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青年學生的社會參與現象呼籲重啟教育改革大辯論

楊洲松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教授

2008 年金融海嘯至 2010 年的歐債 危機,影響到以觀光業為主要經濟產 業的歐非諸國。其中,北非突尼西亞 的青年失業率一度高達 30.7%。2011 年,一個大學學歷的水果販與警察衝 突後自焚致死,導致了革命而推翻了 政府。這一波反政府的革命運動迅即 野火燎原,擴散到北非與中東的阿拉 伯世界,許多政府紛紛垮台,進一步 造成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動盪,至今未 歇。西方媒體便以「阿拉伯之春」來 形容這一次的革命浪潮,且指出這個

「阿拉伯之春」屬於「諳熟網際網路、

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區一樣享有 基本民主權利的年輕一代」。

臺灣在 2014 年 3 月 18 日亦發生 了以青年為主體太陽花學運事件。一 個以「黑色島國青年」為名的青年學 生團體,因為反對執政黨強行通過「兩 岸服務貿易協定」,突襲了警方的封鎖 線而佔領了立法院,直至 4 月 10 日離 開議場,才結束了為期近月的佔領行 動。318 學運的導火線固然是來自於對 執政黨的不滿,但能在極短時間內就 號召與匯聚諸多青年學子的投入,實 際上也可能反映出了當前臺灣社會與 青年的三大問題:一是年輕人對高學 歷卻只能領低薪的不滿;二是政府跟 人民間的信任感漸漸流失,尤其無法 獲得年輕人的肯定;三是全球化與中 國崛起後擠壓了年輕人的生存空間而 導致的焦慮感。

或許是受到臺灣太陽花學運的啟

發,香港的青年學生因為反對 2017 年 香港特 別行政區行 政 長官的 選舉辦 法,他們拒絕由香港選舉委員會事先 決定候選人的做法,並要求港府重啟 諮詢以及採用由民間提出包括公民提 名候選人等方案,但均未獲得正面回 應,便於 2014 年 9 月 28 日發起了「愛 與和平佔領中環」(Occupy Central with Love and Peace,OCLP)行動(又稱和 平佔中、佔領中環、佔中運動),並發 動罷課。引起國際關注,外國媒體更 以「雨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

或譯遮打革命)來形容此政治抗爭運 動。

無論是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臺灣 的太陽花學運或是香港的佔中行動,

作 為主體 行動者的都 是青年學生一 代。這某種程度凸顯了這一代青年學 生的處境與焦慮。放在更廣大的世界 社會脈絡中來看,2011 年以來的青年 反抗運動,其實正凸顯了三個主要的 問題:

(一) 全球資本主義的問題

法 國 經 濟 學 家 皮 凱 提 ( Thomas Piketty)在獲得高度讚揚的『21 世紀 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書中論述:如果政府放任 市場自由運作,或是採用像現在許多 國家的「小政府」施政,則三、四十 年後社會上將近九成的資本都會集中 在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富豪手中。長此 以往,社會終將因為財富與所得分配

極 度 的不公而產生動 亂 (朱 敬 一,

2014)。事實上,自 1989 年柏林圍牆 倒塌後,某種意義上即意味著資本主 義的全面勝利,自由市場的運作邏輯 被奉 為 圭臬。而當資 本可以自由移 動,而人被壓抑了,雖然有利於資本,

卻生成了更大的不平等,這使得民主 社會中賴以穩定的中產階級成為如波 蘭社會學家 Zygmunt Bauman(1998)所 謂的新貧階級(new poor),更擴大了貧 富階級間的差距。

(二) 世代正義的問題

1980 年代以來由新自由主義主導 的資本主義市場也造成了世代間的不 正義。由於戰後嬰兒潮尚未從其所處 職位完全退休下來,相對工作職缺不 足以提供青年,但龐大的退休世代又 造成了青年未來的重大負擔。這在某 種程度都壓迫了年輕世代的發展,使 青年自求學時期即開始負債,畢業後 工作就要開始還債,這造成貧富差距 擴大。年輕人努力工作卻無法改變出 身與階級,當然憤怒不已。

(三) 代議政治失靈的問題

以太陽花學運為例,導火線原就 是 執 政黨立委未經 充 分 協商與 討 論

(在野黨也不願真正協商與討論)即 強行通過法案,給予了抗議人士合法 的理由去衝撞體制與佔領國會。香港 的佔中運動也如出一轍,導因於代議 制式而非直選式地的特首選舉。這在 某種程度都呈現出代議政治的失靈與 不獲得信任。尤其是這波青年抗議行 動所憑藉的最重要利器是網路,藉由

社群網站如 Twitter、Facebook 等,他 們得以迅速、機動與靈活地集結、組 織與行動。且社群網路的溝通是直接 的、立即的,這也是青年無法忍受假 代議之名行操弄權力之實的代議政治 體制的原因,而進一步主張由社群網 路所完成的「審議式民主」來取代「代 議式民主」的不足與失靈。

回頭檢視臺灣的狀況,1990 年後 的青年世代,他們成長的 20 年歷程也 恰恰與臺灣風起雲湧的教育改革 20 年 緊密關連。事實上,也是臺灣自 1980 年代經濟起飛後享有最富庶物質生活 的年代與一代,那為何反而造成這一 代青年的憤怒與不滿?又為何他們自 認為自己是被異化、邊緣化與剝削的 一代?

從教育改革的觀點思考,首先,

在面對全球的競爭下,自由化、市場 化、國際化造成市場開放,人流、物 流、金流不再有國界之別,年輕人競 爭對象不僅是國內,尚面臨來自於區 域甚至全球的競爭。但教育歷程所提 供之國際移動力、就業競爭力不足以 讓其勇於面對全球競爭,致使此世代 之青年 面對求職時 , 擁有極 大焦慮 感。其次,教育改革未能與產業轉型 契合,青年學生嚴重學用落差,學歷 貶值、相對應職位不足,青年面對未 來茫然無所從。根據統計,目前仍有 數萬擁有博士學歷者未能取得相對應 的專職 工作,就業 職 缺呈現 飽和狀 態,實為可怕之情勢。

然而,前述問題早就是過去二十 年教育改革中所重視的議題,為了讓

學生在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競爭與 社會的急劇變動,教育歷程特別重視 了「帶得走的能力」,並藉由「廣設高 中大學」提供足量的高等教育資源給 所有的青年學生,讓他們都有機會接 受高等教育並據以提升個人及國家整 體的競爭力,尤其更強調與重視「全 球移動力」、「就業競爭力」、「學用合 一」等能力的培養。既然如此,為何 這「教改的一代」仍認為世代不公?

能力不足而畏懼全球競爭?就此意義 而言,臺灣過去二十年的教育改革,

顯然並未達成當初的理想,某種程度 而言是失敗的。

面對如此教育改革的困境,該如 何解決係為當務之急。而弔詭的是,

教育本身卻又像是潘朵拉盒子中的最 後希望,即如上述皮凱提於 2014 年 11 月 16 日來台演講與座談時,與臺灣各 界對於不公平問題的最大共識,都認 為教育才是解決不公平問題的關鍵處 方。他更進一步指出,教育是臺灣、

中國、韓國等國家追趕上歐美先進國

家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藉由教育,

方能重導社會方向以實現平等,為社 會不同世代、階級、族群、性別等,

創造出共榮共存的原則。準此,除了 教育改革 20 年的回顧與反省之外,重 新開啟教育改革的「大辯論」,以集思 廣益且具未來視野地為下一世代思考 與規劃更具正義性與希望性的教育制 度,實為當前最重大之教育議題。

參考文獻

 朱敬一(2014)。朱敬一導讀皮凱 提2.0版──廿一世紀資本論與臺灣情 境。2014/12/17取自: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 cms/review/detail/553d4f5a-7085-11e4-a4f5-ef2804cba5a1/?uuid=553d4f5a-708 5-11e4-a4f5-ef2804cba5a1.

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Outline

相關文件