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姜麗娟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教授兼主任秘書

一、前言

為與這期期刊主題「大學與社會 參與」產生連結,起初我將焦點僅放 在大學生的社會參與,也閱讀一些相 關報導、專書、及論文,對於臺灣大 學生的社會服務運動史及發展開始有 些粗淺瞭解,也發現大學生的社會參 與方式相當多元也更加扎根,從自願 性、非正式課程到融入課程式的社會 參與,從政治、經濟、社會到文化、

環境生態保護運動,從社區服務到社 區營造,擴大學生參與社會的機會,

甚 至 將服 務的 觸角 由 本地 到世 界 各 地,這樣的發展顯然地並非臺灣所獨 有,在全球各地高等教育正在進行著 類似的計畫與課程,讓社會參與成為 大學生跨出「舒適圈」的校園,擴大 自己的視野。

審視以上的現象,個人思考著:

今日的大學院校,對於大學生社會參 與多持正面積極且鼓勵的態度,而它 本身與社會互動的演變又是如何呢?

基於此,我重新聚焦,從大學生的社 會參與,擴大到大學的社會角色。

大學作為學術殿堂,不再只是一 個象牙塔,學院式地固守知識及知識 的傳承而已,卻正在利用它所擁有的

「知識」服務它所處的世代,除了學 生服務的社會參與之外,大學還利用 它的教學、研究與服務對社會發展有 所貢獻,培育學子成為下一個世代的 知識份子,大學不應只是提供社會所

要的(want),更應提供社會所需要的

(need),高等教育不僅回應外在環境 變遷所需改革的要求,也因應全球化 浪潮下與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在這 個面向下,我擬從個人較熟悉的研究 領域及大學的發展史,從大學與其所 處的社會環境的關係瞭解大學與社會 參與這一個主題。

二、大學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的 關係

個人在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的 資助下,得以在 1995 年到英國留學,

而因著出國所指定領域為「比較高等 教育」,而走向高等教育的研究,至今 仍在這個領域裡進行探索。回顧這個 研究領域的發展,多元主題的發展是 其趨勢之一,可以從政策、經營與管 理、教學與學習、研究到學術專業的 發展與變遷。個人因著興趣,研究一 直聚焦在高等教育政策的比較、全球 化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國際化與跨 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等。

研究主題雖有不同,但卻有共同 的關注處,即是大學與外在環境的關 係並關係的改變,以及大學作為理念

(as an idea)或組織(as an institution)

等概念的辯證關係。例如大學國際化 的課題,國際化面向對高等教育而言 並非是個全新的主題,自中古世紀師 生的流 動、共同語 言 及課程 的使用 等,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改變高等 教育的面貌,也改變了高等教育國際

化的發展。國際化成為高等教育因應 Newman 當時的英國牛津大學,且該世 紀末維多利亞時代的大學不僅走向專

University》中,就提到自中古世紀至 今仍留下來且可被認出的機構型式的 組織,約有八十多個,其中除了天主 教教會以外,其餘的就是大學這樣的 機構了,這也說明了大學組織的生命 韌性。

三、大學要如何往前(代結語)

「大學」清高及遠離世俗的形象

(image),與外在環境對其不斷的要 求與挑戰,二者常被認為是格格不入 的,甚至學者 Mayor 以「愛麗絲夢遊 記」的景況,描述並警告當代的大學!

當代大學「看起來是」努力的「跑」, 但這樣的努力似乎僅能使它可以「保 持在原地」,換言之,當代大學的前瞻 及行動力,顯然地遠遠地落外在社會 環境要求它應有變化之後。自滿帶來 的危機,絕對超過社會環境要求對大 學改變的挑戰!

當大學在面臨新世紀的知識經濟 與知識社會的需求與挑戰時,大學不 應停留在教學與研究、博雅與專業課 程、知識象牙塔與社會服務站等對立 的辯論,也不應認為沒有人能要求大 學為其績效負責任,只有大學能要求 自己這樣的說法!大學雖未因舊有知 識型態的瓦解後顯得不重要,反而新 型態知識(new forms of knowledge)

的出現,釋放出大學對知識追求與應

用的活力。史丹福大學前校長 Donald Kennedy 曾說,大學代表的意義就是

「機會」!知識經濟的來臨,替大學 創造更多的機會,也使大學能找到更 多元的發揮空間與角色,要能在所處 的環境中重新定義它的「理念」,展現 其不斷適應環境的「機構」潛力,重 新認定自己的社會角色與功能。

最後,隨著學習科技及傳播的快 速 發 展 ,「 大 型 開 放 式 線 上 課 程 」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MOOCs)正在挑戰著大學傳統的教學 與學習型態,以及其經營模式!甚至 有 人 如 Nathan Harden 預 測 因 著 MOOCs 或這類學習科技發展將帶來

「大學之亡」,他認為未來 50 年甚或 更快,美國將近過半的大學院校將不 再存在、住校式的院校型態將過時、

數以萬計的大學教授將失業、現場教 學將由一系列網路影片所取代、大學 免費入學、哈佛大學將有百萬人以上 來註冊等。類似的論點雖頻頻地出現 在媒體報載或相關報告中,但從大學 發展的歷史來看,個人認為 MOOCs 會取代大學角色的說法仍過於天真,

因為大學生命的韌性,正是它長時間 與其處社會環境之間該變與不變微妙 關係的產物,而這也非一種科技或技 術所能取代的。因此,大學對外環境 的回應態度,正是它能否往前發展的 重要關鍵。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