的基礎。而 Astin(1993)亦認為,

沒有其他機構能比得上大學,能廣泛

義詞。其次,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

整理出有關課外學習的意義,有幾個 重要面向:(1)學生利用正式課程以 外的時間參與;(2)學校不授予學分;

(3)依學生自己意願參加或從事;(4)

學生從參與的過程中發展興趣與培養 能力;(5)增加學生整體性的求學經 驗。

因此,根據以上論述,本文將「課 外學習」視為外顯課程,並定義為本 科系專業知識以外的學習,其內涵包 含正式課程中的潛在課程,及非正式 課程,舉凡校園環境的形塑、社團活 動的經營、學生自治的自律、宿舍教 育 的 營造 及其 他校 內 外活 動的 參 與 等,學生經由投入而獲得成長者謂之 課外學習,此定義之內涵與 Kilpatrick 提倡 Simultaneous learning theory 之第 二、三類(包括副學習與附學習)不 謀而合。

(三) 課外學習的發展

近年來學術界已逐漸凝聚共識,

將大學生學習成果視為探討高等教育 品質的重要議題(吳清山、王令宜,

2007),許多學者呼籲,大學應以學生 學習成果作為指標,瞭解大學生各種 能力的強弱,以作為各校修正教學、

輔導的參考。

美 國 印 第 安 納 大 學 ( Indiana University)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the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在 一 項 「 紀 錄 有 效 的 教 育 措 施 」

( Documenting Effective Education Practice,DEEP)的研究計畫中,探究

全美 20 所大學有效幫助學生成功學習 的原因,結果發現其原因為這些大學 會為學生建構一套能力指標,然後支 援並督促學生達成(Kuh et al., 2005)。

這些能力指標可幫助學生隨時自 我檢視學習成果,協助教授掌握學生 的能力程度,也可以幫助行政人員提 供適當的資源,以支援師生的教學活 動,形成了一個學生學習、教授教學 與行政 支持環環相 扣 的緊密 夥伴關 係,有效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能力 發展(吳京玲,2011)。

然知識經濟的社會逐漸形成後,

知識概念的擴展,使得人類對知識的 認識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這種 知識的劃分不僅使人類對於知識經濟 發展過程中的功能,有了更深層次的 了解,而且影響人類對教育觀念的重 新認識。傳統正規教育認為人才的培 養,以課堂內的專業教育為主,但在 知識經濟的社會裡,認為知識可以在 正規教育之外獲得,接受教育不再以 傳統學校教育為中心。

因此,學校教育和基本價值觀將 愈來愈以整個社會的需要為基準,而 不是以教育者所認為的專業課程為基 準。過去傳統認為有教養的人指的是 接受正規知識教育的人,但是今後人 們將逐漸認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指的 是懂得如何學習,且懂得在專業教育 之外如何透過通識教育或課外學習,

以獲得自我瞭解與成長、心理調適與 發展、人際溝通與交流及公民素養與 實踐的顯性功能及完成社會化的隱性 功能。

三、大學生社會參與的多元性

過去談到大學生的社會參與,很 容易被窄化為僅與政治議題有關之活 動,例如:野百合學運、野草莓學運 及近期的太陽花運動,都與大學生的 社會參與產生連結。然根據國際組織 WHO 對社會參與的形式所下定義:社 會參與常見的形式是期待人們提供資 訊和諮詢。不要懷疑,大學生也可以 提供諮詢,例如輔導育幼院、孤兒院 的孩童、或國高中生的學業等「社會 服務」工作。另一種形式則是直接參 與「社會運動」,與他人協力促成決策 或解決問題,讓你所協助的他人與社 區更有力量。

(一) 大學生的社會服務

1970 年由臺大幾個學生社團共 同發起創立臺大慈幼會,成為臺灣第 一個大專學生服務性社團。臺大代聯 會(學生會的前身),於 1971 年發起

「社會服務團」,以發掘社會問題、向 社會弊病進軍為首要目標。該年臺灣 被迫退出聯合國,學生體認到國難當 頭,多所大學先後發起「以行動代替 口號、以愛心走向社會」及「百萬小 時奉獻運動」等活動,呼籲大學生走 出象牙塔,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服 務人群,並深入農村從事服務工作。

隨之受到各大專校院熱烈迴響,紛紛 籌組村里文化服務隊、山地服務隊、

漁村服務隊,利用寒暑假,跋涉山林 僻壤,奉獻一己之力,展開服務工作。

時至今日,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 已在各大專校院遍地開花,不論是平

時服務、假日服務,或是寒暑假服務;

不論是帶動中小學聯課活動、教育優 先區,甚至國際志工,都可以看到大 學生的足跡,每年大學生的社會服務 人次已達成千上萬。近年來,政府又 積極推動服務學習,不論是與課程結 合的服務學習,或是與活動結合的服 務學習,更讓服務的對象,由過去以 中小學生為主,擴大為社會各服務機 構。

(二) 大學生參與社會運動

然隨著政治民主化的萌芽,以及 因以經濟掛帥為國家的發展模式,臺 灣出現輕環境、輕勞工、輕人權、輕 社會福利等失衡發展,引發一連串的 社會抗爭運動,是為臺灣第一波的社 會運動。臺灣的大學生經過前述社會 服務的薰陶,也對這些社會改造運動 投以關注。這也就是所謂的自力救濟 運動,例如:消費者運動(1980)、自 然生態保育運動(1982)、婦女運動

(1982)、關渡保護淡水河口紅樹林運 動(1983)、原住民人權運動(1983)、

彰化縣鹿港反杜邦行動(1985)、救援 雛妓運動(1986) 等等政治抗爭。1970 年代的社會運動讓大學生們漸漸發現 他們不只做社會服務,也要做社會的 改革者。解嚴前後出現的第二波社會 運動,加速了臺灣政治控制的鬆綁,

弱勢者的權益也相對受到重視,如勞 工運動(1987)、農民運動(1987)、

大學生們也隨著開始關注弱勢者權益 的倡導。

解嚴後的第三波社會運動使臺灣 更加民主化,對體制改造的要求更加

清楚。例如:反核運動(1988)、無住 屋 者 運 動 ( 1989 )、 司 法 改 革 運 動

( 1990 )、 國 會 全 面 改 選 運 動

( 1988 )、 野 百 合 中 正 紀 念 堂 靜 坐

( 1988 )、 野 百 合 中 正 紀 念 堂 靜 坐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